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許多人都非常不解,為什麼平息了袞楚克台吉叛亂的袁崇煥會被派遣到靜海城去建立南非省,但是有著孫承宗親自出面的背書,支持袁崇煥的官員們終究還是沒能改變崇禎的決定。筆神閣 www.bishenge.com
去掉了袁崇煥這個競爭對手,孫傳庭終於順理成章的晉升為了陸軍參謀總長,而孫承宗也終於辭去參謀總長一職,正式退休,並獲得了一等華表勳章。在皇帝的建議下,他還是領取了元老院議員的職位,並以這個身份繼續留在京城休養。
關於袁崇煥的下場,京中官員只是關注了一陣便很快被另一個焦點所吸引了。那就是袁崇煥調任之後空出的豐大總督之位,對比起朝廷對袁崇煥明升暗貶的手段,眾人還是更為關心袁崇煥走後,由誰來填補豐大總督的位子。
自崇禎元年開始的官制改革之後,地方行政區域的重新劃分,使得總督職權獲得了明晰,真正成為了可以同六部尚書平起平坐的封疆大吏。在資歷上,總督和六部尚書一樣,都獲得了可以直入內閣的選拔權,他們還可以直接對朝廷政策的草案發表自己的意見,從而成為了國策決策者之一。
這樣的總督,自然比之前掛著御史名銜出鎮地方的總督、巡撫要吸引人的多。過去大明的總督,實際上只是專門負責一項事務的統領官,比如三邊總督是為了防備河套的蒙古部族南下,漕運總督是專門負責運河管理事務的官員,和現如今的大明總督,地位不可同日而言。
眼下大明一共也只有十個總督區,其中兩個在海外,八個在國內,即便加上即將組建的南非總督區,也不過才11個總督的位置而已。爬到這個位置,已經可以算是成為大明最頂尖的那一小撮統治者了。
正因為這個位子如此之誘人,相比之下袁崇煥的調任消息也就很難被人始終關注著了。不論是新東林黨還是科學進步黨,不論是錢謙益還是溫體仁,甚至是那些被邊緣化的守舊派官僚們,都在試圖謀取這個空缺下來的豐大總督之位。
雖然朱由檢並不介意下面的官員發生一些爭執,要是底下的官員都是鐵板一塊,就該他睡不著了。但這也並不意味著,他願意看著這些官員們為了一個豐大總督的位子,把朝堂弄的烏煙瘴氣的。
在忍耐了這樣的狀況一周之後,朱由檢終於乾綱獨斷了一回。他親自召集了內閣諸臣宣布了自己的決定,在這些內閣大臣的詫異眼神中,朱由檢宣布了自己屬意的豐大總督人選。既不是錢謙益推薦的人選,也不是溫體仁提議的人員,更不是清流們極力鼓吹的正人君子,而是讓大家都沒有想到的一個人,忠義八旗的統領阿敏。
這位因為躲避袁崇煥而逃回北京的滿人,此刻倒是撿了個大便宜。被軟禁在自己的住所交代同瀋陽往來的阿敏,接到朝廷諭令時還一臉的不相信。阿敏覺得自己後半輩子能夠不被軟禁在京城,已經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他可沒想過還有這樣的餡餅掉在自己頭上。
因為這道諭令,籠罩在阿敏頭上的陰雲終於退去了,而京城那些因此不安的滿人也安心了下來。對於崇禎來說,把阿敏從八旗統領的位置挪開,也是眼下防止阿敏反叛的最好方法。也許以前阿敏並無心叛逃,但是隨著袞楚克台吉的被殺之後,這事就有些說不好了。
豐大總督這個職位對於漢人來說是晉升之階,但是對於一個滿人來說,實際上並不是什麼好職位。畢竟就目前的局勢來說,滿人是無法晉入內閣的。而不比忠義八旗管理的是投降滿人,豐大總督下面的都是漢、蒙官吏,阿敏無論做什麼都不會像過去那麼自由了,當然他也煽動不了任何人叛亂。
另外,朝廷接下來將對蒙古諸部首領實施進一步的削權,從而把軍事權力收歸中央。在這個時間點上,讓這些蒙古諸部首領把怨氣對準政策的實施者豐大總督身上,阿敏的滿人身份還是能夠替朝廷分擔一些怨氣的。
崇禎十二年的最後一個月內,京城上下就被這兩件事給關注了。除此之外也有一個小插曲,泰寧公主在嫂子娜木鐘、蘇泰的陪同下入宮向皇后哭訴,表示自己對於袞楚克台吉的叛亂毫不知情,希望這次事件不要牽連到自己。
泰寧公主和袞楚克台吉雖然是夫妻,但是兩人的年歲相差很大,關係也不融洽,所以泰寧公主寧可待在京城,也不願意去察罕浩特。周后雖然一向不干涉朝中政務,但是面對這個局面也不由向皇帝求其了情來。
朱由檢自然不會搞這樣的株連,畢竟這不符合他的價值觀,也不符合實際情況。把叛亂平息下去的,同樣也是泰寧公主親侄子。牽連到泰寧公主身上,無疑會讓這些互相之間沾親帶故的蒙古親貴們人人自危而已。
