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潛小說 第四七九章 淵源

    測試廣告1;;;;();

    ;;;();  葛易和雲逸雖然走了,但是短暫的言語和泄露出來的那一部分東西,就像是冰山的一個頂尖,雖然浮在水面之上並不起眼,但是在其下卻是龐然大物……

    ;;;道教……

    ;;;儒教……

    ;;;竟然宛如藕斷絲連一般,在其中有如此複雜的聯繫。大筆趣 www.dabiqu.com

    ;;;斐潛在後世,甚至到了之前,在心中都一直以為儒教是從孔子傳承下來,到了董仲舒之時,向漢武帝獻上了「天人感應」學說之後,登上了朝堂……

    ;;;但是現在看來,似乎,在其中,被隱藏了一些什麼東西。

    ;;;斐潛回到了平陽,趕走了侍女和親衛,一個人獨坐在堂內,靜靜的思索起來……

    ;;;漢初,劉邦本不學無術,所以也根本不懂如何治理國家,當時張良學從於黃老,深得劉邦信賴,又恰逢整個社會需要治療長期戰亂帶來的創傷,所以黃老學派「無為而治」順應而為,開創了一個叫做「文景之治」的盛世。

    ;;;當時因為整個朝堂都遵從黃老學說,因此在《道德經》影響之下,起源於春秋卻在秦始皇的打擊之後,道家又重新恢復和發展,並延伸出來的多個學派,如楊朱學派、關尹學派、莊子學派、黃老學派等,這些學派便整合成為了一個統一的名稱——道學。

    ;;;但是雖然在學派上整合了,但是也正是因為這一點,道家的思想構造上面出現了許多斑駁繁雜的特性,所以一開始的時候,許多人都覺得道家只是雜家的新的變種。

    ;;;在文景之治時,也就是整個道家發展的第一個高峰,出現了道家思想巔峰性的著作——《淮南子》,而且當時司馬遷所寫的《史記》當中也滲透了濃厚的黃老道家的思想。

    ;;;道家就在爬上了這一個高峰之後,開始走下坡路了。

    ;;;漢初,道家的思想成為主流,是建立在天子、諸侯和軍功階層三權分立的基礎之上,而在漢景帝平定「七國之亂」後,諸侯勢力大大削弱、軍功階層也是一代不如一代,雄才大略的漢武帝無法忍受黃老的「清靜自然」的約束,因此董仲舒體會到了之一點,雙手奉上了尊君隆禮的儒家道義,從此成為成為了國家的正統思想,並且把這樣的局面此後延續了將近兩千年……

    ;;;斐潛下意識的用手指頭輕輕敲著桌案,這樣看起來沒有什麼問題啊,可是為何葛易居然說「天人和一」其實最早出現在《太平經》?

    ;;;《太平經》斐潛在荊襄的時候在龐德公那邊也有看到過,因為是黃老之書,加上當時重點全部都放在記憶《六韜》上,因此只是拿了一卷略讀了一下……

    ;;;《太平經》具體成書時間已經不可考,書中的內容是「真人」和「天師」互有問答,然後記錄下來的,並非一人一時之成,單就形式而言就和《論語》一樣,但是成套出現的最早的《天宮歷包元太平經》是在漢成帝時期,那麼就意味著這個太平經的形成時期至少是在成帝之前……

    ;;;好吧,這個事情,斐潛也沒有辦法下結論,或許蔡邕那樣學富五車的估計才會對這些邊角旮旯的知識比較的有印象。

    ;;;還是換一個思路,董仲舒給漢武帝提供的三駕馬車分別是「大一統」、「天人感應」、「罷黜百家,表彰六經」。

    ;;;「天人感應」這個到底是誰的先提出的,暫時不管了,但是這個「大一統」……

    ;;;這個斐潛倒是清楚,此說法最早是在春秋公羊傳當中出現的,《公羊傳?隱公元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也。」

    ;;;但是《公羊》是傳,就是《春秋》這本史書的註解,那麼第一個在政治制度上實現「大一統」卻是管仲,但是管仲卻並非儒家的人,而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法家人物……

    ;;;然後「罷黜百家,表彰六經」,這個……

    ;;;董老爺子的原話是「推明孔氏,抑黜百家」,但是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干起事情來怎麼可能只做一半,拉拉扯扯的成何體統,因此就咔嚓一刀,其他的全部給切了。

    ;;;斐潛想到此處,忽然嚇了一跳!

    ;;;一個「大一統」是管仲大神玩過的,「天人感應」好吧,算是董老爺子獨創的,那麼再加上了「獨尊儒術」這個……

    ;;;怎麼都有些覺得就像是端起碗吃飯,放下碗罵娘,順便還把碗給砸了的感覺啊……

    ;;;斐潛忽然想起了之前仍在雒陽的時候,似乎師姐蔡琰曾經講過一句話:「古有文賊董,今有武賊董……」

    ;;;當時還不太明白,還被蔡琰師姐鄙視了一點點。

    ;;;這麼說來,難道蔡琰師姐的意思就是這個?

    ;;;啊呀!

    ;;;這個真實完全顛覆了三觀啊!

    ;;;嗯……

    ;;;有些不對。

    ;;;蔡琰是學從於其父親蔡邕的,而蔡邕是儒家的大儒無疑,那麼蔡琰自然也是儒家傳人了,為何,講話還這麼直接,也不顧著一點情面?

    ;;;斐潛的腦海當中瞬間又有新的問題冒了出來,那麼這樣看來,似乎是現在漢代的儒家,難道說尚未定型?

    ;;;換句話說,就是仍有分歧?

    ;;;斐潛腦袋當中忽然有兩個字「嘣」的一下跳了出來,然後在腦海當中碰撞到了一起,激濺出一片的火花……

    ;;;一個是「古」,一個是「今」。

    ;;;儒家現在不就是「古經學派」和「今經學派」的紛爭麼?

    ;;;蔡邕之前與斐潛略有談及,今古之爭是從哀帝建平年間開始的,當時劉子駿提出為《春秋左氏傳》、《毛詩》、《逸禮》、《古文尚書》等四種古文經立博士引起的。

    ;;;因為要增加博士,幾乎是等於要在其他的博士手中搶生源,所以當時所有的「諸博士或不肯置對」,就是用沉默來表示反對。

    ;;;結果劉子駿生氣了,寫了一篇《移讓太常博士書》,對博士們加以指責,但是也因為此文,言辭上過切了一些,不僅招致諸博士的怨恨,也引起了一些執政大臣的憤怒,當時大司空師丹即「奏歆改亂舊章,非毀先帝所立」,斥貶了劉歆劉子駿……

    ;;;想到了此處,斐潛皺起了眉頭,蔡邕師傅傳授給自己《春秋左氏傳》,這個到底是有意的還是無意的?

    ;;;若是有意,蔡邕師傅當時又是如何想的呢?

