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緊挨著格林尼治隕石帶,以及千年前的那場戰役,所以要塞附近很荒涼,離得最近的恆星系差不多在一百光年之外。???.?`用沈誠聞的話來說,這裡是「真空地帶」,唯一有價值的存在就是這座已經荒廢上千年的要塞。如果軍團不夠強大,就算占領了要塞,也很難奪取附近的恆星系。
跨越一百光年動進攻,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雖然在掌握了原能與空間跳躍技術之後,進行遠距離航行已經不是問題,但是在廣袤的宇宙空間裡面,距離依然是最大的障礙。不管是矽魅聯盟、還是銀河系聯盟,在進行軍事行動的時候,都會先考慮距離。甚至可以說,雙方都根據恆星系的間隔距離,也就是動進攻的最短距離來制訂作戰計劃。
如果只是一艘戰艦,飛躍一百光年不算什麼難事。
問題是,要把一支由數百、數千、甚至數萬個軍團組成的龐大軍隊送到一百光年外的地方作戰,那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不只是投送軍團需要耗費大量資源,向前線運送裝備物資更麻煩。關鍵就是,一百光年的距離絕對不算近,如果採用普通方式,飛船以十分之一光的度飛行需要足足一千年。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進行空間跳躍,而在戰時建立與保護航線絕對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事實上,在過去的幾次戰爭中,交戰雙方都會不遺餘力的破壞對方的航線。
從軍事角度來看,動進攻的一方得想方設法的縮短每一次進攻的推進距離,最好能夠控制在五十光年之內。如果過一百光年,即便進攻方擁有絕對的兵力優勢,也未必能夠保證後方航線暢通無阻。對防守方來說,最理想的防禦戰術就是擴大縱深,拉開防線之間的距離,以此讓進攻方不得不跨越更遠的距離動進攻。其實,這也正是過去幾次格林尼治戰爭的真實寫照。??.??`?也是銀河系聯盟處於被動境地的關鍵,即南阿爾法星系的北部大區,也就是鄰近格林尼治隕石帶的區域裡面,恆星系的密度更大。間隔距離更短,難以通過擴大縱深的方式增強防禦。矽魅聯盟能在數次戰爭中攻入南阿爾法星系,殺到南阿爾法星系的腹地,其實也與南阿爾法星系的恆星系密度更大有關。簡單說,南阿爾法星系的尺度稍微小一點。而擁有的恆星系卻比北阿爾法星系多了近三成,因此南阿爾法星系的恆星系密度更大,恆星系的間隔距離更短。
其實,早在數千年前,也就是第二次格林尼治戰爭之後,就有幾個文明提出,摧毀北部大區的一些恆星系,擴大恆星系的間隔距離,以此增強北部大區的防禦強度,應對來自矽魅聯盟的威脅。
雖然客觀的講。這確實是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但是根本無法實現,因為銀河系聯盟的基本格局已經形成,北部大區是包括人類聯邦在內的數千個文明的家園,而其他文明顯然不願意接納來自北部大區的難民。因為涉及到數千個文明,而這些弱小文明跟頂級文明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所以此事最後不了了之。
顯然,在矽魅聯盟,根本沒有這樣的問題。
如果銀河系聯盟的聯軍沒有在一千多年前攻入北阿爾法星系,要塞附近也不會如此的空曠。
當時。矽魅聯盟全線潰退,別說把銀河系聯盟的聯軍擋在北阿爾法星系之外,能否守住本土都是個問題。在充當急先鋒的人類軍團殺入格林尼治隕石帶的時候,矽魅聯盟的戰皇就認識到。已經沒有什麼辦法能夠把人類軍團擋在北阿爾法星系外面,本土恆星系很快就會遭到攻擊,如果沒能在本土站穩腳跟,讓人類軍團深入北阿爾法星系腹地,後果會如何簡直無法想像。只可惜,格林尼治隕石帶已經無處可守。而且人類軍團的推進度太快,來不及重新調整兵力部署。結果是,戰皇親自出手構造了這座行星要塞,同時採取堅壁清野的防禦戰術,即摧毀要塞附近一百光年之內的所有恆星系,讓人類軍團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只能強攻要塞。雖然這個決定讓數百個恆星系毀於一旦,讓這些恆星系裡面不計其數的矽基生物死於非命,但是效果很理想,人類軍團因為沒有立足點,無法投入足夠多的兵力,也就沒能及時打下要塞。