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貿易的主要對象就是新興星區。一筆閣 yibige.com 更多好看小說
這些星區但完整的文明體系構件需要長久的時間進行基建工程,從星區資源開採到地表已經太空工業建立,從無到有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但只要完成星區基建之後,新興星區就可以基本維持自我文明運轉,保證星區社會的發展。
那麼以一個新興新區是否擁有完整工業體系為劃分,星際運輸的貨物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就是在殖民地初步建設之後,運送而來的後續支持物資。
這樣的運輸艦隊也可以叫做殖民艦隊,這樣的艦隊包含大量人口,工業設備,維生系統,一直輸送到殖民星球建立生態區,並擁有完整工業體系和充足的人口健康發展。
說來有趣,曾經的聯邦人類文明還在母星的時候曾經困擾於人口過多。
而在星際時代,同樣困擾於人口問題,這次是因為人口過少。
縱然是百億,千億的人類文明人口,面對廣袤的銀河系也不過是杯水車薪,任何一個星區都可以輕鬆的吞下這些人口。
銀河有無數的恆星系等待著開發,整個聯邦四大文明所擁有的實際公民居住星球只是滄海一粟,所控制的星區里大部分星球都只不過是建立自動化採集工廠用以採集資源而已。
人口的不充足加上星際旅行成本的高昂,註定了星區間人口流動性低的可怕。
人類文明儘管已有數千年的歷史,但跨入星際時代不足千年,迄今為止,能夠稱得上成熟星區的出了母星區太陽系之外,只有和母星區就近的幾個星區還有與其他三大聯邦文明共同建立的幾個接壤星區。
至於銀心三大戰區,更是在戰爭爆發以後才增建了大量的軍事基地和太空塢,要說公民居住的話基本是荒蕪一片,由母星區到銀心這一路的星區除了大量的航行節點星球,也基本屬於無人區。
總的來說,銀河太大,開發不過來,如果說第一階段的星區是初級星區的話,那麼就需要擁有完整工業體系的中級發展星區或者高級成熟星區提供各方面的大量物資支援。
而處於第二階段的中級發展星區,已經擁有了完整的科技工業體系,在基礎物資材料方面可以做到自己自足,星區自我持續發展。
所以中繼星區星際運輸的所需貨物屬性也就確定了。
首先是各科研領域龐大的資料數據,因為星際間通訊被空間數以光年計的天塹所阻隔,而曲速航行本身就可以看做一種主動超光速傳輸的通訊手段,只要由星艦運輸數據資料存儲裝置就可以一次安全傳輸超量的數據,這項數據存儲裝置星際運輸業務被俗稱為搬硬盤。
至於被動式的超距通訊技術,聯邦科技樹里不能說沒有,只是星區間傳訊的效率想比起星艦曲速航行低的可怕,信道穩定度和數據帶寬更是沒法比,聯邦只需攀曲速航速就可以了,因此基本不怎麼投入被動的無線超距通訊研發。
其次是來自於高級成熟星區的先進的科技產品,包含矩陣主機,反物質爐,曲速引擎這樣高科技集成產物等等,這些高科技造物需要深厚的技術和人才積累,這也是中級星區硬性的缺陷。
技術積累可以快速彌補,再次建立生產工廠體系就可以了,但是這樣只是擁有了生產能力。必須要經過人才積累的過程才能擁有屬於自己星區的同類科技研發能力。
在研發能力形成之前,這樣的先進高科技產品都需要高級星區通過星際運輸源源不斷的提供補給。
就和蘇釗從大角星區趕往發達的南門二星區一樣,以大角星區全力籌集的資源點趕往南門二星區換購天狼星號,正是因為大角星區的星艦生產能力不足以生產製造最新一代的天狼星號星艦。
第三部分,生物組織運輸,這是各大星區以醫藥生物產業為首的眾多產業最重要支撐部分。
想比之下大角星區執政官豢養羊類作為觀賞用途的那種奢侈行為,醫藥生物產業這類對於生物組織需求極大的初中級星區支撐產業才是這項業務的大客戶。
這些組織被用於生化相關領域,人員維生,義肢改造,疾病治療,藥物生產,高能營養液生產,生態維持等用處,涉及殖民星區公民生活和星區發展的方方面面。
以休眠相關液體和藥劑來說,想要建立完整的生產體系,就必須先從擁有這項產業的星區獲取生物組織母本和相關技術資料,甚至還要為一些活體生物建造相應的培育環境,進行多代繁殖增量。
