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王爺 第354章,王韶連敗西夏軍

    測試廣告1    熙寧六年三月,王韶攻取河州,於是被擢升為樞密直學士。詞字閣http://m.cizige.com此時,原已歸降的羌人又發動叛亂,王韶回軍攻打。瞎征讓叛羌據守河州,王韶麾師攻下訶諾木藏城,穿越露骨山,向南進入洮州境內。洮州境內道路崎嶇狹窄,部隊只好棄馬徒步而行。瞎徵令其部下留守河州,而親自帶兵尾隨官軍。王韶奮力激戰,打敗了瞎征,收復河州。接著攻下宕、岷二州,疊、洮二州的羌人首領於是都開城投降。宋軍轉戰五十四日,跋涉一千八百多里,共攻取五州,殺敵數千,繳獲牛、羊、馬數以萬計。戰後,王韶進升為左諫議大夫、端明殿學士。

    熙寧七年,王韶入朝,被加授為資政殿學士,趙頊在汴京的崇仁坊賜其一座宅邸。王韶在回京途中抵達興平時,聽說景思立敗於踏白城,羌軍包圍了河州,他又日夜兼程趕至熙州。熙州正加緊設防,王韶命令撤防。又從熙州挑選了二萬兵力,以解河州之圍。

    王韶召集眾將,討論解圍之策。眾將都認為要直赴河州,王韶說道:「敵人之所以圍城,是因為他們有外援。現在他們知道我們要去直接解救河州,一定會埋下伏兵等著我們。而且他們剛剛打了勝仗,士氣高昂,因此不能直接與他們交鋒,而應當出其不意,去攻打他們賴以依靠的外援,這就是所謂『避亢搗虛,形格勢禁,則自為解』。」隨後,王韶揮師直撲定羌城,攻破結河族,切斷了西夏的交通。接著進逼寧河,分幾路進入南山。瞎征知道外援已絕,只得撤兵而去。

    當初景思立兵敗,羌人之氣焰又高漲起來,朝廷有的大臣議論要放棄熙河。趙頊為之寢食不安,多次詔令王韶穩住,不要輕易出戰。至此羌人大敗,趙頊欣喜萬分。王韶返回熙州,指揮部隊沿西山繞出踏白城後,焚燒羌人八千帳。瞎征投降,並被押送至汴京。趙頊論功行賞,拜王韶為觀文殿學士、禮部侍郎 。趙頊又特授給王韶的兄弟及兩個兒子官職,前後共賜給他八千匹絹。不久,趙頊再次召他入京,拜為樞密副使。

    熙河路雖有建置,但其租賦收入稀少,供給全靠各道援助。轉運判官馬瑊找了一些官吏詢問具體緣故,王韶頗為不滿,想罷免馬瑊。因王安石庇護馬瑊,才未能如意。因為這次事件,王韶與王安石逐漸產生矛盾。他多次以母親年邁為由,上書請求辭官回家,趙頊讓王安石極力挽留。

    再說熙寧三年五月的時候,夏人修築鬧訛堡。駐紮了不少軍隊,慶州知州李復圭聽說朝廷有意平定西夏,於是想出兵邀功,當即派遣裨將李信、劉甫等人率臨海蕃、漢兵三千,去襲擊該堡。結果被西夏得知,一陣驅殺,大敗李信等人,李信等率軍狼狽逃回。

    李復圭自然後悔莫及,卻想到了一計,把無故興兵的罪狀,都推在了李信、劉甫身上,並把他們斬首示眾。接著他又自己領兵,去追殺夏人,殺了西夏老弱殘兵二百名,當即上書告捷

    。西夏自然不肯干休,乘著秋高馬肥,於是大舉入環慶州,攻打大順城及柔遠等寨,鈐轄郭慶、高敏等戰死。

    咂此時韓絳巡察邊關,在延安開設幕府,選蕃兵為七軍。韓絳不熟悉兵事,處置自然不當,於是起用種諤為鄜延鈐轄,知青澗城,命諸將起全部受種諤的節制,蕃兵大多心懷怨望。韓絳與種諤謀取橫山,安撫使郭逵說道:「種諤不過是一介狂生,怎知軍務?朝廷只是以種氏家世,才賜蔭子孫。如果加以重用,必誤國事。」韓絳卻不以為然。

    剛好陳昇之因為母親去世離職,兩個同平章事,便去了一雙,另一個是曾公亮。趙頊另外擢升了兩人,做了接替,一個是王安石,一個就是韓絳,王安石由此成了首相。韓絳在軍中,趙頊下詔遙授他為同平章事。韓絳興高采烈,立即彈劾郭逵牽掣軍情。

    趙頊當即令郭逵奉敕回京,種諤於是率領二萬人馬,襲破了羅兀,然後築城固守,接著又修築了永樂川、賞逮嶺二寨。同時又分憋派遣都監趙璞、燕達等,修葺撫寧故城,及分荒惟三泉、吐渾川、開光嶺、葭蘆川四寨,各自相距四十餘里。韓絳保薦種諤,大力讚揚他的功績。

    不料西夏已攻入順寧寨,接著又圍困撫寧。這時邊關守將折繼世、高永能等人,駐兵細浮圖,離撫寧不過數里。羅兀城兵力很多,又有趙璞、燕達等人防守撫寧。種諤在綏德得報,有些驚惶,想寫信召回燕達,他還沒來得及決定,警報接連傳來。所有新築的各堡,陸續被陷,將士戰死千餘人。


