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廣告1 孟知祥瞧著情形,不禁捏著一把冷汗,急用馬鞭指揮後陣,令張公鐸上前救應。墨子閣 www.mozige.com張公鐸部下,已經養足銳氣。在孟知祥的指揮下,突然殺出,大呼而進。東川兵早已殺得筋疲力軟,不防又出來一支生力軍,從刺斜里殺過來,頓時大亂,不能支持。
西川軍趙廷隱等人又乘勢殺回,把東川兵打得潰敗,擒住了東川的指揮使元積、董光裕等八十餘人。董璋捶胸頓足,長嘆道:「我的親兵都已喪失殆盡,我還有什麼可以依靠的?」於是率領數騎逃去,其餘的七千多人投降了孟知祥。潘仁嗣也得以逃回。
孟知祥引兵窮追猛趕,追到五侯津。又收降了東川都指揮使,長驅進入漢州城。董璋棄城東奔,西川兵進入了董璋的家中。沒有找到董璋,但見有很多糧畜甲械,眾人大肆搶奪。因此無心去追趕董璋,董璋這才得以脫逃。
趙廷隱率軍趕到赤水,又迫降其士卒三千人。這一晚,孟知祥留宿在雒縣,命李昊草擬文榜告諭東川吏民。並起草書信慰勞問候董璋,並且說要到梓州去詢問董璋為什麼不守約。次日,孟知祥與趙廷隱在赤水會師,命令趙廷隱統兵進攻梓州。
董璋退至梓州,坐著肩輿入城,王暉迎接時問道:「太尉全軍出征西川,現在回來的不到十人,是怎麼回事?」董璋無言以對,王暉冷笑而退。
董璋回到家中,正在吃飯之時,突然見王暉與董璋的侄子牙內都虞候董延浩,帶領兵丁三百人呼喊著沖了進來。董璋拉著妻子登上城垣,他的兒子董光嗣自殺。董璋跑到北門城樓,呼喚指揮使潘稠讓他鎮壓亂兵。潘稠帶著十個兵丁登上城,斬了董璋的頭,又取下董光嗣的頭,一起交給王暉,王暉開城迎入西川兵。
趙廷隱進入梓州,封閉了府庫財物以等待孟知祥到來。李肇聽說董璋兵敗身亡,把原來囚禁的董璋使者殺了,並報告孟知祥。孟知祥得報大喜,率兵八千人赴梓州。到了新都,趙廷隱向他呈獻董璋的人頭。
孟知祥在途中患病,中門副使王處回侍奉在左右,廚師送食物進來,必然空著食器送出,用以安定眾人之心。這時李仁罕率軍從遂州過來,趙廷隱在板橋迎接他。李仁罕並不稱讚趙廷隱攻取東川的功勞,侮謾趙廷隱,趙廷隱很是惱怒。
孟知祥病好之後,進入梓州犒賞戰士。飲宴之後,孟知祥對李仁罕、趙廷隱說道:「二位將軍誰應當鎮戍在這裡?」李仁罕和趙廷隱都不肯相讓。
孟知祥覺著為難,回來之後,讓李昊起草公文,等二將有所推讓,便任一個為留後,李昊說道:「以前梁太祖、本朝莊宗都是一身而兼領四鎮,現在二將不肯相讓,只有令公自己兼任了。您最好趕快回成都,同趙季良僕射商量。」
孟知祥即令李仁罕返回遂州,留下趙廷隱為東川巡檢。又想讓李昊留下來,管理梓州事務。李昊說道:「兩隻老虎正爭鬥得凶,我不敢接受這個命令,願意跟隨您回成都。」於是孟知祥任命都押牙王彥銖為東川監押。
孟知祥對李昊說道:「我雖然取得東川,憂慮卻更多了。」李昊問其緣故,孟知祥說道:「自從我離開梓州,收到李仁罕七次表文,說道:您應該親自領鎮東川,不然諸將會不心服。』趙廷隱則說『本來不敢領鎮東川,因李仁罕不相讓,才有了與他爭任之心。你替我去告訴趙廷隱,我恢復閬州為保寧軍,加上果、蓬、渠、開四州,請他去鎮守。我自己兼領東川,以斷絕李仁罕的企望。」
