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魏公公這一番算計,唯一沒有想到的,恐怕是不知那陳情表已經不是以前的模樣。筆神閣 bishenge.com失之毫釐,謬以千里,結果會大大的不同。
這鍋我可不背!
董宣武急忙答道:「陛下,說真的,那封陳情表是熊大人給陛下您御覽的,區區草民豈敢隨便看?所以,草民也不知道那陳情表中說的什麼!」
「哦?那封陳情表呢,現在在哪裡?快呈給朕過目!」天啟皇帝大聲問道。
「那那那封陳情表前兩天被徐光啟徐老大人拿走了!」董宣武低著頭小聲說道。
徐老頭啊,你可別怨我,是你說的一切事情,皆由你一力承擔。我董宣武身子單薄,細胳膊細腿,擔不住魏公公的憤怒,就只有靠你了!
「在徐愛卿那裡啊……」天啟皇帝有些猶豫了,徐光啟做事有分寸,如果那陳情表真的很重要,他應該會找個機會面呈給自己;如果那陳情表有些不妥之處……
「陛下,那陳情表乃是熊經略一番心血所寫,老奴聽說,為了讓陛下能親眼御覽這份奏表,熊家幾乎求遍了朝中所有的文武大臣,可是竟然無人肯代為呈遞。這才逼得熊兆璉不等不通過董宣武這小兒之手。
如此重要的奏表,可不千萬不能有所閃失,請陛下下旨,立刻宣徐老大人帶上那封陳情表入宮覲見!
至於如何處置,總要看過那封奏表後才能有個定論!」
魏忠賢不愧是久在天啟皇帝身邊的人,只看他的神色就猜出了天啟皇帝的心意,急忙上前奏道。
「嗯!」天啟皇帝輕嗯了一聲,魏忠賢急忙大聲宣道:「皇上口諭,急召原少詹事兼河南道御史徐光啟徐大人入宮覲見!」
我靠,這樣也行?
董宣武瞪大了眼珠,卻看到信王朱由檢的眉頭微微皺了一皺。
徐光啟來了,不過結果卻讓魏公公大失所望。
看完熊廷弼的陳情表後,出奇的天啟皇帝並未發怒,只是收起了那份陳情表,塞入了袖中,嘆了口氣說道:「難為了熊愛卿了,只後悔當初沒能聽經略的逆耳忠言!」
說罷,朱由校站起身來,來回走動個不停,面色潮紅,看得出心情十分激動。
這是怎麼回事?
魏忠賢十分不解,按理說,看了陳情表,天啟皇帝就算不立刻下旨斬了熊廷弼,也該氣得渾身發抖才對啊,怎麼會是如今這模樣?對於眼前這個年輕人,魏忠賢認為他已經看得十分之透。
一定是哪裡出了問題,難道是徐光啟……對,一定是徐光啟換了陳情表,只有他才有這個條件去做這件事。這老賊,壞我大事,真是該殺,當殺……但是,卻又偏偏不能殺。哼哼,老賊,總有一天你會落到咱家的手上,咱家會讓你好瞧!咱們騎驢看唱本,走著瞧!
魏忠賢眼中露出狠毒之色。
「魏公公!」天啟皇帝忽然停了下來。
「老奴在!」魏忠賢抬起頭來,目光變得十分柔和,並帶有幾分崇敬之色,輕輕地掃過天啟皇帝,又迅速沉落下去,「不知陛下有何事要老奴去辦!」
「速擬旨,宣熊廷弼熊愛卿進宮,朕要見他,詢問遼東之事!你親自去宣旨!」天啟皇帝聲音極為急促。
又掃了眾人一眼,木匠哥說道:「徐愛卿,你留下!董宣武,你退下!」
終於可以走了,我,容易嗎我?
兩名小太監抬著董宣武,將他扔出了宮去。
「這是怎麼了?」等待在宮門外的董三和周通大吃驚,「二爺,這是誰把你打成這樣?」
是誰?還誰是誰?在這紫金城中還能有誰?