在擁有了指定規模的特定生物分泌組織之後,才能投入量產,之後就是不斷擴大規模至供需平衡點,這項工作仍然需要大量的時間。
最後一部分自然是反物質原料的運輸,正是星際航行必不可少的剛需品。
反物質原料主要是通過對分布在銀河系的反物質噴泉進行開採而獲得,這些反物質噴泉的形成原因聯邦的科技解釋很複雜,簡單來說質量扭曲空間,而質量度應力點聚集的複雜能量通道和就近的高質量密度星體互相作用就形成了反物質噴泉。
宏觀來說就是在一定規模的黑洞天體附近就能夠找到反物質噴泉,這些黑洞天體安全距離之外的合適星區自然就是近水樓台,是聯邦優先殖民發展的對象。
而銀心反物質噴泉自然是整個銀河系最大的反物質資源點,同等地位的只有更加遙遠的大小麥哲倫星雲中心噴泉了。
整個聯邦的星際航行都依靠這些資源點採集運輸的反物質維持,如此剛需特性,使得反物質在星際間甚至可以擔任部分的貨幣職能,直接兌換資源點。
這就是星際運輸的主要貨物特點,而有運輸,自然就有貿易,但是星際時代的金融體系,在星區之間遙遠的距離催化下,有著完全不同於傳統金融行業的表現。
第一點,星區之間的異地結算。
數百上千光年的距離限制,聯邦是不可能建立統一的金融體系的,每個恆星系星區,甚至星區之類的每個星球都會擁有自己的金融體系,基本的交換等價物更本無法界定,大角星黃金跟岩石一個價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資源豐度的不同導致星際間無法等價界定。
而普通的電子信用貨幣由於無法實時結算,在超出星體範圍之後更是寸步難行。
而通過分布式網絡以數學方法計算生成的結果形式的電子貨幣,在星區之間由於網絡體量的不同,即使同一算法的產出也不相同,再加上各自地區市場價的不同,用倒是能用,但是極其麻煩,價值波動也極大。
所以,星際之間的等價物如何確定,看起來很難。
對的,是看起來很難,其實很簡單,其本身就是星際運輸貨物的一種。
那就是——星艦。
遨遊星際之間的星艦,本身就可以一種星區間的等價物。
星艦的型號浩如煙海,但只要是同級曲速,同等體量的星艦,除開戰艦之外,都可以視為同等價值。
而超大宗貨物的運輸一般都是聯邦政府直接承擔,資源指數級別基本在大型星艦這個級別以上,或者戰艦之類的軍官品。
這樣的星際運輸無關貿易,所以根本不需要金融結算手續。
所以資源點基本以中小型星艦為等價物,具體流程如下。
在本星區的金融體系中以足夠的貨幣償付能力向星區征服以星艦的市價兌換資源點證明,蘇釗就是在大角星區兌換了天狼星級別的小型星艦資源點。
之後抵達異星區,這個資源點證明提交給相關單位,就相當於在該星區擁有的對應的星艦,跟據該星艦的異星區市價,就可以兌換對應的當前星區貨幣。
星艦以自身的曲速引擎,反物質機組和離子引擎推進系統保證了其在不同星區的價值波動區間穩定,因為這三大件由本身的生產難度和聯邦的有意調控,基本占據了一艘星艦價值的百分之八十至九十,在任何擁有星艦生產能力的星區價值相差都不大。
星艦以整體,依靠自身星際航行能力,成為了星際金融的基石,而資源點證明也正是由那些能夠生產星艦的星區頒發,輻射至有效航程範圍內的星區。
這一套體系,使得星際運輸的貿易屬性得以發揮,也正是蘇釗原本所在三叉戟號進行商業活動的基礎。
至於資源點憑證的防偽手段,那又是一套複雜而又精密的措施了。
聯邦人類除開母星區之外,以反物質噴泉為核心,附近的高級星區為基石,再向外輻射到有效航程內的天體區域,就又構成了不同的星域。
星際金融也特指星域內部的貨物運輸貿易,至於超出星域,則已經基本沒有貿易的必要,金融體系也無需建立。
原因很簡單,距離太過遙遠,航程數以十年記,除了一些文明科技的交流,沒有任何人員和貨物流通的必要,每個星域可以說自成文明個體,人類聯邦這近千年的發展,以五個獨立星域為聯邦成員,其中三個是和星際聯邦成員文明合作發展,也就是說只有兩個星域之完全自我建立的。
如果銀心戰區能夠打贏戰爭,或許再經過數百年的發展,就能夠成為整個星際聯邦又一大新興星域了。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75s 3.6959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