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明珠,生於 1635 年 11 月 19 日,葉赫那拉氏,建州葉赫(今吉林省四平市鐵東區葉赫鎮)人,隸屬滿洲正黃旗。他是葉赫貝勒金台石之孫,尼雅哈第三子,詞人納蘭性德之父,清朝大臣。
順治八年,納蘭明珠擔任鑾儀衛治儀正,已參與處理章奏等機密事務。順治十八年,改任內務府郎中。康熙三年,升為內務府總管。康熙五年,任弘文院學士,開始參與國政。
康熙六年,他一系列被抬旗,進入旗分佐領,足見康熙對他的重視。在清朝,「抬旗」就是把人從地位相對低的旗籍提升到地位高的旗籍。清朝的八旗分為上三旗和下五旗,上三旗由皇帝直接統領,地位更高。能享受更多特權和更好的待遇。
康熙十一年,改任兵部尚書。康熙十二年,皇帝檢閱八旗兵時,因納蘭明珠提前頒布教條訓練士兵,軍容莊嚴整齊,康熙對其才能讚賞有加。康熙十六年,納蘭明珠授內閣大學士,成為宰輔之一。
他在諸多事務中為康熙帝獻計獻策,其意見多被採納,在收復台灣、與沙俄談判、撰修政書等方面頗有政績,擔任了《太祖實錄》《三朝聖訓》《平定三逆方略》《大清會典》《一統志》等多部重要典籍的總裁官,得到康熙帝高度認可。
納蘭明珠在滿漢朝臣中實力和影響日增,引起了康熙帝的警覺。康熙二十五年,索額圖復職並任正黃旗領侍衛內大臣,對明珠在八旗制度內進行壓制。
納蘭明珠失勢入獄:康熙二十六年,直隸巡撫于成龍密奏康熙,稱「官已被納蘭明珠和余國柱賣完了」。第二年,御史郭琇上疏彈劾納蘭明珠結黨營私、排斥異己。康熙決心打擊明黨,納蘭明珠因此被判死刑,關進大牢。
納蘭明珠不想死,他深知朝堂上索黨與明黨相互制衡,若自己一死,明黨勢力削弱,索黨便會一家獨大,這並非康熙所願。於是,納蘭明珠在康熙二十七年(1688 年)被彈劾結黨營私、排斥異己後遭罷黜。他通過讓妻子安排人舉報自己謀反這一策略,引發康熙的疑心,進而獲得赦免。
此後雖未被重新重用,但也未遭更嚴重的懲罰,得以平安度過晚年。納蘭明珠在官場多年,善於經營人脈。
史冊記載「明珠執政,好輕財厚施,以招來新進及海內知名士」。可以詳細描述他如何構建自己的政治勢力網絡,以及這些人脈在他官場生涯中的作用。他想辦法聯繫到自己安插在索黨中的臥底,讓其在朝堂上告發。
索黨得知納蘭明珠被指謀反後,認為這是剷除明黨的絕佳機會,便落井下石,向康熙請求繼續審查並給納蘭明珠定死罪,意圖將明黨全部剿滅。
康熙皇帝明白,若真讓明珠謀反之罪坐實,那麼整個明黨都會受到牽連。而明黨人數眾多,全部處置後,朝堂動盪太大;且明黨消失後,索黨會一家獨大,這也不符合康熙的利益。
於是,康熙為了維持朝堂勢力的平衡,決定對納蘭明珠網開一面。康熙二十七年,御史郭琇上疏彈劾納蘭明珠。納蘭明珠在朝廷中利用權勢賣官鬻爵,雖具體交易對象不詳,但嚴重破壞了選官制度。
在河工事務上,雖不知具體工程名稱,但他為維護自身利益設置障礙,可能通過剋扣經費、干擾決策等方式致使工程進展緩慢;還提拔了一批親信,雖具體人名未記載,但形成了龐大勢力集團,在政務處理中相互呼應。
郭琇經過與正直官員交流、深入調查線索、走訪相關人員以及對政務處理過程觀察分析,掌握了足夠證據彈劾納蘭明珠。
納蘭明珠被彈劾後出現重大轉變。他未參與皇子奪嫡之爭,不像索額圖因參與皇子爭儲最終被處死。納蘭明珠深知支持皇子的風險,選擇不插手,這讓康熙認為他罪不至死。
他在朝廷中形成的勢力與索額圖為首的勢力相互抗衡。當納蘭明珠被彈劾入獄,索額圖欲置其於死地,康熙意識到若沒有納蘭明珠制衡索額圖,朝廷將被索額圖掌控,會陷入混亂,所以為鞏固統治不能殺納蘭明珠。
