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王朝更迭 第127章王莽「篡漢」

    王莽在政治界獨步天下依靠的是他的權謀。文師閣 m.wenshige.com人有所長,必有所短,軍事就是王莽的短處。王莽力求得到民心,全因害怕失去民心。在王莽的思想意識里,從未出現過戰爭的干擾。崇尚周公的治理,又身在和平的年代,王莽根本不知道戰爭為何物。

    義軍剛剛造反時,王莽的反應很像秦二世,他認為天下安康,百姓不會造反。直到義軍如山崩般震動長安城,朝臣紛紛上書,王莽才覺悟。他從未想過的事情到底發生了。自認為深得民心的他,一夜之間成了眾人唾罵誅殺的對象,王莽很迷茫。

    靜靜地等待時間流逝的王政君,期待著歷史給出的最後答案。她再也沒有力量去干涉整個事件的發展,不過作為同樣時代洪流中的一個人,她渴望知道最後的結果。對於已經傷心過度的王政君而言,結果只是一個事件,不摻雜任何人類情感的歷史事件。

    義軍勢大,王莽手上沒有勇當萬夫的將軍,因此他連封七個將軍。就戰爭而言,王莽深信人多力量大,他認為七人足以挫敗義軍。王莽的政治理想是贏得民心,受民景仰。他很愛惜民心,人多力量大的想法來自王莽的民心觀念。這次,王莽將政治觀念嫁接到軍事戰略上,卻不將政治權謀用到軍事上。這點看來,王莽很是失敗。作為一個愛惜民心的人,他的所作所為恰恰是一步步地踐踏民心。

    因為義軍都是關東人,為防止軍隊倒戈,王莽禁止關東人擔任將領。七位將軍領軍迎擊義軍後,王莽又任命三位將領,命他們分別駐守函谷關、武關和宛縣。這三個關口是保衛長安的三道防線,函谷關離長安最近,宛縣距長安最遠。劉崇勢單力薄,他率領的第一波義軍就是敗在宛縣。

    失去民心後的王莽,面對著百姓的內外夾攻。迎戰義軍的部隊剛出發,京畿地區立刻發生內亂。懂得利用時機的人都會想,王莽派遣大軍出戰在外,長安兵微將寡,如果及時起義,王莽一定守不住皇宮。趙朋和霍鴻正是因為懂得看破這一點,才順勢起義想藉機發財的。這倒不能怪他們,想當年漢高祖劉邦也曾利用天下大亂,順勢起兵。順勢起兵的人越來越多,義軍的隊伍也逐漸壯大。

    朝廷大軍作戰在外,趙、霍義軍遇到的阻力很小。很快他們二人率領的義軍勢如破竹般,接連攻下二十三個縣,翟義所領導的義軍勢大,但只是手足之患;趙、霍義軍勢小,卻是心腹之患。一旦義軍攻入長安城,王莽只能面對失敗的慘狀。

    心腹患大,真是火燒眉毛。急得王莽連忙派衛尉和大鴻臚領兵出城,命他們死力攻擊趙朋義軍;又命騎都尉和城門校尉嚴守長安城,不讓閒雜人隨意進出。王莽視皇宮為老家,派人嚴密巡邏。

    王宇的老師吳章分析有理,王莽還是敬天畏神的。就在義軍內外夾攻之時,王莽抱著年僅三歲的皇太子劉嬰,氣急敗壞地前往劉家祖廟。他指天為誓,極力證明自己並不想當皇帝。王莽說,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保護劉氏祖業,絕無二心。為了安撫百姓激憤的情緒,王莽傳書四方諸侯,告訴他們劉嬰很安全,王莽沒傷他一根毫髮。

    上天再次站在了王莽一邊。就在王莽即將敗亡的關鍵時刻,王莽軍大敗翟義軍於陳留郡。翟義十萬大軍,竟然不堪一擊,只能說是天意。義軍失敗,翟義即刻被捕,最後被五馬分屍了。想當皇帝的劉信則趁亂逃亡,不知所蹤。為了大漢基業滿腔赤誠的翟氏父子,先後為國犧牲,實在是可敬!

