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廣告1 ps:感謝書友「先」投的月票。一筆閣 m.yibige.com 更多好看小說
岳小林是真不甘心,回到吳爭身邊,就表示著與戰鬥無緣,軍功無望啊!
他迫切地希望敵人再來一波進攻,他發誓,這次定好好把握機會,打死百八十就撤,順便將敵人引向南邊。
有道是苦命的孩子天照應。
上天就象是聽到了岳小林心中的祈禱,機會終於來了。
岳小林最後一刻得到斥侯稟報,由谷亭方向來了一隊騎兵。
這消息讓岳小林精神一振,急忙下令暫停撤退,讓守軍重新上牆,同時派出多路斥侯繼續打探。
最後得到的消息是,一支約三千人的騎兵正向湖陵城而來,距離三十多里。
岳小林大喜,他擔心來得敵軍兵力太多,自己一口吃不下。
三千騎兵……能攻城嗎?馬踏城牆?就不怕崴了馬蹄?
這不就是上天的恩賜嗎?
岳小林立即下令戒備,同時繼續令斥侯回探。
……。
三十多里,對於一支騎兵而言,這就是一柱香的時間。
岳小林恐怕怎麼也料不到,這支騎兵,可不是普通騎兵,雖說只是輕甲騎兵,但它卻是這個時代,僅有的純火槍騎兵(明朝在一百多年前,遼東鐵騎就有一支純火槍騎兵,用的是三眼銃,射程很近,大概三十步距離,也無法進行二次裝填,也就是一次性射擊,之後,拎住槍管倒提當鐵錘用,在那時無往而不勝)。
這支騎兵,自然是沈致遠的槍騎,事實上,應該說是他與錢翹恭最初時的混合騎兵。
岳小林這下遇上強敵了,等於是一腳踹在了鐵板上。
按理說,騎兵確實不擅長攻城,沒有配備雲梯,戰馬躍不上城牆,最多是襲擾,難以占領。
可問題是,從千年前,游騎誕生的那一刻起,遊騎兵就可用飛射,來壓制、殺傷城牆上的守軍,不用說小小湖陵城了,就連三、四丈高的巨城,也無法防禦游騎的箭矢。
因為游騎裝備的是短弓,射程相對近些,四、五十步,可城牆再高,也沒有四、五十步的高度吧?
游騎飛速通過城牆,方向與城牆平行,側身向城牆上射箭,一旦形成齊射,守軍就只有挨打的份,因為再好的神射手,也無法瞄準迅速移動的目標。
岳小林原本以為是普通騎兵,守軍只要在城垛後射擊,並輔虎蹲炮壓制,就可以毫無傷亡地進行殺傷。
事實上,這支槍騎確實外表與清軍普通騎兵一樣,只是在馬鞍兩側多了兩個槍袋罷了,
於是,岳小林犯下了大錯。
半個時辰,以添油戰術將二千多守軍不斷增補上城牆的岳小林,在發現守軍火槍、火炮根本無法壓制城下飛馳的騎兵,而敵騎可以用火槍對城上守軍進行大量殺傷時,終於明白,自己怕是犯大錯了。
可這時,已經晚了。
岳小林的最大錯誤在於,他應該在發現敵人是槍騎兵的第一時間撤兵,因為騎兵一時無法攻破城門,岳小林有充裕的時間撤退,可惜他坐失了這個機會。
他還有另一次機會,那就是就算不撤,也該第一時間向南面沛縣通報這一情況,但他也沒有,直到半個時辰之後,城牆上傷亡已經超過八百人,幾乎是守軍的四成兵力,岳小林才意識到,憑他自己是不可能戰勝這支騎兵的,這才派人向沛縣急報,並求援。
但晚了。
沈致遠自小就熟讀兵書,也在吳爭身邊待了兩年,深知「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道理」,其實在湖陵城下與守軍交戰的騎兵,僅有六百騎,敵騎以百人隊,來回穿插於北門城下,形成了有大量騎兵進攻的態勢,實際上,沈致遠此時已率主力繞過湖陵城向南了。
也就是說,在岳小林還在往城牆上增兵時,沈致遠已經率其主力兵臨沛縣城下。
魯之域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他的應戰方法,與岳小林如出一轍。
事實上,北伐軍是真沒有對戰過槍騎兵,因為普通游騎進攻城上守軍時,需要在奔跑的馬上彎弓搭箭,開始時體力充沛,準星也好,可持續一段時間,守軍的壓力會慢慢減輕。
可這支槍騎兵不同,錢翹恭不經意之中,揭開了一種槍騎兵的新型戰法,那就是兩隊騎兵交叉飛馳而過時,以兩側槍袋的火槍交替射擊,每隊騎兵可以來回攻擊兩次,這個時間足夠另兩隊騎兵進行裝填了。
也就是說,理論上進攻的持續性是無限的,幾乎可以不斷地進攻下去。
這就造成了守軍苦不堪言。
好在沛縣離徐州不遠,魯之域也沒有犯岳小林的錯誤,他在第一時間,將軍情報往了徐州城。
……。
沈致遠的戰術顯然是非常狠厲的。
其實在湖陵城與沛縣之間,也就是湖陵城南門外二、三十里,還有一支北伐軍。
原本是第一次湖陵阻擊戰時,用來接應岳小林部的,當時還有錢翹恭的那支「騎馬步兵」在。
可因為湖陵城的大捷,岳小林陪同錢翹恭回徐州述職,這支騎馬步兵,也就成為運輸隊,一起回了徐州,留下的就是那支三千人的接應部隊。
且不論敵我立場,沈致遠敢於以二千多騎兵,繞過湖陵城和這支接應部隊,閃擊沛縣,戰術確實可圈可點。
這不僅僅需要對敵對己狠,更有決勝的意志在其中。
……。
「這是在逼我啊!」吳爭「呯」地將魯之域快馬送來的軍報拍下桌上,「給他留了條悔過之路,可他偏偏一條道走到黑……奈何?!」
宋安默默地將軍報拿起,看了看,遞給臉色鄭重的錢翹恭,然後對道:「軍情緊急,魯將軍的三千人肯定頂不住……少爺,快下令派增援吧!」
錢翹恭看了眼戰報,阻止道:「不可!」
吳爭和宋安齊齊朝錢翹恭看去。
錢翹恭忙解釋道:「沈致遠有備而來,谷亭周邊囤有他的三萬新軍……王爺,別人不知,我是清楚這支騎兵戰力的,尋常騎兵根本無法與這抗衡。試想,當初沈致遠率一千六百人增援敵英親王阿濟格漠北平叛,愣是將阿濟格用了十個月都奈何不了的三千蒙古騎兵主力盡皆射殺……回師之後,在多爾袞極力支持下,由我與他整合二部,才有了今日這支槍騎兵。」測試廣告2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82s 3.6007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