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勛從前一世就對孔融不報什麼好感,因為這傢伙徒作大言,卻無實才——當然啦,文藝才能是很高的,學問也不錯,但他不適合當官,因為並無治理地方,或者統籌中樞的能力。倘若孔融只是簡單地忠誠於漢室,從而跟曹操起了衝突,最終身死,倒也不失為一名烈士,問題你是怎麼跟曹操斗的?有本事你明著來啊,有決心你跑去輔佐劉備啊,光陰陽怪氣地跟旁邊兒冷嘲熱諷,真能傷到曹操一根汗毛嗎?
難不成你真以為可以靠這張嘴把曹操給活活氣死?
可是不管怎麼說,孔融也是自己邁入仕途的第一塊踏腳石,並且對自己一直不錯,是勛不是個冷血動物,他樂於見到曹操踩孔融,但是不希望看到曹操殺孔融。況且,自己跟孔融的關係如此親密,將來曹操真要殺孔融,自己該當如何應對?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還是想辦法救下孔融一命為好。
再加上這是曹操派下來的任務,他是宏輔臉皮再薄,也不可能孔融一捂耳朵,就乾脆掉頭走了,從此再不摻和此事。所以一時惱恨,等出了孔府的大門,夜風輕吹,頭腦略微清醒一點,他立刻就想明白了,孔融是不想跟自己談政治啊,也怪自己,為啥要掛著丞相司直的名頭來拜呢?
於是趕緊轉身,在府門關閉的前一秒鐘,又硬生生擠了進去,關照門子,你再去通報一聲,別提我的官職。只說「營陵士人是勛。求見故府君」可也。
門子滿頭霧水。可是也不敢擋是勛的駕,趕緊跑進去稟報。時候不大,孔融果然又迎了出來,跟剛才一樣抓住是勛的手,口稱:「夜矣,宏輔莫非自北海來?即可宿於宅下。」
是勛心說不用吧,我就是表明一個態度,你不必真跟我是營陵故人。多年不見,始自遠方來投一般地說話吧?你真喝多啦?想演戲?好吧,那我就陪你演戲。於是抽出雙手,深深一揖:「自別孔公久矣,思渴甚也,方夜來拜,公其寬宥。」其實他話說得也沒錯,此前出巡海州、徐州,確實很久都沒見過孔融了。
孔融「哈哈」大笑,即將是勛讓進內室。分賓主坐下。是勛本來想好的說辭,是先問問孔融為什麼要觸怒曹操。以此為發端,提醒孔融將罹殺身之禍,建議他南下避禍。可是剛才來了那麼一出,這話就不好出口啦,他腦筋一轉,開口問道:「聞孔公新得公子,故來相賀。」
孔融人近中年,始終只有一個女兒,嫁與泰山人羊衜,直到他四十多歲,髮妻病故,續弦以後,才陸續又生下一兒一女——最後與孔融同時罹難,一個九歲,一個年僅七歲。不過這個時候,小女兒還沒出生,光得了個兒子,年僅二歲。
聽是勛提到自己的兒子,孔融不禁捻須而笑:「宏輔有心了。本以為終將無嗣矣,老來得子,頗慰渴懷。可要喚內人抱出與宏輔一觀?」
是勛點點頭,然後一開口便石破天驚:「既允贈於勛,自當先觀。」
孔融大吃一驚:「誰言相贈於卿?」我好不容易生個兒子,誰說要送給你啦!
是勛長嘆一聲,答道:「孔公待勛恩厚,勛不能為公孫杵臼,只能為程嬰也。孔公放心,勛必將公子養大成人。」
孔融雙眉一擰,立刻把臉沉下來了:「宏輔此來,為言曹公欲殺我耶?」你自比程嬰,又問我要兒子,那是把我比趙朔啦,聽你這意思,曹操想要殺我?
