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妾參見皇上。」一個雍容華貴,體態端莊臉色卻十分蒼白的美婦人,走進甘露殿向李世民行禮。這一位,正是大唐國母,大唐皇帝李世民的結髮妻子,長孫皇后了。
「觀音婢,你怎麼來了,身體不好就多休息,不要往外跑。這又沒有外人,無需多禮,快起來。來,快坐下休息。」
李世民一見對方,臉上立馬就露出了難得一見的溫柔的笑容,急忙起身,拉著長孫皇后的手,到一旁的榻上坐了下來。
「陛下是天子,禮不可廢。」面對李世民的寵愛,長孫皇后只是對著李世民笑了笑,絲毫沒有半點恃寵而驕的意思,對李世民柔聲的說到。
「陛下,聽御膳房說你在甘露殿裡發呆了好久,遲遲不肯用膳,這已經很晚了,臣妾實在是擔心陛下的身體,就過來看看。陛下是又遇到什麼煩心事了嗎?」長孫皇后的聲音怎麼那麼溫柔。
「哈哈,是朕不好,讓皇后擔心了。那好,皇后就在這陪朕先一起用膳吧。這些天來,一直都忙,沒有顧得上皇后,朕慚愧啊。你的身體好點了嗎?來人,傳膳。」
看到長孫皇后因為擔心自己沒有用膳而拖著病體來過問,李世民心中既感動又慚愧,急忙吩咐人傳膳。
「臣妾可不敢,陛下忙的可都是關係到成千上萬的黎民百姓生計,還有朕大唐國興衰的天下大事,臣妾的身體不敢有勞陛下長掛心上,陛下一切以國事為重啊。」長孫皇后一聽,立馬就告罪的說到。
「哎,皇后說笑了,其實今天沒有用膳,主要的原因還真不是那些江山社稷之事,而是別的事情。」李世民的臉上又露出了一絲疲憊與無奈起來了。
「陛下,是不是程咬金那個老匹夫又來拿他們那些破事氣你了?陛下就是對這些老部將太好了,他們什麼破事都來麻煩你。」長孫皇后說道。
「沒有,不是,觀音婢,朕告訴你一件事情,你別聲張。你還記得朕的那個三弟嗎?」李世民輕聲問道。
李世民的一句問話,讓長孫皇后深深的陷入緬懷之中,她怎麼會不記得李元霸呢,她剛嫁給李世民的時候,也才十三歲。而那個時候,李元霸還是被用大鐵鏈鎖在鐵籠子裡。
還不到十歲的李元霸,因為突生怪力,性情大變,發起怒來,總是能弄得整個唐國公府雞犬不寧,人人都望而遠之,沒人敢靠近他。只有她,在見到李元霸第一次後就淚流滿面,李元霸那雙充滿呆滯和憤怒,又帶著渴望的眼神,見一次就永遠忘不了。
從那之後,她就經常的給這個三弟,送去好吃的,陪他說話,給他講故事。後來李元霸的怪病被紫陽真人治好了,練就了一身好武藝,成了前隋的無敵大將軍。清醒過來的李元霸同樣我行我素,誰的話都不聽,卻唯獨願意和長孫皇后親近,願意聽她的話。
「記得啊,怎麼會不記得,每次想到可憐的三弟,臣妾這心裡就是一陣酸楚。當初因為突生怪力,性情大變,三弟就那麼被大鐵鏈子拴著。你們又全都在外帶兵,整個李家只有三姐和我願意去看他,去陪他說話。」
「後來三弟病好了,成了無敵大將軍,對我這個二嫂比你這個二哥還要親,嘿嘿。只是可惜,三弟早就不在了。要是三弟還在,你也就不用這麼累了。不管對內還是對外,只要三弟往那一站,我看誰還敢撒野。」長孫皇后回憶道。
「觀音婢,朕告訴你啊,其實三弟一直還活著,當時三弟被雷劈到後,三弟的師傅紫陽真人說三弟只是一魂三魄魂遊方外了,總有一天會醒過來。
