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萬曆帝 第二十五章 西進路上有人抬槓

    胡宗美一咕嚕爬了起來。

    幸好他在國子監讀了一年書。

    在那一年裡,因為如一念公學一樣的「強健體魄、堅毅心志、豐富學識」教學理念,國子監也請來了軍校做教官,完全把國子監學子當士官培養。

    軍號聲一響,必須起床,十分鐘穿好衣服再加上洗漱完畢。

    十分鐘後必須到操場集合。

    有時晚上還搞滅絕人性的緊急集合,三分鐘全體集合在操場。

    這時就新式衣裝就體現出優勢。

    上衣一籠,褲子一提,靴子一踩,外套一穿,皮帶一搭,帽子一戴,快捷又整齊。

    要是舊式衣裝,根本不止這個時間。

    今天是出征之日,胡宗美把被褥一卷,捲成了花卷樣子,兩根布帶一紮,再把零碎東西往皮革背包里一塞,然後把花卷一樣的被褥橫掛在背包頂上。

    一身灰色隆慶元年軍裝,配上嘉靖四十六式短銃和彈藥盒,掛上加窄版繡春刀的指揮刀,背上背包,胡宗美衝出房門和宿舍大門,跟著人流一起站立在操場上。

    天蒙蒙亮,東邊是亮青色,其餘的是黛青色,已經可以看清人影,走近了可以看清人的模樣。

    操場上是雜亂急促的腳步聲。

    過了一會,集合軍號吹響,操場上各處響起彼此起伏的報數聲。

    「一!二!三!」

    然後是軍官們向值日軍官匯報的聲音。

    「後勤處應到一百六十七人,實到一百六十七人。」

    「參謀處應到一百七十二人,實到一百七十二人。」

    「軍法處應到一百三十一人,實到一百三十一人。」

    「宣贊處應到一百五十三人,實到一百五十三人。」

    都司指揮部各處人數匯報後,值日軍官向分管的都指揮同知匯報。

    核對都司各處人數無誤後,都指揮同知下達命令。

    「各處按照規定入隊,立即出發!」

    昨天參謀處如何入隊,都已經通知好了。胡宗美跟著參謀處的參謀官和士官們,背著背包行李,排著隊來到集合處。

    這裡非常空曠,在青蒙蒙的黎明天空下,無邊無際。

    到處都是馬匹和馬車,還有穿行其中的人,人影憧憧,就像一群群小魚遊蕩在珊瑚叢中。

    士官們合力把參謀處的文件和裝備,搬到了編好號的馬車上。輿圖、辦公桌、筆墨、紙張、帳篷.

