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倒爺的民國奮鬥 第一一二章 疑惑與軍演

    readx;    李志高近期的確是要舉辦守備軍團的軍事演習,也的確是邀請了國內很多政商界名流,也就是所謂知名學者,知名政客,知名商人等人前來參觀,而提出這個計劃的,正是趙嘉怡本人。

    原本,軍事演習只是一個很正常的流程,畢竟這些守備軍團是新招募的,通常來說,在訓練了一個階段之後,就要進行一次類似考試一樣的軍事演習,來衡量前一段時間的訓練成果。

    這個訓練三個月就進行一次師級規模軍事演習的制度,最早是野戰師的訓練制度,預備役動員部隊則是六個月,也就是半年進行一次師級軍演,後來招收了守備部隊,這屬於僱傭兵式的職業兵部隊,也依然遵照野戰部隊的這種訓練機制,實行三個月一軍演。

    這樣的軍演機制,好處是可以讓部隊迅速形成戰鬥力,缺點是太費錢,不過對如今的李志高來說,錢這一點也不算啥大問題,更何況他此時的職業部隊並不多。

    發展到如今的地步,無論李志高在政治以及與外人打交道方面表現出多少差強人意的地方,但在經濟建設以及軍事建設方面,他卻從來沒有一絲一毫的懈怠跟馬虎過,而這,也是他能屹立不倒,並越來越強的根本原因。

    說白了,什麼陰謀詭計,什麼政治決策,歸根到底都是圍繞實力來進行的,如果實力相差太大,那麼什麼陰謀詭計都沒啥威力。

    比如說同盟會前段時間趁著李志高不在而突擊搞的那個新臨時政府,突擊選舉出的臨時大總統,最終就因為沒有自己的軍隊,沒有強大的實力,不被各方強力軍閥所承認。最終也只是變成目前這種只是自說自話的尷尬局面。

    很多有識之士早已經看到了這一點,已經開始拋棄同盟會,向光復黨靠攏,只可惜孫文等人固執己見,依然不肯放棄理想,或者說爭權奪利的努力。也就是李志高下手不夠狠,對這些人實行冷處理,這才造成如今貌似僵持不下的局面。

    如果把江南軍政府的首腦換了袁世凱,恐怕早就下令強行解散孫文等人組建的臨時政府,並逮捕孫文等人了,又怎麼會容忍他們繼續在那蹦躂來蹦躂去,更不會花更大的力氣跟同盟會的人打嘴仗。

    當然,實際上從手段上以及最終結果來看,還是江南軍政府棋高一著。從一開始的軟弱被動,到如今的上下一心眾志成城,就等於借著同盟會那些人當鲶魚,搞了一個鲶魚效應,刺激了一下江南軍政府的政府運作效率。

    也就是說,通過跟同盟會在報紙上打嘴仗,這就好比是在搞辯論,而且是作弊式的不對等辯論。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半真半假的輿論宣傳。形成了一股全民議論的大風潮,把江南軍政府下到普通老百姓,上到達官貴人,都給擰成一股繩,被江南軍政府全面開動的宣傳機器所綁架,讓人們對以同盟會為代表的民主政治越來越厭惡。反而對李志高的開明獨裁越來越喜歡,逐漸向獨裁的道路越走越近。

    換句話說,同盟會等人,在眾人心目中,已經是民主共和派的代表。而同盟會至今也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政績,唯一會的就是滿嘴放炮的假大空以及搶班奪權的小人作風,而他們那些首腦人物的花邊新聞,也說明了些同盟會高層的人都是一群私德敗壞的下流之輩,大多數老百姓不會分辨其中的內幕,只會憑著宣傳上說的那樣,認為同盟會的人不是好人,而同盟會代表的民主共和,也不是好事兒,不適合中國目前的現狀。

    相反,李志高領導的光復黨,因為有實實在在的政績,加上是推翻清政府的主要力量,加上由於地盤不算大,軍隊數量不算多,而且由於保密措施做得好外加很會作秀,所以在普通老百姓眼中,李志高的軍隊軍紀森嚴,從來不欺負老百姓,而李志高的政府則廉潔奉公,李志高本人更是拋家舍業為國為民的典範,特別是太平府地區各方面的建設成果以及老百姓生活實實在在的提高,因此讓大家都對李志高的光復黨充滿了感情與期待,同時也對光復黨代表的開明獨裁表示了擁戴。

