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廣告1
潼城四月,原本應當是城內城外桃紅柳綠,四方遊人紛至沓來的時候。筆硯閣 m.biyange.com
然而現下里情勢不對,時辰也不對。頂好的景色都讓過路人的殺伐之氣糟蹋了。
唐明逸身邊只帶了十來個人,其中原本自己的護衛只有三個,剩下的分別是金綰的邏卒和潼城的守城軍。
這支五百多人的人馬本應由金綰和潼城軍領頭的統領統率管理,然而由於不失居門客的身份,這二人自然而然地把布置的權力交給了這位名叫唐明顯的年輕人。
唐明逸本人更是欣然接受,完全不在意他們這樣的態度來源於一個對他怎樣的想法。
於是在人馬出城之前,便整體做了一番安排。
孫家這些人雖然做的事不是人,但他們本身還是人的,潼城的百姓既都在潼城府衙的管轄範圍之內,那麼府衙行動起來就要考慮到他們的安危,於是也就不能過早地驚動山匪。
若是五百多人大張旗鼓地出城,怎麼來看也不像是去贖人的。
所以便要分開行事,唐明逸考慮到三方的根本目的並不一定相同,於是也就依照人馬的來源,將這些人做了一個多達三十多隊的劃分。
他與金綰以及潼城軍統領各帶一隊,其中人數比例大致相同,分別由北、西、東三處同時出城,其餘人等各自拆分,分散出城。
由於時間緊迫,僅有不足一成的人能夠改換裝束行事,也就由他們當頭探明道路,而後頭的人只需按照前面的人留下的記號跟隨即可。
於是唐明逸這邊就承擔了最先一隊向北探路的職責。
眾人順著官道前行,依照信中所言,往西北方向走了十里,果然看見了山匪所說的那間破廟。
或許是人跡罕至,同時也沒什麼人打理的廟大抵上都會以「破」字簡而言之。
這一座廟其實並不能稱得上破敗,屋脊窗欞,紅牆灰瓦都還幾乎完好,只是荒廢了一段不長不短的時間,就快要被許多不知名的草木掩蓋住了。看制式,明顯就是一座陵光君廟。
眾人本想依照信中所言直接繞到廟後,再往前趕路。然而唐明逸卻臨時改了主意,先要去裡面看看再說。
院中並無特別的,除了兩棵生長得過於狂放雜亂的樹木之外,乾淨到連其餘雜物都沒有。只是院門通往廟門中間的一段被人踏出了一條路來,想必是還有人來拜,也就順便做了一番清理。
眾人毫不費力地推開廟門,果然見到一尊已經陳舊褪色的「陵光君坐像」。
還未等唐明逸他們有些什麼動作,廟中忽然就閃過一道人影,從坐像左側暗處直奔向最近的窗口,繼而撞破那破那道本還能勉強支撐一段時間的窗戶,衝到廟外,消失不見了。
三名護衛最先反應過來,當先竄出,可那人身法輕盈,等他們跑到廟外,早已不見了行蹤。
「恐怕是山匪留下的探子。」唐明逸毫不驚慌,皺眉道。
其中一個護衛立時回道「我去追。」
此話一出,這名護衛剛要直接行事,卻被唐明逸止住「不忙,山匪既然有布置,就不會只是這一道而已。方才那人未必看出我等身份,就先將附近做一番簡單的查探,看看是否留下些行蹤之類的。」
唐明逸說的心不在焉,也當自己在行使一些不失居門客的便利,繼而將這十餘人分為三隊,邏卒和潼城軍各自往兩個方向去做探查,而唐明逸則帶著護衛們留在廟中,美其名曰防止賊人去而復返再做埋伏。
另外兩隊有什麼不滿,他自然是不管的,只是盯著廟中的陵光君座像,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待確定旁人已經走遠,終於有個護衛開口問道「殿下看出什麼了?」
「這是世祖時的制式,離現在有些時日了。」唐明逸仍然不動,只說了這樣一句。
楚世祖在位時,陵光君廟是只能由朝廷興建的,且一系列的祭拜行為大多只能由大楚皇室內部,和一些連州中身居高位的官員參與。
民間雖然知道這位神祇的事跡,但畢竟沒有人親眼見過,也就對她的容貌外形一概沒有了解。
當年杜興之亂的余禍延續了五年,除了各地時有出現的匪患之外,甚至還有因為大旱引發而來的饑荒,百姓雖然免於兵禍,但生存卻也十分艱難。
久而久之,對於陵光君的祈福範圍逐漸擴大,民間也開始根據朝廷祭祀當中流傳出來的種種細節,自發的為她建廟。
當時,南楚朝廷對這種行為持支持的態度,加之之後連續兩年的豐收,和南楚境內逐漸穩定的局勢,陵光君的聲望也就隨之日盛,一時之間,整個南楚從連州到諸郡,從縣中到各坊,甚至在有些大族自己的宅院之內,都修建起了大小不一的陵光君廟。
然而各處所求都不相同。常旱的求雨,常澇的祈晴,考功名的求文運宏開,練武之人求武運昌盛,甚至人丁凋零的來求子,積年的賭徒也來求翻身。
總而言之,到後來,天下的事從大到小沒有一件是陵光君不管的。
於是各地的陵光君像迥然不同,或坐或臥,或老或幼,或慈眉善目懷抱童子,或橫眉冷眼持戟握槍,更有連男女性別也都改了,甚至還有直接將百獸特徵與之融合的。
本來南楚朝廷對這一情況聽之任之,甚至加大了每月祭祀的陣仗,又給民間添了一把柴。
可隨著陵光君聲望的鼎盛,這件事在各地逐漸又有了新的變化。
有許多地方的山匪水匪、大族勢力,以陵光君座下之誰誰的名目悄然聚斂錢財,有些懷有異心的,甚至公然對抗南楚朝廷。
而這些人被發現的時候往往已經造成了一些影響,雖然不至於讓南楚陷入到什麼過大的危局當中,卻給當地帶來了不小的麻煩。
迫不得已之下,南楚朝廷只能下令,陵光君廟只能以朝廷准許州郡修建的為準,民間不能私自建造。而後禮部又專門劃定了規制,這一混亂的情形才終於得以結束。
。測試廣告2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316s 3.6672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