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領主 第757章:聽說過自治嗎?

    第757章:聽說過自治嗎?

    得知今年的冬季又要在外渡過,晉國的貴族算不上有天大的不滿,失望和擔憂則是無可避免,

    晉國的內亂在三年前爆發,波及的層面很大,一下子沒了三個卿位家族以及五個中等家族,覆滅在內戰的小家族更是不知道有多少。

    三個卿位家族?魏氏和趙氏,羊舌氏雖然是公族也是卿位家族,不就是三個嘛。

    中等家族被滅的五個,有兩個在趙氏最危急的關頭選擇相助,然後被士匄毫不猶豫地給滅了,剩下的三個中有一個幫助魏氏被陰氏滅掉,最後兩個則純粹是擋了路。

    擋路是一種很不禮貌的行為,沒那個身板偏偏要去橫在路中間,可不就要倒霉?

    在**中,壓根就不存在什麼無辜不無辜,聰明人早就眼疾手快躲開,又或眼睛放亮找了可靠的靠山,只有蠢笨或眼瞎的才得了一個求仁得仁的下場。

    當然了,事情也不是那麼絕對,比如「義之所在,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又或者「義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

    有些活著跟死了沒有區別。

    有的人死了則是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

    幫助趙氏的那兩個中等家族,即便是親自動手去滅亡的范氏也保持了尊重,其餘人嘴上不說內心裡認定就是義士。

    美中不足的是趙武跑了,一跑就再也沒有現身,使得趙氏的滅亡少了悲壯,一些相幫而滅的家族也被戴上了愚蠢的帽子。

    那可不是嘛!

    有人明知會死還是站出來。

    有人應該與家族共存亡而苟且偷生。

    就是這麼一次次道義上的不完美,才讓人們開始覺得遵從道義很蠢,慢慢什麼理、智、仁、義、信變得一文不值,相反認為不折手段之下的成王敗寇才是人間真理。

    「我家得聞趙武在極北之處,聚攏部眾約有四千。」呂武並不是要討好范氏,才將這個消息傳出來。

    那個「極北」其實也沒有多麼北方,反正是沒有到北極去。

    對於趙武出現在濡水一帶,呂武其實也是感到萬分懵逼的。

    這個濡水是在哪?大概是現代保定一帶,以目前的勢力劃分則是已經非常靠近北燕。

    沒錯,北燕就是戰國七雄之一的燕國。

    在當前的時間節點,這個戰國七雄之一根本沒什麼存在感,他們跟周王室以及中原列國失聯已經有數十年之久。

    之所以當前歷史階段稱呼為北燕,主要是中原腹地還有一個叫「燕」的諸侯國,也就是被范氏滅掉的那個南燕。

    士匄一聽也懵了,鬧不懂趙武是怎麼悄聲無息逃到了那裡,同時搞不明白陰氏是怎麼發現趙武的蹤跡。

    按照當前的勢力劃分,濡水的周邊是北戎的地盤,而往南分別有鮮虞、仇由、鼓國、肥國和長狄。

    這幾個並非全是國家,像鮮虞、長狄和仇由只是部落聯盟,鼓國和肥國才是國家。

    另外肥國是白狄所建立,鼓國則是異姓分封諸侯國。

    「趙氏乃有白狄血脈,趙武往北尋白狄,此後便為白狄?」士匄很唏噓。

    說起來,趙氏確確實實有白狄的血脈,只不過並非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現如今中原列國沒有拿異族當回事,自強不息之下一點都不忌憚異族,哪個誰身上有異族血統也就沒有被放大。

    現實是什麼?是諸夏這邊弱小時會比較敏感,打不過那個異族,本國的某人有異族血統就是原罪;而在諸夏王朝強大時期,有異族血統根本就不是什麼事,堅定認為還不是需要老老實實為王朝效命。

    所以翻開史書會發現一種現象,中原王朝強盛之下,哪來的一切沒問題,到了弱小和屈辱時期則玻璃心很嚴重。

    強漢有眾多異族在效命,他們為漢軍北伐匈奴立下不少汗馬功勞。

    盛唐的異族將領不要太多,並且每一戰必定召喚異族當僱傭兵。

    漢帝國和唐帝國有相似之處的是,國家的衰弱之時,之前那些服順的異族亮出爪牙。

    而漢帝國和唐帝國不同的是,強漢就是再衰弱都能摁著周邊的異族摩擦;盛唐則是在異族的肆虐下半壁江山淪陷,甚至搞到皇帝被逼殺死愛妃。

    為什麼諸夏這邊有漢族,而歪果那邊卻是有唐人街?道理不一定對,且聽聽便是:強漢逮誰揍誰,誰能喜歡得起來;盛唐則是無比喜歡撒幣,又有哪個歪果仁會不喜歡。

    「白狄……」呂武真心沒琢磨明白趙武要幹什麼。

    現在又不是其它的時期,哪怕是投奔異族當帶路黨,能帶著異族的軍隊回來報仇嗎?明顯不可能的。

    目前的時間節點,諸夏的列國不出兵征討,異族就該燒高香念道祖宗和萬方神靈保佑了。

    士匄問道:「趙武會否往齊國?」

    什麼意思啊?