    只是這樣一搞,就把原本李志高因為應對不足的壞事情,變成了一個大好事。事到如今,外人都以為這從頭到尾都是李志高計劃好的,之前讓同盟會鑽空子成立什麼臨時政府,不過是拿同盟會那群傻缺當靶子跟小丑,是給江南軍政府以及光復黨找一個對比,好讓大家更加厭惡共和民主,轉而擁護李志高,擁護他的開明獨裁。

    試想一下,如果沒有同盟會的這一出,李志高要想讓大家都擁戴他,讓大多數人都開始討厭民主擁護共和,那顯然不會像現在這麼快捷高效,可是一旦推出一個小丑一樣的同盟會,並且有意無意的把民主共和跟同盟會綁在一起,這就讓大家自然而然的由接受李志高而接受了獨裁,因為反對同盟會而反對起了共和民主。

    這看起來有些不可思議,但其實也很正常,因為這就是鲶魚效應,在沒有同盟會開始攪和之前,就算推翻了滿清,對大多數老百姓來說,影響也不大,依然也是一潭死水,可因為同盟會的攪和,讓江南軍政府有了藉口,可以大規模以這件事為藉口,大肆搞宣傳,讓大家都知道同盟會都做了什麼,他們代表的民主共和多麼虛偽,順帶宣傳自己的理念以及政績。

    如果沒有同盟會做對比就這麼搞大規模宣傳,或許很多人反而會有逆反心理,會覺得有牴觸情緒,但有了同盟會當標靶,就可以看做正常的辯論與被迫反擊,可以讓江南軍政府處在一個被同情的受害者地位,這一來,輿論就對李志高有利了。

    這些事,如果說孫文等人因為固執以及目光狹隘等問題還蒙在鼓裡。但身在漩渦的中心並親臨一線的黃興,卻逐漸考慮明白了,但考慮明白歸考慮明白,他目前也沒有什麼好辦法破這個局,破這個大多數人越來越討厭同盟會,同盟會名聲越來越差的局面。在黃興看來。照這樣下去,同盟會唯一的下場,就是在一片罵聲中自行解散,然後換個馬甲重新組黨了。

    「克強,想什麼呢?」就在黃興還在那沉思的時候,忽然聽到一聲熟悉的聲音,轉過頭一看,正是一身戎裝的李志高。

    李志高如今是一身筆挺好看的黃綠色軍裝,頭上戴著大檐帽。背後還披著一襲披風,手上是白手套,身邊則簇擁著兩名同樣身穿黃綠色軍裝,戴船形帽以及大墨鏡的女保鏢,再加上遠處那些戴鋼盔手持衝鋒鎗的護衛,給人一種走到哪裡都是焦點的感覺。

    「哦,原來是李主席。」黃興連忙站起來,「不知道李主席駕到。克強失態了。至於我剛才想什麼,嗯。我只是對接下來的軍事演習有些期待而已,畢竟您的軍隊能征善戰是天下聞名的,這次我們能來親自觀摩一番,也是榮幸。」

    「呵呵。」李志高擺擺手,「不過是地方守備師的一次常規軍事演習罷了,也沒啥特別突出的。不過就是讓大家來湊個熱鬧罷了。」

    說到這,李志高又道:「來來來,這裡不是最好的觀測點,而且時間還早,你跟我走。我帶你去個地方,那裡是最適合觀看軍演的地方。」

    「啊,不用了,這裡就挺好。」黃興連忙擺手。

    「好什麼呀,這麼偏僻,要不是我路過這看到你,差點還以為你沒來呢。」李志高幹脆脫下手套,抓住黃興的胳膊,「就聽我的,跟我走,到我那兒去,而且,我還要給你介紹幾個人,你一定有興趣。」

    看到李志高這樣,黃興也只好無奈的跟著走,等到走到閱兵台的中央後,果然發現那裡的視野更好,而且還配備了很多望遠鏡以及沙盤地圖等物,座椅茶几也是相當夠檔次,的確是一個絕佳的觀測點。

    李志高跟黃興進來之前,這裡已經或坐或站了不少人,有穿西服的,也有穿馬褂的,沒有一個洋人,基本都都是中老年的華人,但看起來這些人都不像是軍伍之人,更像是商賈跟學者。

    這些人在看到李志高之後,不管原先在幹啥,都是不自覺的站起身,或者抱歉,或者彎腰,都不停的向李志高問好。

    「好好好。」李志高滿臉微笑,一邊輕輕的揮這手跟這些人問好,一邊走到了人群中,等大家都湊在一起之後,李志高才開始指著其中幾個被推舉出的代表對黃興道,「克強,這幾個人你看看還認識麼?」、

