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風再起之帝國時代 第十一章 崢嶸

    「哇!」

    亞美尼亞商人亨里克·姆希塔看著那些被俘的馬賊們在刺刀的威逼下,將一具又一具的屍體抬著,丟棄在路邊的山窪中,身上和臉上呈現出各種慘狀,暗紅的血跡染了一地,只覺得胃內一陣翻江倒海,立即蹲在地上劇烈地吐了起來。

    幾名持槍警戒商隊護衛瞥了他一眼,均露出一絲嘲諷的表情。

    這些波斯商人,遇到馬賊時,一個個嚇得面如土色,甚至還建議,向那些劫道的馬賊主動敬獻一些金銀,以期獲得保命的機會。

    可問題是,這支商隊是以我齊國波斯商社為主,押運的貨物中不乏大量準備售於薩法維王室的珍貴瓷器、鐘錶、皮裘、香水、金粉、珍珠等商品,再加上數量更加龐大的蔗糖、香料、染料、棉織品(棉布)、鋼材、銅料,貨物價值達四五十萬漢洲銀元,這如何能便宜這些翦徑的「小蟊賊」?

    結果,今日清晨一戰,我陸軍官兵,哦,不對,我商社護衛隊以「火攻馬車」的戰術,大破馬賊,斃傷敵三百六十,俘四百餘,剩下的則逃去無蹤。而且,可喜的是,此戰還繳獲了兩百多匹馬,三十多頭駱駝,算是彌補了一些戰損。

    不過,這些劫道的「蟊賊」還真是窮鄙,除了幾個頭目身上有些余財外,剩下的人,不論是死的還是活的,幾乎就搜撿不出什麼值錢的玩意,讓打掃戰場的「護衛」們好生失望。

    「來,喝口水吧。」

    此時,亨里克·姆希塔吐得只剩胃裡的酸水了,剛剛站起身來,便看到一個水壺遞到他面前。

    「這一切確實讓人看了會感到非常不適,但我們不得不感謝那些勇敢的齊國護衛人員,是他們拯救了我們所有人的生命。哦,當然,也包括我們極具珍貴的貨物。不是嗎?」英格蘭商人麥克爾·亨利微笑著說道。

    亨里克·姆希塔除了波斯語外,還會一點突厥語和漢語,但對英語卻不怎麼熟悉,不過,基於相同的宗教信仰(亞美尼亞人信奉基督教),他對面前這位歐洲人存有天然的親近感。

    「感謝天主,讓我們免於劫掠和殺戮。帝國目前的形式太糟糕了,竟然會出現如此規模的部族武裝截殺我們這些商人車隊。也不知道,那些總督和駐軍是如何管理地方治安的,這要是讓偉大的沙阿獲悉,一定會降罪於他們。」

    麥克爾·亨利眨了眨眼,儘管沒聽懂對方在說什麼,不過,從他臉上的表情來看,可能是在慶幸這場激烈的武裝衝突後的倖免於難,或者是對齊國護衛的勇猛善戰表達讚嘆之情。

    「哦,是的。齊國的護衛人員非常勇猛,戰鬥的方式和過程也充滿了東方式的智慧。」麥克爾·亨利轉頭看著那些端著火槍的齊國護衛,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可是,我怎麼覺得,那些護衛像是一群訓練有素的軍隊。若是軍人的話,那麼他們去伊斯法罕做什麼呢?」

    作為歐洲人,準確的說,作為一名英格蘭人,麥克爾·亨利對齊國的看法是非常複雜的,嫉妒和厭憎參半。

    不知是出於什麼原因,這個實力強橫的印度洋霸主一直都不怎麼親近英格蘭,甚至有時候會表現出一股濃濃的敵意。他們可以與聯省共和國、法蘭西、葡萄牙、瑞典、丹麥、普魯士等國家保持非常友好的合作關係,甚至還能與昔日打成一團的西班牙重歸舊好,但就是無法與他們英格蘭保持親密的關係。