納蘭明珠雖有結黨營私、貪污受賄等行為,但也為清朝立下三大奇功,在平定三藩之亂中提議撤藩並在平叛中發揮作用;在收復台灣問題上堅定主張收復且表現不凡;在沙俄之戰中推薦的人發揮重要作用,談判環節立場堅定。康熙認為他功大於過。
納蘭明珠的妻子是康熙的表姑,納蘭揆方娶了禮親王的女兒,納蘭揆方的兒子還娶了康熙的孫女。這種與皇室的多層聯姻關係,對納蘭家族在康熙朝的地位和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納蘭家族在康熙時期經
歷了從權傾朝野到逐漸衰落的過程。在這 60 年間,這種變化與康熙朝政治局勢、皇帝態度、家族自身行為等因素的關聯,以展現一個家族在封建王朝政治風雲中的興衰歷程。
最後,康熙給了納蘭明珠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讓他隨自己西征葛爾丹。戰事結束後,納蘭明珠得以官復原職,但此後二十年,他未再受重用,此後鬱鬱寡歡,納蘭明珠於康熙四十七年病故,享年 74 歲。葬於北京市海淀區上莊鎮皂甲屯西。
納蘭性德(1655 年—1685 年),清朝初年詞人,納蘭明珠長子,原名納蘭成德,當時一些文人用漢人的習慣以「成」為姓稱呼人,所以又有別名「成容若」。
納蘭性德自幼聰穎,勤奮好學,且文武兼修。他從小學習儒家文化,五六歲時就開始接受騎射技藝、兵法知識和滿漢兩語的文化教育。
啟蒙老師丁腹松學識淵博,教他四書五經等儒家經典和八股文章。十歲時,納蘭性德就寫有《一斛珠·元夜月燭》一詞,展現出了非凡的文學天賦。
康熙十二年(1673 年),納蘭性德初戀表妹參加選秀被選為秀女後二人被迫分開。19 歲時娶兩廣總督盧興祖之女為妻,婚後夫妻恩愛。
同年,納蘭性德參加會試,中第成為貢士,因病錯過殿試,之後病癒便跟隨徐乾學學習。在老師徐乾學的支持下,納蘭性德出資四十萬兩銀子搜集著作書籍,歷時近兩年編訂成《通志堂經解》。
四十萬兩銀子在當時是一筆巨額財富。在清朝,一兩銀子的價值因不同時期和地區而有所差異,四十萬兩銀子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目,能夠反映出納蘭性德家族的雄厚財力以及他對文化事業的巨大投入和決心。
體現了他對儒家經典和文化傳承的重視,以及致力於推動學術發展的熱情和貢獻。他編訂的《通志堂經解》對於保存和傳承儒家經典文獻具有重要意義。
《通志堂經解》,此書 1792 卷,收集了一百四十多種自宋元以來解釋儒家經典的書籍,深得康熙帝賞識。
康熙十五年(1676 年),納蘭性德補考殿試,被錄取為第二甲第七名,賜進士出身,康熙任命他為御前三等侍衛。
此後他隨康熙多次遊歷,包括邊塞和江南等地,在此期間受命寫作詩詞和譯製著述《松賦》等,都完成得很出色,深受皇帝賞識。
這一年,他還將自己三年來記錄的有關「三藩之亂」的見識編輯成冊,即《淥水亭雜識》。
康熙十七年(1678 年),盧氏因產後虛弱感染風寒離世,納蘭性德深受打擊,用十年時間寫下 50 首詩詞悼念妻子。《青衫濕·悼亡》《南鄉子·為亡婦題照》《金縷曲·亡婦忌日有感》等,在他的詞作中,愛情詞約占三分之一。
同年,納蘭性德的好友為其編選詞集《飲水詞》,道光十二年(1833 年),後人將他的詞作合編為《納蘭詞》,共收錄三百二十六首詞作。康熙十九年(1680 年),納蘭性德由父親做主,續娶官氏。
康熙二十一年(1682 年),納蘭性德奉旨出使梭龍,考察沙俄入侵雅克薩地區的情況並繪製梭龍地區的地圖,歸來後晉升為御前一等侍衛。
他的邊塞遊歷經歷促使他創作了一些優秀的邊塞詞佳作,《長相思》(山一程,水一程)、《浣溪沙·小兀喇》(莫將興廢話分明)等。
