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說今天魏忠賢來,只是為了討取孤王的信任?」朱由檢目光一縮,問道。一筆閣 www.yibige.com
「老奴不知,老奴以己推人,如果老奴處在魏公公這個位置上,陛下又對他不親不進,心慌意亂是難免的。未必有其他的心思!」王承恩慌忙解釋道。
朱由檢恢復了平靜,長吁了一口氣,說道:「明白了!承恩,你認為董宣武這個人怎麼樣!」
王承恩臉色微微一變,聲音有些惶恐:「陛下,老奴與董大將軍不是很熟,並不了解董大將軍,只知道他有大功於我大明,其他的老奴就不知道了!」
「承恩,孤王也是隨便說說,又何必認真呢?」朱由檢笑道。
王承恩想了想,說道:「老奴對董大將軍並不大了解,對於他的為人,老奴不敢亂做評價。
但是老奴想,陛下與董大將軍相識於微末。那時,先帝年富力強、身強體壯,恐怕沒有人會想到陛下會繼承大統。陛下雖得先帝寵信,但畢竟只是一個王爺。
看一個人的人品,最好看落難時他的態度。老奴想,當初董大將軍恐怕也沒有想到陛下乃是大明的真命天子吧!」
聽了王承恩的話,朱由檢猛地一拍額頭,大笑起來,
「不錯,貧賤之交才是真交情,看來孤王真是糊塗了,想多了。
現在孤王即將登基稱帝,那些大臣來向孤王獻忠又有什麼好稀奇的。
倒是孤王當初是一個閒散的王爺,無權也無勢,遲早都會就藩,混吃等死。那時,也只有董愛卿煞費苦心地教孤王做事和世間的道理。他又能圖什麼呢?
董愛卿做事一向都秉承一片公心,對事不對人。又哪來那麼多花巧的心思?
況且京城中魏黨與東林黨已成水火之勢,皇太極率雄兵三十萬屯兵山海關,隨時都可能揮師再次攻打京城。外有強敵而內不靖,內憂外患之下,董愛卿怎麼可能會心急如火?
急於解決內憂而忽略了朕的想法,又有什麼奇怪的。
身為天子,自當要有容人之量。海納百川,有容為大。孤王怎麼可以因為這麼點小事而對董愛卿心懷不滿?」
想到這裡,朱由檢鬱結在心中的那不快,頓時煙消雲散。
仔細想想,內閣改制其實也未必如魏忠賢說的那般嚴重。
自秦始皇滅六國,一統天下,除了大明,哪一朝哪一代沒有宰相?不一樣都過來了?宰相做權臣的的確是有,但宰相奪位的除了王莽,恐怕還真再找不出來第二個例子。既然讓出相權,能夠解決魏黨與東林黨的紛爭,讓出來又有何妨?反正內閣實際上已經掌握了相權。
如果日後相權果真威脅到君權,今日能改制過去,日後自然也有法子改制回來。
思及至此,一理通百理明,朱由檢心中豁然開朗,哈哈大笑著離開了御書房,卻沒有注意到身後的王承恩輕舒了一口氣,悄悄地拿袖口擦了擦額頭的冷汗。
打朱由檢小時候起,他就伺候朱由檢,直到今天,朱由檢是什麼性子王承恩又怎麼會不了解?他的這位主子,外表寬厚,但是心胸卻並吧如何寬廣,生性多疑。
剛才朱由檢突然問起他對董宣武的看法,可把他嚇得不輕。這說明朱由檢已經對董宣武有些想法。
作為天子的朱由檢與國之柱石大將軍董宣武兩人之間如果出現了裂痕,這對大明絕不是一件好事。
所以,王承恩剛才回答朱由檢的話也不全是實話。
王承恩是朱由檢最相信的人,是朱由檢的鐵桿心腹,董宣武又與朱由檢交從甚密,王承恩又怎麼可能不了解董宣武?
實際上,王承恩對董宣武是心存好感與感激,因為他能感受到,董宣武與他打交道,對他的尊重並不是裝出來的,而是出自心底。不像別的人那般,表面上尊敬他,但心底里卻厭惡他是個閹人。
(這是因為董宣武記得原本歷史上,北京城被闖王攻破後,唯一一個隨崇禎皇帝上吊,也只有這個王承恩。故此董宣武心中的確很敬重王承恩。至於閹人不閹人,來自後世的董宣武並不太在意,沒有像這個時代的人那般看得那麼重。)
但是這些話,王承恩不能說出來。如果說出來,不僅不能幫到董宣武,只怕會更加加重朱由檢心中的猜忌。於是,王承恩撒了一個小小的謊,轉而暗中提示朱由檢,讓他想起當初董宣武曾給過他的幫助。終於替董宣武成功地化解了這次危機。
在宮廷之中,但凡能出人頭地的,沒有一個是簡單的角色。
正是因為王承恩一句似乎無關緊要的話,終於讓朱由檢下定了決心,同意董宣武對內閣改制的主張。
同時,內閣改制的消息很快傳遍了京城。百姓們對此議論紛紛。
那些普通百姓的議論也就罷了,尤其是士紳仕子們對此特別關心,多持贊同的態度,為之歡欣鼓舞。因為這意味著,他們可以通過影響地方官員進而影響朝堂的決定。
以後執政黨既然是由地方州府官員選舉出來的,而內閣又是由執政黨組建,朝廷以後出台政令之時就不得不認真考慮對地方士紳仕子的影響,從而重視他們的利益與想法。
在東林黨和魏黨的暗中推波助瀾之下,內閣改制一時有勢不可擋之勢。
與此同時,另一個好消息傳來,琉球國的使者來到了京城,正式向大明遞交了國書與萬民書,奏請內附大明,成為大明的一員,請求大明批准。而且,不日後,琉球國王尚豐將率領琉球國文武百官,攜帶琉球國版圖和戶籍冊親赴北京。
隨著琉球國使者的到來,董宣武東巡倭國,取得巨大勝利的消息也傳了出來。
此事頓時轟動了整個京城,萬民鼎沸。更是驚動了所有駐留在京城中的各國的使臣。琉球國的歸附,大明大敗倭國,倭國臣服,意味著大明中興已經逐漸成為事實。
大家都在考慮,以後該如何與重新強大起來的大明相處。更有一些蛇鼠兩端之輩,暗自慶幸這次沒有加入皇太極那邊,與大明為敵。並迅速派人將消息帶回國內,警告國內的一些勢力,不要試圖與大明為敵,趁著大明內亂做出趁火打劫的不智之舉。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88s 3.7077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