    就是說,趙武收集了足夠的本錢,將會投奔齊國,借齊國的力量再回到晉國報仇嗎?

    呂武都不好意思露出看智障的表情。

    齊國接二連三被折騰得那麼慘,要不是呂武還有用得上齊國的地方,齊國的下場不會比鄭國好到哪去。

    士匄又說道:「趙武往齊國,行之以秘,進而投奔楚國。」

    這麼說倒是有點可能性了。

    趙武先去北方聚集實力,比如找自己的白狄親戚招兵買馬,再去齊國那邊尋求財力上的支持,最終遁往楚國當貴族,從此以後成為楚國的臣子矢志不渝地對抗晉國。

    以當今的時間點,能對抗晉國的只有楚國,趙武想報仇除了投奔楚國之外,壓根就沒得選的。

    齊國絕對深恨晉國,他們在軍事實力上無法與晉國抗衡,財力方面哪怕是歷經浩劫而還有積蓄,一旦以財力相助楚國,兩相結合肯定能夠跟晉國掰腕子的。

    呂武本來還沒有想把趙武怎麼著,甚至想著趙武會不會在異族那邊開枝散葉,某天建立起屬於趙氏的強大部族,進而改變整個北方的歷史。

    猜測出這樣的事情怎麼還能讓呂武冷眼旁觀?他的心思並不複雜,中原王朝只有不自強才會受到異族的困擾,但凡是中原王朝爭氣怎麼可能會出現那種事情。

    如果趙武真的在北方折騰出一片基業,呂武期待某天帶著大軍與之對陣的到來。

    呂武這一代跟趙武沒有發生大戰,日後是趙武的子孫找呂武子孫的麻煩,好過冒出什麼匈奴、月氏之類的什麼玩意。

    當然有一個前提,也就是不要讓呂武發現趙武胡化!


    一旦趙武胡化,不再是諸夏自己一家子的矛盾,變成了民族生存空間的爭奪,意義上就完全不一樣了。

    翻開歷史會發現一個真相,歷史上有數的幾個強盛王朝,他們之所以強大完全就是被逼迫出來的。

    像是漢帝國,沒有北方匈奴的壓力,老劉家的皇帝會時時刻刻想著收拾諸侯,整頓國內的有生力量,又是各種自強不息嗎?

    漢武帝劉徹對單獨抗擊匈奴感到心中揣揣,他將所有的辦法都想了一遍,派出張騫要去聯合月氏人,結果是月氏人慫逼,張騫卻是發現了西域各國,給諸夏的餐桌上添加了不知道多少種菜餚,食物裡面有多了多少種類的香料。

    唐帝國也是在突厥的壓力下才各種自強不息,甚至是在追逐突厥的過程中一再擴張版圖,走出了比漢帝國距離更遠的道路。

    漢帝國和唐帝國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覺得外敵不足為慮之後,國內享樂主義盛行,不同點則是漢帝國沒有唐帝國一個可勁折騰祖業的敗家孫子。

    「荀吳已入齊境,可否使之分兵北上?」士匄本能地不想留下什麼後患,能讓中行吳插一腳幹掉趙武最好。

    呂武露出了詫異的表情,說道:「此非國事,乃是家事。」

    要學郤琦嗎?用國家的力量去干私活,本來身上的污點就一大堆,不介意再多加一塊斑斕是吧???

    士匄一時間有點窘態。

    老范家現在真心捉襟見肘,南方的壓力就弄得他們喘不過氣來,哪來的餘力出兵北方。

    士匄到現在還搞不懂濡水在哪,問道:「可處在陰氏周邊?」

    這話說的。

    陰氏是在向北擴張沒有錯,碰上了樓煩與代國,暫時沒有往北燕那邊探索,伸出去手被太行山擋住,沒解決仇由、鮮虞之前,哪來的閒工夫去找其他勢力玩耍。

    呂武說道:「我不助力趙氏已然落下話柄。」

    陰氏又不是范氏的小弟,士匄腦子昏沉到什麼地步才想著讓呂武去殺掉趙武啊?

    士匄伸手拍擊自己的額頭,一臉尷尬地說道:「非是指使陰氏,乃言助我尋覓趙武蹤跡。」

    有區別嗎?

