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二三事 第兩一零章鏖戰淞滬——炮戰

    「校長正在與諸省長官商議劃分防衛區的事情,事情進展的很順利,相信數日之間就有消息傳來。現在最要緊的還是上海那邊的戰事,不知道十九路軍抵得住抵不住,抵不住的話,八十七師,八十八師就得頂上去,到時我們就落在了下風。」康澤回答道,:「這樣,你們先回去吧,戰事一時半會也停不下來,煥然,教導總隊那裡要隨時做好奔赴前線的準備,校長的命令一下來,立刻就要執行。」

    「知道了,兆民兄,我做事你放心。」范傑點點頭,和主任告辭之後,隨著酆悌離去了。至於軍政部還有何應欽,早就被遺忘了。

    日軍繼續在戰線北段持續炮擊。一直到3號下午2點,日軍步兵才開始發起進攻,攻擊方向,就是炮擊了幾乎一天的戰線北段。

    左勾拳沒效果,換上右勾拳,顯然,日本陸戰隊指揮官鮫島具重想換個方向試試運氣。

    按說呢,這個想法也很正常。但是,既然要變招,就應該在對方反應過來之前,迅速變換方向猛打。但是鮫島具重卻在他準備進攻的方向,炮擊了整整一天才發起進攻。這就等於提前告訴中國人,我準備在你這個方向發起進攻,讓中國軍隊早早的就做好了戰鬥準備。

    而且,這炮擊的效果還真不咋樣。

    你說炮兵在巷戰中作用大不大,那還真的很大。君不見,解放軍攻打上海,突破蘇州河時,為完整保存城市,不用炮兵,就受到敵軍火力壓制,傷亡就很大。但是,那是在進攻過程中以炮兵清除火力點。

    而這回日本人的炮擊,只**,卻不同時使用步兵,這只能叫炮火準備。本來呢,在進攻發起之前,以炮火準備清除障礙物,破壞敵軍工事,殺傷守軍,也不能說錯。但是這回是在打巷戰啊,日本人的炮打了半天,房子炸塌了不少,但是剩下的殘垣斷壁依然可以作為中國軍隊的防禦工事,何況中國士兵隱藏在街區,也很難觀察發現。這樣的炮擊,能有多少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炮打了一天,19路軍的死傷卻是個位數。

    在炮擊之後,日軍新到的援兵,太田實少佐的第5大隊躍出了戰壕發起了進攻。第5大隊是2月1日傍晚6點才登陸上海的,不到一天時間就投入了戰鬥,但是由於意圖已經暴露,炮擊又沒有多少效果。日軍的進攻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可想而知。很快,看看討不到便宜的日軍被打退回了出發陣地。

    不過,誰都知道,日軍可不是那麼容易認輸的。炮擊和試探進攻之後,很明顯,一場大戰即將打響。

    可就在翁照垣鼓勵將士,準備再戰的時候,一份命令發到了他的旅部,要求他當天撤出閘北陣地。

    翁照垣是2月3日下午接到命令,撤出閘北的。

    從1月28日夜直到2月3日,156旅以兩個團在閘北已經奮戰六天。兩團參戰官兵兩千五百人,陣亡118人,負傷195人,共計傷亡313人。

    156旅撤出閘北,有兩重考慮。156旅中的第六團傷亡很大,需要後撤休整,而另一方面,此時的吳淞,局勢已經非常緊張。

    駐守吳淞的,是同樣屬於156旅的第4團。因而,19路軍指揮部命令翁照垣率領156旅主力(5、6兩團)全部撤出閘北,傷亡最大的第6團退至後方休整,第5團則在翁照垣旅長率領火速馳援吳淞口的第4團。

    吳淞口,位於上海黃浦江流入長江的口子上。只要是進上海港的船隻,就必須要過吳淞口。海上來的敵人,不管是英國人、日本人,但凡要打上海,就必然要打吳淞口。

    也正因為這樣,早在清朝年間,這裡就建造了吳淞口炮台。炮台最開始對付的,不是外患,而是內戰。順治年間,鄭成功的艦隊屢次從海上衝進長江口,四次進攻吳淞。特別是順治17年,鄭成功艦隊開進長江,直逼南京城下,震動清廷。因此,第二年,清政府就在吳淞口,夾著黃浦江修建了兩座炮台。

    到了**戰爭那會,英國人進攻吳淞,江南水師提督陳化成就是在這裡戰死的。不過,等到一二八這會,吳淞炮台已經不是當年陳化成抗擊英軍的西炮台了,光緒25年,當地官員覺得這個西炮台礙著搞商業開發,居然把這炮台給拆了,引起一場軒然大波。第二年,清政府只好在附近重建了一座南炮台,加上光緒12年建成的北炮台,合稱為吳淞炮台。