    一次出征就像是一次大遷移。

    東西放好在馬車上,參謀處主參謀官帶著軍士長,在參謀處的馬車上來迴轉了幾圈,細心檢查了幾遍,發現無誤,這才滿意地點頭離開。

    胡宗美等參謀官,都領到了屬於各自的坐騎。他們把背包和行李,分掛在馬鞍的兩邊,挽著韁繩,拉著轡頭,等候出發的命令。

    軍號聲響起,大部分士官們扛著滑膛槍,紛紛坐上馬車。他們不僅是參謀官們的助手和學生,還是參謀處的警衛人員。

    還有部分士官,如上士和軍士長,背著滑膛槍,跟胡宗美等參謀官一樣,扳著鞍橋,翻身騎上坐騎。

    清脆的馬鞭聲響起,馱馬嘶叫,馬車紛紛啟動。轟隆隆聲中,匯成一條車流。胡宗美策馬跟在車旁,一起出了校場,沿著大街出了西門。

    朝陽猛地從地平線上跳出來,萬丈光芒灑遍大地。

    興化城外草原上,漫山遍野都是人、馬和車。

    步兵團一半的官兵坐在高輪廂車裡,還有一半騎在馬上。

    一輛輛四駕、六駕和八駕馬車,匯成車流,蜿蜒向遠處而去。有的馬車後面,拖著一門門野炮。

    上萬人騎在馬上,伴隨在車流兩邊,仿佛河流蕩起的一串串浪花,一直向前延伸,

    朝陽照在人背上、軍帽上、旌旗上、車輪上、炮身上、馬頸上,反射著點點光斑,就像奔流河面上粼粼波光。

    八個步兵團,或坐在馬車上,或騎著馬,匯成四條滾滾長龍,向西而去。

    到了開平舊城,胡宗美看到了右邊草原上,聚集著無邊無際的騎兵。

    人一過萬,無邊無際。

    兩萬一千名蒙古左翼翼衛軍騎兵,奉命在這裡報到。

    大軍在這裡停了一日,戚繼光會集了朵顏侯董忽力、泰寧侯葛知文等六翼翼長,交代好作戰任務,約定好聯絡方式,再按例派遣了一批聯絡參謀官。

    出興化城的第三天,大軍再次出發。

    步軍隊伍里的胡宗美,無意間發現,右邊騎兵行軍隊伍里,還能看到一群群的牛羊,還有數百輛高輪蓬車,這是翼衛軍的軍糧以及輜重。

    接下來的日子,就是聞軍號而起,集合點名,吃完早飯,休息一下就上馬跟著隊伍向前行軍。

    中午吃一頓,晚上吃一頓,然後數人擠在一個帳篷里,聞號睡覺。

    中途胡宗美最喜歡跟戰友們吹牛打屁,天南地北,天上地下,一頓猛侃。

    「我們步兵團,按照洪武軍事學院的說法,叫做機動步兵團。講的就是三點,觀察、快速、猛攻!

    觀察是偵察隊和情報處的事情,快速就有講究了。我們現在有大量的馬匹,又有了灤州和太原兩大工業中心,製造的高輪廂車,又好又多。

    所以我們的步軍,現在都是坐著廂車上,騎著戰馬,快速移動.」


    另一位向參謀忍不住說道:「你說我們這步軍騎上馬,不就成了馬軍,幹嘛還叫步軍啊!」

    有人抬槓!

    抬槓好!

    這一根槓抬完,今天就能打發過去。有時候今天一天還抬不完這一根槓,還要繼續抬,明後天又有事做了。

    「當然叫步軍!馬軍和步軍作戰方式截然不同,不能說騎著馬就是騎兵。

    真正的騎兵是匈奴人、鮮卑人、蒙古人這樣的,忽聚忽散、飄忽不定,擁有強大機動性,還能驅使坐騎衝擊軍陣。」

    向參謀馬上抬起槓來,「不都是騎著馬作戰,為什麼不能叫騎兵嗎?」

    「當然不能叫騎兵,只能叫騎著馬到處跑的步兵,兩者作戰方式不同啊!」

    「有什麼不同啊?」

    胡宗美馬上答道:「史書記載,漢武帝積聚十年,終於聚得十萬匹戰馬,組成了十四萬騎兵。十四萬人,十萬匹馬,一人都攤不到一匹馬,怎麼敢說是騎兵呢?

    再說了,此前的步兵,有身甲,有刀劍斧槍,還有糧食輜重,一匹馬馱一百多斤的人,還有百來斤的兵甲和糧食,它自己才重多少斤啊?

    還日行五百里,轉進如風,到了戰場上就投入戰鬥,可能嗎?汗血寶馬也做不到啊!」

    周圍的參謀官紛紛點頭。

    向參謀繼續抬槓,「那你說,真正的騎兵應該是怎麼樣的?」

    胡宗美侃侃而談:「西山軍官學院騎兵科做過研究的,一匹普通戰馬,有效載荷不能超過自己體重的五分之一。」

    「什麼意思?」

    「一匹普通的戰馬,比如蒙古馬體重在六百到八百斤之內,可日行一百二十里。只要每日保持正常餵養,連續多日都不會減少。

    河曲馬體重在七百到九百斤,日行一百里左右。

    但是這個標準是建立在負重不能超過戰馬自重五分之一的基礎上。以蒙古馬為例,八百斤的戰馬,最多負重五分之一,也就是一百六十斤,勉強能維持日行一百二十里,持續多日的狀況。

    一旦超過一百六十斤,馬就會疲憊,今天日行一百二十里,明天可能只有一百里。超負重嚴重的話,戰馬沒兩天就開始掉膘,四蹄有損傷,五六天戰馬就可能病倒或累死。」

    向參謀和其他參謀官非常驚訝,「這麼嚴重?」

    「戰馬很精貴的,養過馬的人都知道。」

    不少圍過來聽熱鬧的步軍軍官們紛紛點頭。

    「那怎麼才算真正的騎兵?」有參謀官問道。

    「真正的騎兵一般都是一人三馬,一匹馬載人,一匹馬馱兵甲糧草,第三匹馬備用。其實本質也是一樣,讓戰馬負重不會超重,這樣才能保證騎兵能快速迂迴到目的地,還能馬上策馬進攻,保持戰鬥力。

