崇禎十一年2、3月份,福王世子和唐王都先後帶著大批人員離開了京城,一南一北的奔向了自己的目的地。筆硯閣 www.biyange。com 更多好看小說
對於普通民眾來說,兩位宗室出海訪問外國不過是一條百餘字的花邊新聞而已。但是對於宗室勛戚和一些大商人,卻尤為重視兩位宗室的海外之行。
他們並不是對福王世子和唐王有什麼好感,而是兩位宗室的隨行人員中攜帶了大量的宗室勛戚子弟和商行的代表。
宗室勛戚們將兩人的海外之行看做了皇帝發出的信號,在經歷了十年來的整頓之後,皇帝終於給了他們重新介入政治的機會,雖然只是辦理同外國的外交,但也總比此前蹲在家中吃閒飯要好。而且和藩屬國打交道,總好過上戰場去博命。
在這些宗室勛戚歡呼雀躍,慶祝自己總算熬出頭時,商人們也期待著,兩位宗室這趟出訪外國,能夠給他們帶來更多的貿易優惠。
不過對於崇禎來說,這不過是一件小事。崇禎十一年3月對於大明最為重要的事,莫過於第一台壓力超過大氣壓強的凝汽式蒸汽機的出現。
在薄珏等大明機械專家的不斷研究下,在文思院及軍器監工匠們的物質和技術支持下,加上伽利略等科學家在理論上的指導。薄珏領導的蒸汽機研究製作小組,終於將原本極為簡陋的提水機器改進成了一台能夠輸出動力的機器。
聽到了這個消息之後,朱由檢便立刻抽出了時間跑去了景山的大炮製造所,這裡擁有加工蒸汽機部件的所有工具和原物料,因此便成為了研製蒸汽機的基地。
在大炮製作所的一個獨立小院內,一台2人多高的機器就這麼豎立在了庭院中,雖然看上去粗大笨重,但依然比之前崇禎所看到的抽水機要精巧了許多。
整台機器分成了三個部分,蒸汽鍋爐、氣缸、底座、輸出裝置。水管樣式的蒸汽鍋爐幾乎占去了整台機器的一大半,不過這種樣式的鍋爐卻正好符合了大明現在的技術水準,使得鍋爐不至於被水蒸氣的壓力給撐爆。
見到皇帝抵達之後,薄珏便開始指揮工人燒水,將蒸汽機發動起來。要把這麼大的鍋爐的水燒開,沒有一、兩個小時顯然是不成的。於是一旁的軍器總監孫元化便開始為崇禎介紹起這台蒸汽機的詳細資料,以打發這段時間。
「…對於這台蒸汽機的利用效能,我們選擇了每分鐘飛輪的轉動次數來評估。基本上用水力驅動飛輪,大約為9-10次每分鐘,而我們現在這台機器輸出的動力,大約為每分鐘30-35次。
根據我們的試驗,以一匹馬每秒拖動150斤重物提高一米為一個單位,那麼這台機器在正常運行時,大致相當於7.5個單位的輸出。而舊式的蒸汽提水機,大致在3-3.5的單位輸出。也就是說,目前這台機器提高了一倍的效率。
但是新機器的用煤卻只有舊機器的六分之一,也就是新機器即便是遠離煤礦,也是具有使用價值的…」
朱由檢聽著孫元化的介紹,又仔細的觀察了蒸汽機的運轉狀況,之後便同薄珏等研究人員座談了關於蒸汽機研製過程中的一些問題。
在座談會結束時,朱由檢一邊要求孫元化將研製蒸汽機的人員名單報上以做嘉獎,一邊則對著眾人說道:「…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上將蒸汽機改進到這種程度,朕首先要感謝諸位付出的努力。
不過朕以為這只是一個開始,接下來朕希望你們能夠進一步提高蒸汽機的效率問題,及各部件標準化的問題,特別是鍋爐內的氣壓計算及輸出功率標準,都要一一確定下來。
如果我們要將蒸汽機變成工廠優先選擇的動力來源,就必須能夠使其工業化,而不是只能在作坊內手工製作它。請諸位想一想吧,我們的鋼鐵製造業需要動力鼓風,我們的水泥廠需要動力粉碎礦石,我們的棉紡織業需要動力驅動機器,我們的農業也需要用更強大的動力來源抽取地底深處的水源用以澆灌…如果你們不能制定出一個蒸汽機標準出來,我們又該怎麼去大規模的製造它…」
在皇帝的嘉獎和鼓勵下,原本為自己的成功而有所懈怠的專家和工匠們,再次激勵起了鬥志,準備去實現崇禎對他們提出的那個目標。
崇禎在離開之前,便讓徐省聲向軍器監*了150台新式蒸汽機,用於替代唐山鋼鐵廠及河北各地用於農業的抽水蒸汽機。這種新式的蒸汽機比舊式的蒸汽機的價格高了足足三倍,幾乎達到了1800元一台。
