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並天下 第五百一十一章 研發火炮(二)

    測試廣告1陸軍部尚書史曾派人返回長安城給自己收拾了一些行裝,而後便一頭扎在了工坊內。一筆閣 m.yibige.com 更多好看小說

    在陸軍部尚書史曾的指揮下,軍工司的官吏一面挑選了二十名精幹工匠,作為鑄造火炮的主要人手,一面在工坊內開闢出一塊場地,專門作為新的火炮工坊,以及鑄炮使用的倉庫。

    陸軍部尚書史曾查看了那二十名工匠,只見眾人都是臉色黑紅,雙手都滿是老繭,一看就是在爐火前討生計的漢子,不由點了點頭,便對眾人說了幾句鼓勵的話。

    後世火炮以明代為最,不過,此時的大明火炮都是有一些缺陷,那就是裝藥少,射程短,沒有準星,無法進行精準的瞄準,火炮的炮膛外口寬,內部小,不能有效的聚集火藥氣體,炮膛內部也無法做到合格的圓形,炮膛沒有鏜光。炮彈尺寸乃至形狀隨心所欲。彈炮游隙過大。

    此外火炮沒有炮耳,而且有頭重腳輕的毛病,如果裝藥太過密實,就會在開炮的時候顛倒自行炸裂。

    所以此番研發火炮之初,天子劉洵就已經打定主意,對大明現有火炮的這些缺點進行改進。

    畢竟天子劉洵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知識和見識,對火炮的管壁加厚,加大火炮倍徑,同時將炮身從前至後漸粗。

    這樣一來,陸軍部鑄造出來的火炮將會在射程、殺傷力和安全性等方面都有不少的優勢。

    同時,天子劉洵還準備在玉山鎮兵仗局鑄造的新式火炮上增加準星和照門,以增加火炮的精度;在炮身上增設炮耳,便於將火炮架設在炮車上,以及調整射擊角度和移動方便。

    天子劉洵給陸軍部的這份圖樣是仿製的是後世19世紀早期法軍的12磅加農炮,並且根據天子劉洵所學的知識加以改良了一下,將火炮的炮身加長、炮筒加厚。

    按照設計,這種炮有效射程為兩里,最大射程為三里,炮身重量大概在一千兩百斤左右。

    當然,如果以此時大漢帝國的技術水平來鑄造,火炮的各項數據肯定會縮水,不過只要不是相差太多,也依然是可以接受的。

    隨後陸軍部尚書史曾便帶領工坊眾人開始備工備料。

    眾人先是準備了大量的粗鐵,以及大量的燃料,並且為了鑄造火炮專門砌築了三座高爐。為了準備這些物料,陸軍部尚書史曾帶著眾人足足準備了十八天。

    在此期間,天子劉洵也沒有閒著,而是在思索火炮的鑄造方法。

    一開始天子劉洵交給陸軍部尚書史曾的辦法的泥模法,可是這段時間思索了一下,長安城的氣候在這個時候還很是潮濕的,用泥模來鑄造火炮的話,成功率會大打折扣,而且可以預料成品的品質也不會太好。

    用泥模鑄炮,那泥土遇到高溫之後,裡面的水氣怎麼辦?那麼高溫度的鐵水一倒進去,泥型里只要有一絲水分,就會立即蒸發在鐵炮里形成氣泡。這氣泡可是火炮的大害,很容易導致炮壁脆弱進而導致炸膛的危險!

    天子劉洵對於封建時代的鑄炮技術很是了解,這泥模容易藏水,如果要保證風乾的話,至少都要風乾一個月才能使用,而且還不保證品質。不過即便是這樣,還是免不了有些微水氣使銅炮形成馬蜂窩。

    於是思索了幾天之後,天子劉洵一咬牙,終於打定了注意「如果不用泥型,而是用鑄鐵做鑄模呢?鑄鐵里沒有水氣,也不會形成氣泡,成品率將會極大的提高吧?而且鑄鐵做鑄模產出的火炮內外壁都會比較光滑,這樣也可以減少表面清理、選洗內堂的工作量!」

    一場火器大躍!進開始在天子劉洵的心中成型,於是天子劉洵便開始思索其中的細節之處。

    「用鐵模鑄造火炮之時,先在模的內表面刷上用細稻殼灰與細沙泥加水合成的塗料,再塗刷極細煤粉調製的第二層塗料,然後箍緊鐵模,趁著炮神還是紅熱之時,清楚毛刺,便可以得到成品。不過這個塗料的具體比例還需要諸位自行斟酌一下。」

    天子劉洵回憶起來的細節和工藝其實都記錄於明末趙士禎的《神器譜》之中,在穿越之前劉洵也是詳細閱讀過,因此自然是順手捏來。

    其實中國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金屬模型鑄造器具的國家,早在戰國時期,就開始使用鐵范成批鑄造生鐵農具和工具了。其中提到的使用鐵模鑄造採用的雙層塗料,其實也是對中國傳統鑄造技術的演進,甚至都並非趙士禎首創,這一點天子劉洵還是記憶猶新的。

