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宣年間 第二十五章 結

    長安愈發冷了,但長安卻並未因此冬眠,反而比平時更加火熱。筆神閣 www.bishenge.com

    百姓們殺雞宰牛,囤辦年貨,打掃庭院,準備迎接每年中最重要的節日——元日。

    麻雀成排的停在樹枝頭,側著腦袋望著進進出出忙碌的僧人。每年第一場雪之後,各個寺廟便會在朔、望兩天的黃昏在庭院裡撒上粟米,餵食無處覓食的鳥雀們。

    久而久之,麻雀們竟會在每年第一場雪之後的朔、望兩天自發聚集在寺廟中,等待著唾手可得的美食。

    各家飼餵的貓也在年底混了一個肚圓,懶洋洋的趴在樹杈上曬著太陽,任憑鳥雀在耳邊聒噪,任憑老鼠在牆根下做索,它視而不見。

    而到了年底,百姓也慷慨了起來。見到做索的老鼠竟也不趕,而是大大方方的甩過去一塊麵餅,吆喝著:「過年了,過年了」

    即將辭舊迎新,歡欣的氣氛充斥長安各處,卻唯獨鑽不進那宣政殿。

    宣政殿內,皇帝扶著額頭,低聲說道:「呵,兩朝宰相,朕最信任的、替朕分憂解難的人,竟然背著朕勾結親屬向朕的仇敵倒賣羽箭,這是多麼諷刺的事情?這是多麼令人膽戰心驚的事情?」

    「今天倒賣羽箭給回鶻,明日是不是就要將朕的首級擺在烏介的案几上?!」,皇帝突然站起來,指著跪扣在地的李珏吼道。

    李珏老淚縱橫:「罪臣無話可說,只求陛下恩賜罪臣速死!」

    「笑話!天大的笑話!!君君臣臣,你像是一個做臣子的樣子嗎?你心裡裝著大唐的社稷嗎?你心裡有拿朕這個天子當回事了嗎?你做什麼事情都是為了你自己,為了你那個比你命都貴重的表弟!!」

    在這當口,李德裕、鄭肅、虞臨、譚澤露、馮領、于波等人坐在一邊低著頭,不敢言語。天子之怒,誰敢碰觸?

    罵了一陣子,皇帝的氣也消了幾分,襯思了一會兒後,問虞臨:「虞卿,兩人按律當如何處置?」

    早在李知溫被李岐親自押解回京城之後,虞臨、馮領與鄭肅三人已經審理過此案,一致認為李知溫、李珏兩人當死,判卷遞送到御史台,經過御史崔元藻審核之後,便遞交給皇帝。

    一天之後,皇帝召三人覲見,試探性的問三人判詞可合情合理合法。三人以為皇帝認為判卷有失公允,於是便再次會審,並請監察御史旁聽,並手書卷表呈送皇帝,表示三司並無任何徇私。

    這一次皇帝沒有再召見三人,三人以為此案就此了結,便收押兩人進大理寺獄,謄抄案卷,歸檔入庫,只待皇帝批覆之後,將兩人處死。

    但是沒想到,皇帝會突然在十二月二十一日召見虞臨等三人,等三人匆匆趕到宣政殿的時候,發現李德裕等人也在。

    不一會兒,皇帝又派人將李珏召來,虞臨、馮領、鄭肅三人心裡開始沒底了。

    就在剛才,皇帝怒斥李珏的時候,他們三人的心裡一直在想著皇帝這是什麼意思,是不是判詞依舊有失公允,在情、理、法之中少占了一樣?如果是這樣,皇帝會不會處罰自己?將會怎麼處罰自己?

    三人越想越是害怕,不一會兒腦門上就流出了汗。

    但是,皇帝向虞臨問出李珏與李知溫該如何處置的時候,三人心裡的石頭卻落地了,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的判詞合情合理合法,反而是皇帝想要判詞不公允。

    知道了這一層,虞臨拱手回答道:「陛下,臣以為,李珏固然罪惡滔天,車裂十次都不為過。但臨近元日,正是上天賜福之時,此時見血光,大凶也,來歲定然不吉」

    馮領也舉起玉笏說道:「陛下,臣附虞正卿所言。李珏乃是兩朝宰相,勞苦功高,陛下應當法外開恩,一來展示王化,彰顯陛下聖德,二來安撫老臣,老驥伏櫪尚且志在千里,何況老臣乎?」