趙廷隱聽了之後,還是恨恨不平,要與李仁罕比武,誰勝誰領東川。李昊一再勸解,他才接受了孟知祥的命令,孟知祥隨即任趙廷隱為保寧留後。
趙季良帶領將吏請求孟知祥兼鎮東川,孟知祥一口應承。趙季良等人又請求孟知祥稱王,發布命令暫稱制書,賞賜功臣,孟知祥卻不同意。
董璋攻打孟知祥的時候,山南西道節度使王思同向李嗣源稟告。范延光對李嗣源說道:「如果兩川被一個人掌控,又安撫民眾,守衛險要,那以後就更難於攻取了。最好在他們相爭之時,趁機早日收服。」李嗣源即命王思同用興元之兵,暗中準備進取西蜀。
可是沒有多久,就聽到了董璋敗死的消息,范延光又說道:「孟知祥雖已據有全蜀,然而他的士兵都是東邊的人。孟知祥怕他們思歸致變,也想依賴朝廷以震攝他的兵眾。陛下不如安撫他,令他改過自新。」李嗣源說道:「孟知祥是我的故舊相好,被人離間才幹出抗拒朝廷的事情。」於是,派遣供奉官李存環去成都,賜給孟知祥詔書道:「董璋是狐狼之輩,自找滅族死路。愛卿的祖宗墓園和親戚都安全,你應該保全家世的美名,遵守君臣的大節。」孟知祥接受了李嗣源的詔書。孟知祥讓李存環回洛陽,向朝廷上表謝罪,並報告福慶公主的喪事。自此又向唐廷自稱藩屬。
孟知祥接著讓李昊替自己起草表章,請求施行墨書制命,可以授兩川刺史以下的官職;又上表請求朝廷任命趙季良等五個留後為節度使。不久,李嗣源再派李存環赴成都,凡是在劍南的將吏,從節度使、刺史以下的官員,聽憑孟知祥任命。只需向朝廷奏報即可,朝廷不再另行任命別人。
孟知祥即授趙季良等人為五鎮節度使。接著李嗣源任孟知祥為東西川節度使、封蜀王。李嗣源命工部尚書戶文紀、禮部郎中呂琦為蜀王冊禮使,並賜蜀王一品朝服。
八月初四,孟知祥穿上兗服、冠冕,準備好儀仗軍衛來到驛舍,降階行禮。向北方接受冊封,坐上帶著玉輅的車,到達王府門前,坐著人抬的步輦而進入內庭。一年後,孟知祥稱帝,建立蜀國。
由於孟知祥已表示歸附,因此李嗣源下詔讓安重誨返回朝廷。安重誨當初經過鳳翔時,鳳翔節度使朱弘昭在馬前迎接拜禮。朱弘昭讓安重誨下榻在他的官舍,並且延請到內室,叫妻子出來參拜。而後親自上菜進酒,禮節極為恭敬。安重誨對朱弘昭哭著說:「小人讒言構陷,幾乎讓我得罪不能免死。幸虧君主洞察明透,才得以保全宗族。」
安重誨走了以後,朱弘昭立即上奏道:「安重誨埋怨朝廷,不可讓他到達行營,恐怕他要奪取石敬瑭的兵權。」朱弘昭又寫信給石敬瑭,說道:「安重誨行動魯莽,他若到軍中,恐怕將士心中恐懼,不戰自潰,應該阻擋他前去。」石敬瑭非常害怕,立即上表奏稱道:「安重誨如果來到軍前,恐怕人心有變,要趕快把他調回。」此時,宣徽使孟漢瓊從西面前線回朝,也奏說安重誨的過失和罪行,於是,李嗣源下詔召喚安重誨還京。
安重誨得到李嗣源的詔書,急忙回朝。他再次經過鳳翔,朱弘昭不肯接納。安重誨怏怏不樂,只得快馬東進。在途中接到李嗣源的詔書,命他為河中節度使,不必入京。安重誨無奈,只得直奔河中。
趙鳳對李嗣源說道:「安重誨是陛下的家臣,他絕不會背叛主人。但是因為他能周密防備,因此被人讒毀。如陛下不明察他的心跡,他就不知哪天會死於非命了。」李嗣源認為趙鳳與安重誨結為朋黨,非常不高興。
