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最強縣太爺 第四十六章 編撰

    大明朝自從張居正推行新政以來,以推行一條鞭法為目的,開始進行全國性的田畝清丈,這也是全面施行一條鞭法的基礎。

    當年明太祖朱元璋最初定的天下稅畝,有超過八億五千萬畝的納稅耕地,朱元璋就是依靠這些充裕的土地支撐起洪武盛世。

    但是,到了弘治年間,朝廷再次清核天下稅畝的時候,大明朝賬面上的稅畝就只剩下六億二千萬畝而已。減少的兩億三千萬畝數額,雖然會有一些土地被拋荒,分封給諸王,或者是收歸官田、學田,但這僅是占天下稅畝極小的一部分。

    大明休養生息二百餘年,並沒有多少土地流失的理由,僅明太祖之後,就對貴州整個省進行了開發,國家的稅田,應該大量的增加才對,怎麼反而少兩億多畝呢?

    原因就是土地兼併!

    越來越多的土地,不斷從百姓手裡被侵占、掠奪、收買,然後歸併到士紳官僚的手裡。大量的土地歸併以後,士紳官僚為了達到逃稅的目的,又通過各種手段隱瞞土地數額,致使朝廷賬面上的稅畝大量減損。

    另外,不僅僅是稅畝,明太祖朱元璋還定了天下軍屯田四億多畝,這些土地,不包括在當地官員徵稅的黃冊之內,到了如今的萬曆朝,這些土地也被侵占得所剩無多。

    按照李唐的粗略估計,大明朝到如今至少有一半的土地沒有徵收到應有的稅!

    所以李唐這次在昌化縣清丈土地,就是把這些隱瞞的土地清查丈量出來,雖然從土地上收取的稅賦也沒有太多,而且還要上繳朝廷,但至少要保證昌化縣的土地、人口數量是準確無誤的,這是以後李唐治理地方的依據和底氣。

    八月十五日,張義魯和白水吉主持的實地清丈告一段落,至此整個昌化縣的耕地數目、人口戶籍情況已經全部核查清楚。

    在歷朝歷代,清丈土地都是一場幾乎不可能取得勝利的戰爭。有的官員為了增加田畝數為功,多報清丈數據,以尺寸較小的丈量儀器,或者徵收其它的田畝來充當虛糧;有的出於「愛民」的理由,則儘量的少報田畝數,或者降低土地的質量,以減輕百姓的負擔。

    再加上士紳的隱藏和抵制,這就讓朝廷的清丈變成了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事情,至少不可能做到完全準確。

    但是李唐卻做到了,至少在昌化縣這裡,李唐的實力已經凌駕於本地的士紳,所以才能在十幾天的時間裡完成這一壯舉。

    「太爺有所不知,國朝從萬曆六年初到八年未,曾經用時三年,動用大量的人力、物力核查天下田畝,共得耕地七億二千萬畝,比弘治年間,僅增長了一億多畝,」

    此時李唐將縣丞左益朗、主簿柳子銘、司吏張義魯、戶房司吏白水吉叫到三堂內,眾人見到裝了好幾個大木箱子的數據卷宗,臉上都露出了興奮之色。

    左益朗更是說起了萬曆初年朝廷清丈的事情:「朝廷的這次清丈雖然看上去成績斐然,卻是朝廷上下都很清楚,得到的數據離實際情況還相差甚遠。也就是說,依然有大量的耕地被士紳,甚至是官僚兼併隱藏著!」

    李唐點頭贊同,畢竟現在這個時代並沒有後世先進的信息手段,甚至以大明帝國粗忽的基層控制力,也無法通過投入大量人工的手段進行清丈,只能得出一個非常不準確的數據而已。

    「哈哈。」

    左益朗笑著說道:「按照原本的魚鱗圖冊和黃冊,咱們昌化縣有耕地四萬三千五百一十三畝,有民五千八百二十七戶、口三萬五千二百四十四人。經過這次清丈土地、核查人口,咱們昌化縣的實際耕地數額達到六萬一千二百五十八畝,有民六千九百三十七戶、口四萬三千七百五十三人!」

    李唐也是非常高興,增加的耕地一部分是士紳隱匿的,也有一部分是李唐下令開墾的荒地。而增加的人口,除了各處士紳拋售耕地後釋放的隱戶之外,還有相當一部分是遷徙過來的災民,李唐全部落戶為昌化縣戶籍。