    種諤救援不及,韓絳也無法隱諱,只得上書彈劾種諤,又自請懲處。趙頊下詔放棄羅兀城,貶種諤為汝州團練副使,安置潭州。韓絳也被降職,徙為鄧州知州。西夏得了羅兀城,卻也收兵退去。

    再說王安石得以獨相之後,掌控大權。新任參政馮京、王珪。王珪比較聽王安石的話,馮京則有些貌合神離,但也未不敢直言。翰林學士司馬光、范鎮,因為迂腐、頑固反對新法,依次被罷職外任。於是保甲法、免役法,依次實行,改諸路更戍法,更定科舉法。

    宋初,趙匡胤鑑於藩鎮的舊弊,於是採用了趙普的計策,把軍隊分為四軍:京師衛卒稱禁軍,諸州鎮兵稱廂軍,在鄉防守稱鄉軍,保衛邊塞稱藩軍。禁軍輪番防守邊關,廂軍也互相調換。如此一來,使得兵無常帥,帥無常師,兵將因此互不相識。

    雖然此舉降低了藩鎮造反的可能,但也使得軍隊戰鬥力大減。有人建議,等到緊急的時候,就沒有所恃。不如諸路將兵,總是隸屬禁旅,使兵將相互熟悉。如此則有訓練的好處,無番戍的煩勞。王安石於是改訂兵制,分置諸路將副。京畿、河北、京東西路,置三十七將,陝西五路,置四十二將,每將麾下,各有部隊將訓練官等數十人,與諸路舊有總管鈐轄都監監押等。

    宋初開科取士,依然是按

    照唐朝的舊制,進士一科,限年考試,考試的科目,就是詩、賦、雜文以及帖經墨義等。宋仁宗趙禎聽取范仲淹的建議,有心復古,於是廣興學校,科舉須先試策論,次試詩賦,除去了帖經墨義。范仲淹離開,又恢復舊制。

    王安石當國之後,想把科舉革除,一意興學。當時由趙頊下令召集眾人商議。蘇軾說道:「仁宗立學,徒存虛名,科舉未必無用,不必改變。」蘇軾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人。

    蘇軾在宋仁宗景祐三年出生於眉州眉山,是初唐大臣蘇味道之後。蘇軾的祖父蘇序 表字仲先,祖母史氏。蘇軾的父親蘇洵,就是《 三字經》裡的「蘇老泉。蘇洵發奮雖晚,但很用功。蘇軾其名「軾」原意為車前的扶手,取默默無聞卻扶危救困,不可或缺之意。蘇軾生性放達,為人率真,深得道家風範。好交友,好美食,創造許多飲食精品, 好品茗,亦雅好游山林。

    嘉祐元年,蘇軾首次出川赴京,參加朝廷的科舉考試。蘇洵帶著二十一歲的蘇軾和十九歲的蘇轍,自偏僻的西蜀,沿江東下,於嘉祐二年進京應試。當時的主考官是歐陽修,小試官是梅堯臣。這兩人正銳意詩文的革新,蘇軾那清新灑脫的文風,一下子把他們震動了。策論的題目是《刑賞忠厚之至論》,蘇軾的《 刑賞忠厚之至論》獲得主考官歐陽修的賞識。卻因歐陽修誤認為是自己弟子曾鞏所作,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

    蘇軾在文中寫道:「皋陶為士,將殺人。皋陶曰殺之三,堯曰宥之三。」歐、梅二公既嘆賞其文,卻不知這幾句話的出處。等蘇軾謁謝,即以此問他。蘇軾答道:「何必知道出處!」歐陽修聽後,不禁對蘇軾的豪邁、敢於創新極為欣賞,預見蘇軾將來:「此人可謂善讀書,善用書,他日文章必獨步天下。」

    在歐陽修的一再稱讚下,蘇軾一時聲名大噪。他每有新作,立刻就會傳遍京師。當父子名動京師、正要大展身手時,突然傳來蘇軾、蘇轍母親病故的噩耗,二兄弟隨父回鄉奔喪。嘉祐四年十月守喪期滿回京,嘉祐六年,蘇軾中制科考試,入第三等,為百年第一,授大理 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

    四年後,他回朝判登聞鼓院。治平二年,蘇洵病逝,蘇軾、蘇轍兄弟扶柩還鄉,守孝三年。三年之後,蘇軾還朝,正是王安石變法的時候。蘇軾的許多師友,包括當初賞識他的恩師歐陽修在內,因反對新法,和王安石政見不合,被迫離京。

    再說蘇軾上書奏之後,趙頊頗以為然。王安石認為科法不完善,一定要改變。當下由輔臣互為調停,以經義論策取士,罷除詩賦、帖經、墨義。後來更立太學生三舍法,注重經學。王安石還寫了《三經新義》,注釋《詩》、《書》、《周禮》,頒行學官,無論學校科舉,只准用王氏《新義》,所有先儒批註,一概廢置。測試廣告2



第354章,王韶連敗西夏軍  
相關:  風雲武周  劍嘯江湖路    混沌書  在柯南世界的悠閒生活  萬相之王  諜雲重重  離婚後的我開始轉運了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木匠王爺第354章,王韶連敗西夏軍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木匠王爺"
360搜"木匠王爺"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8s 3.6482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