李嗣源既已解除了安重誨的樞要職務,便把義子李從珂召了回來,流淚對他說道:「如果按照安重誨的意思,你哪還能夠見到我!」任命李從珂為左衛大將軍。安重誨得知之後,內心感到不安,上表請求致仕。李嗣源接到奏表,即下詔讓他以太子太師銜告老歸鄉。
就在這一天,安重誨的兒子安崇贊、安崇緒逃到河中。安重誨吃驚的問道:「你們沒有奉旨,為什麼來這裡?」接著又說道:「我明白了,這不是你們的意思,你們是被人利用了。我要以死殉國,還有什麼說的?」於是,捉拿二子,派人押送去朝廷。
第二天,有內廷使者到來,見到安重誨,悲痛涕哭不止;安重誨問他為什麼悲痛,內使說道:「人們說您要謀反,朝廷已派遣藥彥稠領兵過來了。」安重誨說道:「我受國家重恩,死也不足報答,又怎敢有異志。煩擾國家發兵,招致主上憂慮,那罪過更重了。」
安崇贊等到了陝州,詔令把他們囚系獄中。皇城使崔光鄴向來厭惡安重誨,李嗣源即派他到河中去察看情況,並說道:「安重誨如果真有異志,你就誅殺了他。」崔光鄴到了河中之後,李從璋派士兵包圍了安重誨的府第,自己進入見安重誨,拜於庭下。
安重誨大驚,走下台階答拜,李從璋猛然手出一錘,趁著安重誨俯首之時,猛擊過去,砉然一聲,流血滿庭。安重誨的妻子張氏,三腳兩步的走了出來,抱住安重誨大叫道:「令公就使得罪,死也未晚,何必這般辣手!」李從璋又用錘擊張氏。夫婦就此畢命,同歸地下。
崔光鄴隨即上表,奏章很快到了朝廷。李嗣源下詔,把安重誨離間孟知祥、董璋、錢鏐與朝廷的關係作為他的罪行,又誣說安重誨想出擊淮南以奪取兵權。隨後,把安重誨的兩個兒子一併誅殺了事。
隨後,李嗣源任命皇子李從榮為天雄節度使、同平章事,皇子李從厚為同平章事,充任河南尹,判管六軍諸衛事。安重誨還在的時候,李嗣源對安重誨說道:「李從榮身邊有人假傳朕的旨意,讓他不要接近儒生,恐怕削弱人的志氣。朕因為李從榮年輕,又管理大藩,所以選擇名儒來輔導他,沒想到現在這些奸人們竟講出這種話!」李嗣源想把這些假傳聖旨的人斬殺。安重誨請求對這些人只是嚴加防備而已。
李從榮年輕驕傲,不親自處理政務,李嗣源派了一個親信去和他住在一起,讓他勸說李從榮。這人私下對李從榮道:「河南相公李從厚恭敬善良,禮賢下士,有老練成熟的風度。相公您年齡比他大,應當鞭策自己,不要讓名譽低於河南相公。」李從榮聽了,很不高興,對都指揮使楊思權說道:「朝廷的人都推崇李從厚,是要廢掉我嗎?」楊思權說道:「您手裡掌握著強大的珍力,而且有我楊思權在,有什麼憂慮的呢?」因此勸說李從榮多招募士卒,修理好武器,暗中做好準備。
楊思權又對那個親信說道:「君主經常稱譽李從厚而貶低李從榮,我們難道就不能幫助他嗎?」這人感到害怕,於是就把這些情況告訴了北都副留守馮贇,馮贇秘密上奏給李嗣源。李嗣源把楊思權召到朝廷,因為李從榮的緣故,卻沒有治他的罪。
不久,李嗣源封李從榮為秦王、李從厚為宋王。秦王李從榮喜歡作詩,聚集浮華放蕩的文士高輦等人在幕府中,與他們唱和,標榜自誇。每次設宴擺酒,往往讓僚屬們吟賦詩篇。李從榮入朝謁見,李嗣源問道:「你在處理軍政的餘暇,做些什麼事?」李從榮答道:「有時讀書,有時與諸儒講論經義。」李嗣源說道:「我雖然不識字,然而喜歡聽取儒生講說經文大義,可以啟發人思考。我見莊宗喜好作詩,其實毫無益處。你是武將的兒子,文墨不是平素所研習的。如此必然不精,傳揚出去,只是白白讓人背地笑話。你還是不要效法這樣的浮華為好!」李從榮勉強答應,心中卻不以為然。
