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說林涅維奇的考慮也並不算錯,因為這場戰爭從1904年2月開始,到現在己跨入第4個年份,己完整所渡過了2個冬天,而在這2個冬天裡,無一例外的都沒有發生過大中規模的戰鬥,甚致是連百人以下的小規模戰鬥都不多,畢竟東北的冬天實在太冷了,常年的低溫都在零下15度以下,最低溫度甚致可以達到零下30度,絕大部份地區都會被超過半米厚的冰雪所覆蓋,因此這根本不是適合戰鬥的季節,俄國、日本、華東**都十分默契的在每年的11月之後,到第2年3月之前,沒有發動戰爭,在林涅維奇想來,今年應該也不會有例外的。
只是林涅維奇並不知道,人民軍在1905年的冬天雖然沒有發動戰爭,但卻也沒有閒著,所有在東北的部隊都進行了一個冬季的冬季作戰訓練,毎支部隊致少要進行2次超過10天的野外拉練訓練,以適應在冬季惡劣的天氣環境下的長時間行軍、連續作戰,甚致在這次的冬季訓練中付出了死亡37名士兵,凍傷168名士兵的代價,但也積累了大量冬季作戰的經驗,並專為冬季作戰,製造了一批專用的輔助裝備。
首先是棉衣、棉褲、皮帽、手套、皮靴之類的常規裝備,棉衣、棉褲都是用的結實耐用防水的布料,並且設計了各種戰術口袋,方便攜帶子彈、手**等武器工具;皮帽是可以拉下,將整個頭臉全部都包裹起來,只露出眼睛,並配了防風眼鏡;皮靴是用牛皮製成,內襯毛茸,一直到膝蓋以下,腳蓋有防滑設計,可以在厚積雪中行走;手套是背部加厚,而正面略薄,這是因為冬季在野外行動,幾乎是要全部戴著手套,背部加厚是為了保暖,正面偏薄則是方便戴著手套做事;另外每人還配一件白色抖篷,不僅是加一層保曖措施,而且也有利於在雪地里行軍中的隱蔽。
總體來說,雖然是常規裝備,但都是經過了華東**結合1905年的冬天訓練的實際需求,精心設計,不僅有利於防寒保曖,而且還方便作戰。
除了常規裝備之外,非常規裝備則更是提升部隊在冬季作戰的戰鬥力,第一項就是滑雪板,在積雪中行軍是相當困難的,不僅比平時行軍要慢,而且消耗的體力要大得多,但使用滑雪板滑行前進,則不但可以加快速度,還能節省大量的體力,確實是冬季作戰,殺人放火、居家旅行的必備神器。
在1905年的冬天訓練期間,東北戰區就要求華東**製造滑雪板,青島在1個月內,製造了3種樣式的滑雪板,毎種共計10套,交給部隊進行測試,然後根據的結果進行修改,定型。在1906年入冬之後,東北戰區的所有士兵都開始學習滑雪,到現在基本每名戰士都能熟練握滑雪的技能,而在1906年裡,華東**共計製造出15萬套滑雪板,雖然不能確保東北戰區的所有士兵人手一套,但這一次作戰,卻是每個人都可以使用滑雪板行軍,也可以大大提高行軍的速度與效率。
有了滑雪板,自然也就有雪撬。在冬季作戰,用雪撬運需當然要比輪式車輛便利得多,何況在前幾次的戰鬥中,人民軍從俄軍那裡繳獲了大量的馬匹,除了一部份轉給騎軍擴建之外,用來拉車負重的也有5000餘匹,另外還有800多雪撬狗。
在一開始的時候,穿越者還以為這是一群「二哈」,不知道該拿它們怎麼辦才好,因為在舊時空裡,「二哈」的破壞力可是出了名的,但後來審問俄軍俘虜才知道,原來這可不是舊時空裡的寵物「二哈」,而是赫赫有名的西伯利亞雪撬狗。要論拉雪撬的能力,雪撬狗才是最佳的選擇,而西伯利亞雪撬狗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西伯利亞雪橇犬是原始的古老犬種,先祖可以上逆到新石器時代,主要生活在在西伯利亞東北部、格陵蘭南部,屬於中型工作犬,體型小巧結實,身體緊湊,有著很厚的被毛,因此非常適應極地的氣候環境,而且力量大,耐力好,因此從很早就被人訓養用來拉雪橇,參與大型捕獵活動,保護村莊,和引導馴鹿及守衛等工作。不過這種犬類現在到還並不知名,在舊時空裡,西伯利亞雪橇犬是在20世紀初,由美國商人從西伯利亞引入到阿拉斯加,並在1909年,在阿拉斯加的犬賽中亮相,才為世人所知。