    這是范氏真拿自己當老大,先是想要指派中行吳,不成之後又來跟呂武套交情。

    如果呂武和中行吳真的配合,不會以他們的主觀來決定這件事情的影響,范氏稍微引導那麼一下下,外人看來陰氏和荀氏就是范氏的小弟了。

    呂武一時間頭腦風暴,心想:「也許……,可以操作一下?」

    外人看來陰氏和荀氏成了范氏的跟班是吧?那分晉就是范氏帶頭乾的!

    沉吟了一小會的呂武說道:「我可遣人,亦知會阿吳相助。」

    士匄估計沒想到呂武真的會同意下來,一時半會有點愣住。

    呂武不給士匄多思考的時間,說道:「宋國既降,范氏索取過重,為國家計,宋國邦交歸於陰氏?」

    是的,宋國又成了晉國的小弟,然後被士匄敲詐了一頓大的。

    士匄要說點什麼,呂武先開口了。

    「索取財帛需往周天子處運去三成。」呂武說道。

    周王室之前宣布宋國就是叛逆,不能沒有相關的後續。

    士匄本心想要拒絕,考慮到呂武剛才答應了不合理的要求,拒絕的話吞咽進去,笑著說道:「如你意便是。」

    呂武站起來走到帳簾邊上撩開,看著外面的大雪紛飛,一時間看表情好像是有點惆悵。

    時節進入冬季,晉軍的軍事行動卻是沒有停止。

    位於鄭國境內的晉軍忙的是運送戰利品歸國,幾乎是將鄭國掏了個半空。

    出使宋國的士匄那麼急著趕回來,有試圖阻止繼續攻打鄭國,不想自己鍋里的肉被分食得乾淨,阻止意圖失敗只能趕緊分羹。

    這一戰之後,鄭國或許會繼續存在下去,但也只是存在下去,哪怕子產從陳國和蔡國極力獲取收穫,從今以後鄭國很難在國際局勢有什麼重要作用了。

    關於陰氏與范氏封邑置換的事情,士匄是等鄭國被折騰夠嗆才答應下來,他再不答應就會得到一個千里無人煙的鄭國,趕緊答應還能阻止包括陰氏在內的各個家族繼續跟范氏搶食。

    「『壺丘』之邊武城若成,我以為當每歲換防為妥。」士匄說道。

    那座新的城池還沒有名字,有點政治智慧都能看出存在意義重大。

    武城一旦建成,再加上駐紮晉軍,代表的是蔡國和陳國將會牢牢控制在晉國手心裡,還能對楚國造成很大的威脅。

    關於這一點,士匄哪怕知道會耗費很龐大的人力物力,有點腦子都要答應下來。

    只是吧,士匄並不想由范氏獨自去扛起來,提出了每年換防的事情。

    呂武笑著說道:「如范氏願使陰氏、荀氏……眾家插足南境,我自無不可。」

    士匄臉僵硬了一下下。

    晉國現在的情勢非常特殊,陰氏、范氏和荀氏各自劃分勢力範圍,不出特殊情況誰都別貿貿然進入他人領域。

    反正陰氏是不會允許范氏出兵自家的地盤,范氏要是自己拆台,出了一點什麼事就不能怪別人。

    也就是士匄的思維一下子沒兜轉清楚,考慮到了范氏短時間內的得失,沒有思考到長遠的未來。

    士匄被呂武那麼一提醒,暗自咬了一陣陣的牙,笑道:「是我失言,不可當真。」

    呂武只是笑了笑,視線重新轉到了帳外。

    「阿武……」士匄舉起了酒盞,一口給飲盡,低沉聲說道:「上次有言,若再出景公之君,你未告知我將如何。」

    呂武視線重新落在士匄身上,說道:「景公有為,乃是欒氏、郤氏為戈為矛,陰氏、范氏、荀氏不相爭,何至於斯。」

    那麼,陰氏、范氏和荀氏真的能夠長久和平相處,不給某一任國君找到機會嗎?好像、似乎、或許……的各種不確定名詞,很難吧?

    士匄與呂武對視,一再猶豫之後,說道:「阿武可曾聽聞『自治』一詞?」

    聽過的。

    太久遠的不提,像是「我大清」後期,各省通電自治,進入到割據時代。

    呂武臉上驚訝,心裡則是狂喜,想道:「不愧是第二才子,沒有例子能夠借鑑,想到了劃疆自治這條路。就是吧,腦洞還不夠大,俺還需要好好地暗示一波呀!」

    ……………………

    唉,啥都不說啦,不給力,追訂狂掉,但是作者菌也沒辦法呀!



  
相關:  漢血  席捲天下  大秦之帝國再起  超神學院的宇宙  大明永樂  我在春秋做貴族  在超神學院的那些年    陳天陽蘇沐雨  我每周隨機一個新職業  千億富豪的婚後人生  我乃捉鬼大師  快穿之信我有糖吃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春秋大領主第757章:聽說過自治嗎?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春秋大領主"
360搜"春秋大領主"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1s 3.6881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