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恨所寫的此次手書雖然看起來與陳夫人所提供的證詞完全符合,而且邏輯上也無可挑剔,但經過精心的研讀再加以思考後北凜他們還是從中挖掘了一個驚人的線索。
手書上的意思很明確,陳哲是在吳恨去過他家,無無意間向他閒聊起馬槽巷的兇殺案時,他才知道原來蔡姐已經被人殺了。按照這種法往前推一步,那就是,陳哲在今天吳恨沒去過他之前,對於蔡姐的死一無所知,這便委婉而又堅決的表示出陳哲先生與蔡姐被殺案件毫無干係。
而根據警方現在的調查來看,蔡姐被殺的真相很有可能是吳恨、陳哲兩人共謀所為。如果他們兩人之間任何一方被證明是清白的話,那麼另一方也會被反證清白。也就是,如果事情真的如這份手書中所的,陳哲不是殺害蔡姐的兇殺,那麼吳恨一定也不是幫凶。
但問題在於,當晚事發之時只有陳哲先生和曾姐兩個人有行兇的機會。這是一個二選一的問題,如果陳哲不是兇手的 h 話,那麼殺害蔡姐的可只能是曾姐了。而且,如果曾姐是兇手的話,那麼老鴇就母庸置疑的是幫凶了。
先不論陳哲的死,只針對蔡姐的案子來看,這四個當事人可以分為兩個陣營。如果第一個陣營便是陳哲和吳恨,那麼第二個陣營便是曾姐和老鴇了。本來大部分跡象都表明第一個陣營作案的可能性要遠遠大於後者,因為目前為止還沒有找到任何恰當理由來佐證曾姐和老鴇兩人合謀殺害蔡姐的殺人動機。而現在,卻因為陳哲先生的意外和剛剛吳恨所寫的手書,將矛頭直指第二個陣營。
可是,如果作案的真的是第二個陣營的話,那麼警方調查起來便會遇到一個無法逾越的瓶頸:那便是曾姐的殺人手法。因為當時處在房間的只有曾姐和陳哲先生兩個人,如果曾姐要從房間進入房間的話,那麼此過程必然會被人看到,而且只會被一個人看到,那就是陳哲先生了。也就是,陳先生與曾姐兩人是目睹彼此行為的關鍵性人物,他們兩人的證詞在馬槽巷一案顯得尤為重要。而現在陳先生卻不只因何原因死亡了,關於他的死亡暫且不論,也就是少了一個關鍵性的證人。換句話來,曾姐因為陳先生的死而成為了警方的主要提證人,也是唯一的提證人。
可問題在於,曾姐不僅是唯一的提證人,也是案件的嫌疑人。她曾表示過:「陳先生沒有離開房間一步」,正是因為她的這條證詞,警方才遲遲無從下手。如果她稍加修改一下:「陳先生在我房間的時候好像去上過廁所」,那麼,案件的矛頭就會被她的一句話而發生巨大逆轉,第一個陣營也便無力狡辯。
所以,北凜他們現在根本不好向曾姐確認陳先生到底有沒有離開過房間。萬一被打草驚蛇的她真的破釜沉舟一次,那麼案件就徹底的陷入僵局了。畢竟目前曾姐是唯一的見證人,不管她什麼根本就沒有任何人可以判斷其真偽。
所以,警方現在只能在第二個陣營,也就是曾姐和老鴇,與蔡姐這三人之間的往日關係、矛盾、糾紛上來展開調查。而且這種調查絕不可以打草驚蛇,因為曾姐隨時都可以為了避免嫌疑而修改之前的證詞。
警方杜撰出一條理由,將曾姐和老鴇拘留在警局,然後對馬槽巷的其他姐,馬槽巷始端居住的人民,擺攤子的販等等人展開地毯式的調查。可是結果卻讓人大皺眉頭,她們仨人之間似乎沒有任何的糾紛,也沒有任何一段不和諧的敵對性歷史,簡直情同姐妹一般。所以她們根本沒有任何理由殺害蔡姐。
對此,北凜想出一條大膽的手法來詐一詐嫌疑人:警方故意讓曾姐意識到,她與老鴇兩人是有不可抹滅的嫌疑的,除非她能夠證明殺害蔡姐的是陳哲先生。
將這種思維傳輸進曾姐的意識後,警方再次問曾姐:「陳哲先生到底有沒有離開過你的房間?」原先警方就做好商議好,如果曾姐此次給出的證詞與上次完全不符合的話,那麼她很有可能就是兇手,為了避免嫌疑才故意篡改證詞的。可是,讓警方覺得不可置信的是,曾姐在明著自己有嫌疑的情況下仍然堅持第一次所述的證詞:「陳先生絕對沒有離開過房間半步,他一直都在我的房間。」
很遺憾,北凜的計劃失敗了。然後他又反問曾姐:「你自己有沒有離開過房間?」曾姐給出的表情很讓人不舒服,似乎為這個愚蠢的問題感到十分可笑,但又拼命的強忍住了笑意。
本來如果陳先生沒有死的話,警方可以讓他們兩人當面對質,這樣就可以得知曾姐到底有沒有離開過房間了。而現在,唯一可以揭穿曾姐謊言的人已經不復存在了。
「還有一個問題,你曾陳哲先生有施虐傾向。但是我調查了陳夫人後發現,並無此事,你怎麼看?」提出這個問題的人是林穆。
聞言後,曾姐脫下了自己的一些衣服,她身體上的那些血印、淤青仍然觸目驚心。道:「這種事情我亂的話沒有任何好處吧。」
林穆撓了撓頭,沒有話。
總之,蔡姐案件因為少了陳先生的這個關鍵變得撲朔迷離,根本就沒有恰當的切入。而警方所提出的的兩個陣營也互相對持,不分上下。
本來是二選一的題目,現在卻被弄成了無解。而促使案件陷入僵局的唯一因素莫過於陳哲先生的死了,而目前看來他的死似乎是因為自殺而為,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事已至此,警方也有些無奈。這群久經沙場的老狐狸,面對這樣的懸案也變得束手無策了。
第十五章 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