    「當然認識。」黃興也是面帶訝色,轉身對當前一名穿馬褂,一名穿西服的中老年抱拳行禮,「相伯公,嗇庵公?你們怎麼也來了?」

    黃興面前的這兩個人,都是這個時代的名人,其中那個穿馬褂的人叫馬相伯,早年是洋務運動的名人,後來一手創辦了復旦大學的前身震旦大學,是在教育界跟工商界都很出名的元老級人物,影響巨大。

    另外一名穿西服的,也是個名人,他在教育界也是個大名人,先後捐辦了多所學校,但更出名的卻是在工商界,這人就是以清末狀元身份投身實業的大企業家張謇,嗇庵是他的號,一般外人或者晚輩見了他,多稱呼嗇庵公。在清末,公認最大的商人自然就是盛宣懷,唯一能跟盛宣懷分庭抗禮的,就只有一個張謇了。

    「原來是克強老弟。」張謇笑著點了點頭。

    顯然,對於黃興,這兩個人也不陌生,畢竟實際上這兩個人以前都或多或少跟同盟會接觸過,跟黃興也不止見過一面了。

    除了這兩個人,還有一個比較年輕的人,這個人既不是實業家,也不是教育家,但黃興也依然認識,他就是袁世凱派來的說客或者說特派員——楊度。

    對於楊度,黃興更是熟悉,畢竟兩人都曾經留學日本,而且還都在東京弘文書院師範速成班上過學,倆人是真正的同學。過去,他們之間關係很好。曾經一起在日本跟楊篤生等人創辦了《遊學譯編》,並組織「湖南編輯社」,討論西方的制度、文化與科學。

    也就是說,之前楊度跟黃興關係很好,但後來兩人逐漸發生了分歧,黃興主張共和。而楊度主張立憲,黃興贊成民主制,楊度主張獨裁制。就是因為分歧越來越重,所以兩人後來分道揚鑣,比如黃興成了清末時期的造反派,革命黨,而楊度則加入清政府,成了立憲派的主力軍,並且跟袁世凱交好。成了袁世凱的得力助手。

    所以,正是因為這些恩怨,因此在這裡重新見面之後,黃興跟楊度只是點了點頭,卻沒說話,而看到黃興這樣子,楊度也是心高氣傲之輩,自然也不肯服軟。也是笑著撇撇嘴,然後也是一句話不說。

    看到他們這樣。知道他們恩怨的李志高也跟著笑了笑:「看來,你們都認識,也不用我多介紹了吧。」


    「是啊,我們大家也都算老朋友了。」張謇笑著道,「克強,你果然來了。怎麼樣,最近可好啊?」

    「好,還好,一切都好。」黃興點點頭,接著看向李志高。「李主席,你這是……」

    「怎麼,有疑問?」李志高笑眯眯的道,「克強,你猜一猜,我為什麼會邀請他們過來參觀這次軍演?」

    「如果我所料不錯,你這應該是示威吧。」黃興淡淡的一笑,「先示威,讓他們看到你的軍容,然後再索要捐款?」

    對於黃興這番可以說有點不客氣的話,張謇跟馬相伯只是互相看了一眼,沒有多插嘴,很顯然,黃興所說的,他們也想到了,但卻不敢明著說出來。

    如今,不管是馬相伯,還是張謇,他們的事業跟家產大都在李志高的控制之下,所以別無選擇,而且也正因為他們家大業大,不像黃興這麼說話肆無忌憚。

    當然,黃興的想法,也代表了此時在這裡大多數政商名流的想法,大家都認為,李志高忽然邀請他們來參觀軍事演習,就是存了示威,然後再索要捐款的想法,甚至來之前,他們早都一起商量好了要出多少錢,免得給少了不行,給多了也不好。

    「哈哈哈,我就知道你們會這麼想。」李志高笑著搖搖頭,對張謇等人道,「不過,你們認為以我如今的身份跟家業,我還需要向你們索要捐款麼?就算索要捐款,我還需要這麼麻煩麼?」

    「那你是什麼意思?」黃興直接問。

    「什麼意思啊。」李志高笑了笑,接著掏出懷表看了看,「嗯,時間不早了,演習馬上就要開始了。這樣吧,我們先看演習,等演習結束了,我們再談其他的,到時候,你們就知道我請他們來究竟是為什麼了,但總之,絕對不是壞事,是好事,大大的好事才對。」

