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文宗天曆元年九月十八日(1328 年),朱元璋生於貧苦農家。其父朱世珍,母陳氏。他在家排第四,族中兄弟排第八,故名朱重八。其祖籍在沛國相縣,一支遷句容。
朱元璋稱祖父朱初一宋末元初率家人從句容至淮北墾荒,定居泗州盱眙縣。父親朱世珍五十歲時於濠州鍾離縣東鄉生下他,十年後又遷西鄉,最後至太平鄉孤村莊。他在家中排行第八,自幼便深陷貧困與艱辛之中。
由於家境貧寒,朱元璋童年時期未曾接受過正規教育,從很小就開始幫著父母在田間勞作,卻依然難以維持全家的溫飽。
1343 年,濠州旱災。次年春又蝗災瘟疫。不到半月,朱元璋父母及大哥相繼離世。他家沒錢買棺、無地安葬,朱元璋稱「殯無棺槨,被體惡裳,浮掩三尺,奠何餚漿!」鄰居劉繼祖給地,兄弟用破衣裹屍將父母葬於劉家地。
為活命,朱元璋與二哥、大嫂和侄兒被迫分開逃生。15 遂的他走投無路,只好進入皇覺寺當了和尚。寺廟的存糧也很快耗盡,17 歲的朱元璋被迫離開寺廟,外出化緣。
朱元璋邊乞討邊走,從濠州南下至合肥,西入河南,經固始、信陽,北至汝州、陳州等地,東過鹿邑、亳州,於至正八年(1348 年)回皇覺寺。
在這流浪的三年中,他走遍了淮西的名都大邑,接觸了各地的風土人情,見了世面,開闊了眼界,積累了社會生活經驗,這段生活對朱元璋的一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此時正值元末農民起義風起雲湧,「明王出世,普度眾生」說法流傳,朱元璋流浪中有所接觸。
1352 年,朱元璋收到兒時夥伴湯和的來信,邀請他參加郭子興的義軍。恰在此時,他的師兄秘密告訴他,說有人知道此信,要去告密。於是,朱元璋去投奔郭子興的紅巾軍。這一年,朱元璋二十五歲。
朱元璋入伍後,作戰勇敢,機智靈活,粗通文墨,很快得到郭子興的賞識,於是把朱元璋調到帥府當差,任命為親兵九夫長。
當時郭子興有一養女,是其至交馬公的女兒。馬公死後,他最小的女兒便由郭子興收養。郭子興見朱元璋是個人才,於是便把養女馬氏嫁給了朱元璋,從此軍中改稱他為朱公子,朱元璋另起了正式名字元璋,字國瑞。
朱元璋見濠州城諸將爭權奪利,決心依靠自己的力量,開創新局面。至正十三年1353年,朱元璋回鄉募兵,同村鄰鄉的熟人聽說朱元璋做了紅巾軍的頭目,紛紛前來投效。很快募兵七百多人,回到濠州,郭子興十分高興,就提升朱元璋做了鎮撫。
朱元璋攻下滁州後,親侄兒朱文正、姐夫李貞攜外甥前來投靠,他得知二哥、三哥、姐姐已去世。當時還有定遠孤兒沐英,朱元璋收這三個孩子為養子改姓朱,後來又收養二十幾個義子。
朱元璋攻滁州時,郭子興受排擠,不久朱元璋攻下滁州,郭子興前來,朱元璋交兵權,三萬隊伍紀律嚴明、軍容肅整,郭子興歡喜。
在濠州之戰中,郭子興的隊伍初戰不利,損失慘重。朱元璋主動獻策,分析敵軍布陣的弱點,提出火攻之策。此役,朱元璋雖無兵權,卻親率一小隊精兵繞後縱火,打亂敵軍陣腳,最終郭子興的部隊以少勝多,殲敵三千,俘獲糧草輜重無數。
郭子興初起義時,擁兵數千,占據一方。朱元璋投身其麾下,得以學習行軍打仗、管理隊伍之法。在六合之戰時,郭子興部隊被圍,城中糧草僅能支撐五日。
朱元璋組織敢死隊,趁夜突襲敵軍糧倉,燒毀大半,敵軍無奈撤圍。經此兩役,郭子興軍中將士紛紛為朱元璋請命,郭子興權衡之下,重新給予朱元璋五千兵馬的兵權。
公元 1352 年,各地起義軍紛紛崛起。濠州作為戰略要地,成為了元軍重點圍剿的目標。當時元軍兵力多達兩萬,而朱元璋帶領的義軍小隊僅有五百餘人。面對敵眾我寡的嚴峻形勢,朱元璋深知正面交鋒難以取勝,於是決定夜間奇襲。
他挑選了五百名身強體壯、英勇無畏的戰士,趁著夜色悄悄接近元軍營地。元軍防備鬆懈,朱元璋等人迅速潛入,找到敵軍糧草存放處,點燃火把,引發大火。元軍營地頓時陷入混亂,部署被打亂。
郭子興率領義軍主力趁勢進攻,朱元璋帶領小隊在敵軍中奮勇拼殺。最終,義軍成功攻克濠州。
此役勝利後,朱元璋聲名大振,被郭子興擢升為親兵九夫長。這一晉升不僅使朱元璋在義軍中的地位得到顯著提升,也為他後續的發展積累了更多的資源和威望。
此後,朱元璋更
加受到郭子興的器重,有了更多施展才華和抱負的機會,為他日後的崛起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次,朱元璋外出,看到一個小孩在哭,朱元璋問: 「為什麼哭」,說是等父親。朱元璋仔細一詢問才知道,原來孩子的父親和母親都在軍營,父親在營中養馬,母親和父親不敢相認,只好以兄妹相稱。
,!
