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夷也好,霑益也好,都是烏撒府下轄的城池。
這幾個城池在連續多年的征戰之中,在官軍和叛軍之間幾次易手,今天屬於官軍,明天屬於叛軍,不光是人口逃散無數,就連城池也是殘破不堪。
奢崇明和安邦彥第二次造反之後,雖然一開始勢頭兇猛,很快就從官軍手中奪走了這些城池,但是限於其財力物力和人力不足,根本沒有能力將這些外圍的據點一個個地整修一新。
這是連四川和雲南的官府官軍都做不到的事情,更別說本來就是窮山惡水的水西地區了。
所以,兵精糧足的林兆鼎,過了正月出兵北上,二月中旬即相繼拿下了平夷(後世雲南富源)和霑益(後世雲南宣威),二月底即兵臨烏撒城外。
林兆鼎包圍了烏撒之後投書勸降,半個月後,斷糧斷炊的烏撒府城守軍,在烏撒土知府安重聖的帶領下,選擇了開門投降。
安重聖是前任烏撒土知府安效良的兒子,而安效良則是安邦彥第一次叛亂之後的一個得力大將。
不過安效良、安重聖所屬的這一支安氏子弟,屬於水西安氏的旁系遠親。
安效良跟隨安邦彥起兵共同造反,最後在天啟三年底的時候兵敗被殺,而他的眾多兒子裡面,只剩下安重聖這一個。
本來沒有機會繼承家業的安重聖,在安邦彥第二次造反奪取了烏撒府之後,卻被安邦彥找了出來,接替其父安效良烏撒土知府的位置。
不過,安重聖卻沒有其父安效良的那種誓死效忠水西安氏的決心和意志,同時也沒有其父安效良統領軍隊與官軍作戰的威望和本領。
當平夷和霑益被林兆鼎及其麾下副將龍在田(雲南石屏彝族土司首領)率軍圍攻的時候,安重聖守在烏撒城裡,不敢出兵去救,坐視兵少城破的平夷和霑益兩地被官軍攻占。
等到雲南總兵林兆鼎、副將龍在田合兵一處,兵臨烏撒府城外的時候,也沒有人前來救他。
奉命率領重兵坐鎮府,居中策應永寧和烏撒、共同守衛水西西線的安邦彥弟弟安阿倫,先是聽說烏撒被圍,本來準備去救,結果突然北面又傳來消息,說是四川總兵侯良柱率大軍南下永寧、藺州。
就在這個緊急關頭,大驚失色的安阿倫猶豫不決起來。
謀劃了三日之後,安阿倫終於定下決心,去救兵力更少但是地位卻更加重要的永寧宣撫司。
然而,當他率軍北上之後不久,就又從北面傳來了消息,說是鎮守永寧的奢崇輝棄城而逃,退往了藺州。
無奈之下,安阿倫只好退回,然後改道奔向藺州。
川東與黔西北的地形一樣,都是山高林密,帶著大軍走錯了一個方向,那就是差之毫厘謬以千里。
永寧在西,藺州在東,從出發往永寧的那一條路,與途徑水西通向藺州的那條路,中間可是隔著好幾座大山。
帶著大軍翻越高山,在古代可不是鬧著玩兒的,輕易沒人敢去嘗試。
水西安氏造反這麼年,數不清的猛將戰死,而安邦彥的弟弟安阿倫卻活到了現在,並不是他多麼武藝超群,或者多麼足智多謀,而是安邦彥從來沒有把他放在頂頂重要的位置上。
安邦彥這麼做的原因,當然是因為,他知道自己的這個弟弟雖然忠誠可靠,但卻才智平庸,並沒有殺伐果斷之才。
安阿倫曾被官軍俘虜而沒有被殺,一方面固然是因為他是安邦彥的弟弟,屬於奇貨可居的那種俘虜,而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他才智平庸,從未給朝廷官軍造成過重大的殺傷,所以沒有與官軍結下解不開的死仇。
就是這樣一個人,到了安邦彥第二次起兵造反之後,卻被他委以重任。
其中的原因正是,經過多年殘酷的戰爭,水西安氏麾下的大將之才多數都已戰死,既然「蜀中無大將」,也只能「廖化當先鋒」了。
就在北上支援永寧的路上,安阿倫聽說奢崇輝已經棄守永寧,退往藺州去了,當即前軍變後隊,後隊變前軍,原路返回鎮雄,然後從再出發,沿另一條路緊急趕往藺州。
結果走到半道就又聽說藺州已破,奢崇輝逃回了水西。
這一下子,安阿倫沒有什麼可猶豫的了,當即率軍返回準備南下救援烏撒。
結果還沒出兵,就已經接到了從烏撒送過來的消息,被水西安氏寄以重託的安重聖居然率軍出降了!
