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廣告1
談及胡人將領,總是容易讓人聯想到安史之亂。讀字閣 www.duzige.com似乎是一個胡人將領就將大唐攪的天翻地覆。
但其實安祿山的叛亂並不嚴重,以唐廷的軍事實力,剿滅安史之亂易如反掌。
叛軍打到潼關下面,就已經是強弩之末。連攻近五個月也打不下潼關。
後來討平安史之亂的主力,精銳邊軍之一的朔方軍此時已經在河北大敗史思明,連戰連勝。郭子儀、李光弼率領精銳邊軍已經開始向叛軍老巢范陽逼近。
唐廷人心未失,安祿山主力大軍又鈍兵天下雄關前接近半年,於是河北十七郡集結義軍二十萬人。共推顏真卿為盟主,起兵討伐安祿山。
同時安西、北庭、安東等仍忠於唐廷的絕對精銳邊軍,正源源不斷的向中原匯合,勢要一舉蕩平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可笑胡人叛將。
可以說安祿山天寶十四年十一月起兵叛亂,天寶十五年五月就敗局已定。這也是為什麼唐玄宗前期一直不肯相信安祿山會起兵造反,敢起兵造反。
短短半年的時間而已,在一個強盛帝國數百年的時間範疇上看,連打個噴嚏都不算。論威脅程度,論牽涉地區,連漢初的七王之亂一半水平也沒有。
而這兩場戰爭同樣是叛軍鈍兵于堅城之下,最後卻走向完全不同的結局,唯一的原因就是兩位當朝皇帝對軍事的干預程度不同。
雖然兩人前期都是一代明君,但漢景帝絕不插手軍事指揮,完全由周亞夫指揮戰事。所以趁著吳軍鈍兵淮陽城下,漢軍截斷了叛軍的後方糧道,於是大敗叛軍數十萬。
而唐玄宗則是微操達人,放著郭子儀、李光弼、哥舒翰、高仙芝等無數軍事名將意圖掐斷叛軍後路的軍事部署不用,不等精銳朔方軍打入范陽,就自己微操指揮前線,強逼潼關守軍出戰,結果唐軍中計被伏,近乎全軍覆沒。
於是潼關失陷,長安失守,安史之亂徹底糜爛,無法收拾。
又來了後世網友那句最經典的話,「在皇位上拴條狗「,安史之亂都會被輕鬆平定。
這也是張瑞從來不指揮軍事作戰的原因,實在太容易引起慘烈的軍事敗績。
以孟朝武德之昌盛,說軍中胡人士兵、胡人將領會威脅聖朝安穩,簡直像是天方夜譚一樣的想法。
從張瑞起兵於孟縣開始,軍中就一直有用鹽引開中法換來的,能左右開弓的胡人奴隸效力。
但到如今孟朝立國,胡人將領的表現遠不如諸夏名將典韋、張遼、馬超等人,地位最高的一人也不過是右侯衛左將軍趙發。
只是這位胡人也並非是戰陣廝殺出身,而是歸化胡人,更像將門子弟。走的是科舉路線,當年與武舉狀元劉從鈞激烈爭奪騎射榜首,最終稍遜一籌。所以劉從鈞已經位居十六衛大將軍,他才勉強晉升到了將軍一列。
雖然只是這一個例子,但管中窺豹,可見一斑。在軍中,還是將門子弟更加出色,更容易身居高位。
在孟朝,實在是沒必要擔憂胡人會掀起多大波瀾。
這個時代註定了諸夏無法完全開闢每個角落,孟朝只能以開放的胸襟來接納願意歸化,並使用諸夏風俗的胡人。
所以張瑞完全沒有排斥胡人從軍,希望能建成後世天朝那支天下第一陸軍的風采。
在邊疆、在雪山、在高原,都有其他民族的士兵在為天朝戍衛疆土。但所有人都認可自己來自同一個祖國,為同一個榮譽而奮鬥。
而時下,張瑞希望所有歸化的子民,都能將孟朝視為自己的國家社稷。視自己為孟氏百姓,為天子臣民。
張瑞鄭重的對蘇則說道「軍中政教長制度,在安西猶為重要。政教長必須長期教導士卒習諸夏文字,用諸夏風俗。」
剩下的話,張瑞沒有多說。蘇則卻十分清楚,立即接上回復道「臣時刻不敢懈怠。經常召集全軍政教長,勉勵其務必教導士卒忠於陛下。為孟朝兵卒,為天子鷹犬,為天子而戰。」
張瑞微微頷首,回道「卿有心了。有這兩萬四千精銳步騎,可能懾服西域諸國?」
蘇則說道「西域蕞爾小國,不識王師軍威。不大戰一場,難以用兩萬軍隊懾服數百萬里之土地。故某還設屯田軍一萬八千人,民屯六萬餘人。」
雖然聽起來十多萬人,規模龐大,但這些並不是職業軍人。屯田兵,更類似於民兵。而民屯則完全是百姓,甚至很多人是軍屯的家眷。
這十萬人就是孟朝在整個西域能直接掌控的所有男女老少人口。這規模在內地也就是萬餘戶,一個大縣的人口。
蘇則就是要用這一個縣的實力,震服西域所有國家,數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一個縣能幹點什麼,劉備倒是高唐縣令,結果被黃巾軍打敗。這還是有統治基礎的情況。
而孟朝此前在西域可是沒有任何統治基礎,蘇則就是帶著一千精銳禁軍去赴任的。此後數年時間,蘇則就像是被張瑞遺忘的可憐娃,自己孤身在安西打拼。
孟朝的絕對精力都用在了中原內部的統一之戰上,沒有一粒米送到萬里之外,去支援蘇則的西域事業。
能給蘇則的唯一支持,就是實力上的威嚇,使一些小國被迫臣服。直到孟朝建立,緩了一口氣。之後的建康三年,一年內才將一批多餘的軍事物資、鎧甲刀劍送到了安西都護府。
就是在這種背景下,蘇則逐漸站穩了西域,組織起了屯田,建設出神威、武威兩支精銳軍隊,可以說是非常不易。
絕對配得上他開局五百戶人家,結局打遍整個涼州的歷史能臣地位。沒有辜負張瑞對他的信任。
張瑞問道「為何沒有大戰一場,可是糧草不足?如今聖朝已經初步穩定,可以向安西送一批糧草。」
蘇則連忙拱手,回道「臣拜謝陛下。西域屯田多年,也有五十萬石糧草,足夠兩萬軍隊遠征支用半年。然而首戰關乎我朝天威,臣不敢貿然行事,務求一個關鍵戰機,一戰為我聖朝立不世之威。」
。測試廣告2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79s 3.708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