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唐第一風流紈絝 第一百十七章好事總是多磨的

    (新的一年,新的一天,一切都是新的,期望書友們的生活也翻開嶄新的一頁!黃昏在這裡祝福各位書友們,為感謝書友們一直以來的支持,在新年的第一天加更一章,以示新年的祝福,同時求書友們手中的保底月票,還有打賞和正版訂閱!)

    候在一邊的兩名太醫上前探查了李治的氣息,宣布皇帝駕崩,宮中頓時哭聲一片,跪在李治病榻前的李顯哭天搶地,李旦也是如此,兄弟兩人差不多以頭觸地了;太平公主也嚎陶大哭,悲戚異常,最後賀蘭敏之上前將她摟住,她也繼續撲在賀蘭敏之懷裡哭。//www.qb5.c0m/

    宮內候著的宮人以很快的速度將白色的幃幔掛上,那些早就在邊上待命的處理皇帝善後事的宮人們也快步上前,手腳麻利地布置靈堂,並為殿內幾人戴孝。

    這些宮人早已經在為李治的駕崩做準備了,如此的大事,他們不敢有絲毫的馬虎,所有一切都是尊從禮節行事,任何細節上都不敢出哪怕一點的差錯。

    很快,殿門打了開來,候在殿外的百官也被放進來,全部跪伏在李治榻前。宮內鐘樓和鼓樓都?響了悲涼的喪鐘,各殿的宮人們,也在各自主官的帶領下,以很快的速度掛起了白色的幃幔,這些表示皇帝喪亡的白色幃幔直到李治的喪期結束後才會除去。

    百官們也在進殿前的一會知道了皇帝駕崩的消息。不過他們在今晚被召進殿,候在皇帝的寢殿前時,就已經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了。皇帝身體不好,久病不起,這是公開的秘密,雖然武則天將李治的病情瞞的嚴嚴實實的,但因為都知道皇帝身體有恙,調治沒什麼效果,許多大臣清楚皇帝喪亡是遲早的事,李治駕崩的消息傳出來。驚愕的大臣基本沒有了。

    死者為大,雖然在大唐的朝堂上不需要對皇帝三叩九拜,但皇帝駕崩了,禮節比平時要隆重很多,所有大臣都齊刷刷地跪在皇帝面前,在司禮監及禮部官員的指揮下,行繁瑣的禮儀。

    李治已經好久沒接見過朝臣了,大部的朝臣也很久沒見到他們的皇帝了。如今終於見到了,但陰陽兩隔,皇帝再也聽不到任何人的訴說了,許多大臣失聲痛哭。

    李治病逝後,要停靈七天,入柩前。要整容,並置換精心準備的喪服,待行足了皇帝駕崩之禮後,才可移柩下葬。這一切皆因太宗皇帝李世民駕崩前有訓:「屬纊之後,七日便殯。皇太子即於柩前即皇帝位。依周、漢舊制,軍國大事,不可停闕,尋常閒務,任之有司……」

    皇帝死後的喪事從簡,並要求以後的皇帝喪亡。新皇即位之即全在先皇的靈前,當年的李治就是在李世民的靈前即位,並由長孫無忌宣讀遺詔宣布太子即位的消息,並布置軍國大事。這一切李治都效仿他父親,他死後,儀式依然如此,在眾臣們叩拜的儀式結束後,即宣布皇帝的遺命。

    在李治的靈柩前。侍中裴行儉對著跪伏在皇帝靈前的太子李顯及眾臣宣讀了李治的遺詔:

    「朕聞皇極者天下之至公,神器者域中之大寶,自非乾坤幽贊,歷數在躬,則鳳邸不易而臨,龍圖難可輒御,所以滎河綠錯,彰得一之符;溫洛丹書,著通三之表。緬稽前古,其道同歸。朕之聖祖神宗,降星虹而稟樞電……」

    「朕以眇身,嗣膺鴻緒,欽若穹昊,肅雍清廟,顧諟明命,載迪彝倫。嘉與賢士大夫,勵精為政,勖已想蛟冰之懼,為善慕雞鳴之勤……皇太子顯,握哀履已,敦敏徇齊,早著天人之范,夙表皇帝之器。凡百王公卿佐,各竭乃誠,敬保元子,克隆大業,光我七百之基,副茲億兆之願。既終之後,七日便殯。天下至大,宗社至重,執契承祧,不可暫曠。皇太子可於樞前即皇帝位,其服紀輕重,宜依漢制。以日易月,於事為宜。園陵制度,務從節儉。」


    「軍國大事有不決者,兼取天后進止。諸王各加封一百戶,公主加五十戶。內外文武,九品已上各加一階,三品已下賜爵一級。就徽以來入軍年五十者,並放出軍。天下百姓年五十者,皆免課役,廢萬全、芳桂等宮……」

    在裴行儉宣布完李治的遺詔後,跪伏在李治靈柩前的太子李顯,即當著眾臣的面,即位為大唐的第三任皇帝,行加冕禮,並尊天后武則天為皇太后,恭請裴行儉、劉仁軌、賀蘭敏之、薛元超四位宰相為輔佐的大臣,輔助處理朝事,並大赦天下!