    長途迂迴奔襲,比如蒙古人西征和南下攻打金人,一般都是一人五馬,分擔負重,使得戰馬負重最輕,進而保持著戰鬥力。」

    聽了胡宗美的話,那位向參謀忍不住問道:「如你所言,那漢唐中原騎兵,就不是騎兵了?」

    「是的。」

    「那是什麼?」

    「騎馬的步兵。騎著馬,快速移動,到達目的地後,列陣進攻,玩得還是步兵那一套,遠射中刺近砍,直接打肉搏戰。

    西山軍官學院騎兵科和步兵科做過實驗,一千步兵和一千騎兵,用步兵弓和騎兵弓對射,射到最後,步兵占優勢。」

    「為什麼?」

    「因為步兵弓力強,射程遠。站立射箭,射得准。騎兵多用角弓和軟弓,射程短一大截,又是在奔跑的戰馬上射箭,準頭極差。

    要是步兵再配上神臂弩和床弩,匈奴騎兵能被他們打哭了。步軍深入草原,最大的問題就是糧草軍械無繼。只能快進快出。摸到匈奴王帳就往死里打。一旦沒摸到,那就死傷慘重。」

    有參謀官附和道:「前漢唐不乏戰例,王師深入草原,迷失方向,最後沒幾個活著回來。」

    有參謀官幽幽地說道:「難怪前漢李陵帶五千步兵,五十萬支箭,深入漠南,被十萬匈奴騎兵圍攻,最後還是箭矢完盡,糧草全無,這才潰敗投降。」

    向參謀又抬槓:「匈奴騎兵打不贏,他可以跑啊。漢軍騎馬的步軍怎麼追得上?可為何衛青、霍去病還斬獲那麼多?」

    胡宗美笑著說道:「史書上都寫得明明白白,你卻忽視了。」

    「寫得明明白白?胡參謀,你要說清楚了。」

    「元朔五年(前124年)春,衛青俘獲右賢裨王十餘人,眾男女萬五千餘人,畜數千百萬;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轉戰六日,過焉支山千有餘里,合短兵,殺折蘭王,斬盧胡王,誅全甲,執渾邪王子及相國、都尉,首虜八千餘級」

    有看熱鬧的軍官叫出聲,「合短兵!」

    「是啊,合短兵,不就是沖在一塊,短兵相接了嘛!」

    胡宗美得意地哈哈一笑,繼續說道:「而且你們都看到史書記載,衛青和霍去病出塞奔襲匈奴部,都是以匈奴降者為嚮導,直奔王帳。

    我們跟蒙古人打過仗也知道,摸到他們的王帳意味著什麼?你們的騎兵可以跑,你們的家眷部眾、牛羊帳篷沒法跑。

    沒有部眾和牛羊,茫茫草原上,你們的騎兵早晚得完蛋。

    那匈奴人只能跟漢軍硬扛。匈奴騎兵一旦跟漢軍步軍打正面戰,多半死得很慘。

    而史書記載的漢軍出塞失敗的戰例是什麼?比如飛將軍李廣,率數千騎兵,與匈奴騎兵對射互沖,那肯定敗多勝少。」

    眾人紛紛點頭,剛才那位出聲的軍官點頭道:「李廣難封,馮唐易老!

    想不到根源在這裡。李廣善騎射,所以喜歡率部眾以騎射對匈奴人騎射。可惜再驍勇再善騎射,也僅寥寥數人而已。

    真正的戰場上,個人勇武很容易被滾滾洪流給淹沒。他孫子李陵,五千步兵,卻打出完全不同的戰績。

    難怪霍去病回答漢武帝所言,『顧方略何如耳,不至學古兵法。』只有放下過往的沉重包袱,努力創新,才能找到制勝的竅門。」

    胡宗美見這位軍官年紀雖然不過二十歲出頭,卻氣度不凡,忍不住拱手道:「在下徽州績溪胡宗美鬍子契,敢問兄台怎麼稱呼?」

    「在下吳縣宋藥師,宋揭諦。」一筆閣 www.pinbige.com



  
相關:  大順小吏  大宋世祖    四重分裂  神級插班生  獵戶出山  都市極品醫神  諸天萬界之大拯救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朕就是萬曆帝第二十五章 西進路上有人抬槓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朕就是萬曆帝"
360搜"朕就是萬曆帝"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94s 3.6912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