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金天命十一年(1626 年),努爾哈赤毒疽發作而死,皇太極繼承汗位,這一過程較為複雜,存在多種說法。
朝鮮的《魯庵文集》裡記載,老汗努爾哈赤臨死的時候說:皇太極能實現我的志向。然後就去世了,也沒留下其他明確的遺名。所以皇太極得到汗位,是符合努爾哈赤臨終所說的話的。
長期以來,一些研究明清歷史的專家覺得,皇太極的汗位是從他的小弟弟多爾袞那裡篡奪來的。但是這種說法遭到一些人的懷疑。
因為努爾哈赤很痛恨多爾袞的生母不忠,在去世前特意命令她殉葬。那個時候多爾袞才十五歲,既沒有什麼功業,也沒有威望,所以不可能立多爾袞為繼承人。而且皇太極即位後,對多爾袞特別關愛和重視,多爾袞也盡心盡力地輔佐皇太極。
愛新覺羅·皇太極出生於1592年。1626年,34歲的皇太極繼承汗位。彼時的他已步入中年,在這個重要的人生節點,皇太極肩負起領導後金的重任。
此後的十年,即1626年至1636年為天聰年間。在這段時間裡,皇太極積極推行政治改革,加強中央集權,削弱貝勒勢力,使後金政權逐步走向穩定和強大。同時,他在軍事上也不斷開拓進取,多次對明朝發動進攻,擴大了後金的疆域。
1636年,皇太極在盛京(今遼寧省瀋陽市)天壇祭天,正式改國號為「大清」,改元崇德。這一重大舉措標誌著後金政權向更高層次的發展,為清朝的建立奠定了堅實基礎。
皇太極共育有十一個兒子和十四個女兒。他們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也各自扮演著不同的角色。
皇太極年12歲時就跟隨父兄作戰,參與了諸多戰役,逐漸積攢人脈。
萬曆四十年(1612年)參與殲滅烏喇部。在努爾哈赤宣布與明朝作戰後,皇太極主張先攻取撫順,並命人扮作馬商進入撫順城,裡應外合成功攻下撫順,後又隨父親先後攻取開原、鐵嶺,攻滅葉赫部,馳援科爾沁使得察哈爾蒙古首領林丹汗遠遁。
努爾哈赤為汗前期,有意培養長子褚英為繼位人,但褚英心胸狹窄,擁權自重,對兄弟和群臣百般欺凌,後被努爾哈赤監禁並處死。
1616 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稱汗,年號天命,並封皇太極為和碩貝勒,稱四貝勒,命他佐理國家政務,處理朝中機要事務。此時皇太極 24 歲。
皇太極以其聰明才智和卓越的領導能力,被委以重任。在這個階段,皇太極開始接觸政務和軍事謀劃決策,積累了豐富的政治和軍事經驗。他積極參與國家治理,為後金的穩定和發展貢獻力量。同時,他也在這個過程中逐漸樹立起自己的威望,為日後繼承汗位奠定了基礎。
皇太極繼承汗位之初,戰爭繁多,內外衝突嚴重,中央權力分散。皇太極採取各個擊破的手段,打擊、削弱各方勢力。
阿敏是努爾哈赤弟弟舒爾哈齊之子,為鑲藍旗旗主,是一位重要的軍事將領。當時阿敏負責駐守永平府(今河北省盧龍縣)、灤州(今河北省灤州市)、遷安(今河北省遷安市)等地。
明朝大將孫承宗督兵二十萬進行反攻,阿敏面對明軍的強大攻勢,覺得後金軍難以支撐,又擔心自己陷入絕境,加上可能對局勢判斷失誤等原因,便下令盡殺明朝降將,然後棄城撤兵。
皇太極抓住這個機會,以阿敏棄守四城的罪名,下令諸貝勒共議其罪。僅三天,諸臣便按皇太極的意思定了阿敏 16 條罪行,將其從攝政貝勒降為庶人再到奴隸,並終身幽禁。這一舉措削弱了鑲藍旗的勢力,讓皇太極的汗位更加穩固,朝著加強中央集權邁出重要一步。
後金天聰五年(1631 年),莽古爾泰是努爾哈赤第五子,正藍旗旗主。在攻打大凌河城時,莽古爾泰因攻城策略與皇太極發生口角,甚至拔刀相向。皇太極便以「御前露刃」之罪,革去莽古爾泰大貝勒銜,降為多羅貝勒。進一步削弱了三大貝勒的勢力,使皇太極在集中權力的道路上又進了一步,為他日後獨掌大權奠定基礎。
阿敏和莽古爾泰在當時後金政權中地位重要,他們手握重權,對皇太極的統治構成挑戰。皇太極極大地削弱了其他貝勒的勢力,加強了自己的統治地位,推動了後金政權向封建化和中央集權發展。