    「這個鐵模鑄炮的方法說起來並不難,可是做起來卻並不容易。首先,要按照所鑄火炮的大小,分五節做出泥模;然後按照泥模節數分制鐵模模型,每節泥模分成兩瓣,用車板旋制內面,使表面光潔形狀規整,然後烘乾備用;泥模內放入預製的把手,澆鑄時和鐵模鑄成一體。」

    「用泥模翻鑄鐵模之時,先將炮口那一節倒置在泥質平板上,用泥填充其中一瓣,烘乾後,蓋上泥質平板,將型箍緊,澆注後便得到了第一節鐵模的一瓣。然後出去填充的泥巴,又可以如法炮製,得到另一半的鐵模。這樣一節一節的澆注,皆可以鑄造成層層切合的整套鐵模了。」

    天子劉洵將這些工藝細節全部記錄了下來,就好像直接看到了整個製造過程一般清晰。

    鐵模的鑄造辦法其實並不是天子劉洵自創的,其實在後世滿清末年鴉~片戰爭期間,這個辦法便已經產生了。


    當時滿清使用的火炮已經多年沒製造新的火炮了,尤其是南方沿海地區很多炮台的火炮都是幾十年前乃至更早康熙、明末時期鑄造的。

    因此在戰爭開打後,滿清才發現大炮缺乏,而北方用於拱衛京師的炮又不敢輕易南下,所以就要下面的官員加快製造大炮,而泥模製造大炮周期太長了,所以當時就有能讓想到了金屬模製造工具和農具速度快的特點。

    於是乎滿清便開始經過一系列改進措施,將這個辦法用來鑄造大炮。

    顯然鐵模鑄造大炮不僅具有鑄造周期短的優點,而且還具備重複利用的優點。這樣不僅減少製造周期而且還能使得大炮尺寸一致,實現標準化生產,其工藝還可以減少出現蜂窩等缺陷的可能性。

    可惜的是,這個新的鑄炮方法出來沒多久,滿清就投降了,甚至還沒來得及鑄造幾門大炮。

    「還有一點,鑄造火炮也和打造火銃一樣,必須要嚴格按照設計圖紙上的尺寸來,決不能有任何差錯!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標準化,才能鑄造出精良的火炮。」

    不經意間,天子劉洵便洋洋灑灑寫了上萬字的鑄造工藝流程,而後才長出一口氣,又整體看了一遍,便裝入皂袋交給了中常侍耿國。

    「立即派人將這份東西交給陸軍部尚書史曾,命其參考使用!」

    中常侍耿國恭敬的接下,而後便要前去辦理,卻聽天子劉洵又囑咐道「這份東西乃是絕密,你還是親自去一趟,親手交給陸軍部尚書史曾!」

    中常侍耿國也是暗暗一驚,不敢怠慢急忙拱手領命。

    當中常侍耿國風風火火的趕到長安城外的工坊時,陸軍部尚書史曾正在召集一眾部下在大堂議事。

    此時工坊按照工藝鑄造的十九個泥模全都報廢了,晾曬了一個月的時間,沒有一個完全乾透的,全都不能用!

    此時陸軍部尚書史曾可謂是心急如焚,眼看著火炮的研發項目剛剛開始就要停滯不前了,可是軍工司的一眾百工卻沒有什麼辦法,在大堂內眾人正在爭論不止。

    「啟稟尚書大人,中常侍耿國已到工坊!」

    「什麼!」

    陸軍部尚書史曾急忙帶著一眾部下出去迎接,雖然中常侍耿國只是宮中內侍,但卻是天子劉洵的心腹近侍,多年來又兢兢業業,從未有干預朝政的惡行,所以耿國在朝中上下的口碑還是很好的。

    見面之後,中常侍耿國笑著行禮,而後將天子劉洵的資料呈上,說道「尚書大人,這份便是天家要仆送來的東西,請尚書大人過目!」

    「有勞中常侍了!」

    而後陸軍部尚書史曾便吩咐左右準備酒水,卻被中常侍耿國攔下了「吃酒的話還是下次吧,尚書大人太忙了,我便不在這裡叨擾了!」

    陸軍部尚書史曾客氣了一番,便帶著一眾部下將中常侍耿國送了出去。

    而後陸軍部尚書史曾拆開了天子劉洵的方略,隨後便給眾人穿越。

    「什麼?竟然還能如此做!」

    「鐵模!竟然是用鐵模!」

    「如此就可以避免泥模的各種弊端了!」

    一時間,眾人紛紛驚嘆了起來,原本縈繞在眾人頭頂的陰雲瞬間消散。

    陸軍部尚書史曾更是大笑了起來,說道「好,好啊!現在萬事俱備,天家有給咱們送來了可行的鑄造方略,諸位就忙活起來吧,咱們可不能讓天家失望!」

    「諾!」

    。測試廣告2


https://hk.nanchongzp.com/%E6%BC%A2%E4%B8%A6%E5%A4%A9%E4%B8%8B-702560/584.html
相關:  明末最強縣太爺  皇明風雲錄  天策大明  明末大軍閥  明末問鼎    全民領主:我的天賦有億點強  影視世界從小捨得開始  抗戰之關山重重  守秘人程式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漢並天下第五百一十一章 研發火炮(二)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漢並天下"
360搜"漢並天下"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63s 3.1452MB

TG: @feiwug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