    正因為很清楚吳淞炮台的重要,19路軍戰前就下令要固守這個炮台。此時,鎮守跑台的是吳淞要塞司令鄧振銓。

    鄧振銓,現在很少有人知道這個人。但是在當年,鄧振銓卻是黃埔系早期的一員名將,他本來就是黃埔軍校訓練部的中校副官。誰都知道蔣介石的嫡系,是黃埔軍校學生軍組成的第一軍,而第一軍中最嫡系的,就是第一師。鄧振銓就曾經是這第一師的師長,他的前任師長很有名,叫薛岳,他的後任師長也很有名,叫胡宗南。

    能指揮蔣介石嫡系第一師,可見鄧振銓本來不是一個庸才,龍潭戰役拼死衝殺,鄧振銓本來也不是一個膽小鬼。然而時過境遷,這位中將要塞司令早已不復當年之勇。吳淞口在上海的北面角上,而鄧振銓卻把自己的公館放在了遠離上海,更遠離自己防區的蘇州。沒事也不在炮台露臉。

    吳儂細語相伴,消磨了銳氣的鄧振銓已經忘卻了一個軍人的本分。

    1月25日,19路軍下達命令,固守吳淞炮台。作為要塞司令本應該立即趕赴自己的崗位。可這位鄧振銓司令卻扭扭捏捏,開始推說炮台配件不足,後來又乾脆提出辭職。

    這樣的行為,擺明了是臨陣脫逃。按理說,這樣的事情放在正常的軍隊中,拉出去軍法從事都沒問題。然而,詭異的是,戰事開打以後,鄧振銓的辭職卻神奇的得到了軍政部的批准。

    原來,這位鄧振銓司令是軍政部長何應欽的心腹。何應欽既是他在貴州軍校時的教官,還是鄧振銓北伐時的上司。所謂門生故吏,兩樣都占全了。而鄧振銓的女兒,還拜了白崇禧當乾爸。這樣的門路關係,鄧司令在開戰的時候,卻完成了勝利大逃亡。


    而就在鄧振銓溜走的時候,被自己司令拋棄的吳淞炮台官兵迎來了慘烈的一戰。

    上海這邊戰事發生之後,吳淞炮台最初並未與日軍交火。

    因為一二八當夜的戰事,在開始不到一天後,就在外國領事調停下停戰了,所以雖然眼皮子底下,日本軍艦忙著經過吳淞口補充援兵給養,炮台也沒有開炮。

    但是2月3日,閘北方面重新發生戰鬥後,吳淞炮台就沒法置身事外了。上午9點,炮台接到命令,向日軍匯山碼頭和日艦開炮。

    要塞司令鄧振銓溜走後,主持要塞實際防務的,是要塞參謀長滕久壽。滕參謀長同樣是何應欽在貴州軍校的門生,然而這位參謀長沒有像他的司令那樣腳底抹油,而是忠實的執行了命令。

    炮擊迅速演變成炮戰。

    此時經過吳淞黃浦江江面的,是護送日軍戰死者遺骸回國的第26驅逐隊三艘驅逐艦。11點25分,雙方開始炮戰。這輪炮擊,吳淞炮台發射炮彈三十多發,步兵也以機槍步槍向江面上的日艦射擊。

    在距此4海里的第3戰隊也聞訊緊急趕來參加了炮擊,因為日本軍艦並不是以摧毀炮台為目的,而只是壓制射擊。因此到下午1點,炮戰就平息下來。在炮台停止發炮後,日艦也就迅速開走了。

    然而,此時,日本海軍正在不斷向上海增兵和派遣軍艦,吳淞口是一個交通要道,要是被炮台打沉幾艘船,損失可小不了。日軍第一外遣艦隊司令鹽澤幸一下令,第26驅逐隊回過頭去再次炮轟吳淞炮台,準備奪取這個炮台。

    炮戰再次爆發,因為這次炮擊不是為了安全通過,而是要摧毀炮台,因此這回的炮戰分外激烈。吳淞炮台總長750米。其中吳淞南炮台。當初有152毫米快炮4門,56毫米快炮4門,120毫米克虜伯後膛炮2門。北炮台有305毫米英制前膛炮4門,203毫米後膛炮2門,120毫米炮2門,152毫米炮1門。幾經風雨,到一二八那陣,跑位小有變化,但兩個炮台加起來還有炮20門。

    吳淞炮台的炮乍一看不算太少,但大多是古董貨,最早的是光緒12年的貨。這樣的炮戰,自然少不了吃虧。但是這面拿著祖宗的東西撐場面,那邊日本人也太托大了。鹽澤幸一這個眼高手低的指揮官,在陸上輕敵,打了個鼻青臉腫,到了水面上,還是一樣的輕敵。居然只派了一個26驅逐戰隊來炮擊吳淞。這下,日本人也討不了多少好去。

    因為同樣是驅逐艦,你也得看是什麼樣的貨。比如日本二戰的吹雪型驅逐艦,吃水就有1600多噸,而26驅逐隊全部4艘驅逐艦,全是輕型的樅型驅逐艦,這種驅逐艦排水量只有850噸,艦上僅有120毫米炮3門。整個戰隊也只有12門炮。數量、口徑都比不過吳淞炮台,防衛又差,挨上一發203或者305毫米的炮彈,不死也要脫層皮。