    但是鄭肅卻舉起玉笏,義正言辭道:「陛下,臣以為······」

    「陛下,臣以為虞正卿所言極是,元日吉祥,不易見血光,請陛下酌情定奪」,李德裕打斷了鄭肅的話,搶先向皇帝說道。

    鄭肅看了李德裕一眼,李德裕沖他輕輕搖了搖頭。

    皇帝坐回龍榻上:「鄭卿,你以為什麼?」

    鄭肅舉起玉笏:「陛下,臣以為虞正卿所言極是,臣附議」

    皇帝滿意的點點頭,對馬元贄說道:「宣旨」

    「靈州刺史,靈州團練使李知溫,本卑賤也,然朕發其於制舉,授其綸巾,天恩霖降。然其卑賤之心不改;齷齪之行漸露,竟盜羽箭轉賣回鶻,得其錢財與婢女,實乃國中之賊,當嚴懲不貸」

    「著免去一切職務,其三族內十五歲以上男子皆黥面,流三千里,往邊為役,其後人永不錄用。三族內十五歲以下男子與所有女子,皆沒掖庭宮為奴」

    「戶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李珏,雖有從犯之嫌,但念其有功於社稷,有苦於江山,貶為桂州刺史,兼任桂州團練使,元日後即刻上任,不得有誤,欽此!」

    李珏在宣旨讀完之後,渾身都在顫抖,響頭磕的聲聲在耳:「罪臣謝陛下,謝陛下啊!」

    「元日將近,南衙之事倍於平時,卿等退下吧,退下吧!」,皇帝嘆了一口氣,在馬元贄的攙扶下起身來,向偏殿走去:「朕封璽了,有事明年再議,朕想高高興興過年······」

    倒賣軍械與敵國,這幾乎是等同於謀逆,皇帝可以毫不猶豫的誅滅李知溫與李珏的九族,將他們兩人處以極刑。

    但皇帝卻在最後對兩人網開一面,其中緣由,恐怕也只有皇帝清楚了。

    當初,在王元秋的幫助下,還是穎王的皇帝被神策軍擁入宮中,雖然仇士良最終將錯就錯,但擁立穎王為皇帝還是頗有操作難度。

    仇士良與魚弘志發右神策軍五百,自皇城西之右銀台門入,擁著穎王直入蓬萊殿,面見日薄西山的文宗皇帝。

    當時陳王李成美、楊賢妃在榻邊侍奉,見仇士良與魚弘志帶甲闖進來,都十分的不高興,楊賢妃更是大聲呵斥仇士良:「陛下在此,安敢不敬?滾出去狗奴才!」

    仇士良對魚弘志使了一個眼色,魚弘志將穎王從後面拽到前面:「奉陛下詔,立穎王為皇太弟,監察國事」


    「放肆!」,楊賢妃大怒,扇了仇士良兩巴掌,又扇了魚弘志兩巴掌。

    仇士良冷笑一聲,衝著身後的神策軍士一揮手,神策軍士當即湧進來,將楊妃與陳王架了出去。

    仇士良轉頭看著穎王,又向榻邊努了努嘴:「殿下,陛下有話對您說,請您上前附耳」

    穎王畏畏縮縮卻不敢上前,仇士良與魚弘志當即拽著穎王的袖子,將其拖到文宗皇帝身邊。

    文宗皇帝當時虛弱的連頭都不能轉動,只能斜著眼睛看穎王。穎王被嚇的轉頭到一邊,不敢與文宗皇帝對視。

    而仇士良則看著虛弱的文宗皇帝,高聲唱道:「陛下有旨,冊穎王李炎為皇太弟,監察國事!!」

    穎王面色蒼白,眼淚當即流出來,仇士良蹲下來對他說:「殿下,您該謝恩」

    穎王木訥的叩首,又木訥的被仇士良等人帶出大殿,神策軍士留守蓬萊殿,將千牛衛等驅散。

    按照仇士良的計劃,調動神策軍將蓬萊殿封鎖,朝臣、皇子、妃嬪等一律不許朝見。自己與魚弘志則陪伴著穎王守候在文宗皇帝身邊,待文宗皇帝駕崩,馬上便讓皇太弟穎王登基為皇帝,自己可有擁立之功。