    緊接著,李志高就讓眾人都來到圍欄處,然後對旁邊的副官鄭雲點點頭。

    看到李志高點頭,鄭雲掏出信號槍,朝天砰的一槍,放了一顆紅色信號彈,這說明李志高等人已經準備好,演習可以正式開始了。

    隨著這顆信號彈的升空,就聽到一陣轟隆隆的聲音在遠方響起,緊接著,在對面山坡的目標地點上,就爆起了一片煙塵,如果用望遠鏡看的話,就會發現那些煙塵都是炮彈爆炸所震起的煙塵,而如果是一個有經驗的人看,就會根據這種煙塵的情況猜測出炮擊密度。

    果然,用望遠鏡看了對面的煙塵後,別人也就罷了,但黃興的臉色卻一下就變了。

    「這是,這是重炮!」黃興握著望遠鏡的手攥的更緊了,「以這種炮擊程度看,這都是七十五毫米以上的重炮才能造成的,而且這麼多炮,還一直在炮擊?李主席,你們到底用了多少門炮?依我看,這得超過一百門炮了。」

    「厲害,帶過兵就是不一樣,居然能看出來。」李志高笑眯眯的放下望遠鏡,「你說的沒錯,這次炮擊的確有超過一百門的大炮。準確的說,是72門105毫米炮外加72門75毫米炮造成的炮擊效果。」

    「72門105毫米口徑的大炮?還有72門75毫米大炮?」黃興有些發愣,「這,這炮是什麼編制的?」

    「是師級的炮兵編制。」李志高笑了笑,「這次參加演習的是守備師。守備師是職業兵,屬於大師團編制,增加了旅級編制,在人數上是最多的。

    其他的就算了,在炮兵火力上,這個第101守備師有一個專門的師屬獨立炮兵旅。這個獨立炮兵旅下轄三個炮兵團。每個團有24門105毫米榴彈炮,合起來就是72門105毫米榴彈炮。同時呢,這個師還有兩個步兵旅,每個步兵旅都有兩個輕步兵師以及一個獨立炮兵團,每一個獨立炮兵團有75毫米炮24門,這樣一算,兩個步兵旅就有48門75毫米榴彈炮,再加上炮兵旅的72門105毫米榴彈炮,就有120門75毫米以上的榴彈炮。你現在看到的效果。就是120門炮同時射擊的效果。」

    「一個師,就有120門75毫米以上的火炮?」黃興深吸了一口氣,「好大的手筆。」

    「呵呵,一般般了,比起西方列強,我這也是剛剛及格。」李志高笑了笑。

    何止是及格,應該是超過才是。要知道,李志高的這些炮。可是從現代購買的材料與技術,在這個時空利用自己的兵工廠自己生產的。由於材料跟工藝都是現代的,這邊充其量就是起個加工零部件跟組裝零件的工作,因此威力跟效果比這時代的同口徑重炮要強的多。

    比如李志高裝備的這種105毫米口徑的重炮,實際上就是後世美國m101榴彈炮的生產工藝,由於炮管使用合金鋼,部分零件使用了高強度鋁合金。所以全炮的總重量只有2.06噸,比原來的m101榴彈炮輕了不少,最大射程上,使用普通m1高爆彈,有11056米。比原先的炮略短,但也相差不大。

    至於75毫米炮,則是m116式75mm馱載榴彈炮的生產工藝,由於這款炮本身設計比較成熟,因此也是全盤照搬,沒有多少改動,威力跟原版的也相差仿佛,比如重量只有658公斤,最大射程8792米,有效射程7500米。

    之所以把炮兵團設置成這種75毫米炮,是因為在計劃中,這種守備師以後都屬於乙種師,而乙種師按照新規定,都要實現挽馬化,在這種情況下,輕便就很重要了,加上還要能夠自產這個重要因素,因此工藝簡單又輕便的m116式75mm馱載榴彈炮就成為首選。

    至於105毫米榴彈炮,那是師直屬打擊力量,輕易是不會使用的,只有在師級進攻的時候才會用到,以這個時期的中國環境,就算不用105毫米炮,只靠炮兵團的75毫米炮,就足夠橫掃四方了,至少打北洋軍是沒問題的。

    另在,在每個步兵團里,還會配置一個獨立炮兵營,炮兵營使用的是兩個裝備了新92步兵炮的步兵炮連以及一個裝備了82毫米迫擊炮的迫擊炮連,營級別以下不再配屬重炮,只裝備機槍,基層步兵班12個人,則是10條56半自動步槍以及一挺新布倫輕機槍,輕機槍由兩個人操作,再加上人手一把的ch1910式9毫米手槍,這樣的一個步兵班,當守備部隊跟北洋軍打的話,在火力少完全可以橫掃。

