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羅卜藏丹津之亂發生於雍正元年(1723年)至雍正二年(1724年)。
和碩特部在青海等地勢力較大。但隨著時間推移,清朝加強了對邊疆地區的管理。羅卜藏丹津不滿清朝對其權力的限制,妄圖恢復和碩特部昔日的輝煌統治地位,於是發動叛亂。
固始汗是成吉思汗之弟哈布圖哈薩爾的十九世孫,為蒙古和碩特部首領。明朝末年,和碩特首領顧實汗(固始汗)率部眾進入西藏和青海。
達什巴圖爾是羅卜藏丹津的父親。固始汗去世後,達什巴圖爾繼承了和碩特部的領導權。
羅卜藏丹津是達什巴圖爾之子。雍正元年(1723年),羅卜藏丹津乘撫遠大將軍允禮回京之機,公開宣布重建和碩特先人霸業,脅迫和碩特蒙古各台吉會盟,自稱「達賴渾台吉」,發動叛亂,後被雍正帝派兵平定。
康熙時,顧實汗後裔分為三部,即西藏之拉藏汗、青海之鄂齊圖汗、河西之阿拉山王。康熙十六年(1677 年),厄魯特蒙古準噶爾汗噶爾丹興兵襲殺鄂齊圖汗,青海和碩特蒙古各部避居甘肅大草灘。
噶爾丹叛亂被清廷平定後,青海和碩特蒙古各部接受清使招撫。康熙三十七年十一月,清廷封顧實汗第 10 子達什巴圖爾為和碩親王。康熙五十五年,達什巴圖爾去世,其子羅卜藏丹津襲爵親王。
原為和碩特蒙古控制的西藏被準噶爾汗策旺阿拉布坦占據。康熙五十九年,清廷派兵進藏,驅逐準噶爾軍,組建了以康濟鼐為首席噶倫的地方政府,既驅逐了西藏的準噶爾勢力,又結束了和碩特對西藏的控制。羅卜藏丹津雖參戰有功,但獨霸青藏的謀算受挫,對清廷極為不滿。
雍正元年(1723 年),羅卜藏丹津乘駐西寧的撫遠大將軍允禮回京之機,公開宣布重建和碩特先人霸業,脅迫和碩特蒙古各台吉於察罕托羅海會盟,拒清使諭和並囚清使,派兵劫掠。
雍正元年十月,雍正帝命川陝總督年羹堯為撫遠大將軍總理軍務,以四川提督岳鍾琪為奮威將軍,前贊軍務,率軍武力平叛。
年羹堯(1679 年—1726 年),清朝名將, 出生於官宦之家,自幼讀書,頗有才識。康熙三十九年(1700 年)中進士,留任翰林院。他多次擔任四川、廣東鄉試考官,累遷內閣學士。康熙四十八年(1709 年)出任四川巡撫,成為封疆大吏,在四川任職期間興利除弊,參與平叛,逐漸得到康熙重視和賞識,官職不斷晉升。
年羹堯的妹妹年氏在康熙五十年(1711 年)成為四阿哥胤禛(即雍正)的側福晉,年羹堯與胤禛建立起郎舅關係,這對其仕途產生一定影響。
康熙晚年的奪嫡鬥爭中,十四阿哥胤禵被康熙欽命為撫遠大將軍,手握大軍,而時任川陝總督的年羹堯負責其大軍後勤保障和糧草供應。同時,北京城內九門提督隆科多也為胤禛助力。在康雍兩朝皇權更迭過程中,年羹堯起到重要作用。
雍正即位後,賦予年羹堯總攬西部一切事務的大權。年羹堯在平定青海羅卜藏丹津叛亂等戰事中表現出色,為清朝穩定和統一立下赫赫戰功,被晉升為一等公。
隨著權力膨脹,年羹堯逐漸驕縱無禮、擅作威福。他在人事任免上大權獨攬,侵犯隆科多利益;在財政方面影響怡親王允祥工作進程;進京覲見時行為跋扈,引得雍正不快;在軍中及川陝用人自專,結黨營私。
雍正三年正月,雍正開始公開批評年羹堯,指責他的一些行為不當。
年羹堯的種種罪行逐漸被揭露出來,包括貪污受賄、結黨營私、濫用職權等。雍正逐步對他進行貶斥,先是削去他的川陝總督等官職,接著將他調任杭州將軍。
雍正最終列出其大罪九十二條款。足以證明年羹堯的嚴重違法違紀行為。
雍正下令賜年羹堯自盡,於1726年被賜死,曾經權傾一時的年羹堯就這樣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享年47歲。
年羹堯死後,父親年遐齡曾加太傅銜、封一等公爵,後被革職,雍正看在年妃面子上未剝奪其爵位,兩年後年遐齡去世,按一等公禮儀安葬。
哥哥年希堯曾任工部侍郎、內務府總管大臣等職,因年羹堯受牽連被革職,幾個月後又被重新啟用,官至左都御史,乾隆三年病逝。