    「既然數據都弄清楚了,那戶房與架格庫兩方就辛苦一下,立即開始編撰新的魚鱗圖冊和黃冊。」

    左益朗問道:「太爺,按照朝廷的制度,魚鱗圖冊和黃冊都要一式四份,瓊州府、廣東布政使司和戶部都要有存檔備份,咱們這次是不是也給上面送去?」

    李唐反問道:「朝廷下令清丈土地、戶籍了嗎?」

    「沒、沒有啊。」


    「那憑什麼給朝廷送去?」

    李唐說道:「這次編撰新的魚鱗圖冊和黃冊,只作為縣衙的內部資料,任何人不得外傳!」

    眾人頓時變色,柳子銘則問道:「那咱們昌化縣向朝廷上繳賦稅,還是按照原有的數額?」

    「當然!」

    李唐說道:「從今年開始,縣衙徵收正役和田稅,都要按照新的魚鱗圖冊和黃冊進行,但是向朝廷繳納的賦稅,要按照原有的數額,明白嗎?」

    幾人紛紛點頭,如此昌化縣就能截留一部分增長出來的錢糧,雖然不多,但是總比平白拿出去要好。

    其實李唐心中還有一個擔憂,這次雖然將昌化縣的魚鱗圖冊和黃冊更新核准了,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數據百分百還會重新失真,這是沒辦法的事情。

    李唐卻沒有什麼好辦法避免這種情況,因為魚鱗圖冊和黃冊雖然弊端很多,但確是這個時代最先進、最準確的治理手段了。

    這個時代的歐洲人根本沒有如此細化而又理性的治理手段,西方人的治理水平已經被大明甩了幾條街。

    所以李唐目前階段只能繼續使用魚鱗圖冊和黃冊作為數據支撐,不過必要的「補丁」還是要做的。

    「這次雖然核准了魚鱗圖冊和黃冊的數額,但是百姓添丁減口,耕地增加減少,都是隨時都在變化的。」

    李唐沉聲說道:「所以本縣今日就定下規矩:從今年開始,咱們昌化縣的魚鱗圖冊和黃冊每兩年核准一次。戶房要時刻盯住此時,民間田畝過戶,以及新丁辦籍、老人過世,各鄉都要及時上報,戶籍要時刻記錄在案,兩年時限一到,便將此作為核准的數額依據。」

    白水吉抱拳領命。

    一旁的左益朗說道:「只是如此一來,各鄉也要增加人手才是,以下官之見,不妨在各鄉重建保甲制,在各鄉各都設立鄉首、都圖長、保甲長,層層管控才是。」

    李唐點頭說道:「此事縣丞負責吧,在各鄉選定合適人選,記住一點:各鄉首、都圖長、保甲長不能讓士紳擔任,必須選拔當地百姓之中有能力、有威望的普通百姓充當!」

    左益朗為難的說道:「如果這麼辦,恐怕各地士紳會不服的。」

    李唐冷聲說道:「誰敢不服,讓他找本縣理論便是!讓這些人充當各地鄉首、都圖長、保甲長,那就等於將本縣的一半權柄拱手讓給那些士紳了!」

    「是。」

    隨後李唐繼續說道:「此事要立即辦理,本月之內就要辦好。以後收稅、徵調人手、執行本縣命令,都要各地鄉首、都圖長、保甲長出力負責。」

    「當然,本縣不會讓他們白干,所有人都由縣衙按月發放工食銀,鄉首每月五兩,都長每月四兩,圖長每月三兩,保長每月二兩五錢,甲長每月二兩。」

    「這些人不能是一成不變的,每兩年為一個任期,縣衙重新核准魚鱗圖冊和黃冊的時候,會對各地鄉首、都圖長、保甲長進行考核,從賦稅徵收、安靖地方、執行政令等方面進行評測,不合格者裁撤,合格者晉升嘉獎!」

    左益朗、柳子銘、白水吉、張義魯四人聞言都很吃驚,因為在大明朝,縣以下是不設官吏的,都是鄉老士紳「自治」。

    李唐此舉已經是直接設置官職了,雖然都不是朝廷的正式官吏,但是也足以讓李唐實際掌控縣城之外的所有鄉村了。

    對於李唐此舉,眾人自然不會反對,只是左益朗擔憂道:「只是此舉會加大縣衙的開支,此番核准耕地數額後,縣衙就要繼續補建水利設施,還要重新分配部分耕地,給新得耕地的百姓分配耕牛、種子和農具。再加上數百衙役、鄉勇的開支,以及縣衙的各項開支,下官擔心目前縣衙的財力會難以支撐的!」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筆神閣手機版閱讀網址:


https://www.aazzz.net/191682/53.html
相關:  明末問鼎  漢並天下  明末大軍閥  天策大明  皇明風雲錄    天道天驕  逆天作弊器之超級項鍊  斗破蒼穹之無上之境  百鍊飛升錄  遮天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明末最強縣太爺第四十六章 編撰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明末最強縣太爺"
360搜"明末最強縣太爺"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58s 3.1604MB

TG: @feiwug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