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唐第一佞臣 第三十五章 越南兄弟占城稻

    永徽三年(公元652年),臘月二十六,下午時分,金華大道武府書房。

    崔義玄拿出武昭儀的信,慢慢放桌上,淡淡說道:「關於武昭儀,老夫了解不多。只知她是太宗的才人,太宗駕崩後,去感業寺出家。永徽二年被聖人帶回宮,今年被封昭儀。二郎,你們有書信來往,對她了解多少?」

    武康搜索記憶,幾分鐘後說:「不瞞崔公,知道些內幕。據小道消息,先帝臥病在床,聖人床前伺候,昭儀就和聖人勾搭上了。永徽元年,聖人去感業寺悼念先帝,和昭儀舊情復燃。」

    崔義玄臉色凝重,不住捋鬍子,沉默良久嘆道:「按照慣例,先帝駕崩,無嗣的宮人,都要出家為尼。昭儀不甘命運,給自己找後路,目光之深遠,城府之深沉,巾幗不讓鬚眉啊!」

    武康點頭同意,忘記九娘正梳頭,又扯掉幾根頭髮,撇撇嘴說:「昭儀能重回後宮,還得感謝王皇后。王皇后無子,聖人偏寵蕭淑妃,她病急亂投醫,想出了接昭儀入宮,對抗蕭妃的餿主意。」

    「何止餿主意,簡直愚不可及」,老崔滿臉鄙夷,繼續毒舌:「引狼入室,鼠目寸光。就算計劃成功,聖人的寵愛,會轉到武氏身上,王氏竹籃打水一場空。」

    「崔公料事如神,確實是這樣」,武康輕拍馬屁,繼續說:「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王氏為昭儀做了嫁衣。昭儀很討皇后歡心,皇后便在聖人面前,三番五次誇讚,致其更受恩寵。後來皇后覺得失控了,又和蕭淑妃聯合,共同對抗昭儀,這就是後宮的局面。」

    崔義玄不置可否,臉色漸漸嚴肅,盯著武康問:「二郎,有什麼感悟?」

    武康斟酌片刻,回道:「沒有永遠的朋友,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斗的死去活來的王皇后、蕭淑妃,為了共同利益,可以化敵為友。武康竊以為,利益是永恆的,無論宮斗還是官場,都暢通無阻。」

    老崔很是欣慰,捋著鬍子笑而不語。武康繼續道:「可惜她們聯合起來,也不是昭儀的對手。兩個月前昭儀產下女嬰,王皇后過來探視,等她離開,昭儀悶死女嬰,栽贓嫁禍。只是我想不到,如此見不得光勾當,竟然和我這個外人說。」

    「這就是她的高明之處」,崔義玄正襟危坐,開始抽絲剝繭:「其一,讓聖人厭惡皇后,甚至起廢后心思。因嫉而殘殺皇家血脈,如何母儀天下?其二,為自己固寵。聖人憐惜她痛失愛女,心中必定愧疚,必然更加寵幸。其三...」

    目光瞟向武康,淡淡說:「其三就是你,把你和她捆一起。老夫認為你是人才,武昭儀也這樣認為。你們都姓武,她還認你作堂弟,你若知道此秘密,只能唯她馬首是瞻。」

    武康不禁苦笑,唉聲嘆氣道:「鞍前馬後沒問題,我擔心她將來當了皇...後,每次見到我,就想起女嬰之死,每次想到我,就重新揭開傷疤。到那時,我就是眼中釘、肉中刺,殺我是早晚的事,可能還滿門抄斬。」

    「耶耶」,焦急的九娘剛開口,被老崔一個眼刀瞪回去,嘟著嘴低下頭,髮髻插上白玉簪,乖巧站武康旁邊。

    老崔見愛女委屈,又是一聲嘆息,搖搖頭說:「二郎因為這種想法,才受刺激癔症的吧?其實不必如此,原因有三。其一,就算她當上皇后,也不能隻手遮天,是否處決朝廷官員,她說的不算。」

    武康苦笑更盛,老崔啊老崔,你是不知道她的厲害,不止皇后這麼簡單,她將來還當皇帝嘞!到時取我性命,比碾死螞蟻還簡單。可惜這些話,只能自己想想,絕不能和任何人說。

    崔義玄繼續:「其二,權利鬥爭向來血腥,皇家更無親情。說句大逆不道的話,玄武門事變才過多久?況且這件事,肯定流言蜚語不斷,能猜到真相的人,多了去了。」

    這話有道理,聰明人多了去了。老崔見他聽進去了,繼續道:「其三,在老夫看來,她真把你當成了心腹。她手中的刀,可以殺別人,可以殺自己孩子,卻不會捅自己心腹,永遠都不會。」

