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行至距離平昌城十里,路途中見到紅巾軍旗號前來投靠的人越來越多,若是審時度勢曉得局勢變化前來投奔,那麼劉彥會以為是這半個月來打出了名聲,然而那些前來投靠的人講的不是紅巾軍的軍威也不是劉彥的冥王,而是說效力於漢旗之下!
連續接見幾名投效的人,劉彥心中的驚訝越濃,人說效力於「漢旗幟下」,意思相當的明顯,他們之所以來投靠是因為流言。他不是一國,沒有那個資格去執掌漢室旌旗,本來還只是疑惑,有人露骨的詢問是不是漢室之後,這事情也就不能當成平常處理,需得謹慎對待。
漢室滅亡已久,現在執掌正朔的是司馬晉室不是劉漢室,雖說因為生存環境艱難有人懷念漢時天威,緬懷六夷賓服的過去,對待漢室仍然有所憧憬,可是那也只是懷念和緬懷而已。
劉彥細想過去,舉起漢室大旗的勢力似乎都是被群起而攻,落個兵敗身死的下場,現在有流言說他是漢室之後……
「將高揚與趙松尋來!」
不得不擔心,劉彥一直想從晉室那裡獲得援助,以前是想讓拓跋秀以拓跋鮮卑的名義去,現在則是想用抵抗段氏鮮卑南下的理由去建康,一旦晉室從哪個旮旯地方聽到這個謠言,那時晉室一定會號令天下,他也就該像之前那些「繼承」漢室大旗的人一樣被群起而攻了!
趙松與高揚匆忙趕來,進賬還沒等他們行禮……
劉彥問:「最近有小股武裝不斷前來投奔,這事你們知道?」
兩人齊聲答:「知道。」
劉彥再問:「有謠言說我是漢室之後,這事你們也知道吧?」
若是還看不出劉彥不悅,那他們也就白長那雙眼睛了。
高揚組織一下語言:「主公,可是有什麼不妥?」
劉彥的目光在高揚與趙松之間來回掃視,突然嘆了口氣:「我治軍嚴厲,待你們這些文士卻太優厚。」
應該說,除軍紀整頓之外,由於生長環境的關係劉彥平時並不太重視上下尊卑,總是會下意識的平等對待他人。他或許並不覺得這樣有什麼,可是難免會種下禍根……
意識到現在已經不是「人人平等」的時代,他也不再只是一個滿世界亂跑的盜墓販子(以後外篇會介紹),已經是一個勢力的首腦,宇文簡的事件已經提了個醒,現在高揚和趙松不經請示私自傳播流言,這無疑是一記震天響的醒鍾了!
「能言善辯,遊走於各個勢力舞動三寸不爛之舌,趙松你是個很出色的縱橫家。」劉彥再看向一臉忐忑的高揚:「飽讀詩書,四方遊歷,有足夠的閱歷的知識,更難得的是善於籌劃,你也會是一個不錯的謀臣。」
按理說兩人得到這樣的評價應該感到欣喜才是,可是他們印象中劉彥是一個情緒波動變換很快的人,上一刻可能還會笑嘻嘻的與人交談,下一刻大手一揮數萬人被坑殺,這麼一個矛盾綜合體,誰知道讚揚之後是不是落下大棒?
「至今,仍然不斷有人前來投靠,你們進賬之前是不是在欣喜這個?」
趙松與高揚面面相覷,兩人心裡暗暗叫苦。
組織一下語言,趙松硬著頭皮:「晉室無能,竊失中原,天子被俘,伺胡夜壺。苟且偷安,無心北伐,殘喘於南,王師已卒。胡人當道,歲有數十,中原哀鴻,(漢)人如豬狗。冉帥檄文,赦命殺胡,天下響應,無不從者。當今天下,戰亂紛紛,稱雄稱霸,惟有正名。空有其勇,華夏以降,東征西討,莫如曇花。漢室乃亡,餘威仍在,人皆誅胡,猶可假(借)名。」
劉彥被這種四言一拍的說辭給愣住了……
高揚見劉彥一副怪異的神情,以為被趙松的言辭打動。他急急補充:「主公!不斷有人前來投奔不正說明流言有用嗎?」他頓了頓,思索了一會,「再則,謠言可以混淆視聽,只要主公不承認,便無傷大雅。」
匈奴人劉淵自稱漢統喊出「滅晉復漢」的口號,當時北方響應者無數,起兵後攻占洛陽俘虜晉懷帝司馬熾,晉室慌忙之下拋棄臣民南遷,北方漢人當時還高興漢室得復,可是還沒等好日子到來,氐、羌、羯、匈奴、鮮卑露出了殘暴的獠牙。
自劉淵取國號為漢,之後假借「漢」立國的國家亦不在少數,可偏偏真正的漢人在這些國家裡面又是低等人,飽受欺凌與殺戮,可以想像漢人們會怎麼厭惡「漢」這個名號。
劉彥疑慮的是,既然「漢」已經被搞臭了,為什麼還有人聽到「漢室之後」還會選擇來投奔呢?
趙松解開了劉彥的疑惑:「漢室已經被胡人玷污不假,稍前羯人號召殺漢,無論北方庶民是否承認,胡人眼中我等仍然是漢人。冉帥號召漢人殺胡,喚醒漢人血脈里的驍勇,特殊的時間內,我們假借漢室不但不會讓漢人痛恨,反而會獲得他們的好感……」
高揚見劉彥臉色緩和,再下一劑猛藥:「胡人之所以屢次取國號為漢,是因為骨子裡害怕和羨慕。平昌城內勢力眾多,有謠言說您是漢室之後,對您攻取平昌城極為有幫助。事後,主公有意澄清只不過是一道布告,絕不會耽誤主公聯繫晉室。」
事情還能這麼幹?劉彥剛想說什麼,帳外的親衛通報聲傳來。
話聲剛落,史辯急急忙忙的進賬:「平昌、平昌城……」
;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31s 3.6577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