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x; 就在李志高還在那琢磨怎麼改善自己的外在形象的時候,忽然看到劉金水小跑著過來,然後一個正規的敬禮,大喊:「報告,精品屋老宅來電!」
所謂精品屋老宅,是一個俗稱,也就是原本在太平府內的精品百貨老宅。那個地方被搶過之後曾經一度冷清,不過在李志高滅了巡防營,把精品百貨重新開張之後,那裡就又旺盛起來,算是李志高在太平府明面上的落腳點。
不過,雖然太平府的精品百貨重新開張了,但李志高平時不在那住,而是住在馬鞍山腳下的陳家莊,因為陳家莊更安全,而且更合適他來回倒騰物資,也就是說,精品百貨是太平府面對外人的地方,李志高真正的老巢實際上還是陳家莊。
「精品屋老宅?是孫順吧。」李志高點點頭,因為留守精品屋的頭頭就是孫順,也只有他有權利使用留在精品屋老宅里的電台,「說了什麼?」
「這……」劉金水看了一眼旁邊的尹銳志,皺皺眉沒說話。
看到這個情況,李志高還沒說什麼,尹銳志先自動自覺的走開,似乎並不想聽這些機密。
「好了,人都走開了,說吧。」李志高笑了笑。
「是。」劉金水輕輕一點頭,接著就走近幾步,小聲道,「先生,剛才車裡來了電話,你在忙,電話一直響,我就先接了。」
「沒事兒,你是我秘書,接電話不是正常現象麼。」李志高笑了笑,「說了什麼到底?」
「的確是孫順打來的。」劉金水道,「他說別墅剛來了一波人,領頭的是王二彪跟周正斌,王排長說事情辦成了,特意趕過來向您交差的。另外,這些人里還有一個女洋人,孫順也認識,她就是李華德的女兒李麗,雖然沒說為什麼過來,但看的出是特意找先生有事兒的。看到這個情況後,孫順不敢怠慢,這才連忙打電話問您的意思。」
「王二彪?周正斌?李麗?嗯,我知道這件事。」李志高點點頭。
孫順說的這幾個人,李志高都很熟悉。
王二彪不提了,這個周正斌卻是原先留守在太平府的一名巡長,原本的巡防營被滅了之後,他果斷投奔了自己,最早把事情交代清楚的也是他。
因為他熟悉太平府內情,加上以前也沒什麼劣跡,而且很會來事兒,主動配合自己,說老巡防營的確混入不少革命黨內殲之類的,總之就是因為聽話,所以就留了他。
畢竟出城的巡防營被滅了好說,都弄去挖礦,暫時也不會流傳出什麼,但留守在城內的人不可能全打成內殲弄去挖礦,得留下部分人幫著熟悉城裡的情況,還要對外統一口徑跟做個樣子,因此就留了不少人,但都是家裡有老有小,十分聽話跟沒啥大劣跡的人士,而周正斌就是那部分人之一。
這一次,因為李志高要派人去上海做事,恰好周正斌有親戚在上海,很熟悉那邊的情況,於是就讓他跟王二彪一起行動,現在回來了,是事情已經辦完了。
至於這個叫李麗的女洋人,李志高也熟悉,她是李華德的大女兒,而李華德是一名英國人,他此時正在上海,作為李志高的代理人在做事,並且剛剛在橡膠泡沫風潮中大賺了一筆。
總之,王二彪,周正斌以及李麗他們,都是在上海替李志高辦事兒的,至於辦什麼事,這還要從頭說起。
其實早在一個多月前,也就是劉潤生帶著貨去參展南洋勸業會的時候,李志高就打算趁機做一件大事,也就是在即將到來的橡膠危機中大撈一筆。
熟悉辛亥革命的都知道,讓清王朝滅亡的深層原因,是因為清王朝沒錢了,清王朝之所以沒錢了,根子是1910年的橡膠股票危機。那場危機中,清朝政斧前後損失超過四千五百萬兩白銀,不但強烈打擊了清王朝的金融體系,讓本土的錢莊票號接連倒閉,讓洋務運動好不容易發展起來的工商業萎靡不振,也讓清王朝的資金損失慘重,為了償還跟列強的借款,這才導致了保路運動的發生,進而爆發了辛亥革命。
換句話說,如果沒有橡膠股票危機,就算爆發革命,以清王朝的力量,也能很快鎮壓下去,最起碼還能苟延殘喘幾年,但就是因為朝廷沒錢,才導致了局勢失控,提前加速了清王朝的滅亡。
也就是說,革命之所以能成功,大都是因為政斧窮了,政斧如果有錢,財政沒什麼問題,一般的革命是很難成功的。
在後世,有太多研究橡膠危機的資料了,李志高稍微一查資料,就把整個事情給研究了個差不多。
在他看來,想要阻止這場危機是不可能的,因為此時中國上海的商界已經為橡膠股票瘋狂了,是真正的人心所向,就跟見到偶吧大長腿的腦殘粉一樣,根本就容不下任何的反對意見,說什麼也沒用,所以李志高既沒有力量,也沒有心思去阻止這一切。
既然阻止不了,那就只能來個曲線救國,李志高幹脆就想趁機會去大撈一筆,也就是分那些得利的炒家一杯羹,弄回點損失也是好的。
根據當時的上海商務總會估計,在橡膠股災爆發之前,那些在上海上市的橡膠公司的股票,華人大約買了80,在上海的外國人則搶購了20。後來,很多華人不滿足於在上海搶購,還調集資金到倫敦,進入倫敦股市搶購。
據資料統計,華商當時在上海投入的資金約2600萬至3000萬兩,在倫敦投入的資金約1400萬兩上下。就是因為這麼瘋狂的投資股票,上海這個遠東最大的金融中心在當時已經無資可融,市面上的流動資金,尤其是錢莊的流動資金,幾乎都被橡膠股票吸納殆盡,這比李志高那些現代貨品在南洋勸業會上的吸金能力還要強。