    ;;;();

    ;;;();

    ;;;。;;;;();

    ;;;();  葛易和雲逸雖然走了,但是短暫的言語和泄露出來的那一部分東西,就像是冰山的一個頂尖,雖然浮在水面之上並不起眼,但是在其下卻是龐然大物……

    ;;;道教……

    ;;;儒教……

    ;;;竟然宛如藕斷絲連一般,在其中有如此複雜的聯繫。

    ;;;斐潛在後世,甚至到了之前,在心中都一直以為儒教是從孔子傳承下來,到了董仲舒之時,向漢武帝獻上了「天人感應」學說之後,登上了朝堂……

    ;;;但是現在看來,似乎,在其中,被隱藏了一些什麼東西。

    ;;;斐潛回到了平陽,趕走了侍女和親衛,一個人獨坐在堂內,靜靜的思索起來……

    ;;;漢初,劉邦本不學無術,所以也根本不懂如何治理國家,當時張良學從於黃老,深得劉邦信賴,又恰逢整個社會需要治療長期戰亂帶來的創傷,所以黃老學派「無為而治」順應而為,開創了一個叫做「文景之治」的盛世。

    ;;;當時因為整個朝堂都遵從黃老學說,因此在《道德經》影響之下,起源於春秋卻在秦始皇的打擊之後,道家又重新恢復和發展,並延伸出來的多個學派,如楊朱學派、關尹學派、莊子學派、黃老學派等,這些學派便整合成為了一個統一的名稱——道學。

    ;;;但是雖然在學派上整合了,但是也正是因為這一點,道家的思想構造上面出現了許多斑駁繁雜的特性,所以一開始的時候,許多人都覺得道家只是雜家的新的變種。

    ;;;在文景之治時,也就是整個道家發展的第一個高峰,出現了道家思想巔峰性的著作——《淮南子》,而且當時司馬遷所寫的《史記》當中也滲透了濃厚的黃老道家的思想。

    ;;;道家就在爬上了這一個高峰之後,開始走下坡路了。

    ;;;漢初,道家的思想成為主流,是建立在天子、諸侯和軍功階層三權分立的基礎之上,而在漢景帝平定「七國之亂」後,諸侯勢力大大削弱、軍功階層也是一代不如一代,雄才大略的漢武帝無法忍受黃老的「清靜自然」的約束,因此董仲舒體會到了之一點,雙手奉上了尊君隆禮的儒家道義,從此成為成為了國家的正統思想,並且把這樣的局面此後延續了將近兩千年……

    ;;;斐潛下意識的用手指頭輕輕敲著桌案,這樣看起來沒有什麼問題啊,可是為何葛易居然說「天人和一」其實最早出現在《太平經》?

    ;;;《太平經》斐潛在荊襄的時候在龐德公那邊也有看到過,因為是黃老之書,加上當時重點全部都放在記憶《六韜》上,因此只是拿了一卷略讀了一下……

    ;;;《太平經》具體成書時間已經不可考,書中的內容是「真人」和「天師」互有問答,然後記錄下來的,並非一人一時之成,單就形式而言就和《論語》一樣,但是成套出現的最早的《天宮歷包元太平經》是在漢成帝時期,那麼就意味著這個太平經的形成時期至少是在成帝之前……

    ;;;好吧,這個事情,斐潛也沒有辦法下結論,或許蔡邕那樣學富五車的估計才會對這些邊角旮旯的知識比較的有印象。

    ;;;還是換一個思路,董仲舒給漢武帝提供的三駕馬車分別是「大一統」、「天人感應」、「罷黜百家,表彰六經」。

    ;;;「天人感應」這個到底是誰的先提出的,暫時不管了,但是這個「大一統」……

    ;;;這個斐潛倒是清楚,此說法最早是在春秋公羊傳當中出現的,《公羊傳?隱公元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也。」

    ;;;但是《公羊》是傳,就是《春秋》這本史書的註解,那麼第一個在政治制度上實現「大一統」卻是管仲,但是管仲卻並非儒家的人,而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法家人物……

    ;;;然後「罷黜百家,表彰六經」,這個……

    ;;;董老爺子的原話是「推明孔氏,抑黜百家」,但是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干起事情來怎麼可能只做一半,拉拉扯扯的成何體統,因此就咔嚓一刀,其他的全部給切了。

    ;;;斐潛想到此處,忽然嚇了一跳!

    ;;;一個「大一統」是管仲大神玩過的,「天人感應」好吧,算是董老爺子獨創的,那麼再加上了「獨尊儒術」這個……

    ;;;怎麼都有些覺得就像是端起碗吃飯,放下碗罵娘,順便還把碗給砸了的感覺啊……

    ;;;斐潛忽然想起了之前仍在雒陽的時候,似乎師姐蔡琰曾經講過一句話:「古有文賊董,今有武賊董……」

    ;;;當時還不太明白,還被蔡琰師姐鄙視了一點點。

    ;;;這麼說來,難道蔡琰師姐的意思就是這個?

    ;;;啊呀!

    ;;;這個真實完全顛覆了三觀啊!

    ;;;嗯……

    ;;;有些不對。

    ;;;蔡琰是學從於其父親蔡邕的,而蔡邕是儒家的大儒無疑,那麼蔡琰自然也是儒家傳人了,為何,講話還這麼直接,也不顧著一點情面?

    ;;;斐潛的腦海當中瞬間又有新的問題冒了出來,那麼這樣看來,似乎是現在漢代的儒家,難道說尚未定型?

    ;;;換句話說,就是仍有分歧?

    ;;;斐潛腦袋當中忽然有兩個字「嘣」的一下跳了出來,然後在腦海當中碰撞到了一起,激濺出一片的火花……

    ;;;一個是「古」,一個是「今」。

    ;;;儒家現在不就是「古經學派」和「今經學派」的紛爭麼?

    ;;;蔡邕之前與斐潛略有談及,今古之爭是從哀帝建平年間開始的,當時劉子駿提出為《春秋左氏傳》、《毛詩》、《逸禮》、《古文尚書》等四種古文經立博士引起的。

    ;;;因為要增加博士,幾乎是等於要在其他的博士手中搶生源,所以當時所有的「諸博士或不肯置對」,就是用沉默來表示反對。

    ;;;結果劉子駿生氣了,寫了一篇《移讓太常博士書》,對博士們加以指責,但是也因為此文,言辭上過切了一些,不僅招致諸博士的怨恨,也引起了一些執政大臣的憤怒,當時大司空師丹即「奏歆改亂舊章,非毀先帝所立」,斥貶了劉歆劉子駿……

    ;;;想到了此處,斐潛皺起了眉頭,蔡邕師傅傳授給自己《春秋左氏傳》,這個到底是有意的還是無意的?

    ;;;若是有意,蔡邕師傅當時又是如何想的呢?