是勛輕輕搖頭:「曹公雖未言欲殺孔公,然公今之所為,如瞽者而騎盲馬,夜半而臨深池,設有不諱,恐公子亦將遭戮也。何如先付之與勛,可免來日大難?」
孔融拂袖道:「吾豈懼死?然吾有何罪,而將及妻孥?曹公雖暴,不過殺我一人而已,吾子安得有難?」
是勛冷冷一笑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其實這句成語,就是從孔融的兒子那兒來的。在原本的歷史上,曹操殺孔融的時候,看他一對兒女年紀太小,本沒打算牽連,暫時寄養在別人家裡。兩個孩子老老實實跟那兒下棋,有人就問,說你們老爹都被逮捕啦,你們就不害怕嗎?二人回答道:「安有巢毀而卵不破乎?」我們也將是相同的下場,害怕有啥用?曹操聽說以後,乾脆送他們一起上路。
孔融跟曹操斗,自然不會沒有被害的心理準備,在他想來,反正自己已經有兒子了,不怕斷嗣,那麼死亦無憾。如今聽是勛這麼一說,不禁手足冰涼,愣在那裡,半天說不出一句話來。
是勛察言觀色,心說行了,可以開始勸說了。於是誠懇地說道:「人各有志,勛固知無以說孔公相從曹公也,唯異日孔公罹難,勛將效朱伯厚殮葬陳仲舉,並匿公子。然勛在相府,葬公易而匿子難,雖秉誠心,懼事不協。孔公獨不憐少子乎?若不願屈身曹公之下,何不遠遁避禍?先聖有云:『道不行,乘桴浮於海。』亦不墮青雲之志也。」
孔融面色陰沉,惡狠狠地說道:「操自擅權,恐如昔日王莽,以圖漢家社稷,吾自不能屈身以事也,然亦不願遠避之。有吾在朝,彼尚有所顧忌,吾若去之,其誰扶助天子?世人將以我為懦者也。」
是勛心說有你在朝,曹操會有顧忌,不敢篡漢?你自我感覺太良好了,把自己想得太重要了吧。繼續勸道:「申生在內而亡,重耳於外得全,然晉之社稷,終歸重耳,而從之遠遁如舅犯者,豈畏難懼死者乎?」未必逃出許都,就對大漢朝沒有貢獻啊,也不見得會被人看作膽怯逃避啊。
孔融雙手叉在身前,狠狠揉動,表現出其內心的忐忑和恐懼。沉吟良久,才問是勛:「宏輔此言,是欲我避往荊州或者蜀中麼?」
是勛拿晉文公的經歷來說事兒,還把孔融比作文公復國的功臣狐偃(舅犯),隱含之意,是建議孔融投奔一家宗室,好在外製約曹操。可是如今劉姓藩王雖多,能免於凍餒就算不錯啦,還有誰勢力大到敢跟曹操斗?至於割據地方的宗室,也就劉和、劉表、劉璋三人而已——劉和不用考慮,他正為袁紹所制,為烏丸所攻,恐怕朝不保夕。因此孔融問了,你是建議我去投劉表啊,還是去投劉璋啊?
是勛點頭道:「公果聰慧者也——何不往投荊州劉表,有三可、三益。」
孔融說願聞其詳。是勛解釋道:「昔劉表郊祀天地,擬斥乘輿,朝廷欲責罰之,而孔公上奏請隱此事,是有恩於表,其可一也……」孔融倒不是給劉表說過啥好話,但他的意見是劉表身為宗室,要是明宣其罪,一方面朝廷的臉面也不好看,另方面容易逼得對方狗急跳牆,所以吧……他又沒真的造反,咱就當這事兒不存在好了,不宜大肆宣揚。但這在事實上算是幫了劉表的忙,所以是勛說你有恩於表,若往相投,劉表必然歡迎。
接著又道:「趙邠卿公歿於荊州,朝廷例遣大臣往吊,而曹公不計此事,是其疏忽也……」其實倒不是曹操的疏忽,而是已經跟是勛商量好了,這活兒得讓孔融來干,所以嘛,總得等是勛先說服了孔融,然後才好提起此事——「孔公何妨請旨而行,則為避曹而非逃曹也,其可二也……」你請旨出差,就此離開許都,名正言順,不似逃避曹操,不會招致旁人的非議。
「劉璋暗弱,蜀不可投;劉表老儒,下士禮賢,荊南雖反,張羨亦死,張繹不足為患,是乃可投劉表之三也。」
孔融點點頭,又問:「此三可吾已知之矣,何謂三益?」投劉表對我有啥好處啊?
是勛微微而笑,開始漫天扯謊:「可避曹公,免殺身之禍,比及公子年長,乃還之故郡,則即使公還被難,公子亦不難匿也,此其一……」你不可能一輩子躲避曹操,我也就請你去荊州呆上那麼幾年,等你兒子大一點兒了,就把他送回老家去。公子在許都,要出點啥事兒,就算我都沒本事窩藏他,這要回了老家,那就「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啦。你那時候再想做烈士,隨便。
「可相助劉表,併合劉璋,以為封建屏藩之勢,制約曹公。吾以為曹公絕無二意,然恐他人慫恿也,若二劉在外,則無此虞。」我認為曹操不會篡位,但確實擔心他一時被人煽動和迷惑,所以你在外輔佐劉表,有劉表、劉璋在,曹操就不敢妄動了,他也得個忠臣的美名,你也可以放下一半兒心來,有啥不好?
接著,是勛略定了定神,舉起三枚手指來:「前黃祖殺彌正平,曹公素恨正平也,故不為之報,豈孔公不錐心泣血耶?若得劉表信任,或可為正平復仇,豈非益之三乎?」(未完待續請搜索飄天文學,小說更好更新更快!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92s 3.6621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