雖然此時的清王朝實際上並沒有開辦官辦的股票交易所,但並不是說上海就沒有股票交易所,恰巧相反,上海此時不但有交易所,而且還不少,不說多如牛毛,那也是遍地開花。
其實早在1869年,上海已有買賣外國公司股票的外國商號,當時稱為「掮客總會」,是一種代理買賣洋行以及外國公司股票的機構。
到了1882年,上海已經初步形成了比較繁榮的股票證券市場,有十幾家證劵交易行,除了洋人的掮客總會外,華商在上海也有了自己的股票公司,比如最著名的「平準股票公司」,這是中國出現的最早的專門從事股股票交易的機構。
到了1891年,外商在上海成立了上海股份公所,1905年,該公所定名為「上海眾業公所」,這是外商經營的,也是清王朝目前最大最正規的一家證券交易所,據說跟倫敦股市都有實時的電報聯網,已經可以說是融入世界的金融體系,是亞洲最大的證劵交易所,沒有之一。
當時上海的交易所,就跟賭場一樣,是靠抽佣金過活,佣金的數量不少,可以說穩賺不賠,所以幹這個的越來越多,到了1910年,除了「比較正規」的大型交易所外,其實還有很多不正規的小交易所,明的暗的有上百家,有洋人辦的,也有華人自己辦的,總之管理十分混亂,很多上海當地人也都把這些地方當賭場看的。
一般說到橡膠股票危機,總說清王朝的錢莊損失多少,清王朝如何昏庸,錯失了降低風險機會等等,但很少有人知道,那損失的錢財都去哪兒了。
前面說過,此時在上海的股票投機實際上就是不規範的賭博,是一種零和遊戲,既然一方損失了,肯定有另一方賺錢了,那賺錢的是誰呢?是那些發行股票的橡膠公司麼?不全是,因為那些正規的橡膠公司其實也是受害者,真正賺錢的,是國際銀行炒家以及騙子投機客,比如藍格志公司的老闆麥邊,就是其中最著名的投機詐騙犯之一。
根據一些資料記載,雖然1910年的橡膠風波主要受害的是倫敦股市以及中國上海股市,但歸根到底,艹控者卻是美國的華爾街巨頭。
實際上,橡膠價格之所以能忽然暴漲,完全是人為的結果。
進入二十世紀後,由於內燃機等新技術的發展與需求,各國,特別是美國都在進行產業升級,大力發展內燃機汽車等交通工具,所以對橡膠的需求十分旺盛。
不過,汽車工業真正崛起,應該是二十年代以後的事兒了,在1910年以前,就算是美國的福特公司,每天也只能生產幾輛汽車,而世界第二大汽車生產國的法國,一年也不過四萬輛汽車的產量。所以這個20世紀初的橡膠市場上,並不具備真正以需求為主導的工業買盤,突然推高的橡膠價格,實際上是「國際炒家」在背後推動的。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此時世界的金融中心依然是英國,所以這些國際炒家主要是以猶太籍美國銀行家為主,一開始的目標也主要是瞄準倫敦股市,要在倫敦橡膠市場上大撈一筆。
到了1910年四五月份的時候,橡膠已經炒高到跟白銀幾乎等價的地步,看見時機成熟,這些銀行家就開始密謀艹作,開始一點一點的拋售,算是試水。
到了6月底,經過試水的銀行家發現泡沫已經到了頂,國際炒家果斷出手,先是說服美國政斧,讓美國這個橡膠最大消耗國,忽然在六月底發布了橡膠緊縮政策,也就是限制橡膠的進口跟消費。
出了這個橡膠緊縮政策後,這些銀行家一邊在市場拋售股票,一邊做大量空單期貨投入倫敦股市,並不斷散布謠言,這麼多管齊下,進入七月份後,最終引起恐慌,倫敦橡膠交易市場上一片熊嚎。而倫敦橡膠市場的崩盤,又造成以橡膠板塊為主、綁定倫敦市場的上海股市的全面崩盤,算是讓中國人提前享受了一把金融國際化。
在此種情況下,以正元、兆康、謙余、森源等9家「往來錢莊」應聲破產。只一個來月,當時上海總共91家中國私人「銀行」(這裡指錢莊和票號),一下子就垮了10,這就是1910年橡膠泡沫中的「七月風波」。
換句話說,上海股市原本不是國際炒家的主要目標,只是順帶跟著倒霉罷了,不過,倫敦畢竟是當時的金融中心,比上海股市更規範,盤子更大,抗風險能力更強,再加上倫敦股市也不是只有橡膠一種大單位產品,大英帝國當時實力還在,又救市及時,所以英國股市的橡膠買家損失雖然也不少,但還不至於傷筋動骨。也就是說,從國家層面來說,英國政斧損失不大,只不過是讓不少英國散戶損失慘重罷了。
反而是順帶的清王朝,因為盲目投機,朝廷官員短視無能,導致救市不力,錯失了一次又一次減少損失的機會,在愚蠢中給了外人可趁之機,最終損失慘重,賠掉了近五千萬兩白銀,把六年多的經濟發展給一把輸掉,從此一蹶不振,進而引發了一連串惡姓反應,埋葬了整個政權。
不管怎麼說吧,這是一場躲不過去的災難,誰也攔不住,但這樣一場災難,卻是李志高這種提前知道信息的人的發財機會。
;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97s 3.759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