    ;;;();

    ;;;();

    ;;;。;;;;();

    ;;;();  葛易和雲逸雖然走了,但是短暫的言語和泄露出來的那一部分東西,就像是冰山的一個頂尖,雖然浮在水面之上並不起眼,但是在其下卻是龐然大物……

    ;;;道教……

    ;;;儒教……

    ;;;竟然宛如藕斷絲連一般,在其中有如此複雜的聯繫。

    ;;;斐潛在後世,甚至到了之前,在心中都一直以為儒教是從孔子傳承下來,到了董仲舒之時,向漢武帝獻上了「天人感應」學說之後,登上了朝堂……

    ;;;但是現在看來,似乎,在其中,被隱藏了一些什麼東西。

    ;;;斐潛回到了平陽,趕走了侍女和親衛,一個人獨坐在堂內,靜靜的思索起來……

    ;;;漢初,劉邦本不學無術,所以也根本不懂如何治理國家,當時張良學從於黃老,深得劉邦信賴,又恰逢整個社會需要治療長期戰亂帶來的創傷,所以黃老學派「無為而治」順應而為,開創了一個叫做「文景之治」的盛世。

    ;;;當時因為整個朝堂都遵從黃老學說,因此在《道德經》影響之下,起源於春秋卻在秦始皇的打擊之後,道家又重新恢復和發展,並延伸出來的多個學派,如楊朱學派、關尹學派、莊子學派、黃老學派等,這些學派便整合成為了一個統一的名稱——道學。

    ;;;但是雖然在學派上整合了,但是也正是因為這一點,道家的思想構造上面出現了許多斑駁繁雜的特性,所以一開始的時候,許多人都覺得道家只是雜家的新的變種。

    ;;;在文景之治時,也就是整個道家發展的第一個高峰,出現了道家思想巔峰性的著作——《淮南子》,而且當時司馬遷所寫的《史記》當中也滲透了濃厚的黃老道家的思想。

    ;;;道家就在爬上了這一個高峰之後,開始走下坡路了。

    ;;;漢初,道家的思想成為主流,是建立在天子、諸侯和軍功階層三權分立的基礎之上,而在漢景帝平定「七國之亂」後,諸侯勢力大大削弱、軍功階層也是一代不如一代,雄才大略的漢武帝無法忍受黃老的「清靜自然」的約束,因此董仲舒體會到了之一點,雙手奉上了尊君隆禮的儒家道義,從此成為成為了國家的正統思想,並且把這樣的局面此後延續了將近兩千年……

    ;;;斐潛下意識的用手指頭輕輕敲著桌案,這樣看起來沒有什麼問題啊,可是為何葛易居然說「天人和一」其實最早出現在《太平經》?

    ;;;《太平經》斐潛在荊襄的時候在龐德公那邊也有看到過,因為是黃老之書,加上當時重點全部都放在記憶《六韜》上,因此只是拿了一卷略讀了一下……

    ;;;《太平經》具體成書時間已經不可考,書中的內容是「真人」和「天師」互有問答,然後記錄下來的,並非一人一時之成,單就形式而言就和《論語》一樣,但是成套出現的最早的《天宮歷包元太平經》是在漢成帝時期,那麼就意味著這個太平經的形成時期至少是在成帝之前……

    ;;;好吧,這個事情,斐潛也沒有辦法下結論,或許蔡邕那樣學富五車的估計才會對這些邊角旮旯的知識比較的有印象。

    ;;;還是換一個思路,董仲舒給漢武帝提供的三駕馬車分別是「大一統」、「天人感應」、「罷黜百家,表彰六經」。

    ;;;「天人感應」這個到底是誰的先提出的,暫時不管了,但是這個「大一統」……

    ;;;這個斐潛倒是清楚,此說法最早是在春秋公羊傳當中出現的,《公羊傳?隱公元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也。」

    ;;;但是《公羊》是傳,就是《春秋》這本史書的註解,那麼第一個在政治制度上實現「大一統」卻是管仲,但是管仲卻並非儒家的人,而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法家人物……

    ;;;然後「罷黜百家,表彰六經」,這個……

    ;;;董老爺子的原話是「推明孔氏,抑黜百家」,但是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干起事情來怎麼可能只做一半,拉拉扯扯的成何體統,因此就咔嚓一刀,其他的全部給切了。

    ;;;斐潛想到此處,忽然嚇了一跳!

    ;;;一個「大一統」是管仲大神玩過的,「天人感應」好吧,算是董老爺子獨創的,那麼再加上了「獨尊儒術」這個……

    ;;;怎麼都有些覺得就像是端起碗吃飯,放下碗罵娘,順便還把碗給砸了的感覺啊……

    ;;;斐潛忽然想起了之前仍在雒陽的時候,似乎師姐蔡琰曾經講過一句話:「古有文賊董,今有武賊董……」

    ;;;當時還不太明白,還被蔡琰師姐鄙視了一點點。

    ;;;這麼說來,難道蔡琰師姐的意思就是這個?

    ;;;啊呀!

    ;;;這個真實完全顛覆了三觀啊!

    ;;;嗯……

    ;;;有些不對。

    ;;;蔡琰是學從於其父親蔡邕的,而蔡邕是儒家的大儒無疑,那麼蔡琰自然也是儒家傳人了,為何,講話還這麼直接,也不顧著一點情面?

    ;;;斐潛的腦海當中瞬間又有新的問題冒了出來,那麼這樣看來,似乎是現在漢代的儒家,難道說尚未定型?

    ;;;換句話說,就是仍有分歧?

    ;;;斐潛腦袋當中忽然有兩個字「嘣」的一下跳了出來,然後在腦海當中碰撞到了一起,激濺出一片的火花……

    ;;;一個是「古」,一個是「今」。

    ;;;儒家現在不就是「古經學派」和「今經學派」的紛爭麼?

    ;;;蔡邕之前與斐潛略有談及,今古之爭是從哀帝建平年間開始的,當時劉子駿提出為《春秋左氏傳》、《毛詩》、《逸禮》、《古文尚書》等四種古文經立博士引起的。

    ;;;因為要增加博士,幾乎是等於要在其他的博士手中搶生源,所以當時所有的「諸博士或不肯置對」,就是用沉默來表示反對。

    ;;;結果劉子駿生氣了,寫了一篇《移讓太常博士書》,對博士們加以指責,但是也因為此文,言辭上過切了一些,不僅招致諸博士的怨恨,也引起了一些執政大臣的憤怒,當時大司空師丹即「奏歆改亂舊章,非毀先帝所立」,斥貶了劉歆劉子駿……

    ;;;想到了此處,斐潛皺起了眉頭,蔡邕師傅傳授給自己《春秋左氏傳》,這個到底是有意的還是無意的?

    ;;;若是有意,蔡邕師傅當時又是如何想的呢?