    停頓片刻,老崔微微一笑,作最後總結:「不要杞人憂天,只要不和她作對,盡心竭力供她差遣,永遠不會有事。老夫可以斷定,後宮沒人斗得過她,皇后之位是其囊中之物。對於你來說,此為天賜良機。」

    一番話下來,武康徹底懵逼,還有這種操作?細細品味一番,也覺的有道理,心結漸漸打開,心情陡然一輕。再看旁邊九娘,也是如釋重負,甚至還有些竊喜。

    開導完他們倆,崔義玄把信交給武康,再給他定心丸:「二郎放心吧,不會有事的。你是崔家女婿,就算她將來動殺心,老夫也能保你周全。五姓七望的名頭兒,可不是隨便叫叫的。言盡於此,好好想想吧,九娘跟我回去!」

    語氣有些重,九娘不敢違抗,委屈的嘟起嘴。武康覺的此事因己而起,趕緊起身圓場,卻不知說什麼,撓撓頭訕笑道:「崔公別責怪九娘,都是我的錯,要罵就罵我吧,反正我沒皮沒臉的。」

    九娘瞥他一眼,輕哼了聲,武康賠著笑,見老崔真有開噴勢頭,立刻轉移話題:「崔公,今天宴請臨邑使團,我也過去吧,風寒好的差不多了。哦對了,臨邑到底在哪?」

    「不學無術」,老崔瞪他一眼,科普道:「嶺南道西南,與演州接壤。大概一年前,國王范頭利薨,其子真龍繼立。大臣伽獨叛亂,屠戮范家人,自立為王。百姓不服伽獨,立範頭利的表兄諸葛地為王,請范頭利女兒下嫁。至此臨邑安定,諸葛地遣使入貢,恰途徑婺州。」

    嶺南道西南,與演州接壤,這不越南大兄弟嘛!臨邑,好像是占城...占城國?占城稻!武康腦袋嗡的一聲,興奮的手舞足蹈,臉憋的潮紅,抓住崔義玄袖子:「我說老崔,咱們又要立功了,天大的功...」

    話沒說完,腦殼挨一巴掌,崔義玄黑著臉,厲聲呵斥:「沒大沒小目無尊長,『老崔』也是你叫的?小兔崽子找打!」

    下午三點左右,婺州衙二堂會議室,坐滿婺州大佬。武康眼角餘光偷瞄,除了上番的崔都尉,領導班子到齊了。

    北方的主位,是刺史崔義玄,西邊下首,錄事參軍事盧懷遠。然後是六曹參軍:司功參軍事王林睿,司倉參軍事孫應元,司戶參軍事孫茂,司兵參軍事秦禮,司士參軍事魏應州,司法參軍事武康。

    挨著武康,是團練指揮使於洪志。再往下是三名參軍事,正九品下,類似部隊參謀;一名錄事,從九品上,負責記錄文薄,類似秘書長;孤零零最末尾,是醫學博士華容,從九品下。所謂醫學博士,是政府聘用的郎中,和皇宮御醫一個單位。

    整個婺州官場,除了折衝都尉,就這麼多正兒八經官員,其他都是吏員、臨時工。當然,別駕、司馬、長史等養老官,自然靠邊兒站,沒資格參加大會。

    武康心中暗樂,按資排輩的官場,自己終於不用坐蛇尾了。參軍事、錄事、醫學博士,都隨折衝府上番,按規矩上番半年,可以提前回來。

    老崔見眾人到齊,書吏已就位,宣布會議開始。作為大會豬腳,武康起身發言:「諸位同僚,臨邑內亂初定,遣使入貢我朝,敬受我朝策封。天朝上國,十方臣服,萬邦來儀,為我朝賀!」


    大佬們臉色怪異,老崔直接黑臉,司功王參軍撇撇嘴,善意提醒:「變之,咱們是臨時會議,不是正規禮會,不必說這些。還有,長安在西北方向,你沖東北行什麼禮?」

    眾人不禁莞爾,老於笑出聲,武康老臉一紅,訕訕放下手,乾咳兩聲說:「臨邑使團路過婺州,他們有一件寶貝,讓我垂涎三尺,我稱之為占城稻,當地稱為早米。它有四大特點,耐旱、適應性強、高產、早熟。」