再次大驚失色的安阿倫,見北面的永寧和藺州已經丟掉,而南面的烏撒也已丟掉,自己駐守的鎮雄,一下子成了水西宣慰司突入四川的一座孤城。
這個時候,安阿倫想到的,居然不是趕緊派兵在南北險關要隘設點築城,然後整修城防進行堅守,而是留下了為水西安家世守的芒部土司蠻帥隴祿,率領水西偏師留守,自己則率領主力退守畢節。
畢節在明代的這個時候,也已經是個繁華的所在了。
因為這個時代的畢節,是雲貴川三省驛道交通的一個重要關節點,是當時水西地區所謂龍場九驛之中的重要一站。
水西安氏家的奢香夫人之所以出名,就是因為她開闢了龍場九驛。
而明太祖朱元璋之所以最終決定留下水西安氏,也是因為奢香夫人親自向他保證開闢龍場九驛,確保雲貴川之間的驛路暢通。
當年大明天下初定,貴州都指揮使司首任都指揮使馬曄,想要剷除實際上統治貴州的土司勢力,首先選中下手的目標,就是大土司水西安氏。
而當時在水西掌權的正是傳說中的那位奢香夫人。
馬曄揣摩上意,對水西安氏百般挑釁,希望逼反安氏,然後自己率軍鎮壓,以便立下平定貴州的軍功。
但是奢香夫人卻約束水西四十八部洞蠻,就是不上當,最後更是親自北上南京,去找明太祖朱元璋告御狀。
就是在這次進京告御狀的過程中,奢香夫人領會了朝廷急於打開雲貴通路的意思,當面接受了太祖的要求,答應對朝廷大軍開放水西地區,從貴陽往西直到四川雲南邊界,開山鋪路,修築九個驛站,幫助朝廷打通貴州、雲南以及四川之間的道路。
這就是所謂龍場九驛的來歷。
龍場九驛,起於貴陽以北的龍場驛,也就是王陽明在貴州當驛丞的時候搞了個龍場悟道的那個龍場驛。
而明代水西龍場九驛的終點,就在水西的畢節。
在當時,過了畢節驛,往西是四川,往南是雲南,一地連接三省,最是重要不過。
當然了,經過水西安氏叛亂之後持續多年的戰爭,龍場九驛早就破壞了,人馬不通,貨物也不通,曾經馬幫貿易興旺、往來商旅繁盛的畢節城,如今基本上人去城空,除了本地彝族和山裡的穿青苗,基本上沒有什麼人來人往了。
其興也勃焉,其衰也忽焉,只是短短的幾年時間,就迅速地衰敗了下去。
就在這個如今日益破敗的畢節城中,安阿倫遇上了敗逃回來的奢崇輝殘部。
得知水西北面的門戶藺州也已經丟了,被安邦彥倚重為臂膀的安阿倫,立刻留下大軍駐守畢節,然後與奢崇輝一起,翻山越嶺,趕回了水西安氏的統治中心慕俄格山城。
本站重要通知:請使用本站的免費小說app,無廣告、破防盜版、更新快,會員同步書架,請關注一筆閣 yibIge.coΜ www.pinbige.com/ (按住三秒複製) 下載免費閱讀器!!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01s 3.6872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