    ;;;();

    ;;;();

    ;;;。;;;;();

    ;;;();  葛易和雲逸雖然走了,但是短暫的言語和泄露出來的那一部分東西,就像是冰山的一個頂尖,雖然浮在水面之上並不起眼,但是在其下卻是龐然大物……

    ;;;道教……

    ;;;儒教……

    ;;;竟然宛如藕斷絲連一般,在其中有如此複雜的聯繫。

    ;;;斐潛在後世,甚至到了之前,在心中都一直以為儒教是從孔子傳承下來,到了董仲舒之時,向漢武帝獻上了「天人感應」學說之後,登上了朝堂……

    ;;;但是現在看來,似乎,在其中,被隱藏了一些什麼東西。

    ;;;斐潛回到了平陽,趕走了侍女和親衛,一個人獨坐在堂內,靜靜的思索起來……

    ;;;漢初,劉邦本不學無術,所以也根本不懂如何治理國家,當時張良學從於黃老,深得劉邦信賴,又恰逢整個社會需要治療長期戰亂帶來的創傷,所以黃老學派「無為而治」順應而為,開創了一個叫做「文景之治」的盛世。

    ;;;當時因為整個朝堂都遵從黃老學說,因此在《道德經》影響之下,起源於春秋卻在秦始皇的打擊之後,道家又重新恢復和發展,並延伸出來的多個學派,如楊朱學派、關尹學派、莊子學派、黃老學派等,這些學派便整合成為了一個統一的名稱——道學。

    ;;;但是雖然在學派上整合了,但是也正是因為這一點,道家的思想構造上面出現了許多斑駁繁雜的特性,所以一開始的時候,許多人都覺得道家只是雜家的新的變種。

    ;;;在文景之治時,也就是整個道家發展的第一個高峰,出現了道家思想巔峰性的著作——《淮南子》,而且當時司馬遷所寫的《史記》當中也滲透了濃厚的黃老道家的思想。

    ;;;道家就在爬上了這一個高峰之後,開始走下坡路了。

    ;;;漢初,道家的思想成為主流,是建立在天子、諸侯和軍功階層三權分立的基礎之上,而在漢景帝平定「七國之亂」後,諸侯勢力大大削弱、軍功階層也是一代不如一代,雄才大略的漢武帝無法忍受黃老的「清靜自然」的約束,因此董仲舒體會到了之一點,雙手奉上了尊君隆禮的儒家道義,從此成為成為了國家的正統思想,並且把這樣的局面此後延續了將近兩千年……

    ;;;斐潛下意識的用手指頭輕輕敲著桌案,這樣看起來沒有什麼問題啊,可是為何葛易居然說「天人和一」其實最早出現在《太平經》?

    ;;;《太平經》斐潛在荊襄的時候在龐德公那邊也有看到過,因為是黃老之書,加上當時重點全部都放在記憶《六韜》上,因此只是拿了一卷略讀了一下……

    ;;;《太平經》具體成書時間已經不可考,書中的內容是「真人」和「天師」互有問答,然後記錄下來的,並非一人一時之成,單就形式而言就和《論語》一樣,但是成套出現的最早的《天宮歷包元太平經》是在漢成帝時期,那麼就意味著這個太平經的形成時期至少是在成帝之前……

    ;;;好吧,這個事情,斐潛也沒有辦法下結論,或許蔡邕那樣學富五車的估計才會對這些邊角旮旯的知識比較的有印象。

    ;;;還是換一個思路,董仲舒給漢武帝提供的三駕馬車分別是「大一統」、「天人感應」、「罷黜百家,表彰六經」。

    ;;;「天人感應」這個到底是誰的先提出的,暫時不管了,但是這個「大一統」……

    ;;;這個斐潛倒是清楚,此說法最早是在春秋公羊傳當中出現的,《公羊傳?隱公元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也。」

    ;;;但是《公羊》是傳,就是《春秋》這本史書的註解,那麼第一個在政治制度上實現「大一統」卻是管仲,但是管仲卻並非儒家的人,而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法家人物……

    ;;;然後「罷黜百家,表彰六經」,這個……

    ;;;董老爺子的原話是「推明孔氏,抑黜百家」,但是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干起事情來怎麼可能只做一半,拉拉扯扯的成何體統,因此就咔嚓一刀,其他的全部給切了。

    ;;;斐潛想到此處,忽然嚇了一跳!

    ;;;一個「大一統」是管仲大神玩過的,「天人感應」好吧,算是董老爺子獨創的,那麼再加上了「獨尊儒術」這個……

    ;;;怎麼都有些覺得就像是端起碗吃飯,放下碗罵娘,順便還把碗給砸了的感覺啊……

    ;;;斐潛忽然想起了之前仍在雒陽的時候,似乎師姐蔡琰曾經講過一句話:「古有文賊董,今有武賊董……」

    ;;;當時還不太明白,還被蔡琰師姐鄙視了一點點。

    ;;;這麼說來,難道蔡琰師姐的意思就是這個?

    ;;;啊呀!

    ;;;這個真實完全顛覆了三觀啊!

    ;;;嗯……

    ;;;有些不對。

    ;;;蔡琰是學從於其父親蔡邕的,而蔡邕是儒家的大儒無疑,那麼蔡琰自然也是儒家傳人了,為何,講話還這麼直接,也不顧著一點情面?

    ;;;斐潛的腦海當中瞬間又有新的問題冒了出來,那麼這樣看來,似乎是現在漢代的儒家,難道說尚未定型?

    ;;;換句話說,就是仍有分歧?

    ;;;斐潛腦袋當中忽然有兩個字「嘣」的一下跳了出來,然後在腦海當中碰撞到了一起,激濺出一片的火花……

    ;;;一個是「古」,一個是「今」。

    ;;;儒家現在不就是「古經學派」和「今經學派」的紛爭麼?

    ;;;蔡邕之前與斐潛略有談及,今古之爭是從哀帝建平年間開始的,當時劉子駿提出為《春秋左氏傳》、《毛詩》、《逸禮》、《古文尚書》等四種古文經立博士引起的。

    ;;;因為要增加博士,幾乎是等於要在其他的博士手中搶生源,所以當時所有的「諸博士或不肯置對」,就是用沉默來表示反對。

    ;;;結果劉子駿生氣了,寫了一篇《移讓太常博士書》,對博士們加以指責,但是也因為此文,言辭上過切了一些,不僅招致諸博士的怨恨,也引起了一些執政大臣的憤怒,當時大司空師丹即「奏歆改亂舊章,非毀先帝所立」,斥貶了劉歆劉子駿……

    ;;;想到了此處,斐潛皺起了眉頭,蔡邕師傅傳授給自己《春秋左氏傳》,這個到底是有意的還是無意的?

    ;;;若是有意,蔡邕師傅當時又是如何想的呢?