    齊國似乎對英格蘭刻意地保持距離,始終以一種警惕和審視的目光盯著他們。1688年,尼德蘭執政威廉三世入主倫敦後,英格蘭人一度以為,可以憑藉這位國王的「面子」,與齊國進一步加深彼此之間的合作往來,甚至還曾幻想過,可以完全取代尼德蘭的地位,成為齊國在東方最為密切的合作夥伴。

    然而,對於英格蘭頻頻拋來的媚眼,齊國人直接予以無視,反而繼續保持與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合作,表現出十足的堅貞和忠誠。

    這麼多年來。對於英格蘭商人資本試圖開拓東方貿易,齊國人對此也是設置各種限制和障礙,甚至有時會動用武力加以阻撓,以確保將他們伸出的觸角排除在他們勢力範圍之外,繼而能維持他們的貿易壟斷權。

    日本、秦國、馬來半島、東印度群島,乃至孟加拉和印度,到處都有齊國人的身影,英格蘭商人備受打壓和排擠,最後只能屈服於齊國的商人壟斷資本,成為他們眾多的貿易分銷商之一,通過轉口貿易,吃點他們剩下的殘羹冷炙。

    在波斯和奧斯曼,齊國雖然沒有做到絕對壟斷,但在整個貿易體系中,也出於相對的主導地位,占據著大部分市場份額。假以時日,隨著波斯薩法維王朝的日益衰落,可以想像,齊國人一定會藉機控制這處聯接東西方貿易的重要節點,將整個波斯徹底變成他們的經濟殖民地。

    其實,齊國不僅在環印度洋地區大肆擴張,極力鞏固和加強他們於該地區的海上霸權地位,而且在歐洲地區,他們也開始布局設點,以期發揮他們的影響力。

    1688年爆發的奧格斯堡同盟戰爭(即大同盟戰爭),荷蘭、西班牙、神羅、瑞典、布蘭登堡、薩克森、巴伐利亞,以及英格蘭等一眾國家為了阻止路易十四的繼續擴張,相繼聯合在一起,對法國展開了圍毆。

    在戰爭期間,荷蘭和英格蘭曾極力邀請齊國參與到他們的反法大同盟中,共同對法國實施軍事打擊。

    要知道,這個時候,法國不僅陸軍實力堪為歐洲第一,其海軍實力也超過了英國和荷蘭兩國的總和。在這種情勢下,法國以一敵眾,不僅絲毫未落下風,反而連挫反法同盟軍。尤其在1690年6月,比奇角海戰,英荷聯合艦隊被法國艦隊擊敗,法國軍隊八萬人虎視眈眈地等候越過海峽,侵入英格蘭本土,以扶助詹姆斯二世復位。當時,英國本土只有極少數的部隊,形勢十分危急。

    齊國雖然遠離歐洲大陸,無法派出陸軍參戰,但他們擁有一直規模和戰鬥力絲毫不亞於法國海軍的強大艦隊,南非、摩洛哥、埃及,以及南美,都部署了為數不少的專業戰艦。只要他們能抽調二三十艘進入大西洋或者地中海,就足以改變雙方海上力量的平衡,並極大緩解反法同盟的軍事壓力。

    然而,無論英荷兩國如何勸說,齊國均不為所動,表示無意介入歐洲的局勢當中,將保持嚴格的中立政策。


    但轉過頭來,齊國又和路易十四眉來眼去,以不參與反法同盟為條件,與法國簽訂了一系列貿易合作協議,成為繼荷蘭之後,第二個全面進入法國市場的國家。

    長達九年的戰爭,使得所有參戰國都背上了沉重的經濟負擔,大家都厭倦了這種沒有結果的流血遊戲,遂於1697年同法國簽訂《里斯維克和約》,結束了這場沒有任何贏家的戰爭。