之所以新式蒸汽機會如此高昂,和它使用了大量的精密加工技術及大量的鋼和熟鐵部件是分不開的。而新式蒸汽機由於並不完善,還需要大量的維修人員進行維護,這也是價格難以低廉的原因。
但即便是如此,對於急需動力來源的工廠和需要抽水抗旱的農業區來說,新式蒸汽機的價值都是無可估量的。當新式蒸汽機在各地開始安裝之後,京畿地區的不少工廠主們,也紛紛送來了訂單,而棉紡織業的工廠主們則希望軍器監能夠製作出可以穩定輸出的蒸汽機,用以帶動他們的棉紡織機器,以取代畜力和水力。
畢竟從去年開始的華北旱情,使得海河的水量進一步減少,讓棉紡織工廠和海河兩岸的農民們,在用水問題上爆發了極為激烈的衝突。這使得不少棉紡織工廠不是搬遷到南方,便是縮短了工廠的開工時間,新式蒸汽機的出現,無疑讓他們看到了一線希望。
因此在短短數月內,軍器監便收到了1126台訂單,而此時軍器監一個月的製作產能不過7台而已。為了能夠完成越積越多的訂單,孫元化和薄珏等人將蒸汽機的部件進行了標準化設計,並開始將一部分不重要的部件發包給了民辦工廠。
而在另一方面,新式蒸汽機不僅解決了鋼鐵廠的鼓風動力來源,還讓鋼鐵廠不在受限於河流的限制進行車間布局,這極大的增加了鋼鐵廠的生產效率。而蒸汽機對於鋼鐵的質量要求,也進一步推動了鋼鐵生產的質量標準,唐山鋼鐵廠開始將其他鐵廠甩在了後方,一種令人瞠目結舌的速度發展著。
當然對於崇禎來說,崇禎十一年帶給他的驚喜還不止於此。十一年五月十五日,第一個五年經濟計劃除了糧食產量以外,其他指標都已經提前五個月達成了。
第一個五年經濟計劃的成功,最大的意義並不在於朝廷制定的各種經濟指標的完成,而是在於第一次向大明官吏展示了,如何動員起社會資源去進行經濟建設。在這之前,中國傳統的治國理念就是無為而治,只要官吏不要去打攪民眾的生活,就是治理國家的最好方式。
「雞犬之聲相聞,而老死不相往來。」正是士大夫們認為的理想社會形態。這種根植於小農經濟上的田園生活,在風調雨順的年景自然看上去很美,但是一旦遇到了災荒和戰亂,這種虛假的美好生活頓時就變成了地獄。
對於士紳地主來說,美好的田園生活意味著他們能夠從僱農那裡獲取豐厚的地租,卻又不必向國家履行自己的義務,這自然是他們推崇的盛世。不過對於國家和平民來說,這種盛世卻是以犧牲國家的防禦能力和平民抵抗災害能力換來的。
因此當朝廷第一次推出五年經濟計劃的目標時,一度受到了地方官員及士大夫們的抵制,認為這是疲憊民力的禍國之政。畢竟在中國的傳統學說中,根植於土地的小農經濟,也就意味著天下財富是恆定的,朝廷說要每年增長多少財富,這顯然是不可能的政策,這無非就是想要從民眾口袋裡掏錢麼。
士大夫們這時倒是清楚的很,普通百姓身上已經沒有多少財富可以瓜分了,朝廷推行這樣的政策,便是想要從他們口袋裡掏錢。因此這些士大夫們頓時變成了民眾的化身,堅決反對用固定的經濟數據來規定各地的經濟建設。
各地的官吏們也是惶惶不安,畢竟他們也沒有經歷過這樣發展經濟的方式。朝廷一下把這些經濟指標固定下來,要是自己完不成怎麼辦?就算是最為堅定的改革派官員,也陷入了迷茫之中,他們並不知道如何去提高這些經濟指標。
第一個五年經濟計劃實施的初期,就是在朝廷和地方官員的爭吵中度過的。如果不是連年的北旱南澇災害,使得計劃經濟抵抗災害能力的凸顯,使得北方官吏士紳改變了態度,估計第一個五年經濟計劃就要半途夭折了。
正是獲得了北方官吏士紳的支持,朝廷才有餘暇對那些抵制計劃經濟的官員進行調任及邊緣化的處置,方才壓制住了地方官員反對計劃經濟的風潮。但即便是如此,南方一些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根本不理睬朝廷頒發的計劃經濟,他們也不公開抵制,只是將朝廷政策束之高閣而已。
就在這種跌跌撞撞的施政下,第一個五年經濟計劃依然獲得了成功,如何不讓崇禎感到喜悅不已。有了第一個五年計劃為基礎,實施第二個五年計劃時,也就是順理成章之事了。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88s 3.6612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