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推薦:、 、 、 、 、 、 、
代善早於數年前就在遼西關寧軍中植布密探,本來也就是在寧遠、錦州一帶駐防,可此番大戰他們又隨著大軍撤入了山海關城中,這恰恰便有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數日之前他絞盡了心思才與那人聯繫上,而且還捎帶著來了個反間計。據說那姓李的知府來行營談判後,被懷疑是清軍的奸細,而在一回城便被逮捕下獄。
如此更好,趁機便讓這李知府吸引了城中明軍的目光,反倒忽視了原本就存在於城中的奸細。後來,與李知府曾一同前來談判過的張通判又親自趕赴清軍行營談判,提出來可以為大清軍提供糧草餉銀以換得他們退兵。
代善聞言之後不由得啞然失笑,看來城中的幾位明朝重臣們的屁股已經坐不住椅子了,居然提出了這等從未有過之|優|優|小|說|條件。於是他又將計就計答應了下來,不過卻提出要明朝先交付一半的糧食。
這倒不是代善有意難為,而是清軍的糧食在海船被燒後已經開始捉襟見肘了,這也是他下決心急於裡應外合賺開山海關的誘因之一。
誰知道那張通判竟也一本正經的討價還價起來,最終達成了協議,先支付三分之一的軍糧,等薩哈璘的大軍由義院口撤回山海關外後,便將餘下的糧食悉數交出來。
代善曾強令要求今日下午必須交割第一部分軍糧,但張通判卻一口回絕,倒不是拿不出來,而是此事須等京師的回信,否則即便是孫承宗也不敢擅專。
代善有些失望,既然今日拿不到糧食,這一戰之前便也就絕了賺到明軍許諾糧食的念想。
當晚夜黑風高,陰雲密布,伸手不見五指,正是行動的好時候,薩哈璘所部藉機多路出發偷偷摸到山海關內城南門下,訊號發了出去,只等著城中的內應將城門打開,然後他們一擁而入。
代善曾幾次來信告訴薩哈璘這一戰的關鍵,因此薩哈璘極為重視親自帶著人摸到了山海關南門之下。城裡很快回應了薩哈璘所部的秘密訊號,薩哈璘惴惴之心稍稍安定了一些。
便等著城中的內應安排妥當之後,將城門打開放他們進去。據說城中的內應是位參將以上的將軍,地位不低,又兼著重要的差事,薩哈璘心裡打著盤旋,阿瑪暴露此人也是不得已啊。
夜靜的嚇人,薩哈璘嚴厲約束部下,不得擅自發出一丁點聲音,防止暴露了目標。可隨著時間一點一滴的過去,薩哈璘的心卻是又懸了起來,不祥的陰雲似乎在胸口匯集密布。
不過城上很快又反饋回了新的訊號,讓他們稍安勿躁,這多少讓薩哈璘略略安心了一番。
突然,一道極為耀眼的光束竄上了天空,劃破了夜空,緊接著便在最高處炸了開來,如天女散花一般。這分明就是煙花啊,埋伏在城下的八旗兵有些人還抬起了頭瞧熱鬧。但薩哈璘卻臉色劇變,不好,中計了…
他剛要下令撤退,卻是已經晚了。就在那一束煙花炸開之後,城頭上陡然亮起了數不清的火把,緊接著便是一陣瓢潑的如雨,將城下埋伏的不少八旗兵們淋的透濕。
薩哈璘也未能倖免,渾身濕漉漉的,可他鼻頭聳動,鼻腔里卻充斥著異味,這哪裡是什麼水啊,是城上潑下來的火油。
「不好…快撤…快撤…」
話音未落,城下八旗兵的後路居然也舉起了數不清的火把,將整個城下映照的如同白晝。竟是明軍不知何時已經摸到了他們的身後,薩哈璘驚懼不已,下令衝過去。
但現實卻沒給他們這個機會,城上面立時就拋下了數不清的火把,跌落在地面上將滿地的火油點燃,頓時就燒起了熊熊大火。數不清的八旗兵被吞沒在了一片火海之中。
薩哈璘身在其中卻是要比他麾下的軍卒們也多了一份幸運,身邊軍卒滿身著火之後,他迅捷的跳開了去,衣襟上沾了火星,立時將身上的布衣燃著,吃痛之下趕忙身子落地滾了數丈之遠,將身上的火熄滅。
火燒之下,薩哈璘神志卻恢復了澄明,情知對方明軍有備而來,自己中了計事情早就不可為,眼下他唯一所能做的就是逃跑。薩哈璘再不戀戰,趁著混亂之中試圖避開明軍的堵截……
山海關城頭上,一眾軍將歡呼雀躍。祖大壽麵無表情,看著下面在火海中掙扎的清軍士兵,所有人都在稱讚一個姓顧的副將。
「顧將軍,這一計火攻用的妙啊…」
「不愧是李將軍的部下…」