後金天聰六年(1632年),廢除與三大貝勒俱南面坐、共理政務的舊制,取得汗的獨尊地位。
同時,皇太極效仿明制,建立國家機構取代八旗制度,逐漸將治理國家的權力集中到自己手中。
自後金天聰三年(1629年)起,建立由滿漢文人組成的「文館」,職掌「翻譯漢字書籍」「記注本朝政事」。
後金天聰五年(1631年),設立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分掌國家行政事務;後金天聰十年(1636年),將「文館」擴充為內國史院、內秘書院、內弘文院,統稱「內三院」,隨後建立都察院,改蒙古衙門為理藩院。重用漢臣。
努爾哈赤為政時期,多以殘暴手段向遼瀋地區推進,實行奴隸制政策,大肆屠殺和奴役漢族百姓,導致漢人暴動,後金社會動盪。
皇太極執政伊始,便強調「滿漢人民,均屬一體」,著手解決民族矛盾。他一即位就安撫民眾,改女真族為滿洲族,頒布法令宣布對滿人、漢人一律公平對待,將努爾哈赤推行的「漢人每十三壯丁編為一莊,按滿官品級分給為奴」政策改為「每備御止給壯丁八人、牛二頭、以備使令,其餘漢人分屯別居」,使大量漢族奴隸取得「民戶」地位。
後金天聰五年(1631年),皇太極頒布《離主條例》,規定貴族的奴婢可通過告發主人罪行獲得自由,還放寬了逃人法,允許漢人逃走,即使抓住也不治罪,這一條例限制了滿洲貴族的某些特權,有利於漢人爭取改變身份和地位。
皇太極將發展農業放在恢復經濟的首位,針對滿族貴族輕視務農的做法,多次訓誡他們改變觀念,認清耕織生產的重要性,強調出兵征伐的目的在於掌握土地、人口,以作為立國根本,並非只為貪圖財利,並下令安排農作物種植要根據自然條件因地制宜,以保證收穫。
他還注意體恤民力,保證農民有足夠生產時間,下令但凡有妨礙農務的工程,一律不復興築。此外,皇太極還採取措施發展手工業、冶煉業,大力提倡種植棉花、推廣紡紗織布,獎賞技藝出眾的紡織工匠。
從後金天聰五年(1631年)開始,後金已能成批生產紅衣大炮;隨著農業、手工業的恢復和發展,後金商業貿易也出現較興旺局面,在對外貿易方面,後金用地方特產同多方通商,換取生活用品,在內貿方面,皇太極鼓勵各族商人設店售貨,同時整頓商業稅收,嚴禁官員收賄漏稅。
實行科舉考試是皇太極選拔人才的重要措施。後金天聰三年(1629年),他首次考試儒生,執政期間多次舉行考試,從滿、漢、蒙等各族生員中拔取優秀人才,有時還單獨對漢族生員進行考核,對漢族生員中原來淪為奴僕的,都將他們從奴籍中拔出。通過科舉考試,一大批漢族知識分子被網羅到各級行政機構中,維護著後金的統治秩序。
皇太極統一漠南蒙古各部的征撫工作。一方面屢派使者,招誘巴林等部歸附;另一方面,集中兵力對付察哈爾部林丹汗。
後金天聰六年(1632 年),皇太極率軍西征林丹汗。他先召集各貝勒激勵鞭策,表明此次出征的重要性和決心。隨後下令八旗軍直取林丹汗住地,大軍過興安嶺進攻察哈爾。
林丹汗聽聞後金大軍來襲,選擇放棄領土逃到歸化城。皇太極得知後,帶領諸貝勒大臣分兵兩翼前進。在這次行動中,清軍行動迅速,很快到達歸化城南及明國邊境。對於當地逃匿的居民,清軍將其俘虜,而對于歸附的人,則編為戶口進行管理。
皇太極是將歸附的人按照一定的組織形式進行劃分,登記他們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家庭情況等,然後將他們分配到不同的旗屬或者部落組織中,明確他們的身份和歸屬,以便進行管理和統治。
後金天聰九年(1635 年)九月,皇太極在出征察哈爾的途中意外獲得了元朝的傳國玉璽。這一重大發現讓諸貝勒大臣們興奮不已,他們認為這是「天命」歸金的象徵。於是,紛紛上表,恭請皇太極「順天應人,即皇帝寶座」「擁汗稱帝,一生竭力」。皇太極見時機成熟,便以「順天應人」為由,開始籌備登基稱帝事宜。
