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任俠 735章 正史的名將,開國的元勛

    如果說威勝軍地界位於河東路的中心,是通往各處的要害之地,太原府則控帶山河,也曾被記載說踞天下之肩背,為河東之軍事重鎮,同樣也是古今兵家必爭之地。當金國決議南侵進攻大宋之時,也是分兩路兵馬大舉攻宋,東路直取宋國國都東京汴梁,而西路則正是要侵占太原府,並趁勢控扼住河東路全境。

    蕭唐率軍經過一道清澈見底,冰冷刺骨的寒泉,但見此處周圍石壁也高達數十丈,氣勢端的雄偉,而冰涼的寒泉從山下湧出又聽見淙淙有聲。經太原府軍司的士兵告知,此處喚作烈石寒泉,也是古太原的一處奇景。蕭唐甚至還瞧見在泉亭下有宋徽宗御筆親題的「靈泉」二字,只是此處景致雖然別致,蕭唐卻也無心駐足觀賞,只想速速統領麾下軍馬至太原府早作整頓,儘早敲定兵家軍議,好能夠驅逐党項諸部,以及剿滅田虎糾集的河東賊眾。

    想當年坐落在河東路的太原不止軍事地理位置十分緊要,它別稱并州,古稱晉陽,自古至今也是亂世豪強必爭的錦繡古都。只是在正史中為了把守住太原府乃至河東全境,宋廷先後派出了种師中、姚古、姚平仲、何灌、折可求等軍中名將派重抵抗金軍入侵。可惜這些本該在軍中地位尊崇,當年屢建功勳的宿將戰死的戰死,潰逃的潰逃,就連現在與蕭唐協同作戰的小太尉姚平仲,也在宋軍意圖奪回太原的戰爭中逃遁隱居,一直不知所蹤,直到幾十年後......

    蕭唐一直都十分清楚,他想在河東路拉練起一路新軍,也正是要這金國必要占據而進一步蠶食大宋的兵家要地多設上一層屏障。雖然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如今的變數河東路是否足以將金國侵略大宋的腳步拖慢,蕭唐雖然無法做出未卜先知的判斷,可是事前他也總要做好萬全的準備。

    其實關於正史與《水滸傳》的相互之間的聯繫,蕭唐也知道一件十分值得人思量的事,據史書記載在种師中馳援太原的宋軍中還真曾有一員作為「招安巨寇」,後來投軍抗金的大將喚作楊志,只是後來在與金軍的交戰中兵敗於山西盂縣,後來不知所蹤。

    那個原是綠林草莽,後來毅然接受招安,並協助小種經略相公抵抗金軍入侵的楊志,應該就是水滸裡面那「三代將門之後,五侯楊令公之孫」青面獸的原型人物。而如今蕭唐扶持水滸群豪做大聲勢,也正合史載中那些本是綠林好漢,卻做為義軍保家衛國的人物一般,同為也要為了保衛神州沃土而與共聚大義的兄弟們一道拋頭顱、灑熱血。

    待蕭唐率軍護送著大批百姓終於趕至太原府,眼下統御官軍把守城池,安撫城內百姓的楊知府早已得軍吏來報,立刻雖府衙內的大小官吏前來迎接蕭唐。

    蕭唐眼見那楊知府生得十分清瘦,與他敘過幾句話後,蕭唐也發現這個楊知府談吐不俗、頗有見識,並不似尋常那些賣爵鬻官、巴結權貴才得以上位的國家蠢蟲。只不過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楊知府先前與兵馬都監李永烈率尚可一用的幾營官軍把守住太原府城,兵力便已經是捉襟見肘,否則那李永烈也不必只統領一營官軍如飛蛾撲火般前去救援遭賊眾與党項人截擊追殺的大批百姓......

