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二年二月的這場平叛大戰在歷時十四天之後,終於畫上了一個句號。岳鍾琪率五千精兵,千里突襲,直搗敵穴,可以稱得上是為平定羅卜藏丹津叛亂立下了「奇功」。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這場平叛之戰,無疑是極為積極的。其中最為核心最為重要的一條就是結束了和碩特蒙古割據青海、控制西藏的歷史,確立了中央政府對青海地區的直接統治,維護了國家統一,促進民族發展。
雖然平叛之戰畫上了句號,但是從精益求精的角度來講,並不能算作是十分圓滿,畢竟叛軍首領羅卜藏丹津最終還是僥倖逃脫,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王沒有擒到,怎麼能夠算作是取得了圓滿成功呢?但是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講,叛軍勢力被成功地驅逐出了青海境內,青海重歸中央政府有效管轄,也是實實在在的事情。畢竟青海之於西藏實在是太重要了,表現上來看是保住了青海,實際上是一同保住了西藏,如果青海失守則意味著西藏的局勢立即陷入岌岌可危的局面,真若到了那個時候,怕不是皇上在京城連屁股都要坐不穩了。不御駕親征不足以解決問題,但御駕親征之後皇權怎麼辦?是要穩坐龍椅還是要領土完整?那個時候的皇上才是真正地犯了難了。
之所以沒有過分苛求這一場平叛的結果,還是因為有個珠玉在前的參照物,那就是康熙末年的那場西北平叛之戰。那場戰事的結果也是未能將匪首策旺阿拉布坦生擒活捉,也是將匪首趕到新疆腹地之後就採取了維持穩定的策略,只加強西北駐軍,沒有將策旺阿拉布坦趕盡殺絕。因此將這兩場西北平叛相比較,可謂是旗鼓相當、難分伯仲。
正因為眼前這場平叛之戰與康熙末年的西北平叛有著太多的相似之處,對於皇上來講,這場戰役的勝敗實在是太重要了,以至於平叛還沒有正式開始就已經給他的心理造成了巨大的壓力。同樣是西北地區,同樣是民族分裂叛亂活動,同樣是發生在青海境內,只是匪首換了姓名,坐鎮中央的帝王也換了姓名。有先皇成功平叛的珠玉在前,皇上實在是半丁點兒都輸不起。都說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作為先皇的兒子,若是這場平叛之戰輸掉了,他還有什麼臉面繼續執掌大清帝國的江山?就算是沒有被反對派拉下這把龍椅,恐怕連他自己心裡這一關都過不去。現在好了,岳鍾琪果然沒有辜負他的重望,雖然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這一戰的結局與上一場西北平叛簡直就是出奇地一致,雖然作為兒子沒有能夠成功地超過他的老子,只是勉強守成成功,但至少他沒有輸了先皇,沒有輸了那位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千古一帝,總算是令皇上的心裡得到了很大的安慰,畢竟這場平叛既面臨皇權的鬥爭,又面臨國庫虧空的巨大壓力,而先皇當時至少是穩坐中央,朝廷庫銀也沒有捉肘見襟到連皇宮都要宮分減半的程度。
這場勝利對於國家來講是保持住了領土完整,對於皇上來講,既鞏固了自己這把龍椅,同時又成功發掘並撫養了一員將來在西北戰場可以獨挑大樑的得力幹將,著實是解了他的一個心頭大患,因此對岳鍾琪更加的恩寵有加。
儘管岳鍾琪作為一顆耀眼的新星冉冉升起在政壇之上,但是皇上這一次並沒有像前些日子拍板設定作戰方案那樣將偏袒之心照然若揭,更沒有像一些早就嗅出異樣味道的大臣猜測的那樣,立即迫不急待地將撫遠大將軍之職換到岳鍾琪的頭上。為什麼呢?
皇上再是偏心,但他還是理智尚存之人,岳鍾琪再是打了一個又一個大勝仗,但是這些勝仗的取得離不開最高指揮官的運籌帷幄,如果沒有制定行之有效的戰略戰術,如果沒有配備給他最頂極的精兵強將,如果沒有為他組織強有力的輔攻和支援,如果將他派往輔線作戰而是由年將軍自己率領主力進攻部隊,那麼岳將軍拿什麼建功立業?
再者說了,還是那個現實的問題,岳鍾琪只是一戰成名,並沒有一戰出師,僅憑這一場平叛之戰的歷練還遠遠不足以成就一代將才。一顆璞玉要經過精雕細琢才能夠成為耀眼的美玉,而這個精雕細琢不是一蹴而就的,相反必須假以時日、悉心栽培,方能成器。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93s 3.7597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