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明 第二百二十二章 無師自通

    測試廣告1    紹興府此時又是一團糟。詞字閣 www.cizige.com

    韃子從南面來襲,監國朱媺娖下令紹興府四衛調向餘姚,準備迎敵。

    可朝堂之上,卻出現了兩種聲音。

    無外乎,戰和逃。

    朱以海故態復萌,他極力建議召吳爭部回援,同時將朝廷撤往杭州。

    這種聲調,得到了幾乎一半朝臣的附議。

    朱媺娖的威望不足以震懾住這些人。

    加上朱以海本身就是藩王,又被朱媺娖任命為參政。

    這就造成了無事時大家嘻嘻哈哈,有事時就化為兩派,另立山頭。

    這些朝臣手中雖然沒有兵權,但他們的政治力量不容小覷。

    一個個都是前朝老臣自居,但凡諫言,都是依經據典,口口聲聲為了朝廷、為了天下、為了江山社稷,令人無可反駁。

    之前吳爭強迫朱以海去監國位,擁立朱媺娖,他們沒有反對,不是因為他們認同、心服口服,而是受制於吳爭手中的兵力。

    如今吳爭領兵在外,對他們的威懾力就大大減輕了。

    如果是順境,他們可以隨波逐流,但現在,紹興危急之時,他們首先想到的就是逃命要緊。

    張國維的性子較軟,錢肅樂剛正有餘、威壓力不足,張煌言的資歷是個大問題。

    加上這次韃子來襲與前幾次不同,前面兩次,一次是小股韃子入侵,還有一次是方國安叛變,雖然聽起來叛軍很多,可畢竟是明軍新降,這兩次都是朱以海領頭倡議轉進。

    那這次多鐸率大軍兵鋒直指紹興府,從氣勢上來說,對紹興府已經是志在必得。

    所以,這次是大臣倡議轉進,朱以海隨波逐流。

    而從奉化至紹興府,一路平川,根本沒有任何要隘可守,而紹興府對清軍的防禦力量,大都都是北向,從來沒有去考慮過敵人會從南方來。

    所以,朱媺娖倉促調兵去餘姚,沒有人相信明軍會獲得勝利。

    在他們看來,調兵抵抗只是為了給朝廷爭取轉進的時間。

    至於轉進會給抵抗的明軍帶來怎樣的負面影響,這就不是他們需要考慮的了,大明人多,死上一些對他們來說,並不算什麼,等安全了,再徵召就是。

    朱媺娖阻攔不了朱以海,同樣也阻攔不了附議朱以海的朝臣,她在這個時候,心裡有的,只有憤怒、懊悔。

    皇室子弟,就沒有一個省油的燈。

    他們的政治能力或許是天生的。

    在朱媺娖就任監國時,本能地對吳爭產生戒備之心。

    這與對吳爭有情沒有關聯,也與象錢肅樂等重臣諫言約束吳爭也沒有直接聯繫。

    皇權在於平衡,這一點,皇族無師自通,從小耳聞目染,成為了一種本能。

    朱媺娖並不眷戀權柄,但她知道一件事,放任一個手掌兵權的重臣,不是保護他,而是在害他。

    這一點,她在父皇身邊,看得多了。

    所以,她將朱以海留在身邊,一則畢竟朱以海是朱家人,常言道打著骨頭連著筋嘛,另外一點,那就是因為朱以海與吳爭有間隙,朱以海又是前任監國,在朝堂之上有著一群擁躉,這樣就能平衡吳爭在朝中的勢力。

    雙方相互掣肘,就能產生一種平衡。

    可朱媺娖現在後悔了,就應該聽吳爭的,將朱以海徹底趕出朝堂。


    朱媺娖不是不想撤至杭州,但她更明白,如果自己退去杭州,這一萬多明軍恐怕就會一鬨而散。

    只有自己牢守著紹興府,才能激烈明軍將士奮力抵抗。

    這是她唯一能做、力所能及的。

    將自己留下,讓肯追隨她的忠臣們留下,集結紹興府的兵力,打一場沒有希望的戰爭。

    在這個時候,朱媺娖渴望吳爭能回援,但她更希望,吳爭不要回援,而是能光復應天府。

    一個十六歲的少女,她承受著與她年齡不相稱的壓力。

    好在,有張國維、錢肅樂、張煌言等人的鼎力支持,否則朱媺娖恐怕連紹興府的局勢都無法控制,甚至連四衛都無法調動出去。

    ……。

    出無錫往西北方向,大約二百多里地,是慧山。

    慧山以北不遠,是高橋。

    高橋是個小鎮,人口不多,依山而建。

    官道由此產生了一個轉折,一邊是山坡,一邊是小河。

    一場遭遇戰,就發生在這個轉折處。

    吳爭不知死活地發動反擊,有他的必要性。

    戰場之中,一旦撤退,就會有連鎖反應。

    想再穩住陣腳,非常困難,當然,精銳除外。

    很顯然,吳爭麾下能勉強稱為精銳的,就是從梁湖帶出來三千人。

    其它的,不過是混雜而成的各部降軍和成份更為複雜的義軍。

    缺少訓練還是其次,最重要的是這支軍隊更適合打順風仗。

    蘇州之戰這支軍隊能硬抗到最後,是奇蹟。

    追究其成因,無非是兩條,一是破城讓士兵們士氣大振,之後慢慢地抵消,好在當時沒有一路產生潰退,吳爭很明白,只要有一路潰退,就會發生連鎖反應,全軍潰敗也就不遠了。

    另外就是這支軍隊大部分是老油子,他們更知道當時不能撤,也根本撤不了,一撤韃子就會緊咬著不放,拼死或許還有一絲生機,可一退百分之百被追殺。

    正是這兩個原因,所有士兵死頂著清軍猛攻而不退。

    但現在情況完全不同,他們可以退,天闊任鳥飛。

    這就和圍三闕一的道理相同,有活路時就有了逃命的本能。

    如果吳爭不發動反擊,數萬大軍就會成為一潰千里之勢。

    潰退起來,根本剎不住腳跟。

    那麼不但無錫、蘇州、松江這些剛剛吃到嘴裡的果實會盡數吐出,甚至可能禍延至嘉興府、杭州府。

    這樣就產生了被韃子南北夾擊之勢,那個時候就算是天王老子幫忙,也救不了紹興府了。

    所以,吳爭必須反擊,阻滯韃子追兵的勢頭,為明軍回援、整固防禦贏得時間。

    這場高橋之戰,堪稱經典。

    韃子總共有一萬二千人,其中有五千是騎兵,八旗騎兵。

    而吳爭手下僅四千多騎兵。

    這是絕對的劣勢,無論是人數上,還是單位兵戰力上。測試廣告2



  
相關:  三國之僱傭軍  隱龍驚唐  代周    魔本為尊  迷蹤諜影  女修重生指南  諜海王牌  那座江湖那個人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漢明第二百二十二章 無師自通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漢明"
360搜"漢明"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87s 3.5692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