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長安遠 第十五章:落花啼鳥紛紛亂 七

    readx;    發起攻擊前,段文昌做過周密的分析。

    段文昌很清楚,攻擊一旦開始,站在他對面的,絕不僅僅是錢徽一個人,他的背後,還有十四家權貴。別家也就罷了,雖然算不上軟柿子,他段文昌還是敢捏上那麼一捏的。不過,其中有幾家,具體地說,是四家,段文昌是不太想捏的,因為他們不是軟柿子,而是鐵柿子,捏起來手疼,非常的疼。

    長慶元年科考案權貴排行榜第一名:裴度,前宰相裴度。裴度所在的聞喜裴家是一個很牛的家族,非常的牛,數百年氣運不衰。三百多年來,聞喜裴氏先後走出59位宰相,59位大將軍,14位中書侍郎,55位尚書,44為侍郎,此外,還有常侍11人,御史10人,節度使、觀察使、防禦使25人,刺史211人,太守77人;封爵者公89人,侯33人,伯11人,子18人,男13人;與皇室聯姻者皇后3人,太子妃4人,王妃2人,駙馬21人,公主20人。正史立傳及在列者,不下600人,名垂後世者有一千多人。這樣一個聲勢顯赫的頂級豪門,任誰都不想與他們為敵。

    裴家牛,裴度更牛,牛的沒邊。從淮西戡亂到臥鎮北門,裴度歷事七朝,四度拜相,威震四方,是繼郭子儀之後,最威風八面的朝廷柱石級人物。你說,裴度好不好惹?不巧,裴度的兒子就是捲入科考案的十四位進士之一。

    長慶元年科考案權貴排行第二名:李宗閔,中書舍人李宗閔。要論身份,四位權貴中,最為尊貴的是李宗閔,因為,李宗閔是皇族,正兒八經的宗室之後。曾經,李宗閔有一個伯父,一個非常有名的伯父,至少在當時非常有名,因為當時他是宰相,他就是李夷簡。當年,就是因為這個宰相李夷簡的彈劾,楊渾之的父親楊憑被攆出了長安。如今,楊渾之進士落第,李宗閔的女婿蘇巢卻雁塔題名,富貴窮通,一榮一枯,對比是如此的鮮明。楊渾之的字畫,雖然沒有為他換來翹首企盼的進士,卻因為段文昌的奮力一搏,將蘇巢從進士行列里一腳踹了出來,也可算是對楊渾之的一種補償。字畫,價值不菲的名人字畫,畢竟還是沒有白費。如此說來,楊渾之還不算特別敗家。

    未來幾十年,長安,李宗閔將是炙手可熱的的風雲人物。在他的周圍,聚集著一批所謂的青年才俊,為了共同的利益,孜孜不倦的捲入黨爭的泥潭,李宗閔也因此成為「牛李黨爭」的代表性人物。不要誤會,李宗閔不屬於李黨,而是牛黨。名義上,他是牛黨的二號人物,實際上,他才是牛黨真正的領袖,精神領袖。

    長慶元年科考案權貴排行榜第三名:鄭覃,諫議大夫鄭覃。鄭覃所在的滎陽鄭氏北族第二房,是山東最高貴的士族之一。

    在山東,乃至全國,這都是一個贏得廣泛尊重的家族,不是因為高官顯宦,而是因為紮實的經學功底和樸素的家風。當然,這樣一個舉足輕重的家族,高官自然也不會少到哪裡去!事實上,到中唐為止,這個家族已經先後走出了六位宰相,其中也包括鄭覃已經故去的父親,鄭珣瑜。

    與出身寒門,卻極盡奢華的段文昌不同,大大的不同。雖然出身清貴,少年鄭覃卻是一個甘於清貧的人。即使,在不久的將來,繼父親之後,成為帝國的宰相,卻依然固守著那一份清貧,清貧到令人髮指,哦,不,應該是令人嘆為觀止的地步:家無媵妾,破屋數椽,簡陋如故,也就能遮遮風,擋擋雨而已,說它是宰相府邸,實在有點不好意思。

    鄭覃擅長的是稽古守正的經學,進士科擅長的詩詞歌賦,卻實在不怎麼在行。不過,鄭覃並不反對科考,因為,他,還有他的家族,需要靠進士入仕為官,藉以保持家族的名聲,以及政治地位。


    捲入科考案的既不是鄭覃的兒子,當然,也不是女婿,而是弟弟,嫡親的親弟弟。弟弟的名字叫鄭朗。傳說,科考前,鄭朗到青龍寺遊玩,邂逅一位高僧。高僧一般都會相面,相的還很準,賊准。高僧告訴鄭朗,今年的進士,你沒戲!就在幾天前,鄭朗高中進士,賀客盈門,卻不見那個僧人的身影。當然,對此,大度的鄭朗不會在意,一點也不在意。不久之後,鄭朗的進士得而復失,那位僧人卻興致勃勃的前來賀喜。他告訴鄭朗,今年,你如果中第,將不吉利,很不吉利;如果落第,那就說明,你會有一個很好的將來,位極人臣的將來。後來,鄭朗果然繼承了父、兄的衣缽,成為帝國的又一位宰相。

    這是一個算不上優美,卻很讓人回味的故事。究竟,鄭朗的被黜,是上天降大任於斯人的宿命,還是鄭氏家族自說自話的遮羞布?

