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0年,人類在探索宇宙的進程中跨出了歷史性一步,d國天文學家弗雷德里克·沃倫索拉(vladimir vuorensola)在太陽系邊緣地帶發現一個奇異空間,附近的物體運動規律極為特殊,經過超級計算機的演算分析,推論其中存在一個蟲洞,聯繫著太陽系和另外一個未知的區域。
50年後,三大太空技術強國之一的c國首先派出宇宙探測飛行器首度進入該空間,飛行器上配載當時最為先進的量子信號源與太空雷射信號發射器,並攜有幾種活體動物進行生命實驗。
進入該區域後,雖然雷射信號如科學家們假設情況一樣完全中斷,但量子信號卻持續傳了回來,一年過後c國宇航局發表振奮全世界的消息,各項探測採集的數據表明,宇宙探測飛行器進入了太空中另一個星系!
從多組太空傳感器和不同角度日夜拍攝的深空圖中,科學家們得出新星系存在八個恆星和至少兩千七百個行星的結論,而最令人類激動的發現,莫過於許多行星上泛著藍色的光芒,極有可能存在水資源!
新星系從此被世人稱為巨龍星系,它處於銀河哪個位置,天文學家們無法從地球上進行觀測和判斷,少數科學家堅持認為它仍在銀河之中,並堅持不懈地觀找尋;然而大多數科學家認同了另一個觀點,巨龍星系處於銀河之外的宇宙空間,宇宙之大之神奇,遠非人類現階段可以了解。
之後的一百年裡,預感到地球資源即將枯竭的世界各國,向巨龍星系發起了無盡的太空計劃,但終因船體結構、能源以及太空航行技術等多種限制而未能達到預期目標。
2142年,已有許多次嘗試經驗的a國太空署公布重大發現,宣稱巨龍星系中的天體運行結構穩定性遠超太陽系,特別是星系中心區域各行星運動軌跡相對固定,自轉速率普遍低於地球,幾乎沒有公轉一說,八大恆星的存在將周圍成千上萬的星體吸引在相對固定位置,只有部分衛星和太陽系相仿,圍繞著行星進行周期性轉動。
這一發現再次引起世人爭議,說明巨龍星際中的行星體不分春夏秋冬,位置居於中央部分的行星甚至不分白晝,人類如果住在上面就像天上有八個太陽繞著轉!那麼還適合人類居住嗎?
不過爭議很快有了結果,新星際中無論怎樣困難,人類都有辦法嘗試解決。如果留在地球,人類科技雖然日新月異,但各種生存資源卻看著越來越少,照這樣發展下去終歸死路一條,與其大家呆在地球等資源耗光,倒不如跑出星外闖出一片新天地,八個太陽又怎麼樣,以前十個太陽還不一樣活了下來?也許傳說不僅僅是傳說,人類祖先就是從外星系進入太陽系的移民!
進入了二十二世紀中頁後,人類社會再次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核武器的使用將原本負荷不堪的地球破壞得更加慘烈,世界格局發生了本質性變化,許多中小國家在大戰後消失,漸漸形成以大洲區域結盟的五大聯盟國。
於是世界重新保持平衡,五大聯盟國開始嚴格限制大規模破壞武器的使用,但此時地球所受到的創傷已然無法平復。
天上常年積累著厚厚的灰雲,看不到藍天;地表植物沒有陽光的照射失去了生機,大量森林草地枯萎,幾乎看不到綠色;海平面隨氣候變化上漲了近十米,一百年前曾經繁華的濱海城市蕭條一片,看不到人影;再加上地震、海嘯、颶風、暴雨等自然災害頻頻上演,有識之士都明白了一個道理,人類已將地球禍害得千瘡百孔,終於導致無法生存,外太空移民勢在必行!
有壓力才有動力,有動力才有勇氣,二十三世紀初期,全力著手脫困的人類解決了大量外星移民科技。
首先是空氣改造技術,利用離子分解裝置可在短時間內分解大氣層中各種基礎元素,每個裝置能夠迅速改造方圓十公里範圍內大氣層,使之適應人類呼吸,在具有氧元素的星球上批量安裝後能滿足人類呼吸需求。
接下來是土壤改造技術,同樣利用離子和電磁裝置可將外星土壤表層改造,形成適合種植的環境。在試驗中,從多處外星體取回的土壤,改造後種植的大米和土豆都生長良好,果實檢測達到食用標準。
最為關鍵的水質改造技術也獲得了成功,不少外星體所帶回的疑似水源液體,分解後雖然含有多種不明成分物質,但其中確定含有氫和氧元素,經過無數次分解重組實驗,科學家們終於研究出淨化外星水源的方法,不過由於五大聯盟國各懷私心,沒有將結果拿出來完全共享,最終導致各盟國方法各異。
動力方面核能轉化和利用技術已經成熟,太空船體經過多年改造採用外壁以鎢鋼為主的合金材料,使用第五代核能推動,太空船航行速度最高可達到150公里每秒,接近光速的二千分之一;太空船體結構越發龐大,一艘大型太空船能容納五萬移民,其中氧氣以固態高壓縮保存,足以維持全船移民近五年的呼吸需要。
科學家們一致認為,人類已經具備最原始的外太空征服能力——人類有能力出趟遠門,但必須在五年內找到合適的落腳點!
