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大明當皇帝 第二十三章 明前七子

    「此次我等相聚於此,一來是為獻吉兄出獄接風洗塵;二則是慶賀昌谷兄進士高中。如此一來,我等七人皆是進士出身,又興趣相投。若結成詩社,更是相得益彰,當為千古一佳話。」

    「仲墨兄此言差矣,昌谷兄進士高中方才值得慶賀,至於為在下接風洗塵實無必要,實無必要。」

    「未成料到先帝如此賢明之君,竟然也會因為做出包庇皇戚之事,讓獻吉兄入獄蒙塵。」

    「人無完人,即使賢明之君也有做錯事的時候。既然先帝已逝,獻吉兄業已安全歸來,諸位莫要再論了。」

    「德涵兄所言甚是。現在新皇登基,正是我等一展抱負之時,怎可糾結前塵往事?」

    還未上去,便聽到三樓傳來幾聲高喊,言語直指鄭德的便宜老爸。李東陽聞言微微蹙眉,看了身旁的皇帝一眼,見鄭德面無異色,才放下心來。不過還是勸了一句,「皇上莫要惱怒,此七人皆是直言不諱之輩,說話毫無顧忌,還請皇上寬恕一二。」

    「沒事,上去吧。」鄭德笑了笑,毫不在意的催促了一句。

    李東陽這才放下心來,點了點頭,當先朝樓上走起。

    「恩師來了,」正對門口的一位士子一眼發現走上來的李東陽和鄭德兩人。眾人這才頓時反應過來,紛紛行禮,「閣老(恩師)」

    「恩師雖為文壇領袖,更貴為內閣閣老,朝廷重臣。能受學生所邀參加我等七人結社之事,讓學生我等實在受寵若驚。」為首一人拱手一禮,正是戶部郎中李夢陽,與李東陽的名字更是只有一字之差。

    李夢陽乃是弘治六年癸丑科進士,而李東陽正是那年的會試主考。按古人的習慣,這師生名分卻是定了。當然還有王九思、邊貢二人,雖然是弘治九年丙辰科進士,不過當年的會試主考官雖然不是他,但殿試讀卷官卻是李東陽,所以也算是他的學生。

    「此次我等以文會友,若是再叫閣老,豈不生分。諸位稱呼我一句先生即可。」李東陽笑呵呵的說了一句,指著鄭德道,「這位是老夫遠房侄兒,今兒聽說有諸位賢能才子相聚,特想見識一番。老夫冒昧將他帶來了,還望諸位莫要見怪。」

    「恩師見笑了,我等在老師面前豈敢自稱為才子,只不過是後學末進罷了。」李夢陽躬身作揖。不過臉上的笑意卻是怎麼也遮掩不住,顯然對李東陽的誇讚頗為高興。又看向鄭德,「這位既然是恩師的遠房堂侄,正是求學之齡,見識一番本是好事,又何來冒犯一說?」

    「不知賢弟名諱?」

    李東陽正有些擔憂皇帝不知怎麼應對,露出馬腳。卻見鄭德拱手一禮,「在下鄭德,字為君,見過諸位兄長。」

    為君?眾人聞言臉色一變。這字取的也實在過於大膽,有冒犯君王之意。也不知是誰替此人取的,不怕惹來殺身之禍嗎?

    眾人皆看向李東陽,後者無奈苦笑一聲,搖了搖頭。皇帝自己給自己取這樣一個字,誰又敢說一個「不」字。

    七士子中的康海卻是神色一動,突然拱手道,「原來是為君賢弟。在下康海,字德涵,能夠與為君賢弟認識,康某三生有幸啊。」

    七士子其餘六人,皆是一臉驚詫之色看向他。要知道稱呼別人「為君」,若是被有心人知道並舉報給皇上。恐怕被人按個謀反罪名也不是不可能,到時候禍連家人,悔之晚矣。所以這也是六人默然不言,不敢用「為君」稱呼鄭德緣由。沒想到康海卻是第一個站出來的,不怕殺頭嗎?

    這位就是康海嗎?三十出頭的樣子,氣度雍容,果然不愧是人中龍鳳。鄭德點了點頭,拱手道,「原來是康兄,幸會,幸會。」

    看到氣氛有些冷場,也感覺到是不是自己到來的緣故?他也不是一個掃人興致的人,對什麼談詩作詞之類的事情更是不敢興趣,更多的是想見識見識這些人罷了。既然目的達到了,也不在逗留。不過做戲也要做全套,當下對李東陽拱手一禮,「叔父,小侄想起還有事未了,想先行離去。」

    李東陽正尷尬的不知該說些什麼,看到皇帝如此通人情事故,一臉驚愕的看向他,這還是那個長在深宮裡的太子嗎?

    不過皇帝想要離開,卻也是最好不過了,不過他考慮的是要不要跟上去呢?