    只不過是西夏部族寇鈔,河東賊眾肆虐,太原府乃至河東北部各地軍司便已陷入這般窘境,這也就難怪金國悍然向河東路發動侵略戰爭的時候,宋軍只得派出大批將領率所部人馬馳援,卻接連慘遭敗陣,而丟下了大批國家將才與軍旅將士的性命。

    當蕭唐吩咐麾下軍健先行為趙員外、金翠蓮等人安排個暫時歇息的去處,楊知府也命府衙中的胥吏差公人分批接引流落至太原府的流民百姓入城。隨後楊知府又恭請蕭唐、王煥、韓存保、姚平仲到府衙中議事。

    隨後楊知府從蕭唐口中得知李永烈都監已經壯烈戰死,他臉上悲憤之色也愈來愈濃,不禁喟然說道:「李都監是忠勇良將,為民即行,奮不顧身,如今卻在戰場上殺身成仁,惜哉!我周圍也幾無可用之人可以統兵抵禦賊眾肆虐,若非是蕭節帥與眾位將軍及時統率大軍馳援,又救下那些無辜遭難的百姓......太原府、河東路只怕真要淪入那些凶寇賊黨的手裡!」


    「如今既然賊眾與党項族人尚未打破州府城池,只在四處侵縣劫掠肆虐,形勢倒也算不得十萬火急。只是各地遭賊眾侵占家園的百姓甚眾,還須儘早發付調遣諸部官軍,接引四方百姓至太原府暫作安生。」

    蕭唐沉吟說罷,旋即又對楊知府說道:「聽聞李都監有一個胞弟也在此間指揮使司中任職,並著家小於太原府中居住,不知現在他人在何處?」

    楊知府聞言立刻回道:「李都監那兄弟李永奇,雖然倒並未在軍司中掛職。不過我也知他勤習弓馬兵法,便許他在府衙中暫且做得個馬軍都頭。待立過番戰功之後,再舉薦他於軍中謀個武職,我這就喚他前來。」

    府衙中的胥吏得了楊知府的吩咐前去召喚李永奇,未過多久,蕭唐便見有個二十三四年紀的青壯攜著個六七歲大小的男童入了府衙廳堂。楊知府先是向蕭唐說道:「蕭節帥,此人便是李都監之弟弟李永奇,那少年則是他的侄兒李世輔。」

    楊知府話音剛落,滿臉沉痛悲憤的李永奇也不管在場的行伍將官,已然開口向他說道:「楊相公,我大哥他......」

    此情此景下,蕭唐也不由感到心中沉重,這時他忽然覷見李永奇身旁的那個男童雖然生得黑瘦,雙目卻端的湛然有神,自己的父親李永奇乍聞他兄長戰死而悲痛激憤,雖然這男童眉宇間也帶著傷感之色,可是他那雙漆刷似的濃眉倒豎,雙目也似欲噴出火來,看來直恨不得立刻要為他的伯父報讎雪恨。

    蕭唐見狀心中也不由暗道:此子年紀輕輕,觀其神色卻不似個懵懂不知事的孩童,雖不知他那父親李永奇秉性本領如何,可是看他這般氣象,倒也是個直要顯露崢嶸的少年虎子。

    ---------------------------------------------------

    註:李永奇,南宋初年官將,在金軍攻占陝西延安府後與其子力戰不敵,被俘虜擒拿。雖然不得已被金國授以官職,可是在其子李世輔受命率軍至東京汴梁之前,李永奇就曾囑咐道:「此次東行,若有機會即南歸宋朝,不要因我陷入敵手而有所顧忌。我兒若南歸再為大宋效命,我們李家自可名留後世。」而後李世輔欲重歸宋朝事發,李永奇全家二百餘口皆遭金軍所殺。

    因投宋之事敗露,李世輔僅率二十六騎奔走西夏。時逢金、夏不和,李世輔暫時做為夏將而屢立戰功,受封延安招撫使從後方率大軍進攻金國。而後夏國因李世輔心向宋朝而有心除之,李顯忠統領所部人馬抵禦夏軍精銳騎軍鐵鷂子,率先手舞雙刀馳入敵陣大敗夏軍,其中被殺死、踐踏的夏兵達萬餘。隨後李世輔振臂一呼出榜招兵,招募得四萬義軍直投四川,並得大宋名將吳玠接引,終於重歸故國。

    高宗趙構念李世輔忠義歸朝,而賜名為李顯忠。

    嚴謹的來說,李顯忠生於公元1109年,小說中出場的年齡與正史有些不符,不過前後偏差並不算很大,為了引出這個人物所以安排現在出場,也是為了加快情節進度,但是補充說明正史人物的出生時間,特此聲明..........



735章 正史的名將,開國的元勛  
相關:    詭三國  獨步成仙  超維術士  斗破之無上之境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水滸任俠735章 正史的名將,開國的元勛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水滸任俠"
360搜"水滸任俠"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73s 3.634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