在太空旅行需要什麼配置,五大聯盟國各有打算,總之諾亞方舟中該有的東西不能少,植物種子、配對生物在計劃和展示中一應俱全,其他方面則各打小算盤不肯輕易示人。
至於移民後需要的能源補充,卻沒一個聯盟國去考慮,因為能源在外星系完全不成問題。從巨龍星系所採回的多種常態物質中,科學家們找到一種名為鑽炭的晶體物質,稍做加工就能提煉出新型能源。這是一種無輻射無污染,效率遠高於石油的能源,分析和觀測結果均證明鑽炭普遍存在巨龍星系的天體當中,數量多到不需要考慮枯竭問題,就算人類再能禍害,科學家們也不會以萬年為單位來進行討論。
既然理論上出現征服外星系的可能,哪怕其他各種生存障礙仍數不勝數,也不可能阻當人類前進腳步,非洲聯盟國首先按捺不住,他們決定走在時代最前列,首先啟動了星際移民計劃。
先後三批移民隨星際艦隊出發,十五艘核能動力巨形太空船衝出地球,成功地將六十餘萬移民帶入巨龍星系。
五年後艦隊開了回來,一路上他們在星空中建立多處量子通訊節點,並在蟲洞兩端架設好星際通訊中轉站,而最令人振奮的是——艦隊帶回了前三批星際移民的消息。
第一批移民停泊在一顆名為土木雕的邊遠行星上,這顆表面三分之一覆蓋著藍色水質的星球距離蟲洞約為五億公里,太空船航行不到兩個月的距離。
星際艦隊停留五日之後,初步鑑定土木雕重力約為地球1.18的倍,滿足人類生存原始條件,於是放下第一批星際移民。
近220000人分成上千個兩百人組,他們取下艦隊近半植物種子和活體生物,還有各種探測改造裝置以及生活工具,分散降落在星體表面,開始人類第一個星球征服計劃。
四年半後,星際艦隊返航經過,土木雕行星上存活人類數量已然不足2000人,大多數死於天體災難和對未知區域的探索,另一部分人則死於病痛,由於缺少陽光和對自然環境的不適應,留下來只有少數體質優秀的年青人,而在這些人中,最後僅有不到五百名志願者留下繼續探索,其餘1489人隨星際艦隊返回地球,同時帶回大量極為寶貴的外星生存經驗。
第二批移民落腳處選在一顆名為路依保斯的行星,這顆行星距離蟲洞距離約為三十二億公里。星際艦隊足足花了一整年時間,才到達這顆藍色星球,路依保斯海洋覆蓋面積高達89,從星外觀察僅能看到少量陸地。
但就這些陸地引起艦隊成員的極大興趣,相比地球而言,路依保斯星球表面積要大1.85倍,重力1.07倍相當接近,其位置處於星系中兩個恆星的外夾角,平時日照量雖然超過地球不少,但絕對在可以承受的範圍!
於是最多一批移民放了下來,270128人按計劃分成27個千人組分散降落,開始進行星球改造工作,他們同樣留下了大量地球上的動植物和各種裝置工具。
星際艦隊兩年後返航時,統計路依保斯有186637人仍然存活,他們明顯適應了當地環境,甚至有了259名新生嬰兒。
路依保斯最大天災來自海嘯,其中一次大型海嘯捲起的巨浪高達百米以上,讓很多自以做好充足準備的探索者措手不及,導致五萬餘人喪身海底。
儘管還有許多未知困難,災難頻頻發生,但相比地球環境並不算差,志願者們絕大多數願意留下,繼續無窮無盡的探索之旅。路依保斯僅有數十位身染重病的志願者隨艦隊返還,當他們見識到土木雕星球二十二萬同類的悲慘遭遇後,才知道自己是如何的幸運。
此次星際航行最遠的第三批移民,花了整整兩年零四個月才到達預定目標,一顆在地球科學家們眼裡,普遍認為最適合人類移居的星球山羊,到達後才發現有重大土壤問題。儀器檢測數據表明此星球地表構造過於緊密,這項事先沒有預料的情況,導致無法正常使用土壤改造儀,另外其地表重力15.6n/kg,約為地球表面的159,相比前兩個行星顯然不會是更好的移居點。
但此時星際艦隊沒有足夠的能量和氧氣來支持地點更換,移民想要全數安全返回已經沒有可能,抱著大無畏的犧牲精神,艦載152708位志願者義無反顧地走下了星艦。太空船上僅剩下半年糧食儲備,除了機組人員返航時所必需的,其餘全數留了下來,除非他們能在幾個月內想出辦法破解種植難題,否則只有一個結局。
當星際艦隊花費五年時間成功返回地球時,全世界都轟動了,人們都知道非洲聯盟國已經在外星系找到了合適的移居點!