    最大的義軍被剿滅後,趙朋這等專門依靠投機存活的小角色更是不堪一擊。俗話說人逢喜事精神爽。轉危為安的王莽此時更是銳氣當頭,他派出幾支大軍,將趙朋義軍活活擠死。主要勢力被消滅後,王莽花費兩個多月,徹底剷除義軍。

    義軍四起,確實非常驚險。平定下來後,王莽堅信大難不死必有後福。為了後福,王莽決定大幹一場。王莽愈發相信他才是順應天命應該當皇帝的人。

    王政君看著義軍興起和衰落,著實百感交集。正當王政君感慨之際,王莽呈上一封奏疏,說剿滅義軍後,四處出現祥瑞;祥瑞接連出現,是天意使然;王莽功比周公,他不再用攝政年號,而是直接掌握政權。王莽表示,待劉嬰長到二十歲,他就交出政權。王莽說等劉嬰長到二十歲,但劉嬰哪天死,只有鬼才知道。

    王莽攝政期間,天下到處都是災難,到處都是祥瑞。不能時光穿梭,很難判斷是災難多,還是祥瑞多。但是,義軍四起,即使沒有天災,人禍也不小;即使有祥瑞也早就被踏平。無論災難和祥瑞,受盡苦頭的總歸是忠厚老實的百姓。

    公元8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王莽前往劉氏太廟祭祀,接受加冕典禮;接著,王莽頒布詔書,說祥瑞接連出現,預示他將登基稱帝,甚至就連漢高祖劉邦也同意他即位。王莽此言甚是荒謬,他的這些奇談怪論和耿育當年的論調真是半斤對上八兩。

    公元8年,十二月一日,王莽登基稱帝,建立新王朝。

    王莽所做的一切,只是為了證明他獲得皇權上順天意,下合民心。然而,獨掌大權隻手遮天的王莽,很有自說自話的嫌疑。縱使百姓有眼,也有口難言。王莽為了爭取民心,證明自己的合法性,他決定搶奪王政君手中的玉璽。

    劉欣死後,為防止董賢擅權,王政君在第一時間將玉璽搶到手。自搶到玉璽起,玉璽從沒離開王政君。王莽登基稱帝,只有玉璽在手能證明他是被禪讓的。簡單來說,如果王莽沒有玉璽,他就是篡位,就是盜國賊。為了皇權,王莽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只差最後一步了,無論如何,他都要走到。

    自王莽掌權,王舜就是連接王莽和王政君的橋樑。為了少傷感情,王莽又派王舜去向王政君要玉璽。這不是王舜第一次逼迫王政君,對付王政君,王舜已經總結出經驗了,即用很好聽但很有威懾力的話曉諭。王政君也不是第一次遭遇王舜,一見到王舜,王政君就發生條件反射:第一時間拒絕,第二時間沉默,第三時間順從。

    王舜拿走玉璽,王莽爬到權力的頂峰!


    王莽自編自導了一場應天意、順民心的大戲。他的所作所為可以說是前無古例,後無來者。在歷史的舞台上,真正的主角是人民。可是,王莽自始至終站在聚光燈下。陪著王莽做戲的官員,生動形象地演繹了食人者、牧人者、治人者。也許有人憎恨他們無能,阻擋了歷史前進的車輪。那是因為我們看不清他們背後的大漢百姓。看不到他們光鮮靚麗的衣衫之後,生活在最底層的百姓們所過著的悽慘生活。

    稱帝後的王莽,下定決心開始大刀闊斧地改革。皇帝改革是改良,不是革命。

    改良就要從上層建築著手,慢慢發展,最後改變下層經濟制度。王莽改良,先改政治,第一刀砍向政府機構。

    舉一個例子,王莽改大司農為羲和。大司農管理農業,相當於農業部長,王莽改名字為羲和,管理內容不變。「羲和」二字來源於周朝,因為王莽想回到周朝。一般而論,如果只改名字,不變內容,屬於假改革,成不了大事,也壞不了事。然而,王莽復古心切,一改再改,百姓就受不了了。再舉大司農為例,王莽將它改為羲和,百姓還沒適應,他又改為共工。別說百姓不能適應,朝臣都被王莽給轉暈了。