    正在他難以抉擇的時候,鄭德倒是替他做出了選擇,「叔父請留步,小侄完事便會回家,不會讓你擔心。」

    皇上果然是聰慧之人,李東陽倒是對他刮目相看。便點了點頭,「那你去去就回,莫要在外逗留。」

    「侄兒曉得。」鄭德又朝七士子拱手一禮,「在下在這向諸位兄台告辭,若是有緣,他日自然會相見的。」

    「為君賢弟走好,為兄就不挽留你了。」七士子中只有康海一人回禮,讓七人再次望向他,一臉疑惑之色。


    鄭德回頭看了他一眼,笑道,「德涵兄請留步。」便大步離去。

    二樓,劉瑾看到鄭德走了下來,趕緊迎了上去,驚訝道,「皇上,你怎麼這麼快就下來了呢,李閣老呢?」

    「叫少爺。」鄭德顯然心情大好,也沒和劉瑾計較,扔下一句「回宮」,當先離去。

    劉瑾和牟斌面面相覷,一臉疑惑之色,實在不知皇上為何變得如此高興。不過也只能將疑問壓在心底,跟著鄭德離去。

    看到鄭德離去,眾人不由暗鬆了一口氣,仿佛送走了一個大麻煩似得。李夢陽看向自己的恩師,道「此人既是恩師的遠房侄兒,又怎敢取如此冒犯君王之名諱,不怕惹禍上身,牽連老師嗎?」

    李東陽聞言也只能輕笑著搖了搖頭,實在不知從何說起。

    「閣老,此人可否就是當今聖上?」康海卻站了出來,拱手朝皇宮,大膽的說出了一番猜測。

    眾人聞言俱是一驚,更有甚者冒出一身冷汗。一臉驚疑不定的看向他,最後目光皆匯聚在李東陽身上,也只有他才認識當今皇上。當然還有徐禎卿,可惜眾人都好似將他遺忘似得。

    不過話又說回來,這位也是曾見過皇上,怎麼當面都會認不出來呢?當時是徐禎卿躲在瓊林宴的一角不停的喝著悶酒,對於皇上也只是遠遠瞥了一眼,自然沒什麼太大的印象了。

    而其他人雖是進士出身,可惜官高者不過正五品郎中,連皇帝的面都幾乎見不到,更不要說東宮太子了。最多也是遠遠瞄上幾眼,那也是不知多久的事兒了,現在不認識實屬正常。

    見康海叫破了鄭德的身份,李東陽也不在遮遮掩掩,倒是頗為驚奇的看了他一眼,「德涵說的不錯,此人的確是大明天子,當今聖上。」

    眾人聞言倒吸了一口涼氣,更有甚者如李夢陽等人則懊悔不已。若是皇上留在此地,見識了自己的一番才華,以後豈不仕途坦蕩,青雲直上。

    李東陽將眾人的神情皆看在眼裡,當看到康海無驚無喜,面色平淡的站立一旁,頗為讚許的微微頷首,「德涵,你雖然身為翰林院修撰,平時卻與東宮太子並無交集,又是怎麼認出皇上來的?」

    康海道,「『鄭德』諧音『正德』,卻正好是朝臣們給皇上擬定的年號。再則『為君』二字,即使再大膽的人也不敢用此冒犯君上,形同謀反之名諱,也只有當今聖上可以用之。再結合來人不過十幾歲,卻能讓閣老帶來與會,又豈是什麼遠房堂侄可比,唯有當今聖上也。」

    聽了康海一番分析在,眾人頓時恍然大悟。也有些許懊悔,如此平步青雲之機竟然讓他白白從手中溜走。

    「那你為何不留下皇上呢?要知道這可是你在陛下面前一展才華的最好時機,又怎會容忍他白白流失?」李東陽看著康海,似乎想從他的眼神中看出些什麼。

    康海卻神色淡然的迎著他的目光,「下官已經是翰林院修撰,和眾多同科進士相比,已經是占得先機了,又何須再多次一舉?再則,看皇上站在此處頗為尷尬,若是強留,又豈不是得罪聖上?」

    李東陽聞言點了點頭,對康海不由高看一眼。

    「如此一來,剛才我等冒犯先帝之言豈不被皇上聽去了?」說話的是中書舍人何景明,也是這次結社的發起人之一。

    眾人聞言一驚,李夢陽更是面色一變,不過轉瞬間變得坦然無懼,他本是一個天不怕地不怕的人,毫不在乎說了一句,「先帝有失,我等身為臣子,自然應當指出。若是皇上因此而怪罪,豈不和昏君無疑。」

    縱觀滿朝文武百官,也只有李夢陽敢當著眾人的面直接罵皇帝為昏君。

    李東陽聞言無奈的搖了搖頭,自己這個學生什麼都好,就是為人太過剛直了。這也導致他得罪的人太多了,因而屢次被人攻擊入獄,卻依然秉性不改。自己如今身為閣老倒是能夠庇佑一二,若是哪天自己致仕了。恐怕早晚要在官場上跌個大跟頭的。

    「皇上心懷若谷,雖聽了你們所言之事,卻並未有絲毫怪罪之意。」

    聽了李東陽之言,眾人皆是齊齊鬆了一口氣。

    「老夫今日還有事要處理,就先走一步,還望諸位莫要怪罪。」李東陽看著眾人。想到皇帝今日跑出宮來,這事肯定是包不住的。也不知會在朝中掀起多大風浪,必須趕回去應對一番。

    李夢陽拱手道,「老師有事,學生豈敢阻攔,學生恭送先生。」其餘眾人也紛紛附和。

    「告辭」李東陽拱手一禮,快步下樓而去。

    看著李東陽離去,李夢陽看向眾人,道,「雖然皇上與閣老已經離去,我等結社之事切不可就此而終。須知當今文壇,台閣體詩文盛行,皆是一股「嘽緩冗沓,千篇一律「的八股習氣,看的人實在是……」

    雖然結社之事在李夢陽的主持之下繼續進行了下去,可惜眾人的興致皆不是很高。顯然是鄭德的到來讓眾人患得患失,最後更是草草了結了。



第二十三章 明前七子  
相關:  雙生引    三國之巔峰召喚  黑暗聖光  我在異界有座城  櫻花之國上的世界末日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混在大明當皇帝第二十三章 明前七子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混在大明當皇帝"
360搜"混在大明當皇帝"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79s 3.536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