    ;;;();

    ;;;();


    ;;;。;;;;();

    ;;;();  葛易和雲逸雖然走了,但是短暫的言語和泄露出來的那一部分東西,就像是冰山的一個頂尖,雖然浮在水面之上並不起眼,但是在其下卻是龐然大物……

    ;;;道教……

    ;;;儒教……

    ;;;竟然宛如藕斷絲連一般,在其中有如此複雜的聯繫。

    ;;;斐潛在後世,甚至到了之前,在心中都一直以為儒教是從孔子傳承下來,到了董仲舒之時,向漢武帝獻上了「天人感應」學說之後,登上了朝堂……

    ;;;但是現在看來,似乎,在其中,被隱藏了一些什麼東西。

    ;;;斐潛回到了平陽,趕走了侍女和親衛,一個人獨坐在堂內,靜靜的思索起來……

    ;;;漢初,劉邦本不學無術,所以也根本不懂如何治理國家,當時張良學從於黃老,深得劉邦信賴,又恰逢整個社會需要治療長期戰亂帶來的創傷,所以黃老學派「無為而治」順應而為,開創了一個叫做「文景之治」的盛世。

    ;;;當時因為整個朝堂都遵從黃老學說,因此在《道德經》影響之下,起源於春秋卻在秦始皇的打擊之後,道家又重新恢復和發展,並延伸出來的多個學派,如楊朱學派、關尹學派、莊子學派、黃老學派等,這些學派便整合成為了一個統一的名稱——道學。

    ;;;但是雖然在學派上整合了,但是也正是因為這一點,道家的思想構造上面出現了許多斑駁繁雜的特性,所以一開始的時候,許多人都覺得道家只是雜家的新的變種。

    ;;;在文景之治時,也就是整個道家發展的第一個高峰,出現了道家思想巔峰性的著作——《淮南子》,而且當時司馬遷所寫的《史記》當中也滲透了濃厚的黃老道家的思想。

    ;;;道家就在爬上了這一個高峰之後,開始走下坡路了。

    ;;;漢初,道家的思想成為主流,是建立在天子、諸侯和軍功階層三權分立的基礎之上,而在漢景帝平定「七國之亂」後,諸侯勢力大大削弱、軍功階層也是一代不如一代,雄才大略的漢武帝無法忍受黃老的「清靜自然」的約束,因此董仲舒體會到了之一點,雙手奉上了尊君隆禮的儒家道義,從此成為成為了國家的正統思想,並且把這樣的局面此後延續了將近兩千年……

    ;;;斐潛下意識的用手指頭輕輕敲著桌案,這樣看起來沒有什麼問題啊,可是為何葛易居然說「天人和一」其實最早出現在《太平經》?

    ;;;《太平經》斐潛在荊襄的時候在龐德公那邊也有看到過,因為是黃老之書,加上當時重點全部都放在記憶《六韜》上,因此只是拿了一卷略讀了一下……

    ;;;《太平經》具體成書時間已經不可考,書中的內容是「真人」和「天師」互有問答,然後記錄下來的,並非一人一時之成,單就形式而言就和《論語》一樣,但是成套出現的最早的《天宮歷包元太平經》是在漢成帝時期,那麼就意味著這個太平經的形成時期至少是在成帝之前……

    ;;;好吧,這個事情,斐潛也沒有辦法下結論,或許蔡邕那樣學富五車的估計才會對這些邊角旮旯的知識比較的有印象。

    ;;;還是換一個思路,董仲舒給漢武帝提供的三駕馬車分別是「大一統」、「天人感應」、「罷黜百家,表彰六經」。

    ;;;「天人感應」這個到底是誰的先提出的,暫時不管了,但是這個「大一統」……

    ;;;這個斐潛倒是清楚,此說法最早是在春秋公羊傳當中出現的,《公羊傳?隱公元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也。」

    ;;;但是《公羊》是傳,就是《春秋》這本史書的註解,那麼第一個在政治制度上實現「大一統」卻是管仲,但是管仲卻並非儒家的人,而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法家人物……

    ;;;然後「罷黜百家,表彰六經」,這個……

    ;;;董老爺子的原話是「推明孔氏,抑黜百家」,但是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干起事情來怎麼可能只做一半,拉拉扯扯的成何體統,因此就咔嚓一刀,其他的全部給切了。

    ;;;斐潛想到此處,忽然嚇了一跳!

    ;;;一個「大一統」是管仲大神玩過的,「天人感應」好吧,算是董老爺子獨創的,那麼再加上了「獨尊儒術」這個……

    ;;;怎麼都有些覺得就像是端起碗吃飯,放下碗罵娘,順便還把碗給砸了的感覺啊……

    ;;;斐潛忽然想起了之前仍在雒陽的時候,似乎師姐蔡琰曾經講過一句話:「古有文賊董,今有武賊董……」

    ;;;當時還不太明白,還被蔡琰師姐鄙視了一點點。

    ;;;這麼說來,難道蔡琰師姐的意思就是這個?

    ;;;啊呀!

    ;;;這個真實完全顛覆了三觀啊!

    ;;;嗯……

    ;;;有些不對。

    ;;;蔡琰是學從於其父親蔡邕的,而蔡邕是儒家的大儒無疑,那麼蔡琰自然也是儒家傳人了,為何,講話還這麼直接,也不顧著一點情面?

    ;;;斐潛的腦海當中瞬間又有新的問題冒了出來,那麼這樣看來,似乎是現在漢代的儒家,難道說尚未定型?

    ;;;換句話說,就是仍有分歧?

    ;;;斐潛腦袋當中忽然有兩個字「嘣」的一下跳了出來,然後在腦海當中碰撞到了一起,激濺出一片的火花……

    ;;;一個是「古」,一個是「今」。

    ;;;儒家現在不就是「古經學派」和「今經學派」的紛爭麼?

    ;;;蔡邕之前與斐潛略有談及,今古之爭是從哀帝建平年間開始的,當時劉子駿提出為《春秋左氏傳》、《毛詩》、《逸禮》、《古文尚書》等四種古文經立博士引起的。

    ;;;因為要增加博士,幾乎是等於要在其他的博士手中搶生源,所以當時所有的「諸博士或不肯置對」,就是用沉默來表示反對。

    ;;;結果劉子駿生氣了,寫了一篇《移讓太常博士書》,對博士們加以指責,但是也因為此文,言辭上過切了一些,不僅招致諸博士的怨恨,也引起了一些執政大臣的憤怒,當時大司空師丹即「奏歆改亂舊章,非毀先帝所立」,斥貶了劉歆劉子駿……

    ;;;想到了此處,斐潛皺起了眉頭,蔡邕師傅傳授給自己《春秋左氏傳》,這個到底是有意的還是無意的?

    ;;;若是有意,蔡邕師傅當時又是如何想的呢?

