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諷質疑曹操的「唯才是舉」,「請教」是勛,周不疑站出來,表示可代老師回答。○
是勛這些天跟周不疑的關係日漸親密,因為覺得這孩子並不象他自承的那般狂妄,起碼在老師面前,他肯聽勸,他肯受教。收徒之後不久,尚未離開安邑,周不疑就單獨請教是勛,說我上回所說的君臣之理,先生您真的認為不對嗎?我怎麼覺得把您的理論加以推導,就能夠得出類似結論來……
是勛心說你丫還沒完了,於是教導他:「吾嘗言世之推移,人口愈繁,而人心不同也,法宜隨世而易,元直以為然否?」我提出過的社會逐漸進步的理論,你贊成不贊成?周不疑連連點頭,說這點上弟子毫無異義,而且覺得老師您能洞悉此理,真是太了不起啦。
是勛說好:「即以殉論,殷商即重殉矣……」不過在甲骨文發現之前,相關商代的史料非常匱乏,而且每多訛誤,所以商人重殉之事,他只好含糊其辭「至於周,墨子云:『天子殺殉,多者數百,寡者數十;將軍大夫殺殉,多者數十,寡者數人。』而孔子說仁以愛人,孟子述其語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是非止惡殉也,乃惡乎俑……」
對於孔子這句話,歷來有不同的解釋,這年月最流行的是趙岐所註:「仲尼重人類,謂秦穆公時以三良殉葬本由有作俑者也,惡其始造,故曰此人其無後嗣乎?」意思是說正因為有人發明了俑。所以才會導致秦穆公時代以三良為殉。孔子因此而斥「其無後乎」俑的發明者肯定會斷子絕孫吧。
然而是勛知道。趙岐這是倒果為因了,歷史的發展,乃是先有人殉,後有俑葬,以俑代人,其實反倒是一種進步。所以他在註解和講課中,就取用了後世朱熹的說法:「古之葬者,束草為人以為從衛。謂之芻靈,略似人形而已。中古易之以俑,則有面目機發,而大似人矣,故孔子惡其不仁……」最早的人殉替代品乃是用草扎的人形,後來才發明了俑,但俑有眼耳口鼻,實在太象人啦(孟子緊跟著所引用孔子的話,就說『為其象人而用之也』),故此有違仁道。
是勛說了。商代重殉,周代也延續了這一古老而野蠻殘忍的習俗。可是到了春秋晚期,孔子就認為別說人殉了,連用俑都是不道德的「秦二世詔始皇后宮無子者皆從死,人故目之以暴。至於本朝,幾無用殉者也。乃知世所推移,益近乎仁,益合乎禮,然當商周之時,若有責殉者,人必目之為悖也,非禮也。」時代是逐漸進步的,在社會道德還沒有發展到那一步的時候,就提出過於超前的理論來,那是自己作死。
「商周之君,以人為殉,至秦之君,以三良為殉,今之天子,何敢為殉?是知君之重日輕也,民之重日重也,期以未來,必有如元直所言之日矣,然不可言之於今。」你把自己的理念藏在心裡吧,別隨便說出來,給自己,甚至也給我惹麻煩。
周不疑連聲稱是,是勛見這小子肯聽教,高興之下,乾脆跟他多說一點兒:「元直以為,君之權何所來耶?」周不疑說我反對君權天授,認為君權是百姓所賦予的,所以君才並不高於百姓,只是百姓的代理人而已當然這話從此我只跟您說,不會再去到處宣揚啦。是勛微微而笑:「世之權柄有三:一曰父權,二曰族權,三曰夫權。君乃為其象矣,於是以臣民為子女,為族屬,為妾媵。父可殺子,家長可殺其屬,夫可殺其妾媵,於罪減免一等,則君可隨意臣民可知矣。三權不除,則君無可比類庶民也,強說之,不過空中樓閣。」
師徒二人越聊越深,是勛終於一吐胸中塊壘,把從來不敢言表的某些話吐露給周不疑知道。當然啦,他也反覆提醒周不疑,這是咱倆的小秘密,你可別跟別人說就算說了,我也抵死不認!
周不疑倒是因此而對是勛愈發敬重,所以今天魏諷問難是勛,周不疑覺得老師猶豫了一下,還以為是勛一時間沒想好該怎麼反駁,於是挺身而出,說還是由我來為老師作答吧。
弟子代老師回復外人的提問,本亦情理中事,況且魏諷不過二十出頭,就算在劉偉那些年輕人群中再怎麼受追捧,終究不可能與是勛相提並論,那麼站出一個年齡跟他差不多的學生來回答提問,也算是身份對等。故此魏諷不便反對,便即朝周不疑微微一揖:「願聆雅教。」
是勛微微皺眉,注目周不疑,心說你想怎麼回答魏諷的問題哪?我知道你這張嘴是很厲害啦,但可千萬別說豁,別把你那些超前的理論給賣出來啊。
就見周不疑坦然一笑,不疾不徐地回答道:「君主治國,用既唯德,亦當唯才,不可偏廢,故有孝廉,亦有茂才也。孝桓皇帝以來,士大夫往往阿黨比周,所引者吹噓名譽,所嫉者指白為黑,漸成痼疾,是故魏王令舉才者也。如家師所言,非不雲德,雲德者自多矣,乃矯枉也。」曹操不是不重視道德,但問題提倡道德的人太多啦,都不關注官吏才能了,所以才「唯才」,以期扭轉這種偏頗的風氣。
「德不可見也,才之可試也。有才無德,有司其查,吏而不廉,必罹其罪,何傷耶?有德無才,不可理民,必致亂矣。」
這些都是四平八穩的正面回答,可是倘若僅僅如此,那周不疑就不是周不疑啦而且直如老儒之論,並非衝動激烈的少年人的言辭。他接著就側面反擊魏諷:「子京但記孝武皇帝舉孝廉也,而不記孝文皇帝舉賢良之士,尚在其先。傳之後世。即茂才也。未識二者孰先?」
你們不是上來就問我老師什麼利與義的先後次序嗎?那我也來問一問。你認為孝廉和茂才,這兩科究竟何者為先?
