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廣告1 ( ) 幾天後,王元初和小車老師帶著幾麻袋的圖書,從陸安州風塵僕僕的趕回了紅石灣。燃字閣 www.ranzige.com
那個時候還沒有通往鄉村山區的客運班車,出山去一趟縣城真是太不容易了。
王世川、王家軍叔侄只能用木板車,把所有的書籍和兩位老少先生馱到了鮮花坪。
小車老師長這麼大,去過的最遠地方就是上河沿區政府所在的那個山溝小鎮,她的三年高中生涯都是在那渡過的。所以縣城對於她來說,已經是從未見過的大世界了。
回來的路上,這個學名叫車文的女先生,還在不停的纏著軍子問這問那。
年輕人悅耳歡快的嬉笑聲,就像山澗里叮咚流淌的泉水一樣,打破了秋日曠野的靜寂,也使人忘卻了山路的漫長。
十八盤的下坡路到了, 軍子愜意的斜坐在板車的拉手上,一隻腳不時蹬著地面提供助力。王世川坐在板車的尾部扯著拉繩控制下滑的速度,保持車身的平衡。
木板車猶如按上了馬達一般自動狂奔了起來,車上的負荷重,滑行的速度也比往常快了許多,這也是物理學上慣性原理。
有點像大江大河裡那些順水放排的船工們,也是王世川叔侄這樣靠山吃飯的拉車人,漫長苦行途中最愜意的時刻。
秋日的下午陽光燦爛,蔚藍的天際間飄著幾朵白雲,連綿的山野上五彩斑斕。
王元初老先生經不住奔波,這會正斜靠在麻袋上抽著紙菸閉目養神。
小車老師起初有點害怕,緊緊抓著軍子的後背叫嚷著讓他蹬慢一點。
慢慢的她也放鬆了開來,青春的激情在胸懷中蕩漾,情不自禁的張開雙臂唱起了歌來。
「九九那個艷陽天來喲,十八歲的哥哥坐在河邊! 東風呀吹得那個風車轉哪, 蠶豆花兒香呀麥苗兒鮮.....!」
一曲唱罷小車老師自己都不好意思了,覺得自己太孩子氣。
「車文,你唱的真好!賽過那些歌唱家了!」軍子不失時機的回頭恭維道。
「你就胡扯!我怎麼能和人家比!」車文嗔怪的在軍子的背後錘了一下。
聽著兩個年輕人打情罵俏,長輩王元初似乎睡得更沉了,王世川點著一隻紙菸,羨慕的看著兩人的背影苦笑了一下。
雖然二十七周歲的生日剛剛過去,但他覺得自己從來就沒有青春過,餘下的歲月也只剩下過日子了。
「我真沒騙你,哈哈哈!車文,山外好玩吧?以後我經常帶你出來!」
「好玩是好玩,可我沒有時間啊!平時我又要收茶又要上課!空閒時間還得幫我媽干農活!」小車老師無奈的嘆息道。
「星期六下午我來接你,星期天下午再把你送回來!讓我老爹和你爸說!」
心儀的女子對自個有意思,至少不反感,也讓軍子勇氣倍增,厚顏無恥的慫恿車文姑娘道。
「小車,我這大孫子油腔滑調慣了,你別聽他的!」
老先生恰到好處的睡醒了,提醒車文道。他知道軍子在外闖蕩這麼些年,早成江湖老油子了,沒見過世面的小車老師肯定經不住他的忽悠。另外他也有老舊的成見,覺得自家的孫兒泥腿子一個,配不上車文這位女秀才。
「老爹,你這話我就不愛聽了!車文人漂亮又有文化,憑啥就要在紅石灣那個鳥不拉屎的山旮旯里呆一輩子!就憑公社每月開給她的十塊錢的工資?」
軍子正是血性旺盛的年齡,感覺老爹在他喜歡的女孩子跟前沒給自己留面子,於是很是不痛快的反駁道。
「是啊小車,這些書回去你也要多看看!你們年輕人的路還很長,要想這輩子活得精彩,就一定要走出大山!」
王元初當然知道軍子是啥心思,但已經不敢再揭穿他了,轉而鼓勵小車老師道。
「軍子,平時就算了,縣城裡要是放好看的電影你就過來接我!老校長,你回頭跟我爸說一聲,麻煩你了!我不會耽誤上課的!」
小車老師央求王元初道,正是對於一切新事物都充滿好奇的貪玩年齡,這趟去縣城電影院看過一次電影,車文從此就迷上了這種新鮮的玩意兒。
儘管關於未來、關於人生,她還有很多的無奈和迷茫。
「好嘞!下次我還用大板車來拉你!」
車文的話令軍子頓覺渾身電擊了一般,滿心的快樂澎湃而出,腳下也充滿了使不完的力氣。