    沒有贏家,只是相對於歐洲各個參戰國而言,隔岸觀火的齊國卻利用戰爭期間的中立身份,貿易觸角不斷向歐洲各國延伸,將生意做得風生水起。齊歐之間的直接貿易額較戰前足足擴大了八倍,使其大發戰爭財,賺的盆滿缽滿。

    據英格蘭人估算,齊國與歐洲之間的貿易額很可能超過一千萬英鎊,成為歐洲各國最為重要的貿易夥伴。

    若是奧格斯堡同盟戰爭讓齊國的影響力在歐洲得以第一次彰顯的話,那麼接下來爆發的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則使齊國的影響力(勢力)在歐洲的擴大,提供了絕佳的機會。

    因為,在這場戰爭中,齊國人親自下場了。

    齊國人以美洲領土爭端為藉口,向西班牙悍然宣戰,隨即便向西班牙美洲屬地大舉進攻。

    在很短的時間內,齊國於南美所立的屬國--慶國就出兵席捲整個拉普拉塔,並奪占了東岸地區(即烏拉圭河與拉普拉塔河的東岸,今烏拉圭一帶),兵鋒直指巴拉圭。

    在北美,齊國人非常輕鬆地殲滅了那支孱弱的西班牙太平洋分艦隊,控制了整個下加利福尼亞地區,還順勢奪取了巴拿馬地峽太平洋一側的科伊瓦島、珍珠群島,以及巴拿馬城,隱然有截斷西班牙美洲領地的架勢。

    另外,齊國還聯合摩洛哥阿拉維王朝發起了奪取加納利群島的戰役,1703年9月,經過六個月的苦戰,西班牙駐加納利群島總督被迫向齊國-摩洛哥聯軍投降,終結了他們於該地兩百年的統治。

    隨後,未過多久,齊國以提供十萬漢洲銀元援助的代價,從摩洛哥人那裡取得了特內里費島、戈梅拉島、拉帕爾瑪島、耶羅島等四個島嶼的所有權,成功地在北大西洋謀取了一處位置極為關鍵的海上據點。

    1704年,英格蘭海軍攻占了西班牙本土南面的直布羅陀,直接威脅西班牙本土。而齊國人不思專心對法西兩國作戰,卻擔心英格蘭要控扼海峽,進而會影響他們的紅海--地中海貿易,立即針鋒相對,向摩洛哥租借了海峽南側的休達,以為海軍基地。

    1707年7月,英格蘭聯合神羅圍攻法國南部的土倫港,再次邀請齊國出兵協助,可齊國人卻藉口美洲戰事膠著,無法騰出太多戰力,拒絕參戰,這使得英格蘭人心中老大不快。

    就憑西班牙虛弱的海上戰力,根本無法構成對齊國海軍的威脅,在美洲陸地上的戰事,西班牙更是連戰連敗,幾無還手之力。在這種情形下,如何會形成戰事膠著狀態?

    說白了,齊國這般行為,就是不想消耗自己的實力,為歐洲人拼命。

    到1712年8月,戰爭已進行到十一個年頭(因為齊國的參戰,戰爭進程較原時空少一年),雙方都已筋疲力竭,無力再打下去。遂以法國和西班牙為一方,以英國、齊國、荷蘭、普魯士、薩伏依和葡萄牙為另一方,簽訂了《烏得勒支和約》,結束了這場戰爭。

    1713年7月,西班牙又與齊國單獨簽訂《馬德里條約》,齊國獲得了南美拉普拉塔和東岸地區,在北美,取得了下加利福尼亞,在巴拿馬地峽,齊國則將巴拿馬城歸還給西班牙,但太平洋一側的科伊瓦島、珍珠群島,以及地峽附近的阿蘇埃羅半島被割給齊國。

    在整個戰爭期間,齊國除了對西班牙大打出手奪占其大片美洲領地外,從未對法國展開任何一次軍事行動,而且,還在印度洋地區對弱勢的法國東印度公司予以庇護,禁止英、荷兩家的東印度公司對其趕盡殺絕,在法國人面前獲得了極佳的好人緣。