康熙二十二年(1683 年),納蘭性德跟隨康熙帝前往五台山一帶巡遊,作有《駕幸五台山恭紀》(五言律詩)、《一絡索·長城》《宿龍泉山寺》等詩詞。
康熙二十三年(1684 年),納蘭性德隨康熙南巡至江南,由顧貞觀牽線,與沈宛相會並相戀,但因「滿漢不通婚」(旗民不通婚)是滿族的旗制的禁令,二人無奈分手。
次年(1685 年),納蘭性德寒疾再次發作,多日不見好轉,雖在病中仍強打精神與好友小聚,七日後病逝,年僅三十歲。那一天剛好是他妻子盧氏的忌日。他的早逝令人惋惜,但留下的文學作品卻至今仍被人們傳頌和欣賞。
納蘭性德擅長寫詞,一生共寫有 348 首詞,著有《側帽集》《飲水詞》,如「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等。
納蘭性德還擅長書法,對書法理論見解獨到,用筆別出鋒穎,頗負盛名。此外,他也是藏書大家,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康熙帝對江南漢族文士的態度
,保護、營救了一批漢族知識分子,以自身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滿漢民族的融合。
納蘭揆敘明珠二子,翰林院學士、掌院學士、禮部侍郎、左都御史等職。生於康熙十三年(1674年),比納蘭性德小十九歲。 在仕途較為順暢。著有《益戒堂集》十六卷、《雞肋集》一卷、《隙光亭雜識》六卷、《後識》六卷;輯《歷朝閨雅》十二卷,均為罕傳本。惟鐵保纂《熙朝雅頌集》載其古近體詩共69首(古體詩16首,近體詩53首)流傳較廣。
在康熙晚年的諸王奪嫡中,納蘭揆敘站錯了隊伍,他與八阿哥胤禩關係密切。康熙四十五年,太子胤礽被廢,揆敘與領侍衛內大臣、議政大臣阿靈阿等暗中與諸大臣牽線,擁立胤禩。
但康熙帝最終復立胤礽以平衡政局。胤礽復立後,胤禩仍不死心,以揆敘、阿靈阿為首的八爺黨成員又屢攻太子,最終導致胤礽二次被廢。
納蘭揆敘於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卒,享年四十四歲,諡文端。雍正繼位後,算起舊賬,下旨革去了揆敘所有的官職和名譽,還下令將揆敘的墓碑改鐫「不忠不孝陰險柔佞揆敘之墓」。直到乾隆時期,揆敘的後人向乾隆帝上奏訴苦,乾隆才下旨又重新改了過來。
納蘭揆方是納蘭明珠第三子。起初以佐領、侍衛之職入仕。在仕途發展中,擔任過一定職務。
納蘭揆方娶了禮親王代善曾孫和碩康親王傑書第八女,成為駙馬爺,其禮遇與公爵同。這種與皇族的聯姻關係,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納蘭家族的地位與影響力,也反映出當時納蘭家族在清朝的地位以及家族間的政治關聯。
揆方夫妻雙雙相繼而亡後,留有二子,經康熙命均過繼給納蘭揆敘夫婦,並改名納蘭永壽、納蘭永福。其中,納蘭永壽有六個女兒,其一女嫁給了乾隆朝的大學士傅恆,還有一位在乾隆六年被乾隆帝選入後宮,即舒妃葉赫那拉氏。
納蘭永福與皇九子允禟之女三格格成婚,官至內務府總管,後任盛京戶部侍郎,直至乾隆四年。他的後代在清朝的政治、婚姻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表現和影響力。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77s 3.6731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