朱元璋意識到,部隊軍紀存在問題,他們攻破城池後,擾民滋事,擄掠婦女,這樣下去,部隊將失去民心。於是,朱元璋召集眾將,申明紀律,下令歸還軍中有夫之婦,讓城中許多被拆散的夫妻團圓。此事廣為傳頌,朱元璋深得民心。
隨著戰功的積累,朱元璋在起義軍中的地位不斷提升。但郭子興的隊伍內部矛盾重重,派系林立,朱元璋意識到難以在此實現自己的抱負。
1353 年,朱元璋徵得郭子興同意,帶領徐達、湯和等二十四名親信南下定遠,開啟了獨立發展的道路。
在定遠,朱元璋巧用計謀,收編了當地民兵三千餘人。隨後,他揮師攻打元軍占據的橫澗山,元軍兵力兩萬有餘,而朱元璋所部僅有四千餘人。
但朱元璋精心部署,分兵多路,採取聲東擊西的戰術,最終以少勝多,大敗元軍,繳獲了大量的糧草和兵器,實力大增。
此後,朱元璋相繼攻克滁州、和州等地。在和州,他面臨著軍糧短缺的困境。此時,他得知和州附近的巢湖水寨存有大量糧食,但水寨被元軍和其他勢力包圍。朱元璋親率大軍,與水寨首領聯合,擊退了敵軍,成功獲取了糧食,解決了燃眉之急。
1355 年,郭子興病逝,小明王韓林兒任命郭子興之子郭天敘為都元帥,張天佑、朱元璋為副元帥。
郭天敘和張天佑在攻打集慶路(今南京)時戰死,朱元璋順理成章地成為了這支義軍的實際領袖。
朱元璋深知要在亂世中立足,必須擁有穩固的根據地。1356 年,他親率大軍攻打集慶路,採用火攻戰術,突破了元軍的防線,成功占領集慶路,並改名應天。此時,他的兵力已達十萬餘人。
應天周圍強敵環伺,東邊有張士誠,西邊有陳友諒。朱元璋採取了「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策略,默默積蓄力量。
1360 年,陳友諒率領大軍東下,直逼應天。朱元璋採納劉基的建議,設下伏兵,在龍灣大敗陳友諒,陳友諒狼狽而逃。此役過後,朱元璋的勢力進一步壯大。
1361 年,小明王韓林兒封朱元璋為吳國公。朱元璋繼續擴充實力,整飭軍隊,加強訓練。他還注重發展經濟,鼓勵農耕,減輕百姓賦稅,使得根據地的民生得到改善,為後續的戰爭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1363 年,陳友諒傾盡全力,打造了數百艘巨型戰艦,率領六十萬大軍圍攻洪都(今南昌)。朱元璋親率二十萬大軍救援,與陳友諒在鄱陽湖展開了一場生死決戰。
戰鬥初期,陳友諒的戰艦高大,朱元璋的軍隊處於劣勢。但朱元璋沉著應對,利用風向,採用火攻戰術,燒毀了陳友諒的大量戰艦。經過三十六天的激戰,陳友諒中箭身亡,其軍隊潰敗。鄱陽湖之戰的勝利,奠定了朱元璋統一江南的基礎。
1359年,朱元璋陸續攻占浙東餘下各地,常遇春克衢州、胡大海克處州,至此朱元璋部控制江左、浙右各地,向西與陳友諒部相鄰。
是年五月,小明王升朱元璋為儀同三司、江南等處行中書省左丞相。1361年正月,封朱元璋為吳國公。
此時,儘管朱元璋擁有十萬兵力,但是占有的地盤仍然很少,而且四面受敵。東面和南面是元軍,東南是張士誠,西面是徐壽輝,雖然同是反元武裝,但是張、徐二人同小明王卻相互敵視。
不過,北面小明王、劉福通率領的紅巾軍主力,大大牽制了元軍,而且,張士誠、徐壽輝的力量還不足以兼併朱元璋。張士誠占據一方,其勢力雄厚,兵強馬壯。方國珍則憑藉海上優勢,頻頻滋事。這樣一來,朱元璋暫時面臨著一個很好的發展機會。
朱元璋精心謀劃戰略。對張士誠,他逐步蠶食,切斷其補給線。在激烈交鋒中,朱元璋親自指揮,於 1367 年攻破張士誠大本營,張士誠兵敗就擒。