    按武氏發言套路,在東牆釘子上,掛上一張紙,上書「耐旱」二字。現場除了大老粗老於,其餘人無不鄙夷,別人字越寫越好,這位越寫越臭。崔義玄臉更黑,有起身抽他腦門衝動。

    「諸位,不要在意細節」,武康渾不在意,步入正題:「占城所在的位置,我稱為中南半島,那裡農耕落後。播種稻米,旱不澆水,澇不排水,不施肥,不耕耘,任其自然生長。特定自然環境,粗放耕作方式,形成占城稻耐旱、耐澇特性。」

    眾人無不懵逼,還有這種耕地套路?這時醫學博士老華,抬頭看向老崔,一副欲言又止。崔義玄擺手示意,老華起身謙卑道:「武參軍說的不假,聽嶺南的好友說,他們就是這樣,嶺南道最南邊,也是這樣。」

    武康對他善意點頭,繼續道:「咱們的稻子,就嬌氣很多,既怕旱也怕澇。特別是旱,歷朝歷代束手無策。占城稻對雨水需求,遠遠少於我朝稻種。可以這樣說,只要不是大旱,占城稻都能挨得住。」

    聽到這話,眾人無不色變,表情無不嚴肅。地方官最怕旱災,只要轄區大旱,政治生涯基本結束。因為古人迷信,朝廷給你個奇葩理由,德行有虧施政無方,觸怒老天爺不下雨,你都沒地方說理。別說地方官了,真遇特大旱災,總裁都得下罪己詔。

    占城稻耐旱特性,成功打動他們,武康趁熱打鐵,掛上「適應性強」,繼續道:「眾所周知,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就連人類,都有水土不服情況。但占城稻,適應能力強,無論江南還是關內,都能茁壯成長。」

    講述完引進可能,武康掛上「高產」,繼續說:「占城稻的稻穗,比婺州稻穗,長出一寸左右,顆粒也比婺州稻飽滿。諸位同僚,不要小看區區一寸,攤到萬畝田地,產量至少提高三成。」

    大佬們終於瞪大眼,正所謂民以食為天,有糧食就有安定,有安定就有人口,有人口就是政績,有政績就能升官發財。武康很滿意眾人表現,掛上「早熟」,不由得想到九娘。

    古代女子早熟,十三四就嫁為人婦,十六就是老姑娘,在後世不敢想像。他這一走神,有故意吊胃口嫌疑,頓時引起大佬不滿,崔義玄直接拍桌子。

    武康瞬間回神,露出歉意繼續講:「占城稻成熟周期短,從種到收不到兩月,遠遠短於婺州稻。諸位都知道,婺州大部分田地,都是年收一季,兩季作物稀少,產量也不高。個人認為,如果占城稻普及,婺州能收兩季。」

    「此言當真」,崔義玄霍然起身,直愣愣盯著武康。大佬們目瞪口呆,多收一季糧食,什麼概念呀?這要傳到朝堂,絕對天大的功勞,青史留名不在話下。

    武康不敢打包票,歷史記載,占城稻唐末傳入廣西、雲南,宋初引入長江流域,造成「江南熟天下足」。可現在是初唐,相差近三百年,此時的品種,和那時的差多少,誰也不知道。

    斟酌片刻,小心翼翼道:「水稻是喜溫作物,熱量越高,日照越充足,產量就越高。大唐由北向南,氣候逐漸變熱,臨邑比大唐更熱,稻米成熟周期更短,年收兩季不在話下,三季都有可能。至於咱們婺州,我不敢打包票。」

    崔義玄眉頭微皺,緩緩坐下,眾大佬都有些失落。武康環視四周,呵呵笑道:「先不說年收兩季,單前三個優點,就值得引進。萬一成功了,結果不敢想像,萬一『婺州熟,天下足』,那...」

    眾人先是錯愕,隨即莞爾微笑,這是異想天開呀。盧懷遠首先發話:「占城稻四優點,隨便拎出一個,都值得嘗試。然口說無憑,不確定真偽之前,最好別上書長安。」

    「盧公言之有理」,司倉孫參軍看向老崔,提出意見:「前不久剛上書,提出郵政快遞系統,已然震動朝廷。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再拋出占城稻,萬一名不其實,恐遭惡意中傷,請崔公三思。」