    李治的遺詔洋洋灑灑有千許字,其中最吸引人注意的就是那句「軍國大事有不決者,兼取天后進止,」可以說,無論何朝事,李顯要是不能處斷的,都要回稟天后武則天,李顯任太子時間很短,初即位對朝事基本沒有處理的經驗,大多的事都要諮詢自己的母親,遺詔中的話也可以從另一層面理解,對於軍國大事,武則天才有最後的決斷權!

    誰也不知道,這是李治的真實本意,還是被武則天脅迫了,才寫上去的。但無論如何,武則天現在手中的權利,已經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即使有李顯當皇帝也改變不了這個事實!——

    李治的喪事隆重舉行,整個長安城都處在一片肅穆中,任何喜樂之事都停了,宮中看上去都是一片白色,不只遮擋朱色的幃幔是白色,所有的禁軍將士,也以白帛戴頭裝扮,放眼看去,整個長安都是同一種相似的色彩了,甚至把初夏的綠意都掩蓋了,哀切聲響徹皇城內外。

    皇帝駕崩,這是大唐帝國最大的哀事,不只大唐的朝臣們要服喪,諸番的頭領及國王都要來弔喪,大唐的驛吏們已經將皇帝駕崩的消息傳給需要傳遞的人,當然外番的頭人們趕到長安,也要一兩個月以後了。代他們行喪禮的,則是那些留駐在長安城的使節,一時間,長安城到處都是外蕃的使節在進出皇宮弔唁,代表他們自己及身後的部落和屬國,對大唐皇帝的駕崩表示哀悼。

    許多放外任的大臣,接到皇帝駕崩的消息後,也從任地往長安回趕,準備參加皇帝的喪事。各地戰事都停歇了,在皇帝駕崩後,即使有戰爭還在持續,也必須罷兵,待皇帝的喪期過去後,才可以恢復,幸好如今大唐邊關大的戰事沒有,只有一些小規模的衝突,即使停了,也無關大局。原本已經離開任地,準備回京任職的各御任大都護,則加快了行進的步伐,爭取早一日抵達長安。

    位於梁山的乾陵已經開始修築,數萬工匠和民工被徵集,為李治修築陵墓。這是李淳風在朝時候為李治選定的墓地,風水極佳。李治死了歸葬此地,待武則天去逝後,也將與李治合葬,因此,陵墓修築的事武則天都親自過問,雖然李治的遺詔中有要求喪事從簡的囑咐,但大家都把那些話當作客套,在武則天的主導下,不計其數的金銀珠寶會耗費在這裡,陵墓修建的將會非常宏大,李世民的昭陵都不能與之相比。

    大多的人忙著皇帝的喪事,但依然有許多的大臣,在盡孝意的同時,為國事忙碌著。

    為國事忙碌的主要是裴行儉、劉仁軌、賀蘭敏之、薛元超四位顧命的大臣。李顯雖然繼位為皇帝,但因其行孝心切,整天和李旦一道守在李治的靈前,根本沒去處理朝政大事,朝事全由裴行儉、劉仁軌、賀蘭敏之、薛元超四人處理。因皇帝駕崩,在行喪期間是廢朝的,有什麼朝事需要處理的,都由四人負責,奏本也由他們批閱!他們拿了主意後,再稟報皇帝李顯和皇太后武則天,除非有非常重大,或者難以決斷的事,才去問詢李顯或者武則天,當然這些事還是要武則天拿主意的。

    四位顧命大臣中,劉仁軌年歲已大,再加上此公心智極其聰明,老於世故,雖然被選為顧命的大臣,但並不發表什麼意見,薛元超也是如此,比劉仁軌更加不管事,可以說朝政大事基本都是由裴行儉和賀蘭敏之決定。而裴行儉在李治駕崩後,從武則天嘴裡知道了賀蘭敏之早已經替她處理朝事,批閱奏本,惶然之下,也不敢私自批閱奏本,把這件大事主要交給了賀蘭敏之負責,可以說大部的奏本都是由賀蘭敏之代為批閱,再交給李顯和武則天硃批。

    賀蘭敏之是因武則天一力要求之故,才被李治選為輔佐的大臣的,不然以他的年齡和資歷,是不可能被委以這樣重要的職務的,所有人都清楚這一點,賀蘭敏之自己也知道。但現在這已經不重要了,李顯當個甩手掌柜,其他三位顧命大臣都因為不同的原因,沒能很好地履行他們的職責,賀蘭敏之擔當起了處理朝事的重任,而武則天在知道情況後,並沒有什麼的不高興,反而鼓勵賀蘭敏之,盡最大的努力把事兒做好。

    但好事總是多磨的,有人對此表示了不滿。

    在李治的靈柩運往梁山,未下葬之時,守侍中裴炎上表奏言:新即位皇帝未實際到職,以為先皇守孝為由,不參與處理朝事,要求武則天宣天后令於中書、門下施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本站)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最新全本:、、、、、、、、、、



  
相關:  泱泱大唐  護唐風流  武唐春  重生之激情年代  明帝國    掛了99次之後  我在異界有座城  天唐錦繡  星辰之主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武唐第一風流紈絝第一百十七章好事總是多磨的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武唐第一風流紈絝"
360搜"武唐第一風流紈絝"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85s 3.7109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