「坐大板車好醜啊,像進城賣豬似的!你騎自行車來吧,來之前給我寫信,我們在鮮花坪碰面!」
車文畢竟是文化人,城裡人的所有做派她看一眼就會了。
用大板車拉著媳婦進城,那是一字不識的莊稼漢們才會幹的事情。
而小車老師的委託也給王元初出了道難題,如果真親自開口向老車支書提起這事,就等於為自己的長孫前去提親了。
人家答應還好說,萬一一口回絕,丟了臉面事小,以後彼此之間就不好相處了。
不管是紅石灣小學的基建、生源,還是紅石灣茶廠未來的發展,都還有很多地方需要仰仗這位父母官。
儘管他也非常喜歡車文這女娃,知書達理賢惠能幹。能取回這樣的長孫媳婦,也是他們老王家的福分了。
回到紅石灣後,老先生向兒子提起這事,王世川的感覺卻和父親正好相反,他認為侄子相貌堂堂一身的本事,與小車老師正好般配,更何況是兩個年輕人自個先對上眼的。
老車支書為人大氣爽快,肯定不會因為結親家不成而壞了老輩人的交情。
所以父親可先探探老車支書的口風,無論成與不成都是好事。
從十八盤到鮮花坪,是一段十多里的下坡盤山公路。
在王世川一聲「鮮花坪到咯」的吆喝聲中,這趟苦中作樂的長途旅程也進入了尾聲。
南山上的宋代古塔頑強依舊,矗立在水庫邊的山包上,令王元初觸景傷情,想起了很多年輕時候的往事來。
當年這片山溝溝里還沒有如今的水庫,皖西北最大的茶市麻埠街就在山下的西沙河邊上。
市井茶樓繁華如煙啊,還有他們這些青衫禮帽、前往文昌宮朝拜的莘莘學子們。
人生苦短呀,舊時的船歌還在耳邊迴響,然而滄海已經變成了桑田,一晃這輩子都快走到頭了。
進麻埠衣冠堂堂,
出麻埠屌蛋精光。
鮮花坪上回頭望望,
有錢還來麻埠逛逛。
…..
從陸安州買回的幾百本圖書,放滿了紅石灣小學閱覽室的所有書架。
有十幾套小人書,包括《岳飛傳》、《楊家將》、《鐵道游擊隊》、《西遊記》等連環畫的全冊,都是那個時代的娃們最愛看的通俗讀物。
四大名著和《紅岩》、《青春之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樣的紅色,構成了閱覽室的主體藏書。
還有少量那個年代在國內廣為流傳的外文譯本,《茶花女》、《基督山伯爵》、《悲慘世界》等等。
肯定也少不了唐詩宋詞、四書五經、魯迅文集、十幾本新華字典和《十萬個為什麼》。
一些小娃們看不懂的哲學、文學書籍,是專門為學校老師們準備的精神大餐,馬克思的《資本論》、盧梭的《懺悔錄》、《荷馬史詩》、泰戈爾的詩集列於其中。
放報紙的木架也從教師辦公室移到了這兒,還有一大摞《大眾電影》的彩版期刊,是小車老師從舊書攤上低價淘購來的。
那個時候新華書店的圖書售價,大多在一毛到兩三塊之間,書目也不像如今這般的豐富。
所以王元初他們帶去的三千元經費,差不多把書店貨柜上擺放的書籍不重樣的買了一遍。
也使得紅石灣小學的藏書規模,一下子升級到了區辦高中的水平。
沒有手機網絡、電影電、文化生活極度匱乏的年代,這些圖書給師生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精神衝擊,也帶來了教學管理上的短暫混亂。
閱覽室日常開放後,孩子們一門心思全迷在了小人書里,都沒有精神安心的聽課了。
王元初不得不臨時制定了一套硬性的規章制度,把娃們的注意力重新拉回學習上來。
每周每位學生只准借一本圖書,借書時間在周六下午放學之後,周一上午的課間要歸還圖書。損壞圖書、逾期不還者,取消一學期的借閱資格。
而且借書、還書的流程,都由老先生親自登記把關,誰都不能蒙哄過去。
這個規定實施後效果明顯,上課時間不再有人在課桌下偷看小人書了,課間休息孩子們都成了講故事的小能手。
中外古今名家們的神來之筆,向這些山里娃展現了一個萬花筒般的魔幻世界,使他們第一次切身感受到了文字之美。