    「請崔公三思」,仿佛約定好的,整齊喊出口號。武康不由得暗樂,都是老狐狸,當然知道過猶不及。郵政快遞系統,等明年初見成效,大佬們官升兩級。再拋出占城稻,還是官升兩級,不可能一升四級。所以,功勞慢慢放,品級慢慢升。

    老崔眼睫毛都是空的,當然不拂眾意,一錘定音:「空口說白話,沒真憑實據,自然不能上書。但二郎想法很好,不能就此放棄,咱們婺州引進占城稻實驗,諸位拿章程出來。」

    會場議論紛紛,大佬交頭接耳,幾分鐘後司士魏參軍發言:「既然要實驗,必須有稻種,稻種在臨邑。雖然使團在婺州,咱們不能找他們,因為咱們只能接待,無權過問貿易國事。這樣一來,只能派得力手下,去臨邑收購稻種。」

    司戶孫參軍,先點頭又搖頭,斟酌片刻道:「魏公說的不錯,此是唯一辦法。然而,咱們能力有限,能派多少人?又能收多少種?婺州幾十萬畝耕田,杯水車薪!」

    司兵秦參軍微笑道:「單靠咱們肯定不行,再說一口吃不成胖子,一下買不來全州糧種。就算能買來,百姓未必肯用,畢竟這是種田,是生死攸關大事。」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各說見解暢所欲言,只有老於、醫學博士老華、錄事老張不開口,他們就是打醬油的。老崔馭下有方,氣氛很是河蟹,沒有勾心鬥角情況。

    覺的差不多了,崔義玄乾咳兩聲,待眾人停止討論,又把皮球踢給武康:「此事你先提出,可有良策?」

    武康正襟危坐,提出試驗田概念:「我贊同大家意見,得糧種的辦法,只有親去購買。不過不用勞師動眾,買二十畝糧種即可。我打算開試驗田,請經驗豐富老農,試種占城稻。總結經驗詳細記錄,如果試驗成功,上書朝廷,同時大力推廣。」

    環視眾人,言辭鑿鑿道:「試驗成功後,通知各縣各鄉,帶農夫過來參觀。眼見的事實,遠勝天花亂墜的吹噓,百姓們都不傻,誰不想多打糧食?接下來就是新的套路,優秀糧種替購業務。」

    武康再次起身,掛上「替購」紙張,侃侃而談:「以婺州衙門名譽擔保,秉承不強迫原則,與有意向農夫簽契約。農夫先交納糧種錢,咱們挑選有實力的商賈,組成商隊去臨邑邊境,購買優秀糧種,按契約發給付錢農夫。」

    眾人看怪物似的圍觀,或點頭或搖頭,三參軍事之一的老齊,提出不同意見:「武公,等試驗田出結果,咱們直接上書朝廷,讓朝廷和臨邑磋商,豈不更好?」

    不待武康回答,盧懷遠笑道:「齊參軍此言欠妥,上報朝廷,朝廷派使確認,需要時間;特使回長安,朝臣開會討論,需要時間;朝會通過,籌備銅錢,知會臨邑國,更需要時間。如此一來二去,至少一年時間。」

    齊參軍點頭不語,司倉孫參軍說:「交予商人買糧種,老夫實難放心。商賈狡詐有目共睹,咱們沒見過占城稻,見過也很難分辨,如果商人隨便找些稻米,老百姓遭殃不說,咱們還得背黑鍋。」

    此話引起新一輪討論,士人瞧不起商人。待討論聲小了,武康拋出利益:「諸位言之有理,不能任由商人欺詐。不過我剛才說了,咱們州衙出面,挑選有實力商賈,組建聯合商隊。」

    特意強調「挑選」和「有實力」,老狐狸們瞬間明悟,這是發財好機會啊,瞬間沒了反對意見。

    崔義玄掃視眾人,總結道:「先把試驗田開闢出來,產量好一切好說,產量不好全是廢話。變之身體不適,回家休息,其餘人隨我招待使團。散會!」



  
相關:  火紅年代:我有一扇兩界門  帶着靈泉空間,重生火紅年代  重生1993,從木匠開始    女神的超級贅婿  大明新命記  奮鬥在沙俄  我真的是反派啊  降生記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武唐第一佞臣第三十五章 越南兄弟占城稻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武唐第一佞臣"
360搜"武唐第一佞臣"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9s 3.690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