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戒見好就收,當即喚來悟淨悟空接經,一卷卷收在包里,馱在馬上,又捆了兩擔,八戒與沙僧挑著,卻來寶座前叩頭,謝了如來,一直出門。
卻說那寶閣乃是佛門重地,自有神佛護持,而這寶閣護持之人來歷卻是非同小可,乃是那上古洪荒紫霄宮中三千紅塵客之一的燃燈道人,後入佛門化身為燃燈上古佛,雖然不掌佛門權柄,卻也執掌這寶閣,甚是尊貴。
那燃燈乃是佛門寶閣的護持之人,對於閣中之事卻是了如指掌,見那阿儺、伽葉所傳乃是無字真經,不由搖頭笑道:「那東土眾僧愚迷,不識無字之經,卻不枉費了聖僧這場跋涉?」正待互換左右,那寶閣之中卻是顯出一個身影來。
只見那燃燈古佛面上閃過一絲猶疑之色,看向那身影合掌道:「南無阿彌陀佛,執心菩薩不在那極樂淨土之中修行,怎的今日到貧僧這藏寶閣來了?」
來人正是那佛門三尊者之一的執心菩薩,聞言笑笑,「貧僧聽聞那金蟬子返本歸元,已然來到西天聖境,得傳真經,卻是忍不住前來湊個熱鬧,又嫌那大殿之中,諸佛無數,未免噪雜,想著佛祖這寶閣之中清淨,又是傳經必經之地,特來坐坐,不想還是來晚了一步,那金蟬子師徒卻是已經離去了。」
隨即只見這執心菩薩也不把自己當外人,便轉過頭看向金蟬子離去的方向,咦了一聲,故作驚訝道:「這阿儺、伽葉莫不是弄錯了,怎的將那無字真經給傳了出去,這可是我佛門根本,無上大法,又豈是那域外之人能夠識的的,想來也是好心辦了壞事,貧僧卻是當助他一臂之力才是。」
說著執心菩薩便伸出手,朝著那金蟬子一行人抓去,燃燈見狀正要阻攔,就見那執心菩薩轉過頭道:「說來貧僧近日對那諸天之法卻是頗有體會,欲與佛祖論道一番,不知佛祖意下如何?」
聽到這話,燃燈的動作就是一滯,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那執心菩薩動手。
卻說那金蟬子一行人方才下了靈山,便見天空中祥雲滾滾,香風襲襲,尚未來得及反應,便見半空中伸出一隻偌大的手掌來,手掌之中,滾出一墨玉骷髏,陰測測,風蕭蕭,好不可滲人,只見狂風吹動,卷的天昏地暗,那師徒四人身形倒轉,盡數落在地上,一時間行禮雜亂,經書飛舞。
悟空見狀大怒,當即舉起金箍棒便打,執心菩薩本就不是與他交手而來,只見大手一揮,那風收雲住,天空霎時間分明,那支手掌在那金箍棒上輕輕一點便收了回來,悟空頓時感到一陣巨力從棒上傳來,差點站立不住,整個人倒退了好幾步方才停下身子,眼中閃過一絲驚駭,好大的力氣。
見狀,那八戒忍不住喊道:「這算是什麼極樂世界,怎的這佛國聖地之中還有這等妖邪凶魔作亂,天下還有淨土所在嗎?」
卻見悟空沉默的看著已經恢復本來模樣的天空半晌,沉聲道:「八戒莫要胡說八道,剛剛那人應當不是妖邪凶魔,那力量中正平和倒像是佛門大能,而且你看這經書。」
說著悟空將那經書遞給八戒,八戒打開來一看,只見那經書之中雪白一片,卻是沒有半點字跡,八戒頓時一愣。
那金蟬子也在身側,見狀卻是心裡一驚,沒想到居然會是這等無字經,作為準提聖人的二弟子,別人認不得這無字經可不代表金蟬子認不得,世人皆知佛門苦修金身法門,舍利元光,殊不知在這法門之上還有一法,名曰夢中證道。
此法門非大智慧,大毅力,大氣運,大功德之人不能修持,乃是佛門至高無上的法門,當年接引道人便是全耐此法證道成聖,堪稱佛門根基,雖說西遊為的是佛門東進,卻也絕對沒有將這佛門至高無上的法門傳出去的道理,這釋迦摩尼佛果真是故意的,金蟬子暗暗咬牙道。
心中暗恨,面上卻是泣涕漣漣的說道:「莫不是我東土人果是沒福!貧僧一路西來,歷經一十四年,跋山涉水,難不成就是為了取得這般無字的空本不成,取去又有何用?怎麼敢見唐王!誑君之罪,誠不容誅!」
幾個徒弟便是學識廣博,又那裡認得這佛門至高無上的法門只能意會,不可言傳的無字真經,這洪荒大能見了,怕是也要視若珍寶的無字經對於他們來說當真只是無字經書罷了,當即說道:「師傅,不用說了,肯定是那阿儺、伽葉二廝,見討要人事不成,這才拿了這無字的空本給我們,趁咱們還沒有走遠,還是快快回去稟報如開,告他一個斂財欺妄之罪,換取真經才是。」
此言卻是正中金蟬子下懷,當即點點頭,師徒四人卻是連忙收攏散亂在地的經書,迴轉雷音寺,跪倒在如來身前道:「佛祖,弟子等歷經千難萬險,自東土大唐一路拜到此處,蒙受佛祖慈悲賜下經書,不想那阿儺、伽葉卻是要收授人事,想貧僧一路襲來,具是餐風露宿,化緣果腹,何來人事,還請佛祖給弟子做主。」
如來聞言卻是笑笑,「玄奘且稍安勿躁,此事我已然知曉,這無字真經實乃我佛門經典,非是空本,只是你等識不得真言,認不得佛法罷了,因你那東土眾生,愚迷不悟,只可以此傳之耳。既然如此,吾叫他另外撿幾部有字的真經給你好了。」
「你等也無需怪罪他二人,正所謂是經不可輕傳,亦不可以空取,向時眾比丘聖僧下山,曾將此經在舍衛國趙長者家與他誦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脫,只討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黃金回來,我還說他們忒賣賤了,教後代兒孫沒錢使用。好了,去拿真經去吧。」
見狀,金蟬子實在是無奈,不得已只得將那唐王所贈的紫金缽盂奉上,這才取得了有字真經。
(本章完)
第 294 章 無字真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