知識改變命運的覺悟,也在這些娃們的心靈深處,從此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經過王元初校長的這一番努力,紅石灣小學終於脫胎換骨了,由破敗偏遠的荒蕪之地變成了遠近聞名的模範小學。
但這所山區學堂還有兩大發展瓶頸,是老先生個人力量無法突破的,一個生源問題,另一個就是交通的閉塞了。
所以後來很長一段時間裡,人們談到紅石灣小學,都會說那兒的景色優美遠離鬧市,教學居住環境不錯,藏書又多,是個讀書修身的好地方。
但王元初校長之後,仍然沒有幾個山外的公辦教師願意來紅石灣。
大家都知道,如今的社會現實而又趨利,在紅石灣小學這樣的地方待上一年半載,整個人都會變成廢柴跟不上時代了。
學校閱覽室的規章制度,只對一個人例外,便是我們的王家成同學。
老爹當眾宣布,他從今往後不要做家庭作業了。
但要求是每天去閱覽室里看書,平時也不能進教室影響其他的同學。
對於一個虛年九歲的「厭學型」兒童來說,還遠遠沒有產生讀書的使命感,上課和做作業都是不喜歡不願意乾的苦差事。
雖然老爹的話等於是放棄了大成子的學業,但這個憨娃還是開心的不得了,以為老爹在以權謀私溺愛他呢!
從此以後,王家成同學真是照著王元初老先生安排的那樣,從早到晚都以閱覽室為家了。只在黃昏散學之後,才會出來和幾位同班的小夥伴們野匪一番。
大成子用了大概十幾天的時間,把以前從未讀過癮的小人書,統統囫圇吞棗的重看了好幾遍。
最初只是看花花,慢慢開始有意識的用僅能認識的文字和漢語拼音,去研究小人書的情節內容了。
等所有的小花書都看膩歪了,大成子才注意到書架上還有同名的書,於是又有了新的動力。
剛開始就像看天書一般,啥也看不懂。
求教前來取書的小車老師,一番費勁口舌手把手的教學之後,這個皮孩盡然學會了使用《新華字典》,從此他讀書的野路子也就如虎添翼了。
正如老爹王元初先前預料的那樣,書本是通往知識和智慧的橋樑,而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
一個學年的時間,在興趣的驅使下,大成子這個皮娃盡然懵懵懂懂讀完了閱覽室里的大多數藏書。
他的心智之門好像一下子被打開了,整個人變得安靜了許多,連看人的眼神也變得深邃了起來。
最主要的,大成子突然想重新走進教室里上課了。
王元初老先生大喜過望,建議王家成同學在二年級復讀一年。
「我不要留級!二年級的語文、數學我兩天的時間全都看完啦!題目全都會做,字也都認得!」
大成子驕傲的抗議道,他自從有了重回學堂的心思之後,確實把原來的課本從頭到尾重看了一遍,發現其中的內容太簡單了。
一個初中生回頭翻看小學生的課本,就是這樣的感覺。
老先生起初還不相信,親自出了兩套試卷考核大成子。
除了板書還像以前那樣的鬼畫符之外,這個皮娃盡然做對了所有題目,小短文的寫作聲情並茂,遠遠超過了二年級學生娃的正常水平。
「奶奶!大頭孫子開竅啦!我們老王家從此又多了一個大學苗子,哈哈哈!」
老先生改完孫兒的試卷,開心的呼來老伴,拂卷長笑了起來。
他的另一個預言後來也得到了應驗,直到上大學,大成子學習上的事情再也沒讓家人操心過。整個初中、高中階段,王家成同學都是所在年級「學霸」級別的傳奇人物。
他學習方法上的野路子,是其他的孩子沒有辦法效仿的。
但是小學打基礎階段的放任自流學習法,還是留下了後遺症。
大成子丑掉渣的板書習慣未能得到及時糾正,對於後來的高考成績產生了太大影響。
王家成幾十年後還在反思,當年的卷面板書如果能好看工整一些,憑他真實的學業實力,考上清華復旦應該不難。
他的人生也許會是另外一番模樣,至少不會繼承老爹的衣缽,回到家鄉縣城做一名清貧的教書匠了。測試廣告2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95s 3.6988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