後金天聰十年(1636 年),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改元崇德,同時將族名女真改為滿洲。
次日,皇太極率領百官來到太廟,追尊祖先,表達對先輩的敬意和感恩之情。皇太極大封臣屬,根據眾人的功勞進行封賞。
多爾袞是努爾哈赤第十四子,此時他已嶄露頭角。天聰二年(1628 年),17 歲的多爾袞隨皇太極出征察哈爾蒙古多羅特部,因戰功被皇太極賜予「墨爾根岱青」稱號。此後,在多次征戰中,多爾袞屢立戰功。
隨著皇太極稱帝和一系列改革措施的推行,多爾袞的地位日益重要。他被封為和碩睿親王,手握正白旗,
成為後金政權中的重要人物。多爾袞不僅在軍事上為後金的擴張立下赫赫戰功,在政治上也展現出卓越的才能。他積極參與皇太極的各項決策,為後金的穩定和發展出謀劃策。
皇太極徹底擊敗林丹汗後,開始處理朝鮮問題,要求朝鮮像當年對元朝一樣對清朝稱臣納貢,朝鮮國王李倧拒絕,皇太極大怒,決定親征朝鮮。
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調集滿洲、蒙古各部兵馬匯集瀋陽,次日大軍正式出發。他讓多爾袞、豪格各帶兵從寬甸進攻朝鮮,派遣戶部承政馬福塔、前鋒大臣蘇薩等進入漢城為內應,自己帶領主力部隊從正面進攻。大軍出發後勢如破竹,連續攻陷義州、郭山、平壤,國王李倧試圖帶領嬪妃和大臣逃亡江華島,未成功。十二月末,清軍直達南漢山城,朝鮮國王李倧被迫投降,朝鮮成為清朝的藩屬國。
在征服朝鮮之後,皇太極的目光轉向了明朝。寧遠之戰後,袁崇煥著力構築關寧錦防線,給後金的進攻帶來極大阻礙。
明崇禎四年,袁崇煥手下的得力戰將祖大壽參與構築關寧錦防線,執行袁崇煥的軍事部署。袁崇煥對祖大壽十分信任和倚重,祖大壽也對袁崇煥忠心耿耿。
在袁崇煥被崇禎皇帝治罪後,祖大壽一度感到恐慌並率部譁變,但後來又重新為明朝效力,繼續鎮守錦州等地。
祖大壽奉命在大凌河築城保衛錦州。城牆還沒修完,皇太極大軍就兵臨城下。祖大壽倉促應戰,可城中糧草不足,幾次突圍都被金兵殺回,無奈只能困守城中。
皇太極圍困大凌河城十天後,開始勸降祖大壽。祖大壽要求皇太極對天宣誓不殺將吏兵民,隨後開城投降。但祖大壽後來又找機會逃回錦州,繼續死守。祖大壽的詐降讓皇太極震怒,皇太極便想趁機包圍錦州,打通關寧錦防線,為清軍入關掃清障礙。
明崇禎十三年,皇太極命鄭親王濟爾哈朗、多羅貝勒多鐸等人領兵修築義州城,制定長圍久困、迫其出降的作戰計劃。
次年,皇太極在錦州城外築起營壘,深挖壕溝,樹起柵木,將錦州圍得密不透風。
明崇禎十四年,錦州東關守將吳巴什降清,清軍攻占錦州外城,徹底完成對錦州城的包圍。錦州守將祖大壽向明朝廷報告說「錦城米僅供月余,而豆則未及一月,倘若金兵再來進攻,寧錦氣脈中斷,那麼松、杏、錦三城形勢就非常危急,朝不保夕了」。
崇禎帝命洪承疇領八總兵,步騎十三萬,去解錦州之圍。皇太極見形勢危急,不顧鼻子出血,經過六天急行軍趕到松山部署清軍。二月十八日清軍攻入松山,生擒洪承疇,祖大壽也因孤立無援被圍一年後投降。此戰清軍占領了除寧遠外的明朝關外全部城鎮,為清軍入關徹底掃清了障礙。
皇太極在成功突破關寧錦防線後,繼續領導後金(清)開疆拓土、鞏固政權。這場關鍵戰役發生在明崇禎十四年(清崇德六年,1641 年),
在這兩年間,皇太極並未停下前進的腳步。他一方面致力於穩定新占領的地區,加強對明朝關外城鎮的治理;另一方面,積極謀劃未來的戰略布局,為清軍入關做著充分的準備。兩年後,也就是 1643 年八月初九日,皇太極猝死於盛京後宮,結束了他 17 年的統治生涯,享年 51 歲。
廟號太宗,葬瀋陽昭陵。皇太極在位期間,開科取士,統一漠南,展現出他的雄才大略和卓越領導,為清朝的崛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336s 3.6727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