年羹堯的兒子們,年熙做過舉人,後捐官任浙江道監察御史,患病後被雍正過繼給隆科多,沒多久病死,年僅 25 歲;
年富因年齡稍大且參與父親諸多事情,與年羹堯一起被處死;年斌曾因年
羹堯功勞受封一子爵,後被發配到雲貴充軍;年興官至三等侍衛,後被革職。年羹堯的妹妹,其丈夫胡鳳翬被革去蘇州織造職務,夫婦因頂不住壓力在織造衙門自縊身亡。
年羹堯的妻子,正妻是納蘭性德的女兒,早已去世;第二任妻子是輔國公蘇燕的女兒,被雍正下令遣返娘家,與年家再無瓜葛。
年羹堯的妹妹年氏是雍正非常寵愛的妃子。年氏嫁給雍正後為側福晉,一生生育一女三子,但四個子女無一存活。雍正繼位後,年氏被冊封貴妃,儘管年羹堯逐漸失勢,但雍正對年氏的寵愛並未立刻消失。
在年氏病重期間,雍正為了讓她儘快好起來,晉封她為皇貴妃,詔諭中對她多有讚美之詞,如「秉性柔嘉,持躬淑慎。在藩邸時,事朕克盡謹慎,在皇后前小心恭謹,馭下寬厚平和」等。同年同月僅隔八天,年氏便薨逝。
年氏死後,雍正才開始對年羹堯進行秋後算賬並賜其自盡,但對其他年家人並未加問責、不受連累。年氏的父親去世,雍正依舊給了一等公下葬的殊榮。雍正駕崩後,年氏與雍正的正妻烏拉那拉氏一同葬入泰陵。
清軍分兵於永昌布隆吉河防守,於巴塘、里塘、黃勝關等處駐兵斷叛軍入藏之路,命富寧安等屯吐魯番及噶斯間防其與準噶爾通,分兵進攻西寧周邊各處叛軍,先後收復鎮南、申中、南川、西川、北川等地。
雍正二年正月,雍正帝授四川提督岳鍾琪為奮威將軍隨年羹堯進兵平叛。年羹堯將陸續到達的 6000 清軍分作三路。
岳鍾琪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戰功卓著,多次參與平叛等軍事行動,隨康熙十四皇子參與青藏叛亂,後又在雍正朝接任川陝總督等職。
在雍正十年(1732年),噶爾丹突襲,岳鍾琪出戰失利,受到責備,官職被削,雍正命其回京,隨後他被關押入獄。
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岳鍾琪被釋放。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六十二歲的岳鍾琪被再復起用,授四川提督平大小金川之亂。六年後,即乾隆十九年(1754年),川內發生邪教作亂,岳鍾琪親自出征前去平叛。叛亂被平定後,在回川的路上,岳鍾琪的肺癆病突然加重,最終離世。乾隆皇帝念其忠誠,賜諡號「襄勤」。
西寧東北郭隆寺喇嘛叛亂,年羹堯派岳鍾琪和前鋒統領蘇丹統兵進剿,取得郭隆寺之戰勝利。
岳鍾琪部進抵布爾哈屯,直逼羅卜藏丹津駐地額母納布隆吉,羅卜藏丹津無力組織反攻,先逃往烏蘭穆和爾,又逃往柴達木。清軍在岳鍾琪率領下,蓐食銜枚,一夜間馳行 160 里,於黎明時抵羅卜藏丹津駐地。羅卜藏丹津易婦人服逃走,後投伊犁策旺阿拉布坦。
羅卜藏丹津叛亂最終被成功平定,清朝對青海地區的行政建製作了重大改革,改西寧衛為西寧府,對蒙古族各部,實行了編旗設佐領的措施,原本各自為政的部落被有序地整合起來,有了更加規範的管理體系。
朝廷還專門派駐了「辦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務大臣」,這位大臣就如同一位威嚴而公正的守護者,全面管理著青海的一切政務。
人們的生活逐漸步入正軌。農民們再次扛起鋤頭,趕著牛羊,在廣袤的草原上自由馳騁,享受著大自然的恩賜。青海地區的經濟慢慢復甦,商人們穿梭在各個城鎮和鄉村之間,帶來了各地的商品和新奇的事物。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76s 3.7049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