    戰後,當歐洲各參戰國進入百廢待興的重建時,齊國人除了在荷蘭、英國、普魯士、葡萄牙等國進一步擴大貿易市場外,還毫不意外地從法國人手裡也獲得大量商品訂單,木材、糧食、油料、茶葉、鋼鐵、棉紡織品、皮具、機械等商品蜂擁進入法國市場,嚴重擠壓了曾經是荷蘭、熱那亞以及威尼斯等國的市場空間。

    兩場規模巨大的戰爭,雖然挫敗了路易十四的擴張欲望,結束了法國在西歐的霸權地位,但不可否認,包括英格蘭、荷蘭、神羅等在內的所有參戰國均實力大損,財政瀕於崩潰的邊緣。

    昔日歐洲最為富庶的荷蘭,海上運輸業和國際商業在戰爭中遭到巨大損失,從歐洲最大的債權國,淪為歐洲第三大債務國,其強大的海軍也因軍費不足而在戰後不斷裁剪衰落。國力明顯衰退,逐漸在歐洲強國間的競爭中退下陣來,很快就不再被列入歐洲一流強權之列(1719年荷蘭拒絕參加大國的和平會議)。

    英國雖然通過此次戰爭,獲利頗多,取得了西班牙美洲屬地的三十年黑奴貿易壟斷權,以及西班牙海港直布羅陀和米諾卡島的占領,得以讓英國的海軍可以伸入美洲加勒比海與地中海,獲取兩地部分制海權與商貿權。另外,法國也放棄對英國在加拿大北部哈德遜灣殖民地的主權要求,割讓加拿大東部的阿卡迪與紐芬蘭島給英國。

    但相較於齊國獲得的利益,英國人卻不免生出幾分嫉妒和惱怒。

    齊國除了割取西班牙美洲領地大片土地外,還謀取了加納利群島和地中海南岸等幾處關鍵的海上要衝,使得齊國海軍可以籍此伸入到北大西洋和地中海。同時,齊國還取得西班牙美洲屬地的貿易自由權,從而打破了西班牙延續了一百多年的貿易封鎖禁令。

    這場戰爭,法國海軍固然近乎全滅,西班牙海軍也遭到重創,荷蘭海軍亦被嚴重削弱,從而使得英國海軍實力一躍而成為歐洲第一,但更為強大的齊國海軍卻趁機進入地中海和大西洋,成為影響整個地區局勢的主要力量之一。

    至此,英格蘭人突然意識到,這個同樣為島國的齊國,隱然已成為他們潛在的最大威脅。雖然,他們還未生出「歐洲是歐洲人的歐洲」這般想法,但在潛意識中,一個強大的外來勢力介入到歐洲的地緣政治當中,必然會對英格蘭帶來某種不可測的風險。

    基於這種背景和輿論思潮,那些前往東方貿易的英格蘭商人除了試圖賺取豐厚的貿易利潤外,無時無刻不在想打破齊國對印度洋地區的貿易壟斷地位,以及期望齊國在某個地區陷入巨大的麻煩當中,動搖他們的貿易主導地位。

    因而,當英格蘭商人麥克爾·亨利看到一隊疑似齊國正規陸軍的商社護衛即將前往伊斯法罕,便不免生出別樣的心思,思索著,是否可以籍此做些文章,讓齊國人與波斯人之間產生嫌隙,進而激化他們的矛盾呢?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www.dubiqu.com。筆神閣手機版閱讀網址:



第十一章 崢嶸  
相關:  1635漢風再起    神話版三國  天道天驕  百鍊飛升錄  網遊之劍刃舞者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漢風再起之帝國時代第十一章 崢嶸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漢風再起之帝國時代"
360搜"漢風再起之帝國時代"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84s 3.5669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