    ;;;();

    ;;;();

    ;;;。;;;;();

    ;;;();  葛易和雲逸雖然走了,但是短暫的言語和泄露出來的那一部分東西,就像是冰山的一個頂尖,雖然浮在水面之上並不起眼,但是在其下卻是龐然大物……

    ;;;道教……

    ;;;儒教……

    ;;;竟然宛如藕斷絲連一般,在其中有如此複雜的聯繫。

    ;;;斐潛在後世,甚至到了之前,在心中都一直以為儒教是從孔子傳承下來,到了董仲舒之時,向漢武帝獻上了「天人感應」學說之後,登上了朝堂……

    ;;;但是現在看來,似乎,在其中,被隱藏了一些什麼東西。

    ;;;斐潛回到了平陽,趕走了侍女和親衛,一個人獨坐在堂內,靜靜的思索起來……

    ;;;漢初,劉邦本不學無術,所以也根本不懂如何治理國家,當時張良學從於黃老,深得劉邦信賴,又恰逢整個社會需要治療長期戰亂帶來的創傷,所以黃老學派「無為而治」順應而為,開創了一個叫做「文景之治」的盛世。

    ;;;當時因為整個朝堂都遵從黃老學說,因此在《道德經》影響之下,起源於春秋卻在秦始皇的打擊之後,道家又重新恢復和發展,並延伸出來的多個學派,如楊朱學派、關尹學派、莊子學派、黃老學派等,這些學派便整合成為了一個統一的名稱——道學。

    ;;;但是雖然在學派上整合了,但是也正是因為這一點,道家的思想構造上面出現了許多斑駁繁雜的特性,所以一開始的時候,許多人都覺得道家只是雜家的新的變種。

    ;;;在文景之治時,也就是整個道家發展的第一個高峰,出現了道家思想巔峰性的著作——《淮南子》,而且當時司馬遷所寫的《史記》當中也滲透了濃厚的黃老道家的思想。

    ;;;道家就在爬上了這一個高峰之後,開始走下坡路了。

    ;;;漢初,道家的思想成為主流,是建立在天子、諸侯和軍功階層三權分立的基礎之上,而在漢景帝平定「七國之亂」後,諸侯勢力大大削弱、軍功階層也是一代不如一代,雄才大略的漢武帝無法忍受黃老的「清靜自然」的約束,因此董仲舒體會到了之一點,雙手奉上了尊君隆禮的儒家道義,從此成為成為了國家的正統思想,並且把這樣的局面此後延續了將近兩千年……

    ;;;斐潛下意識的用手指頭輕輕敲著桌案,這樣看起來沒有什麼問題啊,可是為何葛易居然說「天人和一」其實最早出現在《太平經》?

    ;;;《太平經》斐潛在荊襄的時候在龐德公那邊也有看到過,因為是黃老之書,加上當時重點全部都放在記憶《六韜》上,因此只是拿了一卷略讀了一下……

    ;;;《太平經》具體成書時間已經不可考,書中的內容是「真人」和「天師」互有問答,然後記錄下來的,並非一人一時之成,單就形式而言就和《論語》一樣,但是成套出現的最早的《天宮歷包元太平經》是在漢成帝時期,那麼就意味著這個太平經的形成時期至少是在成帝之前……

    ;;;好吧,這個事情,斐潛也沒有辦法下結論,或許蔡邕那樣學富五車的估計才會對這些邊角旮旯的知識比較的有印象。

    ;;;還是換一個思路,董仲舒給漢武帝提供的三駕馬車分別是「大一統」、「天人感應」、「罷黜百家,表彰六經」。

    ;;;「天人感應」這個到底是誰的先提出的,暫時不管了,但是這個「大一統」……

    ;;;這個斐潛倒是清楚,此說法最早是在春秋公羊傳當中出現的,《公羊傳?隱公元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也。」

    ;;;但是《公羊》是傳,就是《春秋》這本史書的註解,那麼第一個在政治制度上實現「大一統」卻是管仲,但是管仲卻並非儒家的人,而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法家人物……

    ;;;然後「罷黜百家,表彰六經」,這個……

    ;;;董老爺子的原話是「推明孔氏,抑黜百家」,但是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干起事情來怎麼可能只做一半,拉拉扯扯的成何體統,因此就咔嚓一刀,其他的全部給切了。

    ;;;斐潛想到此處,忽然嚇了一跳!

    ;;;一個「大一統」是管仲大神玩過的,「天人感應」好吧,算是董老爺子獨創的,那麼再加上了「獨尊儒術」這個……

    ;;;怎麼都有些覺得就像是端起碗吃飯,放下碗罵娘,順便還把碗給砸了的感覺啊……

    ;;;斐潛忽然想起了之前仍在雒陽的時候,似乎師姐蔡琰曾經講過一句話:「古有文賊董,今有武賊董……」

    ;;;當時還不太明白,還被蔡琰師姐鄙視了一點點。

    ;;;這麼說來,難道蔡琰師姐的意思就是這個?

    ;;;啊呀!

    ;;;這個真實完全顛覆了三觀啊!

    ;;;嗯……

    ;;;有些不對。

    ;;;蔡琰是學從於其父親蔡邕的,而蔡邕是儒家的大儒無疑,那麼蔡琰自然也是儒家傳人了,為何,講話還這麼直接,也不顧著一點情面?

    ;;;斐潛的腦海當中瞬間又有新的問題冒了出來,那麼這樣看來,似乎是現在漢代的儒家,難道說尚未定型?

    ;;;換句話說,就是仍有分歧?

    ;;;斐潛腦袋當中忽然有兩個字「嘣」的一下跳了出來,然後在腦海當中碰撞到了一起,激濺出一片的火花……

    ;;;一個是「古」,一個是「今」。

    ;;;儒家現在不就是「古經學派」和「今經學派」的紛爭麼?

    ;;;蔡邕之前與斐潛略有談及,今古之爭是從哀帝建平年間開始的,當時劉子駿提出為《春秋左氏傳》、《毛詩》、《逸禮》、《古文尚書》等四種古文經立博士引起的。

    ;;;因為要增加博士,幾乎是等於要在其他的博士手中搶生源,所以當時所有的「諸博士或不肯置對」,就是用沉默來表示反對。

    ;;;結果劉子駿生氣了,寫了一篇《移讓太常博士書》,對博士們加以指責,但是也因為此文,言辭上過切了一些,不僅招致諸博士的怨恨,也引起了一些執政大臣的憤怒,當時大司空師丹即「奏歆改亂舊章,非毀先帝所立」,斥貶了劉歆劉子駿……

    ;;;想到了此處,斐潛皺起了眉頭,蔡邕師傅傳授給自己《春秋左氏傳》,這個到底是有意的還是無意的?

    ;;;若是有意,蔡邕師傅當時又是如何想的呢?