李從榮常常側目看人,既輕薄又尖刻;他被任命為判理六軍諸衛事務之後,又參與朝政,於是驕縱不守法紀。安重誨死後,淑妃與宣徽使孟漢瓊得到李嗣源的寵信,由范延光、趙延壽做樞密使,李從榮對他們態度極為輕慢。
石敬瑭的妻子永寧公主與李從榮是異母所生,素來相互憎惡不和。李從榮因為李從厚的名聲比自己高,尤其忌恨他。李從厚用謙卑的姿態對待李從榮,所以嫌隙之狀表面上看不出來。石敬瑭因不願與李從榮共事,常想到領外面藩鎮之職來避開他。范延光、趙延壽也怕得罪了李從榮而招禍,因此多次請求辭去樞要職務,李嗣源卻不肯答應。
當時聽說契丹將要侵擾,李嗣源詢問大臣,應該選擇誰去鎮守河東,范延光、趙延壽都說道:「可以鎮守河東的只有石敬瑭、康義誠。」石敬瑭也表示願意前去。李嗣源任命石敬瑭為河東節度使,石敬瑭領命,即日登程前往。到了太原之後,石敬瑭命部將劉知遠、周瓌為都押衙,作為心腹。軍事委給劉知遠,財政委給周瓌。
劉知遠是沙陀人,少時家貧。當時正好晉王李克用占據太原,劉知遠就進入李嗣源的軍中,做了一名馬卒,負責飼養軍中馬匹。劉知遠在牧馬之時,偶遇一個李三娘,一見傾心。此後數日,劉知遠夜不能寐、茶飯不思。他托人向李家提親。但當時他是一個餵馬的,要錢沒錢,要勢沒勢。
再說他比人家姑娘大了十八歲,李三娘的父母自然一口回絕。劉知遠也不管三七二十一,糾集了一夥士卒把李三娘搶了回來,強迫成親。李三娘的娘家最終也無可奈何,只得事後承認了這門親事。不過成親之後,劉知遠倒是對李三娘頗為疼愛。
不久劉知遠由於作戰勇敢,升為偏將,成了石敬瑭的部屬。在李嗣源和梁軍激戰的時候,石敬瑭的馬甲斷裂,眼看就要被梁軍生擒。劉知遠將自己的馬給了石敬瑭,自己則騎上石敬瑭的馬,掩護石敬瑭後撤。因此劉知遠被擢升為牙門都校,並得到了石敬瑭的器重和信任。在李嗣源繼位稱帝之後,石敬瑭將劉知遠要到自己的麾下,擔任押衙,做了他的親信。不久,又遷他為升馬步軍都指揮使。
李嗣源又調回康義誠,令他為六軍諸衛副使,代替石敬瑭的職位。又令李從珂為鳳翔節度使,加封潞王。四子李從益為許王,並加封秦王李從榮為尚書令,兼官侍中。
有人建議給親王們分配師傅,宰相們懼怕李從榮,不敢派人,請他自己選擇。秦王府判官、太子詹事王居敏薦舉兵部侍郎劉瓚給李從榮,李從榮即上表請選。李嗣源即命劉瓚為秘書監、秦王傅,魚崇遠為記室。
秦王府里的人員都是新進少年,輕浮放蕩而好諂媚阿諛奉承。唯有劉瓚從容規勸,李從榮非常不高興。劉瓚雖為師傅,李從榮以對僚屬態度對待他。劉瓚自然心中不悅。李從榮也非常討厭劉瓚,告誡守門人不要給他通報,因此很少和劉瓚相見。
不久之後,李嗣源又封皇侄天平節度使李從溫為兗王,護國節度使李從璋為洋王,成德節度使李從敏為涇王。測試廣告2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09s 3.6528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