令周后出面安撫了這些蒙古貴戚之後,時間終於進入到了崇禎十三年。於此同時,瀋陽方面終於派出了求和使者,表示願意釋放被抓的明國商人,希望兩國之間恢復到之前的和平狀態。
滿清自崇德元年改制之後,黃台吉就把原來的文館改成了內國史、內秘書,內弘文三院,內國史院掌記注詔令,編輯實錄史書,撰擬郊祭祝文誥命冊文等事。內秘書院掌起草外交文書及敕諭祭文等。內弘文院掌注釋歷代行事善惡,向皇帝皇子進講。
這內三院已經非常類似於大明的內閣,只不過還沒有成為滿清的權力中樞,現在只是黃台吉用以牽制六部和滿洲八旗親貴的幕僚機制。
黃台吉此次派出的使者,正是弘文院大學士希福,這位出身赫舍里氏,隸滿洲正黃旗的滿人文臣,正是黃台吉的心腹大臣,而他也不是第一次來北京了。相比於他上一次出使北京,這一次希福擺出的姿態就更低了些。
作為黃台吉的心腹智囊,他很了解現在滿清所面臨的危局。過去滿人還可以依仗自己的赫赫武功,從而在明人面前保持一種優越感。但是,明軍冒險進攻營口的這樣一隻孤軍,滿人都無法將之留下,像希福這樣的人物自然能夠察覺到明清兩國之間的力量正在發生著變化。
讓人遺憾的是,這種變化對於滿人來說並不是一個好消息。好不容易從深山野林中走了出來,在瀋陽成了了屬於滿人的國家,像希福這樣的滿人自然不會願意再被明人趕回深山老林中去。
更何況,已經熟悉了城市生活的滿人在回到深山老林中後,還能不能生存下去都是一個問題。哪怕是最底層的城市居民,生活條件也遠比缺衣少食的山林部族好的多。最起碼,滿人自從搬進了瀋陽城之後,新生兒的生存幾率就遠比過去高出了數倍,正是這種出生率和存活率,才能夠支持住滿人經年累月的戰爭行動。
而早在努爾哈赤時代,年輕的滿人就已經生疏於圍獵射箭的技藝,這種狀況之嚴重,甚至都需要努爾哈赤親自發文進行警告了。到了黃台吉登基之後,這種情況就更為嚴重了,甚至於為了讓滿人保持艱苦樸素的生活習慣,黃台吉不得不數次下令禁止滿人親貴購買明國的奢侈品和吸食菸草、養戲班子等不良的生活習慣。
年輕的滿人,其生活習慣已經極度接近大明的富庶之家。這些年輕滿人對此尚且都不滿足,再讓他們退回到從前的山林生活,這無疑就是要他們去死。
所以為了保住目前的生活方式,像希福這樣的滿人精英,也不得不向現實低頭,曾經想要和蒙古人一樣入主中原的野望,已經讓位於讓滿清生存下去這個目標。
黃台吉也許有著很大的野心,但卻絕不是一個盲目自大的妄人。面對現實,他終於還是選擇了先退後一步,整理好內部關係之後再做打算。
而希福就是來替黃台吉執行這個意志的,就像大明以緩和對滿清的外部壓力來刺激滿清內部鬥爭的激化一樣,黃台吉希望能夠以自己的低頭來換取明國內部的分裂。和滿清一樣,大明內部也並不是所有人都希望收回遼東的。
對於那些南方士紳出身的官吏來說,在經歷了這麼多次對清戰爭的挫折之後,他們已經失去了收回遼東同滿人戰鬥下去的勇氣。在他們看來,能夠保持住目前對於滿清的優勢,不讓滿人越過北方防線,已經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成績了。
如果為了強求恢復全遼,而再來一次北伐失敗,破壞了當前的和平局面,對於這些官員來說是難以忍受的。
更何況,從某些陰暗的角度來看,和滿人保持戰爭受利的是誰?還不是那些武人和皇帝本人麼。正因為同滿人保持著這場戰爭,才使得帝國的財政一直向軍隊傾斜,也令皇帝保持著高度的集權,並迫使文官們推動改革,令他們的自身利益受到了損失。
和滿人占據了遼東的屈辱感相比,更令這些官員們感到痛恨的,反而是動了他們利益的政治改革。如果能夠就此達成和平,這些官員們也就能夠大規模的削減軍隊開支,從而抑制住皇帝的權力。
只不過令希福沒有想到的是,明國藉口新年放假的關係,將他擱置在了一邊近半個月。雖然沒有限制他的人身自由,也令希福變得有些心浮氣躁了起來。
和他上一次到來,北京城似乎又改變了許多,不過希福並沒有關心這些。這些日子吸引他注意力的,只有北京圖書館這一處去處,館內收藏的諸多書籍,總算是消除了他不少焦慮。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78s 3.6771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