    結果,這次炮戰中,按照目擊者的說法,日方應該有一艘驅逐艦被擊中。按照中方的資料說,是將其擊沉了。但是我查遍這兩個戰隊的軍艦,即使被擊沉也都是很後面太平洋戰爭時候的事了。日方的記載,只提到「榆」號驅逐艦艦橋被擊中一發子彈。而中方的記載,吳淞炮台有三門火炮被毀。

    吳淞炮台的活躍,引起了日本海軍的注意。一場兇猛的報復很快來臨了。

    26驅逐隊沒討到好,鹽澤幸一坐不住了,第二天,也就是2月4日,他出動了第三戰隊和第一水雷戰隊的主力,前來炮擊吳淞炮台。

    說到水雷戰隊,可能有人會納悶,怎麼把布水雷的布雷艦也派上來炮擊了。其實,日本人說的「水雷」,就是中國人嘴裡的「魚雷」。而驅逐艦當初就是為發射魚雷(水雷)而設計出來的。所以這水雷戰隊,其實就是驅逐艦。

    這個第一水雷戰隊,聽聽聲勢很大,其實在上海只有一艘夕張號驅逐艦。不過這艘驅逐艦比較變態,2000噸的排水量,卻裝了8門140毫米的艦炮。而第三戰隊就更不用說了,三艘全是5170噸的長良級輕巡洋艦,每艦有140毫米炮7門。

    而且除了水上游的,還有天上飛的。一二八當晚,轟炸上海的只有幾架水上偵查機,還是把19路軍炸得夠嗆。這回,一下子飛來轟炸炮台的,卻是20多架飛機,而且是正宗的攻擊機。

    原來,這次增援到上海的日本軍艦,還有兩艘貨真價實的航空母艦,加賀號和鳳翔號。兩艘航空母艦,加起來可以帶的飛機達到一百架還要多。這些飛機主要分為兩種,90式艦上戰鬥機和89式的艦上攻擊機,均能攜帶炸彈,都配備了兩挺機槍。

    鳥槍換炮,打起來就完全不一樣了。

    跟水面上的軍艦拼,雖然實力有差距,但吳淞炮台好歹還有個能還手的目標。而對於頭上飛的飛機,炮台是一點辦法都沒有。而且更糟糕的是,吳淞炮台是晚清的時候建造的,那時候根本就沒想過會有飛機這回事,所以炮台是露天的。這就等於日本飛機俯衝下來轟炸的時候,目標看得一清二楚,而且一點防護都沒有。

    對於日本飛行員來說,這場炮台攻擊戰,幾乎變成了一場打靶比賽。炮台內,被炮彈航空炸彈炸出的彈坑,最深的甚至有數米。整個戰鬥中,日軍共計發射艦炮500發,投擲航空炸彈150枚。

    對於這樣一面倒的戰鬥,滕參謀長還在苦苦支撐。苦戰兩個小時,炮台又有6門炮被炸毀。滕參謀長依然在督軍奮戰,終於,他所處的區域也遭到了火力射擊,一塊彈片首先擊中他的左臂,緊接著又一枚敵彈飛來,打斷了他的右手,最終,第三塊彈片直接穿透了他的胸腹。這名33歲的貴州籍參謀長,軍校里學的就是炮兵科,此時,終於在這樣一場守衛國門的炮戰中,為國捐軀了。

    而要塞司令部的兩員副官,也先後在炮戰中殉難,自此,要塞司令部主官全部犧牲。炮毀人亡,指揮斷絕。下午1點多,吳淞炮台沉默了。炮台內屍橫遍野,殘存的炮台士兵們紛紛逃出炮台潰散而去。而日軍軍艦飛機還不罷手,繼續用炸彈艦炮攻擊四散逃跑的官兵。

    日方的記載,炮戰中,30驅逐隊的「如月」號驅逐艦在江上轉向時擱淺,下午4點方脫離。整場炮戰,日本海軍戰死1人,輕重傷13人。

    此時,奉命趕來吳淞增援的156旅旅長翁照垣,在凌晨時分已經趕到了這裡。但是對於這樣一場海陸空現代化的大戰,翁照垣卻什麼也幫不上忙。他手裡此時雖然有一團步兵,但是卻只能眼睜睜的看著炮台守軍在敵軍優勢海空火力的打擊下,土崩瓦解。

    他所能做的,只能迅速集結手中的兵力,準備抗擊炮擊後的日軍登陸。然而,這樣的登陸他並沒有等到。因為,就在吳淞炮戰正酣時,日本陸戰隊全部力量已經陷入了閘北的苦戰之中,沒有什麼力量能抽調出來登陸吳淞了。

    ;


https://tw.aihaishen.com/%E6%B0%91%E5%9C%8B%E4%BA%8C%E4%B8%89%E4%BA%8B-70510/644.html
相關:  民國一九三二    三國之亂世梟雄  武道大帝  位面小蝴蝶  大強者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民國二三事第兩一零章鏖戰淞滬——炮戰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民國二三事"
360搜"民國二三事"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94s 3.4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