這個顧將軍正是李信麾下的營官顧十四,他奉了李信的軍令於三日前抵達山海關,將孫鉁未死,洪承疇未死,並且都在敵後堅持抗擊韃子的消息帶了進來。
不過,這個消息卻只在小範圍內通報,除了孫承宗等少數幾個文官,瞞過了絕大多數的人。因為,就在顧十四來到山海關的同時,城中抓了奸細,而這個見習居然是山海關內的一個知府。
這一點太過讓人匪夷所思,不過是出使了一趟清軍行營,回來以後卻如何變成了奸細?而張通判指認李知府是奸細也不過是憑藉著捕風捉影的懷疑,根本就沒有任何真憑實據。
更何況,如果韃子真要收買奸細,豈會蠢的自家便給暴露了出來?城中之人草木皆兵,並非看不透此點,但是誰都不敢承擔這個責任,所以即便是明知李知府大有可能是被冤枉的,卻也沒人敢站出來替他說一句話。
顧十四身為局外人,卻是比城中那些驚弓之鳥看的更遠,這弄不好是韃子搞的花招,又曾聯想到劉宇亮在錦州曾不止一次的懷疑城中有韃子的奸細,便向孫承宗建議不如將計就計,和韃子玩一把大的。
於是,孫承宗便下令將那李知府下了大獄,並宣布擇日施加以極刑,以祭奠那些死去了的大明將士。
顧十四建議孫承宗命心腹於暗中張羅,每日嚴加監視清軍動靜,今日果然不出所料薩哈璘帶著人分成幾路偷偷出了大營,來到城下。
不過百密還是有一疏,最終還是被那個奸細逃了過去,只抓住了一個跑腿的把總。奈何此人竟也從未見過那幕後的奸細,所有聯繫都是由密信傳遞,一直不見其人。
無奈之下,只好安排那把總與城外的薩哈璘假裝交換訊號,與此同時孫承宗下令親兵秘密開上城牆,同時又將早就安排好的人馬由東門出去,在後路將薩哈璘所部包抄了過去。
一切如此準備就緒,薩哈璘果然一步步的走進了早就為他挖好的大坑。
城上傾倒了不知多少火油,大火竟然熊熊燃燒了一夜,直到天明還沒有熄滅。其間清軍士兵的屍體早就化作了焦炭黑灰,更無一人倖免,至於這其中是否有清軍的主將薩哈璘,也由此無法辨認。
祖大壽親率關寧軍出城攻擊薩哈璘大營,一舉大獲全勝,營中清軍士氣低迷,很快便被打的作鳥獸散…一夜之間,城中危局竟似已經解了一半。
顧十四將計就計的主意大獲全勝,孫承宗在督撫衙門召集了城中各級文武官員。
孫承宗被家丁抬著竟端坐於大堂正中。
「還有個好消息…寧遠巡撫孫鉁、四邊總督洪承疇,他們沒有死…」
此言一出,堂中一片譁然。
孫鉁和洪承疇沒死?這個消息實在太過震撼,寧遠城破之後整座城都被韃子燒成了灰,孫鉁不死得是多大的幸運。至於洪承疇,廣寧前屯衛外的清軍更是里三層外三層,十餘萬之多,一樣逃出生天,卻是更不簡單了。
「老夫知道諸位難以置信,但這都是事實,他們此刻正在錦州,三衛軍也在錦州,這位顧將軍可代為作證…」
孫承宗指著身邊站立的顧十四,又掃視著堂中眾人。
「如今,咱們反攻的時機到了…你們知不知道,奴酋皇太極已經死了…代善恐怕他也在山海關外坐不住了……」
「閣老,末將以為,當下不宜大軍輕出山海關,咱們好不容易才穩住了局面,如果輕易出兵萬一中了韃子詭計,這個責任誰都擔不起…」
說話的是祖大壽,雖然沒有直言明說,但意思卻很明顯,如果中了計被韃子反咬一口大軍有個閃失,就等於山海關有了閃失。那麼這剛剛穩定下來的局面恐將又面臨危險變數,所以他是極力反對貿然出兵反擊的。
「末將建議,不論韃子撤與不撤,我軍當以山海關為依託,穩紮穩打步步為營,才是上策…畢竟昨夜一戰之勝了韃子一部偏師,他們十萬主力還在山海關外,以我軍的實力恐怕難以與其野戰力敵。」
祖大壽的接連搶白,得到了堂中絕大多數軍將的附和。他們的擔憂也都莫衷一是,認為孫閣老不該如此急進。至於那個使出火攻之計的顧將軍,此人不遺餘力的鼓動孫閣老出兵,無非是希望閣老出兵去錦州救李信…
本書首發來自17k小說網,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405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96s 3.6642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