從路依保斯傳回的信息中可以看到,那兒人們過得很好,有不亞於地球的大面積陸地,有良好的日光照耀,植物在那兒大片生根發芽,各種動物開始繁衍生息,很多人從帶去的合金住房中走了出來,在理想位置搭建起屬於自己的小木屋,依山傍海景致宛如仙境!
於是世人狂熱地討論起外星移民話題,其他聯盟國難免有人將眼光放在路依保斯星球上。很多專家認為路依保斯屬於人類公有,非洲聯盟國首先完成了探索,理應分到最大的蛋糕,一旦勘察完成應該早日與全世界人民分享,另一些教授甚至在公共場合大肆爭論各聯盟國在路依保斯星球上的土地分配問題。
然而非洲聯盟國今非昔比,軍事實力在五大聯盟中雄居第一,他們很快發出宣言,向全世界宣告對路依保斯星球的所有權。
宣言中強調路依保斯是非洲聯盟國的合法外星領地,世人忘記非洲聯盟為探索土木雕和山羊星球而犧牲的數十萬志願者,是很不道德的行為!如果有人妄圖侵犯非洲聯盟國的合法權益,那麼必將視為戰爭挑釁行為,進行徹底的報復!
這是赤裸裸地要吃獨食啊!
其他聯盟國儘管滿目噴火,當此情形也只能約束民眾,別人吃進嘴裡的絕不肯輕易吐出來,為求得一席之地,恐怕子孫要賣幾輩子命!開戰更是不理智行為,別人在外星系有據點了,還有什麼打頭?地球上放幾個核彈全得死翹翹,能活下來的只有那些已經遠離地球的人類。
既然無法並存,那麼只能各人靠各人,五大聯盟國最終簽署了完整的外星系開發法案,一致認定先到先得的做法,即由哪個聯盟國率先改造成功的星球,就歸哪個聯盟國所有,以巨龍星系恆星坐標分成八大區域,各聯盟國分別進入一個單獨星區進行開發,並以路依保斯星球人口為基本標準,規定只有成功移民十八萬七千人以上者,方能獲得星球的最終所有權。
外星系開發法案在其他方面,還有許多詳細約定:各大聯盟國在外星移民之前,必須向聯合外星開發組織申報具體地點;申請駐留成功後,只有五年有效開發周期;在開發期間至少維持十萬以上的移民人口;年限到期時如果移民人口不足路依保斯基數標準,或者星球表面開發率不足10,則視為無效開發計劃,允許後來者重新進行開發等等。
隨著外星系開發法案的逐步完善,人類正式進入星航時代,每年數以萬艘移民船駛向太空,在不到五年的時間內,地球人口由當時九十億減去大半,最後僅剩下不到二十億,而遠在外太空的巨龍星系,不斷傳回一個又一個振奮人心的大好消息。
轉眼時間又過去一百多年,當年的神話路依保斯在世人眼中早已變為傳說。
進入巨龍星系的人類不斷開拓新領地,將數十個星球改造成適宜人類居住的行政星,更有數以百計的星體被這個時代的人類開拓成資源星球加以利用。而經歷百餘年演變,原來地球上五大聯盟國早已名存實亡,人類在巨龍星系中不斷開拓發展,漸漸形成以行星為主體的星際文明。
地球作為人類的發源地,此時卻淡出了歷史舞台,僅在星際歷史中偶爾出現,而且通常作為反面教材,因為地球人類不知出於何種目的,於2288年單向關閉了蟲洞通訊,從此以後和巨龍星系再無聯繫。
在對待地球的問題上,各人類星球政府保持了驚人一致,不僅在蟲洞的巨龍星系端聯合修建了高度完善的自動防禦體系,嚴禁任何實體通過,並且通過星際網絡,公開宣稱太陽係為星際禁地。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94s 3.7258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