    政府政策講求前後一致,互相協調,否則無法施行。王莽朝令夕改,使得百姓根本記不住各部門的名稱。再以地名為例,王莽將一個地名接連更改幾次。如此一來,如果大漢百姓寫信,不特別註明地址,信根本無法送達。王莽改革的出發意願很好,但是卻用錯了手段,結果王莽只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第一刀剛砍下去,肉還沒切下來。王莽的第二刀就伸向了土地。古代中國是重農抑商,土地是百姓生存的根本。國家稅收主要來自土地,如果土地政策大亂,天下必然大亂。王莽為了能夠恢復周朝制度,決心效仿周朝推行井田制。井田制的基礎是土地國有,國家分配土地。然而,歷史行至大漢時代,土地已經開始私有化,政府允許民間買賣土地。土地私有使得漢代出現了很多地主豪強和大姓宗族。王莽新政要收回土地,那些因掌握土地變得富有地主豪強和大姓宗族自然不滿。地主豪強和大姓宗族的勢力不大,但也不容小覷。畢竟他們是一方的霸主,如果這些人聯合造反,王莽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天下亂作一團。

    王莽收回土地,按人口平分土地給百姓,自然能夠得到百姓的支持。然而,王莽又新頒布一條法令,禁止人口買賣。必須承認,政府禁止人口買賣有利於維護人的尊嚴,是一條好的法令。

    然而,尊嚴也是需要經濟基礎。一個人如果沒有經濟基礎,為了尊嚴,就只能餓死。中國是小民社會,平常百姓沒有經濟積累,通常是今年吃去年的糧。如果遇上荒年,百姓就要遭受饑荒。每逢荒年,為了避免餓死,百姓只能選擇賣身為奴。如今,王莽禁止買賣人口,也就意味著遇到荒年,百姓不能賣出自己,除了打劫和造反,只有等死。禁止買賣人口很好,但前提條件是國家能保障百姓的基本生活。

    歷史上,王莽改革中最出名的要數貨幣改革。王莽廢除漢朝的五銖錢,以新換舊,以小換大,很簡單。然而,喜歡將簡單問題複雜化的王莽,面對複雜問題束手無策。王莽准許通用的新貨幣,有六種,分別是金幣,銀幣,龜幣,貝幣,錢幣,布幣。

    可以想像,大漢百姓去買一頭牛,有可能背上一袋錢。如果買賣雙方所帶的貨幣恰好相異,市場上的人將不是買賣東西,而是彼此交換貨幣。學經濟的人都了解貨幣只是一種通用於市場的符號。市場交易本身要求貨幣具有通用性,王莽制定的貨幣政策,使得貨幣喪失了本身的通用性,這樣一來相當於將百姓帶回原始的以物易物的交易階段。

    可以這樣說,在極大程度上擾亂了平民階級的日常生活作息,同時對於西漢商人階級的利益觸動是最大的。市場交易中最為重要的貨幣喪失了本身的通用性,這怎可使得?資產階級最需要的就是他們手中大量貨幣的流通運作。

    王莽效仿商朝的體制,對於經濟方面進行中央控制。他在長安、洛陽等重大城市,設立五均司市和錢府官,五均司市統一物資調度,穩定市場物價。如果百姓缺少資金,錢府官負責借錢給百姓。

    朝廷充當銀行,貸款公司角色,借錢給百姓。新的朝廷這樣干,那龐大的地主,貴族階級群體可不答應的,本來就是我放貸,你搶我生意,斷我財路呀!

    總之,王莽的改革並不是在周朝的基礎上稍作創新,其根本目的不是適應時代的變化,而是實現他自己心中完美的理想社會。

    也正是他的一系列相關操作,讓後世的人猜想,他可能是個穿越者。

    但無論如何,他終歸是個失敗者!

    那他是敗給了誰?他是敗給了西漢的地主階級?西漢的貴族階級?

    他是敗給了西漢的整個社會群體!

    我可以肯定的說,如果他沒有啟動土地國有制這一項政策,沒有設立五均司市和錢府官觸動了龐大的地主階級群體和貴族階級群體的根本利益,讓他們面臨喪失大量廉價勞動力的危機,從而連番發動叛亂。如果沒有地主階級鼓動農民群眾而發動的混合大範圍起義叛亂的話,那大新王朝存活的概率終歸比真實歷史上要大。

    每一個新王朝的建立開端,都是與相應的既得利益群體進行深入合作才促成的,利益與利益的交換。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筆神閣手機版閱讀網址:


https://www.pierrebotton.com/596991/690.html
相關:    耀世狂兵林北蘇婉  楊辰秦惜  醫道無雙陳飛林秋涵  錦鯉棄婦:隨身空間養萌娃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歷代王朝更迭第127章王莽「篡漢」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歷代王朝更迭"
360搜"歷代王朝更迭"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79s 3.1602MB

TG: @feiwug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