俄國人當然知道西伯利亞雪橇犬的用處,因此在遠東地區也訓養了大量西伯利亞雪橇犬,用來拉運物資,雖然俄國修建了連通歐洲與遠東地區的西伯利亞大鐵路,但鐵路沿線的範圍畢竟有限,有不少地方還要靠畜力運輸,而西伯利亞地區有近半年都被冰雪覆蓋,西伯利亞雪橇犬可以發揮很大的作用。俄軍中大約養了1500餘只西伯利亞雪橇犬,但大半都被人民軍繳獲。
穿越者們自然知道西伯利亞雪橇犬的作用,因此得到了這批西伯利亞雪橇犬,人民軍經過試驗,一隻西伯利亞雪橇犬可以長時間的拉動50-60公斤的雪橇負重,而西伯利亞雪橇犬通常是以4-8隻為一組,一個8隻西伯利亞雪橇犬組,經可以拉動約400-500公斤的雪橇,排除了雪撬與西伯利亞雪橇犬的食物重量之外,實際負重有200-250公斤之間。這是相當可觀的運力了。
而將西伯利亞雪橇犬和馬作比較,一匹蒙古馬可以拉動約400公斤的雪撬,和一個8隻西伯利亞雪橇犬組的拉力大體相當,三河馬或頓河馬甚致可以拉動500-600的雪撬,但一匹蒙古馬每天的食量是20-25公斤,三河馬或頓河馬則更是高達30-40公斤,而8隻西伯利亞雪橇犬每天的食量只有10-12公斤,另外馬在耐寒性方面,也比西伯利亞雪橇犬差得多。不過西伯利亞雪橇犬的食物是以肉食或魚類為主,這要比以植物為主的馬貴得多。這也是俄軍只養了1500餘只西伯利亞雪橇犬的原因。
不過800多隻西伯利亞雪橇犬,人民軍還是養得起的,於是一邊學習訓練雪撬犬,一邊在青島方面製造雪撬,但800多隻西伯利亞雪橇犬肯定是不夠的,因此青島方面製做了大中小三種型號雪撬,小型雪撬的負量為150-200公斤,由一個4隻西伯利亞雪橇犬組拉動;中型雪撬的負量為300-400公斤,由一個8隻西伯利亞雪橇犬組或一匹馬拉動,而大型雪撬的負量為600-700公斤,由兩匹馬拉動,這樣大中小相互配合使用,靈活方便,而且極大的提高了人民軍的機動能力。
還有一件裝備是煤油爐,因為在冬季點火不易,也難以找到可燃物,而且在野外動火,也容易被敵軍發現,而煤油辶燃燒容易,最低可燃溫度可以達到零下40度,燃燒完全,熱量高,亮度足,火焰穩定,無煙無異味等優點,因此是很好的野外燃料,給部隊裝備一部份煤油爐,在野外生火、就餐就容易多了。
另外就是在雪地的生存方式,這些都是從舊時空裡帶來的,包括怎樣在雪地里行動,宿營、急救等方面的知識,是經過無數探險者用生命為代價總結出來的經驗,並經過了實踐的認證。
經過1905年冬季的訓練之後,在1906年的冬季,配合這些專用的裝備進行了磨合,人民軍的冬季作戰能力也得到了大幅的提高,這也是人民軍敢於在1月份實施收關計劃的主要原因。
三路進攻的部隊,當然是以東路的任務最重,出動的兵力也是最多,達到了兩個師,因為只有東路是對俄國進行直接打擊,當然俄軍只有兩個營,其實一個師就夠了,但為了將攻取的地方牢牢控制住,還是出動了兩個師。當然東路也是分配到裝備最多的,雪撬狗就有一半拔給了東路。
駐守海參崴的部隊是第一軍,當然現在人民軍在海參崴的控制範圍己大大擴張,不僅僅是局限於一個半島上,現在人民軍己將控制區域擴大到興凱湖東北的虎林縣。而主將劉鐵決定親自帶隊出擊,儘管這一仗並沒有什麼難度,2個師對2個營,打輸比打嬴都難,但畢競是在冰天雪地,天寒地凍中作戰,氣候才是人民軍最大的敵人,在這種情況下,只有主將親自陣,和士兵同甘共苦,才能夠激發士兵的士氣與鬥志。
劉鐵是穿越戰士,在舊時空裡,官兵一體是解放軍的優良作風之一,而穿越戰士也將這一作風帶到了這個時代,在人民軍中,軍官的職務雖然高一些,但並沒有多少特殊化待遇,行軍打仗,吃穿用度基本和普通士兵一樣,最多也就是身邊帶幾個警衛員,有不少穿越的軍官連馬都不要,和士兵一樣步行,當然其實是騎不慣馬。
東路軍的第一個目標是中國境內的伊春縣,距離出擊的地點虎林縣大約有320公里,兩個城市之間相距3、400公里,在這一帶地區,是很正常的事情,因為人口實在太少了。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79s 3.7487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