    但是沒想到,他們剛出蓬萊殿,楊賢妃便與劉弘逸一起,帶左龍武軍五百自左銀台門方向衝過來,將仇士良與魚弘志等人包圍其中。

    蓬萊殿周圍的神策軍士見狀,也圍攏過來,與龍武軍士對峙。

    仇士良直面劉弘逸,詰問道:「劉大人,請問這是為何?難道你要造反不成?」

    劉弘逸冷哼一聲:「是仇大人你們要造反吧!私自帶禁軍入後宮,包圍陛下寢宮,侮辱嬪妃,並假傳聖旨,每一條罪都夠誅殺你十次了!」

    仇士良並不畏懼,反而氣勢更盛:「陛下立陳王李成美為皇太子,不過是因為奸人的脅迫,陛下曾授予我密詔,立穎王李瀍為皇太弟,我今奉旨行事,驅趕奸人,有何不妥?」

    「而今你們帶兵阻攔,不是抗旨造反又是什麼?」

    楊賢妃指著求是仇士良罵道:「狗奴才!你說誰是奸人?來人,掌嘴!」

    兩名龍武軍士得令立即上前,神策軍士馬上擋在仇士良面前,怒目瞪著龍武軍士,龍武軍士不敢上前了。

    仇士良笑道:「楊賢妃,我又沒說你是奸人,你何必動這麼大火氣?哈哈哈」

    劉弘逸板著臉:「陛下授予的密詔在哪裡?」

    仇士良揚起頭:「陛下病得如此嚴重,怎麼可能提筆?而且身邊又有奸人,中書舍人與翰林學士都不得入內,如何傳旨?唯有口詔耳」

    「這麼說,無憑無據?」

    仇士良一字一頓的回答道:「老奴便是憑證」

    「你假傳聖旨!!」,劉弘逸一揮手:「來啊!拿下!」

    仇士良聞言,一把將穎王拽到前面,向著周圍的龍武軍士喊道:「此乃陛下欽定皇太弟,誰敢上前造次?!你們要抗旨謀反嗎?」

    這一番話果然有用,龍武軍士們停了下來,將目光都投到了劉弘逸那邊。

    皇帝欽定的皇太子陳王李成美早在仇士良帶兵前來的時候,就已經逃出宮了,劉弘逸根本就沒有什麼可以依仗的,只能幹巴巴的喊:「陛下欽定陳王李成美為皇太子!爾等安敢說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話?!」

    本來文宗皇帝是要為陳王李成美舉行冊封大典的,但是因為文宗皇帝病重,冊封大典一再延遲,目前看來是不能舉辦了。

    這就給了仇士良機會,也給了穎王機會。在冊封大典沒有舉行之前,誰是儲君尚未可知,尤其是在文宗皇帝病的連話都說不清的時候,爭鬥與矛盾才更加激烈。

    雙方劍拔弩張,誰也不退讓,已經有軍士將刀抽出來一些,準備搏殺,動亂一觸即發,似乎無可避免。

    而在那個關鍵的當口,李珏從政事堂匆匆趕到,攔在雙方面前。

    劉弘逸以為李珏會站在他這邊,因為他與李珏皆是輔佐陳王的輔政大臣,而且立陳王李成美也是李珏提出來的。

    但沒想到,李珏竟然站在了仇士良這邊,跪扣穎王,等於承認了穎王的身份。

    這讓劉弘逸大感意外,他一下子愣在了原地。

    李珏為宰相,乃是百官之首,他這一跪,等於官員皆承認了穎王皇太弟的身份,陳王李成美便再無機會。

    劉弘逸怒火中燒,拂袖而去,這場衝突也就到此為止了,穎王皇太弟的身份算是確定下來了。

    事後,劉弘逸大罵李珏,稱其為「豎子小人」,宮內多有流傳。但無人深究李珏為何突然變節,牛僧孺也曾經問起,李珏含糊其辭,屢次搪塞,後來便無人再提起了。

    君君臣臣,李珏何嘗不知?

    穎王、陳王各有宦官支持,而宦官則在外有援引,一旦雙方發生衝突,大唐必亂。再者,神策軍勢眾,龍武軍勢弱,一旦開戰,陳王,楊賢妃等必遭迫害,朝堂必混亂,大唐必亂。

    思前想後,李珏代替大唐選擇了穎王!又代替大唐背負了罵名,畢竟李珏是大唐的臣子啊!

    而穎王登基為帝後,並沒有忘記李珏在蓬萊殿之前那一跪,所以才力保李珏與李知溫的性命。

    君君臣臣,皇帝又何嘗不知?



第二十五章 結  
相關:  唐旗飄揚    御天武帝  武映三千道  龍王醫婿  盛世嬌寵:廢柴嫡女要翻天  太荒吞天訣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武宣年間第二十五章 結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武宣年間"
360搜"武宣年間"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94s 3.644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