在收編張士誠的軍隊時,朱元璋得到了不少有能力的將領和士兵。其中,潘元紹的將領選擇歸降。朱元璋看重他的軍事才能,對其加以任用。而對於那些頑固抵抗、不願歸降的士兵,朱元璋依法處置,以維護軍紀和穩定。
在與方國珍的戰鬥中,朱
元璋水陸並進。方國珍勢力很快瓦解,無奈投降。方國珍的部下中,葉兌的謀士選擇歸順朱元璋。朱元璋欣賞葉兌的智謀,多次向他請教策略。葉兌也積極為朱元璋出謀劃策,在後續的治理和征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通過巧妙的策略和收編人才,朱元璋成功消滅張士誠、方國珍等勢力,統一江南。此後,他大力改革,加強軍事管理,發展經濟,為建立大明王朝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與方國珍的戰鬥中,朱元璋水陸並進。方國珍勢力很快瓦解,無奈投降。
方國珍部下有一位謀士劉仁本選擇歸順朱元璋。朱元璋欣賞劉仁本的智謀,多次向他請教策略。劉仁本也積極為朱元璋出謀劃策,在後續的治理和征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為朱元璋出謀劃策,在後續的治理和征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
通過巧妙的策略和收編人才,統一江南。此後,他大力改革,加強軍事管理,發展經濟,為建立大明王朝奠定了堅實基礎。
1367 年,朱元璋以徐達為征虜大將軍、常遇春為副將軍,率領二十五萬大軍北伐。北伐軍一路勢如破竹,先後攻克山東、河南、河北等地。
在北伐過程中,朱元璋制定了詳細的戰略計劃,充分考慮了各地的地形、敵軍分布以及民心向背等因素。號召北方百姓反抗元朝統治,加入到明軍的隊伍中來。
1368 年正月,朱元璋在應天正式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
同年八月,隨後,明軍以凌厲之勢攻占大都,終結了元朝在全國的統治。
當時,朱元璋派出徐達、常遇春等將領率領約二十萬大軍出征。徐達指揮主力,常遇春率奇兵,兵分多路進擊。元軍在大都約有十萬兵力,但內部腐敗,紛爭不斷。
經過數日激戰,明軍攻破大都城門。此役,徐達指揮有方,常遇春勇猛殺敵,將士們浴血奮戰,終獲勝利。
隨後,朱元璋繼續推進統一大業。在西北,擴廓帖木兒等元朝殘餘勢力尚存。
公元 1370 年,朱元璋派遣馮勝率領五萬大軍出征。馮勝一路克服艱難險阻,在定西與敵軍交鋒。最終,馮勝巧用戰術,擊敗擴廓帖木兒,穩定西北局勢。
在西南,明玉珍建立的大夏政權及土司勢力盤踞。公元 1371 年,朱元璋派傅友德、藍玉等率十萬大軍出征。他們面對複雜地形和民族情況,憑藉出色的軍事和政治策略,收服土司。在與大夏政權的決戰中,藍玉衝鋒在前,擊潰敵軍,實現西南平定。
朱元璋崛起收編了眾多起義軍隊伍,收編了巢湖水軍和陳友諒部分的殘部和一些規模較小的起義軍勢力主動歸附於他。這樣也減少了傷亡。
朱元璋收編時,展示出自己的寬容和誠意,承諾給予歸附者合理的待遇和地位,同時也會對收編隊伍進行整合和改編,使其更好地融入自己的軍事體系。
至此,朱元璋統一全國,結束分裂,為明朝的發展奠定基礎。
:()歷史追光者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9s 3.7207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