    ;;;();

    ;;;();

    ;;;。;;;;();

    ;;;();  葛易和雲逸雖然走了,但是短暫的言語和泄露出來的那一部分東西,就像是冰山的一個頂尖,雖然浮在水面之上並不起眼,但是在其下卻是龐然大物……

    ;;;道教……

    ;;;儒教……

    ;;;竟然宛如藕斷絲連一般,在其中有如此複雜的聯繫。

    ;;;斐潛在後世,甚至到了之前,在心中都一直以為儒教是從孔子傳承下來,到了董仲舒之時,向漢武帝獻上了「天人感應」學說之後,登上了朝堂……

    ;;;但是現在看來,似乎,在其中,被隱藏了一些什麼東西。

    ;;;斐潛回到了平陽,趕走了侍女和親衛,一個人獨坐在堂內,靜靜的思索起來……

    ;;;漢初,劉邦本不學無術,所以也根本不懂如何治理國家,當時張良學從於黃老,深得劉邦信賴,又恰逢整個社會需要治療長期戰亂帶來的創傷,所以黃老學派「無為而治」順應而為,開創了一個叫做「文景之治」的盛世。

    ;;;當時因為整個朝堂都遵從黃老學說,因此在《道德經》影響之下,起源於春秋卻在秦始皇的打擊之後,道家又重新恢復和發展,並延伸出來的多個學派,如楊朱學派、關尹學派、莊子學派、黃老學派等,這些學派便整合成為了一個統一的名稱——道學。

    ;;;但是雖然在學派上整合了,但是也正是因為這一點,道家的思想構造上面出現了許多斑駁繁雜的特性,所以一開始的時候,許多人都覺得道家只是雜家的新的變種。

    ;;;在文景之治時,也就是整個道家發展的第一個高峰,出現了道家思想巔峰性的著作——《淮南子》,而且當時司馬遷所寫的《史記》當中也滲透了濃厚的黃老道家的思想。

    ;;;道家就在爬上了這一個高峰之後,開始走下坡路了。

    ;;;漢初,道家的思想成為主流,是建立在天子、諸侯和軍功階層三權分立的基礎之上,而在漢景帝平定「七國之亂」後,諸侯勢力大大削弱、軍功階層也是一代不如一代,雄才大略的漢武帝無法忍受黃老的「清靜自然」的約束,因此董仲舒體會到了之一點,雙手奉上了尊君隆禮的儒家道義,從此成為成為了國家的正統思想,並且把這樣的局面此後延續了將近兩千年……

    ;;;斐潛下意識的用手指頭輕輕敲著桌案,這樣看起來沒有什麼問題啊,可是為何葛易居然說「天人和一」其實最早出現在《太平經》?

    ;;;《太平經》斐潛在荊襄的時候在龐德公那邊也有看到過,因為是黃老之書,加上當時重點全部都放在記憶《六韜》上,因此只是拿了一卷略讀了一下……

    ;;;《太平經》具體成書時間已經不可考,書中的內容是「真人」和「天師」互有問答,然後記錄下來的,並非一人一時之成,單就形式而言就和《論語》一樣,但是成套出現的最早的《天宮歷包元太平經》是在漢成帝時期,那麼就意味著這個太平經的形成時期至少是在成帝之前……

    ;;;好吧,這個事情,斐潛也沒有辦法下結論,或許蔡邕那樣學富五車的估計才會對這些邊角旮旯的知識比較的有印象。

    ;;;還是換一個思路,董仲舒給漢武帝提供的三駕馬車分別是「大一統」、「天人感應」、「罷黜百家,表彰六經」。

    ;;;「天人感應」這個到底是誰的先提出的,暫時不管了,但是這個「大一統」……

    ;;;這個斐潛倒是清楚,此說法最早是在春秋公羊傳當中出現的,《公羊傳?隱公元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也。」

    ;;;但是《公羊》是傳,就是《春秋》這本史書的註解,那麼第一個在政治制度上實現「大一統」卻是管仲,但是管仲卻並非儒家的人,而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法家人物……

    ;;;然後「罷黜百家,表彰六經」,這個……

    ;;;董老爺子的原話是「推明孔氏,抑黜百家」,但是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干起事情來怎麼可能只做一半,拉拉扯扯的成何體統,因此就咔嚓一刀,其他的全部給切了。

    ;;;斐潛想到此處,忽然嚇了一跳!

    ;;;一個「大一統」是管仲大神玩過的,「天人感應」好吧,算是董老爺子獨創的,那麼再加上了「獨尊儒術」這個……

    ;;;怎麼都有些覺得就像是端起碗吃飯,放下碗罵娘,順便還把碗給砸了的感覺啊……

    ;;;斐潛忽然想起了之前仍在雒陽的時候,似乎師姐蔡琰曾經講過一句話:「古有文賊董,今有武賊董……」

    ;;;當時還不太明白,還被蔡琰師姐鄙視了一點點。

    ;;;這麼說來,難道蔡琰師姐的意思就是這個?

    ;;;啊呀!

    ;;;這個真實完全顛覆了三觀啊!

    ;;;嗯……

    ;;;有些不對。

    ;;;蔡琰是學從於其父親蔡邕的,而蔡邕是儒家的大儒無疑,那麼蔡琰自然也是儒家傳人了,為何,講話還這麼直接,也不顧著一點情面?

    ;;;斐潛的腦海當中瞬間又有新的問題冒了出來,那麼這樣看來,似乎是現在漢代的儒家,難道說尚未定型?

    ;;;換句話說,就是仍有分歧?

    ;;;斐潛腦袋當中忽然有兩個字「嘣」的一下跳了出來,然後在腦海當中碰撞到了一起,激濺出一片的火花……

    ;;;一個是「古」,一個是「今」。

    ;;;儒家現在不就是「古經學派」和「今經學派」的紛爭麼?

    ;;;蔡邕之前與斐潛略有談及,今古之爭是從哀帝建平年間開始的,當時劉子駿提出為《春秋左氏傳》、《毛詩》、《逸禮》、《古文尚書》等四種古文經立博士引起的。

    ;;;因為要增加博士,幾乎是等於要在其他的博士手中搶生源,所以當時所有的「諸博士或不肯置對」,就是用沉默來表示反對。

    ;;;結果劉子駿生氣了,寫了一篇《移讓太常博士書》,對博士們加以指責,但是也因為此文,言辭上過切了一些,不僅招致諸博士的怨恨,也引起了一些執政大臣的憤怒,當時大司空師丹即「奏歆改亂舊章,非毀先帝所立」,斥貶了劉歆劉子駿……

    ;;;想到了此處,斐潛皺起了眉頭,蔡邕師傅傳授給自己《春秋左氏傳》,這個到底是有意的還是無意的?

    ;;;若是有意,蔡邕師傅當時又是如何想的呢?

