梟宋 112 我家兒子有些醜陋

    堆積在院落中的武器很多,除了最常見的各種大小不一,風格各異的刀劍。這裡面有很多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異域武器,有皮甲、鎖甲,盾牌、還有釘頭錘、鏈子錘、狼牙棒、鐵棒、錘矛、短斧、戰斧、投擲斧、投槍,有的武器怪異的叫不出名字。

    眼前就等於是一個異域武器的展覽,甚至有一種類似雙節棍的武器。這種武器一端非常長,比另一截長了幾倍,只是這種怪異的武器在形制上比雙節棍大上很多。

    「此是大盤龍棍,最早也稱作鏈枷。」一旁的曹世雄這時來了興趣:「大盤龍棍是太祖所創,這種兵器專用來掃擊敵軍馬腳,破甲兵或硬兵器之類,若運用嫻熟可橫掃千軍!」

    這是古人的渲染,一根大號雙截棍不可能橫掃千軍。不過蘇曉算是長了見識,他想像中趙匡胤使用的盤龍棍就應該是一根雕著盤龍的棍子,這根棍子還應該很華麗,誰想到就是一個大號的雙節棍。眼前是一個歷史的還原,鏈枷是一種農具,是用來拍打農作物脫粒用的工具,想不到這就是雙節棍的原型,還是趙匡胤所創。

    張宛對盤龍棍沒什麼興趣,他對盤龍棍一旁的另一種武器到是有些興趣:「這武器不錯,若用於軍陣,在騎兵衝擊步卒方陣之時一靠近,只要士兵伸出去一勾...」

    「這不是阿拉伯世界的武器,而是來自西方世界...這種武器應該叫勾槍,最早也叫作鉤喙、勾刀,屬於西方世界僱傭兵的專用武器。武器的用法應該是鉤,拉,刺,絆倒敵方後再攻擊會更有效。「蘇曉一邊說一邊拿過這柄長長的兵器:「後面還有類似槍刺的設計,對於倒地的敵人,只需要往下一頓。」

    張宛被玲琅滿目的武器所感染,禁不住感嘆起來:「這勾槍類似於戈,但戈沒有後端如此鋒利的槍刺。這算是一種奇門兵器,想不到大食人與西方人有如此多的武器種類,材質方面好像絲毫不遜與我大宋,只是不知提舉所說西方世界是什麼樣子?蠻夷之地能夠有如此多的精良武器,想來這些蠻夷也沒那麼簡單!」

    張宛的話讓蘇曉突然感慨良多,哪怕是再積弱,但宋人仍舊有著大國的概念,看待外面的世界仍舊是保持著天朝上國的尊嚴。但正是這種尊嚴與思想制約了華夏人的視線,不是宋人不看世界,而是文化思想與世界觀的制約。

    大宋正是一個即將睜開眼睛看世界的時代,可惜,文化與經濟發達不代表軍事發達,一次民族大融合讓這個即將睜開眼睛去審視外部世界的機會與華夏擦肩而過。

    大宋建國三百年年,不是大宋的商人走不出去,而是大宋的商人對世界的風景沒有興趣。他們看重的是錢,對於他們來說,利益是一切,外面的風景再美也不如祖宗之地美好,他們出去只為了錢,而不是為了了解。而對於大宋文化界,或者官員來說,了解外面的世界遠遠不如沉浸在詩詞歌賦與風花雪月中來的更為暢快。北方的強敵已經更新換代,也越來越兇殘,但宋人的思想仍舊沒有轉變。這是文化的薰陶所致,獨獨平丈我教育下的文化人知道中庸,知道以德服人,但他們卻意識不到仁德永遠敵不過鋒利的鋼刀。生活在書香之中的讀書人沒有血性,這不是一個宋代的問題,而是千年與以後的問題......

    恍然間,蘇曉明白了一個最真實的道理,這種傳承正在被腐朽所規範,或者說...被曲解的儒家思想不改變,華夏人永遠不會用正常的眼光正視外面的世界。

    「這個世界需要一個文化大變革......」

    張宛有些愕然,這些武器與文化大變革有什麼關係?再者,文化大變革是蘇曉能夠左右的嗎?不要說蘇曉沒有開宗立派的能力,就是賈似道這樣的權相都不敢這樣說,哪怕是那些被樹立為文宗的學問大家,也要藉助開山文化鼻祖的名聲推廣自己的學說,並廣傳弟子才能夠站穩腳跟傳授自己學派的知識。

    「這是錯誤的,會帶來無法掙脫的束縛...」蘇曉沒有說理學,因為他承受不起。但...正是曲解的理學束縛了華夏千年,程朱理學是被這些披著文化外衣的所謂大家用他們的意志強加給華夏的思想。

    正是這種思想教育導致了人的中規蹈矩,人的行為規範被局限在一種順從的思想之下。可以想像,幾乎所有的人都接受這種教育,這個世界將成為「以德服人」的世界,當然也將是沒有血性的世界。守規矩,講究仁德沒有錯,那是我們的傳統。但守規矩與講究仁德要看你面對的是誰,這個世界是貪婪的,也是血火的世界,可以想像到將來抱著祖宗成法的世界與槍炮世界的落差......