魏諷正色答道:「施之於先,未必即可先也……」不要以為茂才科的前身賢良產生比孝廉科早,就應當置於孝廉科之上,這高低順位和產生先後,真的並沒有對應關係「是故諷以為,德先於才也。況賢良亦名方正,豈但論才而不論德者乎?」賢良。後來不是曾經改名為賢良方正嗎?又有「賢」,又有「方正」,你敢說跟品德沒有關係?
周不疑當即回答:「非也。孝武皇帝元光二年,使舉賢良,雲『賢良明於古今王事之體,受策察問,咸以書對』,是重其明於史,而能其事也。董仲舒、公孫弘由是進也。董子且不論,而公孫弘為丞相。布被粟飯,其廉也如此。然其性意忌,外寬內深,至殺主父偃,而徙董子膠西,豈得名為德者乎?」
這段對於公孫弘的評價,不是周不疑自己的理解,而基本上引用了班固在《漢書》中的原話,所以說:「子京雲『廉吏恪於身,斯能勤於事』,其果勤於事乎?」
完了還有更重要的例子呢「子京亦云『孝子孝於親,斯能忠於君』。昔王鳳病,王莽侍疾嘗藥,亂首垢面,不解衣帶連月,可謂孝矣,然其果忠於君耶?王氏競為奢靡,而莽獨守清靜,實廉也,然其治國,愈勤於事而國愈亂,乃不可為戒者乎?」
真是當頭一棒,這把王莽都抬出來說事兒了,魏諷哪兒還敢辯駁啊對於東漢朝來說,王莽是絕對的標杆,不過是反面標杆,他絕對不可能為王莽開脫啊。唯一的應對之策,就是說王莽的孝和廉都是假的……可對方要是反問,道德不可目見,你怎麼確定一個人是真孝廉是假孝廉呢?那麼用吏崇德,不就僅僅是空口白話嗎?
他還在皺眉思索呢,那邊周不疑卻乘勝追擊,又加上了一段:「《周禮.地官.師氏》云:『教三行:一曰孝行,以親父母;二曰友行,以尊賢良;三曰順行,以事師長。』乃知孝、友、順則一也,父母、賢良、師長亦一也,則就孝廉論,賢良如父母,如師長,孰先孰後,乃可一目了然也。」
是勛正端著酒杯在喝,聽了這話差點兒沒直接噴出來你丫這是徹底的歪解啦,可是歪得不錯,越是歪,對方反倒越不容易反駁。
周不疑說完自己的理論,就此笑吟吟地望著魏諷,等著瞧對方還有啥可辯的。是勛心說果然是天才少年啊,這思路就是敏捷,魏諷雖「有惑人才」,真比口舌,確實不是周元直的對手。不過今日酒席宴間,正不必把氣氛搞得太僵,他略舉一舉杯,正想打個圓場,忽聽旁邊兒陳禕開了口:
「孝子孝於親,未必能忠於君也,然其不孝者必不忠可知也。廉吏恪於身,未必能勤於事也,然其不廉者必不勤可知也……」你舉的公孫弘和王莽兩個反面例子都很對,但這並不能說明孝和廉就不重要啊「私以為,治國以德,用吏以廉,其有才者升進之,無才者黜落之,終不害國事也。治國以利,用吏以才,逮其無德者以法繩之,而不識已苦民深矣……」只要道德高尚,哪怕沒有才能,在試用階段也不會害民誤國,而倘若有才無德,僅僅試用階段就可能釀成很大的禍患哪。
說著話他轉向是勛:「是公以為然否?是公之能,天下咸知也,而公之奢靡,知之亦多矣。豈不欲進道德之士以察其弊,而特使魏王『唯才是舉』耶?」
是勛還沒作答,鄭渾先一臉的訝色:「元德此何所言歟?得無被酒乎?!」雖說是你主動要求前來赴宴的,終究今天我算半個主人,你算陪客,陪客無禮,主人也面上無光啊。你怎麼說著說著,竟然把矛頭指向了是勛呢?你丫是喝多了,所以才口不擇言吧?
鄭文公得趕緊表態撇清,是勛卻微微一笑,注目陳禕:「司直有言,何必曲折而道?」有什麼話,你就往明了說吧。陳禕並不躲避是勛的目光,而且冷笑道:「來時見是公從人數百,車數十乘,得無皆財帛乎?未知何所來耶?」
是勛不禁「哈哈」大笑:「司直,卿欲為李元禮耶?惜乎勛非羊元群耳。」(未完待續……)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98s 3.6708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