這件事只有朕和父皇知道。可三弟整整昏迷了十七年,在父皇去世後不久,三弟就醒了,只是醒來後的不辭而別。朕就沒有告訴你。而剛才,三弟回來了,還和朕說了很多奇怪的話。」李世民向長孫皇后解釋道。
「哎呀,陛下,三弟還活著的消息,你怎麼不告訴我啊,你都不知道當我聽到三弟被雷公劈死的消息後,背地裡不知掉了多少眼淚呢。還有這三弟也真是的,醒了也不來看看我這個二嫂。」
長孫皇后沒有問李察說了些什麼,只是如少女般向自己的愛郎撒嬌,責怪對方不告訴自己三弟沒死,責怪三弟不來看他。
這就是長孫皇后的厲害之處了。長孫皇后,之所以如此的受李世民寵愛,除了她是李世民的結髮之妻外,更主要的是她的得體,大度,還有聰明。
她從不恃寵而驕,也從不爭寵邀功,為人處世,公平公正,還從來不干涉朝政上的事情。李世民不說的,她從來不問。李世民說的,她就在一旁安安靜靜的聽著。
所
以李世民在遇到麻煩事的時候,總是喜歡和長孫皇后傾訴,這也造成了長孫皇后超然的身份。
「觀音婢,三弟一醒過來就消失了,消失了大半年的時間,就在今天,三弟來找朕了,可是三弟變化太大了,如果不是這十幾年來,朕一直關注了三弟的身體情況,如果不是三弟的相貌和離開之前沒有一點變化,朕絕對不相信那是我們曾經的三弟。」
「我們的三弟再也不是以前那個全憑自己喜好做事,喜怒無常,毫無禮法的李元霸了,觀音婢,你知道嗎?三弟這次進宮,是找到程咬金府上,威脅著程咬金帶他進來的。其原因僅僅是因為他怕自己的身份暴露,會被百官逼著朕封他個親王,而他又不想做這個親王,怕朕難堪。他是怕鬧起來丟了朕的臉面。元霸什麼時候替別人著想過?哪怕是父皇和母后沒有一次。」說著,李世民看向了長孫皇后。
長孫皇后安靜的傾聽的,只是在李世民看向她的時候,會輕許的點點頭。這都成習慣了,長孫皇后知道自己不需要發問,只需要傾聽就好,如果有什麼自己需要說的,自己愛郎會直接問自己的。
「進宮之前,三弟竟然安穩的等在皇宮外面等著程咬金進來通報,這是三弟會做的事嗎?前朝煬帝的皇宮,三弟都不知道闖了多少次了。而且程咬金是在戰場和三弟對陣過的,見到三弟自然三弟嚇破了膽,張皇失措間好死不死的帶著三弟走了玄武門,三弟竟然沒有暴怒。」
「這讓朕怎麼不懷疑三弟的身份?甚至當朕向他提及對外戰爭的時候,我們這個三弟竟然沒有一點興奮,反而威脅朕,如果朕敢輕言戰爭,他就拆了朕的大明宮。表現出來的態度是對戰爭厭惡至極。這還是我們那個一聽到打仗就兩眼冒光的三弟嗎?」李世民繼續說道。
「在我們的談話中,朕不停的用言語激怒他。也只有在他憤怒的時候對朕的態度上,和最後離開的背影上,朕才能看到自己以前三弟的影子。」
「現在的三弟,厭倦了爭鬥,厭倦了戰爭,滿腦子全是百姓的溫飽,而且,他還說他叫李察,是隴右李家的李,不是皇族李家的李,他的一魂三魄在方外度過了幾十年,李察是他在那個世界的父母給取的。現在三弟滿腦子都是替隴右李家償還戰爭欠下全國百姓的債。觀音婢,你說這還是我們的三弟嗎?」最後,李世民向長孫皇后問道。
如果李察聽到這夫妻倆的談話,恐怕會大吃一驚,原來李世民之前對自己說的每一句話都是在試探自己,甚至連說起要發動對外戰爭都是。
果然不愧是被後人稱之為千古一帝的太宗皇帝,就算李察在二十一世紀活了五十多了,論修為顯然要比李世民差得遠。