    也就是說,新的守備師編制里,炮兵只配置在團級,這是根據之前戰鬥的情況中得到的教訓。

    要知道,武器數量來說,李志高目前並不缺,但卻缺乏足夠的炮兵人才,如果把炮兵安排在團級以下,比如營連級別,那對士兵的素質要求就很高了,比如如果你把大炮安排在營級,那這個營你至少要有足夠的炮兵人才,如果到了連級別,一樣在這個連你也得找到炮兵人才。但很顯然,炮兵人才是一個高技術兵種,最起碼你得會數學,會測距,這對集中突擊學習的野戰師來說還可以做到,畢竟突擊學習了近一年,但對這些剛剛招募不久的守備師來說,就完全做不到。

    所以說,基於炮兵人才少的原則,才把炮兵集中使用,只把火炮裝備到團一級,團以下的火力都靠輕重機槍來支持。也就是說,在營級的火力支援中,去掉繼續要求更高的火炮,改換自己生產的m2式勃朗寧大口徑重機槍,當然,這種重機槍就不叫勃朗寧了,就叫ch1911式12.7口徑重機槍。

    李志高剛給黃興解說完炮兵編制問題,就看見一發黃色信號彈射向天空,緊接著,就看見大量頭頂鋼盔,身穿迷彩服的士兵忽然從出發陣地出發,以散兵線的形勢,貓著腰慢慢的向目標地靠近,而在他們發起突擊的時候,自家的炮擊還在繼續,沒有一絲要停歇的跡象。

    就在士兵頂著自家火炮掩護,以團級別的散兵線模式緩慢突進到距目標地點一定距離的時候,再次同時臥倒,然後團屬炮兵跟重機槍開始開火,臥倒的士兵也同時開槍,後方的重炮則停止射擊,很明顯是開始了陣前對射階段。

    等對射了一陣之後,後方大小火炮再次開始了一陣炮火掩護,把炮火準確的打在經過前方偵查員修正後的對方陣地上,之後,一陣悽厲的衝鋒號響起,隨著這陣衝鋒號,所有士兵在一片哨子聲中同時躍起,然後端著上好刺刀的半自動步槍,在各自部隊長官的帶領下,一邊開槍,一邊小跑著向前衝鋒。

    衝鋒的過程中,己方的掩護炮火接連不斷,等到自己人衝到對方陣地前兩百米的時候,才開始把火力向後延伸,然後,小跑衝鋒的士兵不再開槍,而是在部隊長官的鼓舞帶動下,再發一聲喊,開始了全力衝刺階段。

    很快,士兵就衝上了陣地,照例都是先一通掃射,這期間每個班的輕機槍都是火力支撐點,等掃射完了,士兵才會進入對方陣地內,這就表示這個陣地被奪下了。

    之後,第一批沖入陣地的士兵開始留在敵人陣地上,後面上來的則繼續衝鋒,跟著火炮的炸點向前沖,繼續先前的那些流程,最終攻上山頭,把紅旗奪下,這樣就完成了這次演習。

    很顯然,這個演習主要就是檢驗己方部隊的步炮協同能力,並非是真正的激烈對抗演練,畢竟真正的對抗中,不太可能讓你這麼按部就班的做,沖入陣地也不可能這麼容易。總而言之,這是一次比較簡單的演習。

    然而,雖然在李志高看來這是很簡單的軍演,可看在黃興這種內行以及其他外行眼裡,這可就很不一般了。

    在外行眼中,他們是震驚於炮擊的強大以及漫山遍野的士兵突擊,是被場面給震撼了,而在內行眼中,比如黃興眼中,他則震驚於炮兵火力的強大以及士兵的紀律性跟輕武器火力。

    按照黃興的看法,單憑這些守備師的力量,至少在中國,還沒有一支同等數量的部隊能擋得住的,也就是說,李志高這樣一個師,要想擋住的話,如果是北洋軍,起碼得五萬人才有把握。

    「怎麼樣,克強兄。」等結束的綠色信號彈升起之後,在對面軍隊的一片歡呼聲中,李志高放下望遠鏡,轉頭看向同樣剛放下望遠鏡,臉色卻十分沉靜的黃興,「我這支部隊還算馬馬虎虎吧?」(未完待續。。)



第一一二章 疑惑與軍演  
相關:    生生不滅  大器宗  重生2003  執魔  雷武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時空倒爺的民國奮鬥第一一二章 疑惑與軍演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時空倒爺的民國奮鬥"
360搜"時空倒爺的民國奮鬥"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04s 3.5969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