    長慶元年科考案權貴排行第四名:楊汝士,右補闕楊汝士。在長安,弘農楊氏有三個分支,三個勢力非常龐大的分支:履道坊的楊憑,新昌坊的僕射楊於陵,還有就是右補闕楊汝士這一了。

    很巧,弘農三楊先後與科考舞弊搭上了關係。楊渾之就不用說了,作弊失敗,黯然收場。歸根究底,楊渾之,就是個打醬油的。不過,如果沒有這個打醬油的,或許,就不會有長慶元年的科考舞弊案。如果沒有這次科考舞弊案,歷史必將是另外一種樣子,至於究竟是什麼樣子,歷史沒有真實發生過,因此,無人知曉,總之,不是現在這個樣子。可見,楊渾之雖然是個小人物,卻是影響了大唐歷史的小人物,就好像一隻蝴蝶,輕輕的揮動一下翅膀,卻可能最終導致千里之外的一場颶風。

    元和三年策論案,掛名副主考楊於陵無辜躺槍,被冤哉枉也的趕出了長安,成為一條遭殃的池魚。如今,十三年過去了,長慶元年的科考舞弊案,同為楊震後裔,同為弘農楊氏的分支,同為掛名副主考,楊汝士同樣變成了遭殃的池魚。哎呀,我說溜了嘴,楊汝士可不是池魚,既不冤哉,也不枉也,因為十四名進士中,有一個人,名字叫楊殷士,是楊汝士的弟弟,嫡親的弟弟。不過,似乎也不應該說他是罪有應得,而應該說是罰不抵罪,因為,楊汝士和其他人不同,他是慣犯。

    楊震很清廉,楊汝士很貪婪,一點不像他的祖先。貪婪的人大多喜歡一條道,生財之道。生財之道有很多,有正道,也有邪道。正道有很多,邪道更多,比如說,坑蒙拐騙偷。可惜,楊汝士就是一個不走正道,專走邪道的傢伙。當然,作為帝國高級官員,雖然是走邪道,也要走出水平,走出風采不是。楊汝士的邪道走的那是相當有水平,相當有風采,因為他喜歡上了科舉這塊肥肉。而且,楊汝士不僅自己走的風生水起,還把他兩個弟弟拉下水,時人稱之為「三楊」。

    唐代科舉的透明度相當高,當然,這個透明度是對主考官而言,是對豪門世家而言。對於那些寒門子弟,那是相當不透明。為了給那些熱衷功名的舉子大開方便之門,「三楊」以無比飽滿的熱情,全身心的投入到科考舞弊的事業中去。他們兄弟同心,其利斷金,共同在科舉中上下其手,操縱科舉結果。在熱情幫助無數有財卻無才的舉子高中進士的同時,楊氏兄弟自然也賺了個盆滿缽滿。

    當時的長安,有五個人熱衷於為舉子通榜是出了名的。五人中,排在第四位的是蘇景胤,排在第五位的是張元夫,排在前三位的當然就是楊家那哥仨了。長安里坊,一度流傳著這樣的歌謠:「要趨舉場,先問蘇、張;蘇、張尤可,三楊殺我」。就這樣,在三楊蘇張等人的不懈努力下,終於迫使寒門子弟望考興嘆,頹然而返。

    四位權貴,四家豪強,只要得罪了他們一家,就可能被碾成粉末,何況,這一次,是四家一起得罪。因此,段文昌很清楚,自己得罪不起。

    事情似乎卡住了,要出這口惡氣,就勢必得罪那幾家豪強;要想不得罪豪強,似乎只剩下一條路,息事寧人,受點悶氣,忍忍也就過去了。可段文昌不是說忍就能忍的人,所以,他決定,找幾個聯邦。

    所謂聯邦,在段文昌的字典里,是這樣解釋的:打仗的時候,聯邦是急先鋒;撤退的時候,聯邦要幫著背鍋,黑鍋。

    段文昌選中的聯邦有兩個,一個是元稹,一個是李紳。


https://tw.wljtgc.com/%E6%97%A5%E8%90%BD%E9%95%B7%E5%AE%89%E9%81%A0-1603/896.html
相關:  東周美人傳    極品魔少  鐵血兵戈  無敵仙醫  終極武力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日落長安遠第十五章:落花啼鳥紛紛亂 七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日落長安遠"
360搜"日落長安遠"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5877s 3.6577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