在要塞遭到毀滅性破壞後,人類軍團喪失了繼續進攻的基礎,因此沒能殺入北阿爾法星系腹地。可以說,如果戰皇沒有摧毀要塞附近的恆星系,讓人類軍團獲得了繼續推進的立足點,就算要塞遭到毀滅性破壞,第五次格林尼治戰爭也不會立即結束,還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當然,時隔一千多年,這個區域的情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第五次格林尼治戰爭結束之後,要塞附近到處都是小型黑洞與能量黑洞,也就是那些毀滅的恆星系的遺蹟。雖然在庫圖姆接手之後,並沒打算修復要塞,畢竟一座孤零零的要塞沒多少價值,但是在構築格林尼治防線的時候,庫圖姆依然清理了要塞附近的障礙,也就是那些黑洞。
主要就是,要塞在整條防線的中心,那些黑洞對從附近通過的航線產生了影響。
顯然,在清理黑洞的時候,庫圖姆肯定沒有想到,人類軍團會再次越過格林尼治隕石帶殺入北阿爾法星系。
這也不能怪庫圖姆,因為庫圖姆不知道戰皇早已失蹤。
也許在過去的一千年裡,包括庫圖姆在內的頂級戰王都在為戰爭做準備,而且都夢想著一雪前恥。
為了動進攻,自然得清理掉進攻路線上的障礙。
事實也確實如此。
攻入北四區的矽魅大軍,特別是由庫圖姆統帥的矽魅大軍,有大約三成的軍團就是利用從這附近通過的航線進入格林尼治隕石帶,然後到達了北四區。此外,在撤退的時候,也有很多軍團由此返回北阿爾法星系。
只是現在,輪到楊屹來利用這個有利因素了。
當然,說是有利,也只是相對的,即這附近沒有威脅巨大的黑洞,而不利的因素同樣存在,即距離實在太遙遠了。
別說是銀河系聯盟的主力,就算是人類遠征軍,也未必能夠順利到達一百光年外的恆星系。在兵力有限的情況下,要想確保這條一百光年長的後勤補給線的安全,顯然是一件更加困難的事情。
還好,楊屹沒有打算帶著遠征軍去冒險,也沒有這個必要。
對他來說,通過空間跳躍到達一百光年外的恆星系就不算什麼麻煩了。
別忘了,楊屹有一架皇級戰機,林鳳也有一架,還有能夠控制空間的小不點,以及那頭十二級蒼龍。
為了保險起見,楊屹與林鳳先行一步,沈誠聞率領的戰兵部隊跟在後面,巴恩斯則留在了要塞裡面。楊屹讓巴恩斯提供幫助,只是希望巴恩斯能留下守衛要塞,應付可能遭受的攻擊。按照楊屹判斷,在他們進軍附近的恆星系,並且取得勝利之後,別說是頂級戰王,就算是那些實力不怎麼樣的戰王也會聞風而動。如果頂級戰王再次出兵,肯定會攻擊要塞,因為這是逼退人類遠征軍的最佳戰術。只要打下了要塞,因為後方不穩,人類遠征軍只能放棄占領的恆星系。
這是個很淺顯的道理,巴恩斯當然清楚其中的厲害關係,因此在楊屹提出來之後,他立即答應下來,還拍著胸脯保證,只要他還活著就不會讓要塞落到敵人手上,讓楊屹放心大膽的攻打敵人的恆星系。
其實,楊屹只是不想讓巴恩斯在場。
很簡單,攻打恆星系是楊屹,可是接下來占領與控制恆星系的卻不是楊屹,而是早已接到命令的庫里亞。
不管怎麼說,楊屹都是人類,不是矽基生物。
就算楊屹馴服了一頭十二級蒼龍,而且是隆巴多的蒼龍,也不能改變他的身份,更不可能讓他得到矽基生物的認同。
楊屹要做的,就是利用這段時間,幫助庫里亞統一整個轄區,剷除阻擋庫里亞成為頂級戰王的障礙。按照楊屹所說,只有庫里亞展壯大,他們才能在北阿爾法星系站穩腳跟,才能向北阿爾法星系腹地推進。至於庫里亞是否可靠,在楊屹看來根本不是問題,因為他再次證明了自己的實力。只要庫里亞不是十分愚蠢,就不會跟戰勝了兩個頂級戰王,還馴服了一頭曾經是戰皇座駕,後來為隆巴多所有的十二級野生蒼龍的楊屹。再說了,庫里亞一直積極配合,對楊屹更是唯命是從。
因為巴恩斯沒有跟來,而且沈誠聞率領的大部隊還拉在後面,所以楊屹沒有趕時間,也用不著趕時間。關鍵就是,庫里亞也需要一些時間調動矽魅軍團,所以楊屹得放慢度,讓他能及時趕到。
「索恩星系」是楊屹的第一站,也是一個全新征程的開始。
在矽魅聯盟的通用語中,「索恩」是「死亡之地」的意思/這個恆星系確實是一片死亡之地,至少對矽基生命來說是如此。只是換個角度,索恩星系可以說是人類遠征軍最理想的立足之地。(未完待續。)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16s 3.572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