    ;;;();

    ;;;();

    ;;;。;;;;();

    ;;;();  葛易和雲逸雖然走了,但是短暫的言語和泄露出來的那一部分東西,就像是冰山的一個頂尖,雖然浮在水面之上並不起眼,但是在其下卻是龐然大物……

    ;;;道教……

    ;;;儒教……

    ;;;竟然宛如藕斷絲連一般,在其中有如此複雜的聯繫。

    ;;;斐潛在後世,甚至到了之前,在心中都一直以為儒教是從孔子傳承下來,到了董仲舒之時,向漢武帝獻上了「天人感應」學說之後,登上了朝堂……

    ;;;但是現在看來,似乎,在其中,被隱藏了一些什麼東西。

    ;;;斐潛回到了平陽,趕走了侍女和親衛,一個人獨坐在堂內,靜靜的思索起來……

    ;;;漢初,劉邦本不學無術,所以也根本不懂如何治理國家,當時張良學從於黃老,深得劉邦信賴,又恰逢整個社會需要治療長期戰亂帶來的創傷,所以黃老學派「無為而治」順應而為,開創了一個叫做「文景之治」的盛世。

    ;;;當時因為整個朝堂都遵從黃老學說,因此在《道德經》影響之下,起源於春秋卻在秦始皇的打擊之後,道家又重新恢復和發展,並延伸出來的多個學派,如楊朱學派、關尹學派、莊子學派、黃老學派等,這些學派便整合成為了一個統一的名稱——道學。

    ;;;但是雖然在學派上整合了,但是也正是因為這一點,道家的思想構造上面出現了許多斑駁繁雜的特性,所以一開始的時候,許多人都覺得道家只是雜家的新的變種。

    ;;;在文景之治時,也就是整個道家發展的第一個高峰,出現了道家思想巔峰性的著作——《淮南子》,而且當時司馬遷所寫的《史記》當中也滲透了濃厚的黃老道家的思想。

    ;;;道家就在爬上了這一個高峰之後,開始走下坡路了。

    ;;;漢初,道家的思想成為主流,是建立在天子、諸侯和軍功階層三權分立的基礎之上,而在漢景帝平定「七國之亂」後,諸侯勢力大大削弱、軍功階層也是一代不如一代,雄才大略的漢武帝無法忍受黃老的「清靜自然」的約束,因此董仲舒體會到了之一點,雙手奉上了尊君隆禮的儒家道義,從此成為成為了國家的正統思想,並且把這樣的局面此後延續了將近兩千年……

    ;;;斐潛下意識的用手指頭輕輕敲著桌案,這樣看起來沒有什麼問題啊,可是為何葛易居然說「天人和一」其實最早出現在《太平經》?

    ;;;《太平經》斐潛在荊襄的時候在龐德公那邊也有看到過,因為是黃老之書,加上當時重點全部都放在記憶《六韜》上,因此只是拿了一卷略讀了一下……

    ;;;《太平經》具體成書時間已經不可考,書中的內容是「真人」和「天師」互有問答,然後記錄下來的,並非一人一時之成,單就形式而言就和《論語》一樣,但是成套出現的最早的《天宮歷包元太平經》是在漢成帝時期,那麼就意味著這個太平經的形成時期至少是在成帝之前……

    ;;;好吧,這個事情,斐潛也沒有辦法下結論,或許蔡邕那樣學富五車的估計才會對這些邊角旮旯的知識比較的有印象。

    ;;;還是換一個思路,董仲舒給漢武帝提供的三駕馬車分別是「大一統」、「天人感應」、「罷黜百家,表彰六經」。

    ;;;「天人感應」這個到底是誰的先提出的,暫時不管了,但是這個「大一統」……

    ;;;這個斐潛倒是清楚,此說法最早是在春秋公羊傳當中出現的,《公羊傳?隱公元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也。」

    ;;;但是《公羊》是傳,就是《春秋》這本史書的註解,那麼第一個在政治制度上實現「大一統」卻是管仲,但是管仲卻並非儒家的人,而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法家人物……

    ;;;然後「罷黜百家,表彰六經」,這個……

    ;;;董老爺子的原話是「推明孔氏,抑黜百家」,但是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干起事情來怎麼可能只做一半,拉拉扯扯的成何體統,因此就咔嚓一刀,其他的全部給切了。

    ;;;斐潛想到此處,忽然嚇了一跳!

    ;;;一個「大一統」是管仲大神玩過的,「天人感應」好吧,算是董老爺子獨創的,那麼再加上了「獨尊儒術」這個……

    ;;;怎麼都有些覺得就像是端起碗吃飯,放下碗罵娘,順便還把碗給砸了的感覺啊……

    ;;;斐潛忽然想起了之前仍在雒陽的時候,似乎師姐蔡琰曾經講過一句話:「古有文賊董,今有武賊董……」

    ;;;當時還不太明白,還被蔡琰師姐鄙視了一點點。

    ;;;這麼說來,難道蔡琰師姐的意思就是這個?

    ;;;啊呀!

    ;;;這個真實完全顛覆了三觀啊!

    ;;;嗯……

    ;;;有些不對。

    ;;;蔡琰是學從於其父親蔡邕的,而蔡邕是儒家的大儒無疑,那麼蔡琰自然也是儒家傳人了,為何,講話還這麼直接,也不顧著一點情面?

    ;;;斐潛的腦海當中瞬間又有新的問題冒了出來,那麼這樣看來,似乎是現在漢代的儒家,難道說尚未定型?

    ;;;換句話說,就是仍有分歧?

    ;;;斐潛腦袋當中忽然有兩個字「嘣」的一下跳了出來,然後在腦海當中碰撞到了一起,激濺出一片的火花……

    ;;;一個是「古」,一個是「今」。

    ;;;儒家現在不就是「古經學派」和「今經學派」的紛爭麼?

    ;;;蔡邕之前與斐潛略有談及,今古之爭是從哀帝建平年間開始的,當時劉子駿提出為《春秋左氏傳》、《毛詩》、《逸禮》、《古文尚書》等四種古文經立博士引起的。

    ;;;因為要增加博士,幾乎是等於要在其他的博士手中搶生源,所以當時所有的「諸博士或不肯置對」,就是用沉默來表示反對。

    ;;;結果劉子駿生氣了,寫了一篇《移讓太常博士書》,對博士們加以指責,但是也因為此文,言辭上過切了一些,不僅招致諸博士的怨恨,也引起了一些執政大臣的憤怒,當時大司空師丹即「奏歆改亂舊章,非毀先帝所立」,斥貶了劉歆劉子駿……

    ;;;想到了此處,斐潛皺起了眉頭,蔡邕師傅傳授給自己《春秋左氏傳》,這個到底是有意的還是無意的?

    ;;;若是有意,蔡邕師傅當時又是如何想的呢?

    ;;;();

    ;;;();

    ;;;。測試廣告2


https://www.mbige.com/302629/596.html
相關:  詭三國    沈清舞陳六合  醫者傳承陳軒沈冰嵐  四合院:從一分錢秒殺開始幸福周建軍於曉麗  十方亂世,人間武聖!  我在神魂煉獄當大佬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斐潛小說第四七九章 淵源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斐潛小說"
360搜"斐潛小說"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8s 3.1786MB

TG: @feiwug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