「呵呵,我的皇帝陛下,你心中早已確定了三弟的身份了不是,要不你也不會和臣妾說這麼多。你也說了,三弟的一魂三魄在方外過了幾十年,這幾年的經歷還不能改變一個人的性格嗎?三弟現在腦子清醒了,懂禮法了,願意替陛下著想了,這不是好事嗎?陛下你不是該偷著樂嘛?」長孫皇后捂著嘴輕笑著回答道。
「是好事,就是朕一時有點接受不了,呵呵。」李世民聽到長孫皇后的話也笑了。
「只是臣妾不明白,三弟為什麼不肯接受親王的身份呢?讓百官和百姓知道了三弟身份,還不知道怎麼說陛下呢,太有損皇家顏面了,這事就難辦了。」長孫皇后皺著眉頭說道。
「觀音婢,這你就不懂了,我們這個三弟之前就一直對權勢不敢興趣,他感興趣的只有戰場。這個皇位讓他失去了所有的親情,他又怎麼肯接受親王這個身份呢?如果朕當年沒有逼迫父皇造反,說不定我們一家現在正在隴右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可是當時的大環境下,不造反就沒有活路,所以後面發生再多的事,朕都沒有後悔過,既然選擇了,那就堅持走下去。」李世民解釋了一下,算是回答了長孫皇后的問題。
「既然三弟不想讓人知道他的身份,那朕就幫他瞞著。朕現在煩惱的事,三弟今天來跟我要幾畝地,幾個士兵,說什麼要育苗。要解決全大唐百姓的吃飯問題。還說什麼我不懂,到時候就知道了。問題是朕怎麼才能再不透露他身份的情況下給他地,給他人呢?」李世民向長孫皇后求救道。
「如果只是這個問題,那陛下不用愁了,臣妾有個好地方。可以滿足三弟的一切要求。」長孫皇后笑著說道。
「哦,哪裡?我怎麼想不到?」李世民有點驚奇,怎麼自己一提出來,皇后就有了辦法。
「呵呵,陛下事務繁忙,滿腦子都是國家大事,這種小事怎麼會放在心
上呢,那個地方臣妾經常去遊玩,自然知道,就是長安郊外,玄甲軍家眷和退役將士的安家之地,石橋村啊。」
「那裡的人要麼是玄甲軍的家眷,要麼是玄甲軍受傷退役的將士。陛下只需要下一道秘旨讓他們配合三弟做事就行了。玄甲軍只會服從陛下的命令,絕不會問為什麼的。」長孫皇后輕笑著說道。
「對,石橋村,就是那裡,觀音婢,你可真解決的朕的大問題啊,不愧是朕的內賢助啊,哈哈哈,來,陪朕一起用膳。」解決了李察的問題,李世民心情大好,哈哈大笑。
「只是三弟臨走前,說等忙完糧食的事給朕講一個摘瓜的故事,說什麼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之類的。我總感覺三弟話裡有話,而且他說這句話的時候,看我的眼神怪怪的,像是充滿了憐憫。」李世民突然想到李察臨走時說的那句話,想讓長孫皇后分析下。
「我的皇帝陛下,想不通就不想了,安心用膳吧,三弟不是別人,和你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嫡親兄弟,他是陛下唯一的親人,陛下又何嘗不是三弟唯一的親人啊。我相信,三弟永遠不會害我們的。」長孫皇后安慰道。
「對,朕的三弟永遠不會害朕,也不會跟朕搶什麼。呵呵,觀音婢說的對,不想了,不想了,用膳,用膳。」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91s 3.679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