董宣武狠狠瞪了董三一眼,很想踹他一腳,可是屁股痛,實在是踹不了。
軟轎也做了了,還是由周通背吧!
哎呦!疼啊!你那兩隻大手往哪裡按,不知道爺的屁股都被打開了花麼?
董宣武狠狠敲了周通一下。
咦?這一路上怎麼有這麼多人盯著爺看?簡直是萬眾矚目呀,爺有那麼受歡迎嗎?哦,明白了,爺如今也是受過廷杖的人了,以後到哪裡都可以橫著走,上街不用帶銀子,吃東西不用給錢了!(注1)
只是那些人說的話好像有些不對。
「這貨該!」
這句話應該不是說我吧!
「皇上英明啊!」
馬屁精,你在西長安大街上拍馬屁,木匠哥也聽不到呀!
「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現在終於遭報應了!」
這話怎麼聽著這麼刺耳,好像是在說我!
「怎麼沒被打死!」
我靠,就是在說我!那是什麼東西向我飛來,瑪德,是臭雞蛋,誰這麼沒公德心?
「周通,快跑!」
……
關鍵時刻還是靠鐵哥們救駕!要不是老郭等人帶著一群惡奴及時趕到,董宣武今天算是要栽到這裡了,被皇帝欺負也就算了,被一群窮泥腿子欺負,這算是怎麼一回事?以後還怎麼在北京城混啊!
黃昏時分,老爺子也從吏部打卡歸來,聽說了董宣武的事,心急如焚,急急忙忙趕來董宣武。
這一次老爺子沒有責罵董宣武,因為宮中傳出消息,皇上忽然召見熊廷弼,相談甚歡,皇帝似乎有放熊廷弼一馬的意思。這說明,董宣武這一寶算是押對了,日後董家又多出一條路子。
最讓董宣武高心的是,老爺子竟然答應那六千兩的虧空,由老爺子出錢給補上。這讓董宣武放下了一大塊心事。
大眼美眉派彩蝶送來的藥膏真有效,清涼清涼的,塗抹在傷口上,屁股好像不那麼痛了。而且翠袖的手柔柔軟軟的,董三那粗貨完全沒得比。
只是,這一段日子,董宣武又得趴在床上度日了。
次日,朝中果然傳來消息,熊廷弼因為在廣寧之戰中,貿然下令,不戰而退,令廣寧各營壘諸路守軍後撤四百里,使朝廷在遼東數十年的心血毀於一旦,可謂是死有餘辜。但念其乃是無奈之舉,而且一直以來勞苦功高,兩度守遼有功,此次又組織護送數十萬百姓撤離遼西有功,天子特地開恩,削去他一切官職,候旨京中,以觀後效。
熊廷弼算是撿回一條命來。
而王化貞,因為指揮不利,用人不當,直接導致沙嶺之敗,後又驚惶失措,導致輕易丟失了遼西重鎮,造成了後續不可收拾的局面,因此要負廣寧之戰的主要責任。按律王化貞本應處斬,但天子仁慈,念上天有好生之德,而且王化貞畢竟巡慰遼地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天啟皇帝特加恩旨,免去他死罪,發配邊關,永不錄用。
托熊廷弼的福,王化貞竟然也撿回一條命來。
拖了一年之久的廣寧案就此算是有了一個了結。
注1:明朝的官員特別是成化年以後以受廷杖為榮,大臣們被杖之後,立即以敢於廷爭面折而聲名天下,並且名垂「竹帛」。死人人都懼怕,但只是屁股上挨幾板子就可以名垂千古,這筆買賣實在是太值得了。因此,不管朝廷討論的事情是對是錯,純為反對而反對,而冒險騙取廷杖的也大有人在。
這跟如今在網絡上找罵,騙取知名度倒有幾分相似。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74s 3.7097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