    思想的束縛太可怕了!但這種可怕的思想符合帝王統治的需要,因此它必將成為國家思想。

    華夏正走在思想被束縛的路上,而敵人卻走在擴張的路上。還要面對華夏有史以來最強大的敵人蒙古人...蘇曉無可奈何的一片茫然。

    「這些奇門兵器大都屬於小規模作戰武器,西方人和那些大食人,他們的作戰恐怕與我大宋的作戰方式有很大不同。」張宛看到蘇曉的精神不太對,他趕緊把蘇曉拉回了現實世界:「這些蠻夷之國恐怕都很小,不會有什麼大規模作戰。」

    張宛的猜測按照現在的東西戰爭規模並不算準確。事實上,武器代表了作戰狀態,歐洲的國家很小是事實,不可能有大規模的作戰。按照宋人的標準,歐洲國家之間的戰爭規模只能算是村鎮爭奪戰,這是人口基數與地域所限制。

    阿拉伯世界的國家相對大宋來說其實不算小,但阿拉伯國家都是按照部族來應對戰爭,因此在戰爭狀態下,他們在宗主國領導下以部族為團隊參戰。這也導致了阿拉伯人武器裝備與作戰方式五花八門,現在的阿拉伯世界國家正在受到蒙古人與西方人的雙重蹂躪,這種蹂躪徹底揭開了阿拉伯世界、西方世界與身處華夏的軍隊的差距,蒙古人等於三線作戰。除了大宋,其他兩個對手根本不堪一擊。

    十字軍挑起的東西方戰爭屬於民族與信仰戰爭,參與的國家與人數盛況空前。基督世界、拜占庭、亞美尼亞、突厥人、阿拉伯人,各種宗教背景與軍事力量紛紛登場,可以說是一場罕見的世紀大戰。在利益與信仰的驅使之下,狂熱的東西方信徒抓起一根木棒就敢於參戰,這導致戰爭的人數數都數不過來,張宛的猜測是錯誤的。

    但是,這仍舊不足以與華夏的大規模作戰人數相比。

    華夏大地的規模性戰爭,往往輕鬆就能夠突破百萬軍隊。這是軍隊,而不是剛剛放下鋤頭的農民,也不是依靠狂熱信仰而參戰的普通百姓。

    規模決定了作戰方式與規則,武器尤其重要。說白了,這些千奇百怪的奇門武器在華夏大地的作戰中用途有限,大規模作戰需要的是制式武器,制式武器的要求除了價格低廉,最重要的是實用,符合自己戰場需求的實用。

    「武器只是一個方面,還是騎兵決定了戰爭的走向,若沒有騎兵軍團配合,掌握戰爭的主動性會非常難。」

    蘇曉的話讓曹世雄非常認同,這個時代,馬匹的重要性怎麼估計都不算過分:「都管說得對,沒有強大的騎兵就沒有決定性的勝利,我們需要騎兵,而且需要一個騎兵軍團。」

    「騎兵會有的,但泉州現在建立一個強大的騎兵軍團並不現實。」蘇曉知道曹世雄的心理,這位老將僅僅來到泉州幾天就開始雄心勃勃。追隨蘇曉意味著他的人生可以繼續發光發熱,而且不需要擔心賈似道對他繼續迫害,這讓他看到了重新走上戰場的希望,而騎兵無疑是他心中的一種期待,蘇曉果斷給了他這個希望:「明年我們就會擁有騎兵,我記得張教頭說過,曹將軍的兒子曹茚有帶領騎兵的經驗。雖然建不起騎兵軍團,但養兩千騎兵我還是養得起,由他來帶領,曹老將軍去負責訓練步兵的攻防,想來到了明年,我們很快能夠讓騎兵形成基本建制。」

    騎兵是昂貴的兵種,兩千騎兵已經算是蘇曉給出的最高數額。泉州不是邊防州,加上不是平原地帶,並不需要大量騎兵,這已經算是不錯。

    古代的馬基本上相當於現代的鋼鐵石油、天然氣稀有金屬、橡膠之類的重要戰略資源,缺馬的一方在少數情況可以打勝仗,就如同二戰時期的日軍在中途島之戰之前,日本人曾經打得西太平洋英美軍滿地找牙,(慶幸日本人沒發現大慶油田)缺資源的德軍也能在41年和42年幾十萬幾十萬地吃掉蘇軍一樣。但是在長期而言在戰略上卻處於守勢,因為物資缺乏,戰線過長會導致戰爭無法繼續。而只能守,不能攻的一方從長遠來看是不可能取得最終勝利的(日本人與德國人是最好的例子)。因此,長遠來算,蘇曉需要戰馬,而且是大量戰馬。

    曹世雄已經很滿意,尤其是兒子有了新的任命:「我家的阿茚曾是御營教押騎軍指使,若都管放心,老夫可坐享其成!」

    正在趕來泉州的曹茚竟然是一個騎軍教頭,而且是御用教押,這可是撿到了寶。曹世雄的姿態現在很端正,這讓蘇曉開始極度期待曹茚的到來:「將軍若放心,鄙人豈敢不放心!」

    此時,粗豪的曹世雄竟然有些扭捏起來:「都管不知...我家兒子有些醜陋,恐嚇壞都管!」


https://tw.juligroup.net/%E6%A2%9F%E5%AE%8B-8247/923.html
相關:    末世之幼龍分身  俠與地下城  步劍庭  神級礦工帽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梟宋112 我家兒子有些醜陋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梟宋"
360搜"梟宋"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66s 3.4057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