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陽鬆了口氣,查不出就好,就怕查出什麼線索來,到時候可不妙了!
其實李東陽深信劉健,倒是不怕柳乘風去查,只是這種事定必惹來麻煩,肯定會引來群情激奮,他是劉健的親密好友,就等於是推到了風口浪尖。/www.yibigЕ.com
而且一群錦衣衛盯著劉公,未免也太噁心了,讓人看不過去,既然柳乘風說沒查出什麼,李東陽忙道:「既然沒有線索,劉公又是首輔大學士,為朝廷操勞了一輩子,錦衣衛務必網開一面,撤掉劉府中的校尉,廉州侯以為如何?」
他發了話,心裡卻沒有太大的把握,事實上,柳乘風這個人的性子,他知道一些,柳乘風要是打定了主意的事,九頭牛也拉不回,便是皇上求情,多半也沒有效果。
所以此時,李東陽這堂堂大學士不自覺地矮了一截,一動不動地看著柳乘風,等著柳乘風回話。
誰知柳乘風卻只是微微一笑,道:「這幾日確實也沒查出什麼名堂,大人既然這般說,自然也沒什麼問題,劉大學士府中的探子都可以撤銷,不過話又說回來,該查的還是要查,只是得從其他地方入手了,如何?」
李東陽心中大喜,原本他並不報什麼希望,可是柳乘風如今點頭首肯,選用了其他變通的法子,算是幫了他的大忙,只要探子不進劉府,就已是給了天大的面子。
其實查到人盡皆知的份上,柳乘風早已知道,這般的暗查不會再起什麼效果了,倒不如索性賣個人情出去。柳乘風當然也知道李東陽的難處,往後還要許多事要靠著他。從本心上,柳乘風是較為偏向李東陽的。內閣斗得厲害,給他減減壓力也好。
只是李東陽的問題解決,柳乘風的麻煩還只是開始,劉吉那傢伙把消息放了出去,這讓暗查變得更加困難,自己必須從其他方面入手才能儘快把那個同黨查出來,可是現在一點頭緒都沒有,確實有些沮喪。
朱佑樘見柳乘風鬆了口,顯然也頗為高興,道:「既然如此。朕心中也少了一塊大石。李愛卿可滿意嗎?」
李東陽道:「臣無異議。」隨即告辭道:「既然如此,微臣這便去內閣,今年糧賦入庫的事兒還要張羅一下。」
這朝殿裡只剩下了朱佑樘和柳乘風,朱佑樘滿是苦笑,道:「這案子當真一點兒頭緒都沒有?哎。因為這個鬧得雞飛狗跳,朕這個年也過不好,罷了,朕也不苛責你,朕也知道這事兒難如登天,一朝一夕是辦不成的。」
柳乘風知道朱佑樘心裡發急,朱佑樘的性子本就是如此,什麼事都希望三下五除二地解決掉,正是因為這個性子。所以才如此勤政,當日的奏書絕不留給次日,可是現在他是真正的束手無策了,定弦和尚留下來的線索只有這麼多,這般找下去本就如同大海撈針,再加上又涉及到了不少高官。查起來難免畏首畏腳。
朱佑樘坐上御座,隨即深吸了口氣,似乎想起了什麼,從御案上撿起一份奏書,從丹陛上拋下來,道:「這份奏書,你可以看看。」
柳乘風將奏書撿起,奏書中具名之人居然是禮部侍郎王鰲,王鰲可是自己的恩師,逢年過節他都要去拜會的,雖說這師徒只保留在名義上,可在外人看來,卻是十分親密的關係。
王鰲的字寫得極好,只是奏書中的內容卻帶著幾分殺氣了,王鰲這奏書是來反對朝廷重商的,現在朝廷確實已經有了重商的苗頭,事實上,不少人在嘗到了甜頭後已經開始逐漸轉換立場,可是守舊的大臣仍是大多數,而這些人未必都是為了一己之私,也有是真正憂國憂民的,就比如王鰲這份奏書,就大力抨擊了重商可能帶來的後果,有理有據,甚至連柳乘風一時也不由為之動容。
反對重商,其實就是反對聚寶樓,事實上,在聚寶樓開創到現在,反對的聲音就從來沒有停止過,可是到了侍郎這個級別提出反對意見的,這份奏書是第一次。
因為朝中的大佬大多知道這聚寶樓牽涉到了宮裡,真要把這事兒鬧大,肯定沒有好果子。可是現在王鰲終於按捺不住,開始動手了。
問題的關鍵不是有人反對聚寶樓,現在最大的問題是王鰲這個柳乘風的師父反對他,這樣的意義可就完全不同了。柳乘風抿了抿嘴,將奏書合上。
朱佑樘看著柳乘風的表情,道:「柳愛卿怎麼看?」
柳乘風道:「王侍郎奏書中所說的話也有一些道理。只是……」
「只是什麼?」朱佑樘近來也是為難,其實他心裡清楚,王鰲確實是有道理的,這麼下去,極有可能引發危機,歷朝歷代都是重農抑商,絕不是因為所有的統治者都對商賈帶有仇視,說來說去,還是一個糧字。
