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霆般的震怒,顯示崇禎已對這些文官忍無可忍。自建奴入塞後,他已經解了七八個文官的職,很明顯他想借這次機會好好整頓文官。而周延儒正撞在槍口上!
齊晉只是站在一旁,一言不,心中卻是冷笑不已。這次秦書淮所謂「勾結魔教、通敵賣國」一事之所以能迅酵,正是他在曹化淳的授意下一手策劃的。
他的手法十分高明,並沒有直接鼓動百官進言,而是代表兵部多次去函遵化表達關切,從而使遵化巡撫王元雅誤認為皇上已經關注此事,便決心將這個事辦成鐵案。除了將那名校尉屈打成招之外,還親自寫信聯絡朝中同僚,要他們抓住此事不放,向廠衛難,說自己已掌握鐵證云云,言之鑿鑿。朝中文官最近的日子本來就不好過,一聽原來錦衣衛之中出了叛徒,心想這可是把薊鎮防線崩潰的髒水潑給廠衛的好機會啊,便頓時群情激憤,接連幾天向崇禎上疏,以致事情越鬧越大。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無論是秦書淮被文官告倒,還是文官惹怒崇禎,東廠都是最後的贏家。
所以在這個時候,齊晉身為兵部侍郎,雖陪同周延儒、李豫升而來,卻不一語,靜靜地看著周延儒代表東林黨和皇上爭執。
爭吧,爭的越凶,皇上就越能明白這群東林黨是些什麼東西。東廠,只有我東廠才是皇上的肱骨之柱,才是大明中興的希望!如今邊關頻頻告急,守軍降的降、跑的跑,這可都是那些東林黨惹出來的禍!若是皇上重用我東廠,不說別的,起碼督公可以為皇上廣開財源,軍中又怎會缺餉?再者,我東廠番子哪個不是鐵骨錚錚的漢子,若是邊關守將由我東廠擬名提任,起碼絕不會出一個降將、叛將!
我齊晉,就願意第一個趕赴邊關為大明守土,雖死何懼?!
崇禎將周延儒和李豫升大罵了一通,然而這兩人卻依然「據理力爭」,毫不退讓,再一次展現了所謂東林黨人的「文骨」。崇禎盛怒之下,便令大漢將軍將這兩人轟了出去。
周延儒和李豫升像是得到了什麼獎賞一樣,一臉傲然地出去了。
齊晉見此,便很知趣地拿出一份塘報交給崇禎,以表示自己不是和他們一夥的,而是來送塘報的。之後,馬上就退了出去。
在後頭聽完這一切,秦書淮反而高興起來。
其一,崇禎大罵周延儒,說明他對自己的信任已經基本沒有問題了。
其二,自己也想趁己巳之變收拾這些文官,現在他們幫自己開了個好頭,接下去自己再要收拾他們,就好辦多了。
周延儒,歷史上他在己巳之變後不久便升任了輔,不過因為這件事,恐怕沒有希望了。
隨著自己的漸漸壯大,蝴蝶效應好像也開始加了……
從屏風後出來,秦書淮對崇禎說道,「皇上,其實那令牌的事,是因那日……」
崇禎擺了擺手,道,「朕信你,秦兄不必解釋。」
這時,孫承宗也到了。讓孫承宗進來後,三人立即進入了對付建奴的議題。
崇禎先說道,「秦兄,你剛從薊鎮回來,與朕說說薊鎮的真實情況。還有,你認為眼下當如何應對?」
秦書淮知道以崇禎現在對自己的信任,自己說的每一句話很可能就會改變歷史,因此格外謹慎。
沉思許久,他終於說道,「皇上,建奴被臣騙回大安口後,勢必會捲土重來。臣以為,建奴既然已經打通了從大安口到遵化的通道,那勢必還會再犯遵化。從時間上,此刻他們很可能已經在攻遵化了。」
崇禎鎖著眉頭,又道,「袁督師的大軍應該尚未到遵化,不知遵化能守幾日。」
孫承宗跟著說道,「無需守幾日,袁督師帶的是九千鐵騎,估計明日就能抵達遵化。只要遵化能守住一日最多兩日,屆時袁督師可會同三屯營的朱總兵、石門寨的趙總兵一起馳援遵化。」
秦書淮聽完皺了皺眉。
現在遵化沒丟,袁崇煥若真想打後金,應該不會像歷史上那樣,直接繞過遵化而進入薊州城。如果他抵達遵化附近而遵化沒丟,他一定會去救遵化。而且,遵化附近現在還有趙率教的四千人馬(算上收攏的降軍),以及朱國彥的六千人馬,城內也有九千,再加上袁崇煥的九千人馬,總計兩萬八的大軍,袁崇煥沒理由不去救。
但問題是,朱國彥的六千人馬根本沒多少戰鬥力,而且從歷史上他拒絕趙率教進入三屯營來看,這傢伙到時能派多少人來支援還是個問題。
另外,遵化城內的那九千守軍,有三千是趙率教收攏的降兵,這些人戰鬥意志成謎。另外六千守軍,從歷史上戰鬥力也高不到哪去。
而遵化城附近,已經雲集了皇太極所有主力,刨去已經被殲滅的一千五,和沿途留守的部分人馬,也計有兩萬五六千人。另外還有三萬多廝卒,雖然這些廝卒戰鬥力不高,但就是站著讓你砍你也得花力氣吧?
皇太極知道袁崇煥來了,勢必採取圍點打援的策略。在野戰條件下,就算明軍的兩萬八大軍全部投入戰鬥,也絕無取勝的可能。而且,很可能再來一次薩爾滸那樣的慘敗。到時候,明軍損失的可是最能打的一萬多關寧精銳,沒準連趙率教和袁崇煥都回不來了。
這個方案風險太大。
但是從戰略上說,孫承宗的選擇又是對的。
時間,現在最需要的是時間!
只要袁崇煥能拖住皇太極,待各地援軍一到,就能實現真正的圍剿!。
秦書淮無法拒絕這個提議。
歷史上袁崇煥基於敵我實力懸殊的考慮,直接繞過遵化、三屯營而進入薊州,這是沒錯的。但現在遵化、三屯營甚至石門寨都在,不光他不能放棄,秦書淮也無法建議崇禎放棄。
說白了,甭管風險大不大,誰敢在這時候提放棄遵化,置九千守軍以及三屯六千守軍於不顧,誰就是漢奸賣國賊。
「秦兄,你以為如何?」崇禎問道。
秦書淮點點頭,「臣同意孫閣老的觀點。但是,袁督師在遵化不應尋求決戰,而是以拖住建奴大軍為主。」
孫承宗捋了捋鬍子,笑道,「這次,小友的看法終於和老夫一致了。」
秦書淮勉強笑了笑,心中卻想,希望袁崇煥能好好打這一仗吧,不要像歷史上那樣,犯下那麼多錯誤,給人無限遐想的空間了。
如果他真的要在遵化大戰一場,那自己絕不介意帶上江河幫和五行旗,去助他一臂之力。
當然,前提是他到的時候,遵化城還守得住。
而此時,遵化城烽火又起。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79s 3.6461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