中華不比其他地方,在其他國家,極少有大一統的王朝出現,各國分裂,相互攻伐,與戰國並沒有什麼分別,戰爭頻繁,再加上醫術的落後,使得相當多的地方的人的平均年齡不過三十歲,也即是說,大多數地方的人還沒活到三十就已經死了,生了三個兒子未必能有一個活下來,就算活下來,多半也會在戰爭中死亡,因此,在同一時期,各國的人口都沒有太大的增長。
而在中土卻是完全不同,一旦大一統的局面出現,整個王朝就會迅速繁榮,肥沃的土地,相對完善的醫療體系和良好的衛生習慣,這就導致人口開始大規模的繁衍,而人口的規模也絕對是空前的。
在這種盛世環境之下,人口無休止的增長也帶來了一個巨大的問題,那就是對糧食和土地具有極大的依賴,歷代王朝若是鼓勵經商,後果確實是極為嚴重的,這也是聚寶樓的最大漏洞。
柳乘風深吸了口氣,他當然清楚,相對於一個聚寶樓,朱佑樘更在意的明顯是江山社稷,若是因為一個聚寶樓,而妨礙到了天下的穩固,以朱佑樘的性子定會選擇壯士斷腕。
眾多的人口既是一個優勢,同時也是極大的負擔,朱佑樘現在的心思明顯地動搖了,撤銷聚寶樓,他未必捨得。可是放任自流,又怕引發糧荒,這時候若是柳乘風不給他一些信心,只怕聚寶樓要危險了。
柳乘風心裡苦笑,其實在聚寶樓建立的最初,他就想到了這個可能,在這個古老的王朝玩重商主義實在有點兒像是在玩火,可是他也知道,有些事自己非做不可,任何一項國策都會有無數的艱難險阻,若是這般放棄,不但損害了他的根本利益,也放棄掉了這個王朝最後的希望。
柳乘風正色道:「王侍郎雖然說得很有道理,可是微臣以為,這奏書中的關鍵卻是大錯特錯了,大明朝的糧荒自來不是多少的問題,而是土地多寡的問題,微臣斗膽一言,在坊間有一句俗語,就怕皇上聽了不喜。」
朱佑樘專心地道:「你說便是。」
柳乘風道:「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句話,是微臣在廉州的時候聽來的。」
其實這句民謠,真正出現的時期是明末,說的是土地兼併的事,那些大地主和權貴們家中的穀倉堆積如山,可是在他們金碧輝煌的府邸之外卻是衣衫襤褸,既沒有土地耕種,失去了生計的流民,此時自然沒有明末時期矛盾那般尖銳,可是柳乘風說出這麼一句話來,也實在是大膽至極。
要知道,柳乘風所說的朱門,不但影射的是各地的藩王,還包括了鄉紳的階層,而鄉紳階層說的再難聽些就是大地主,這些大地主的背後卻是整個文官系統,可以說,朝中的所有的官員都是地主中的一員,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王鰲雖然談及到了糧食問題,卻規避掉了田地不均的問題,其實天下並不是缺糧,就是在糧食減產很嚴重的情況之下,整個大明朝的糧食只要合理分配,也不至於會到萬劫不復的地步,真正的原因是土地兼併,是藩王和大地主們無節制的兼併土地。
朱佑樘頓時變色,雖是一句民謠,可是他也知道柳乘風要說什麼。
柳乘風看了朱佑樘一眼,隨即淡淡地道:「陛下,天下人都說,農人們都不去耕作,反而去從事工商,這是本末倒置。可是微臣卻以為聚寶樓反而能緩解眼下糧食的問題,陛下可願聽臣一言嗎?」
朱佑樘的臉色很不好看,柳乘風這個傢伙,莫不是想鬧個王莽新政吧?這傢伙腦子少了一根筋,說不準還真說得出口。站在朱佑樘的立場上看,他是絕不可能學習王莽的,理由很簡單,大明的基礎就是鄉紳,弄出個土地新政出來,那麼這天下的官員和地主首先就要反對他這個皇帝了,朱佑樘熟讀經史,當然知道王莽新政的初衷是好的,可是他也知道,王莽之所以失敗,最大的原因也就是這個新政,去破壞自己統治基礎的利益,自然會激起天下所有豪強和官員的反對,最後的結果,就是社稷傾覆,江山易手。
最新全本:、、、、、、、、、、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87s 3.7147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