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魏文魁 第二十一章、舅傳婿也

    是勛這幾個月來一直在翻故紙堆,以理清「禪讓」說法的來由和脈絡。韓非那句話,從根本上否定儒家所謂的禪讓,這點是勛早就知道,只是韓非的理論為始皇所敬,為暴秦所用,擱漢朝實在缺乏說服力,所以僅僅這句還不夠,還希望能夠找到更早先的、更明確的證據。

    其實他最希望能夠找到《竹書紀年》,那書可古老,究其源頭,恐怕不比《春秋》來得晚,其史料價值是《韓非子》之類戰國百家之言所無法比擬的。

    所謂《竹書紀年》,本是春秋時代晉國的史書,春秋、戰國之際三家分晉,書入於魏,由魏國的史官繼續編纂下去,直至魏襄王(一說魏哀王)時代。書中零星有「昔堯德衰,為舜所囚也」、「舜囚堯,復偃塞丹朱,使不與父相見也」、「舜囚堯於平陽,取之帝位」、「舜放堯於平陽」等語,可以證明所謂「禪讓」,不過是儒家虛構的上古烏托邦而已。

    根據史書所載,此書一度失傳,逮西晉咸寧五年(公元279年)才被盜墓者掘魏某王之墓而得,因為是用魏國大篆寫在竹簡上的,故定名為《竹書紀年》,又名《汲冢書》。晉武帝司馬炎乃命中書監荀勖、中書令和嶠等辨識、翻譯,因為遭逢「八王之亂」、「永嘉之亂」等政治動盪,導致工期拖延,一直到東晉初年,才由著作郎束皙最後整理完成。

    然而是勛上一世所見到的《竹書紀年》,也早已非其原本啦,此書宋時再度亡佚,到元、明之際才重現刻本。稱為「今本」,但被很多學者指斥為偽作。清代嘉慶年間,朱右曾輯錄古書中所引用的《紀年》章句,並加以考據,編成《汲冢紀年存真》。稱為「古本」是勛所讀到過的,就是又經許多專家考證和補訂後的這個古本。

    那麼此書從魏襄王或魏哀王時代終稿,直到西晉時候掘墓所得竹簡,中間這幾百年間就始終湮滅無聞嗎?其實也不見得。古籍因為周期性的動亂而大量亡佚,第一場大禍就是秦始皇的「焚書坑儒」。當然啦,始皇並沒有真把所有書都燒光。只是禁止民間私藏而已,內庫里可還都留著一份版本呢,問題等到霸王項羽進入關中,一把火焚盡秦之宮室,這最後一版也泰半化為了灰燼……

    然後西漢末年又有王莽篡位。導致赤眉、綠林之亂,東漢末年有董卓焚燒雒陽宮室,說不定《竹書紀年》原本並不僅僅埋藏於地下,世間也有傳本,結果在這三場浩劫的其中某一場,終於湮滅無聞,如上所述,要等西晉才又挖出一孤本來。

    倘若果然如此。那麼從秦至漢,其間必然有人讀過這部書,對於其中章句。或者會有所引用啊。是勛在蘭台一忙好幾個月,就是想找那些零星記載出來呢。

    嘿,你別說,最終還真被他找著了不少,而且是後世從來也沒有聽說過的文章……說不定這些書,是在其後「五胡亂華」、五代十國、金滅北宋、元滅南宋。等等等等,諸場浩劫當中。才徹底消失不見的……

    想起來還真是使人悲從中來啊!

    不過是勛如今並沒有功夫為未來之人擔憂,他必須先顧眼下。說服劉協把皇帝寶座給主動讓出來。於是深入考據、反覆籌謀、精密編織,終於準備好了一大套的說詞。就先從未必靠譜的韓非之言說起吧。

    果然劉協一皺眉頭:「韓非之言,安可信耶?」

    是勛微微而笑:「豈獨韓非不可信耶?舊籍往往傳抄訛誤,今人往往望文生義,是以禪讓謬種流傳。臣按典籍,稱禪讓有者,多不可信,稱其無者,亦比比皆是也。」

    劉協略微回想一下,便即問道:「朕聞夫子亦曾道及禪讓,有諸?」

    是勛點點頭:「有。」隨即卻又搖頭:「然不可信。」

    為什麼這麼說呢?所謂孔子提及禪讓,一般認為只有一處,在《論語》的最後一章。原文為:「堯曰:『咨,爾舜,天之歷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舜亦以命禹……」

    是勛說了:「論語者,諸弟子記夫子之言行也,非夫子本作也,固不可免其誤記。而況諸篇皆道夫子及子路、子貢等賢達之言行,獨此篇茫然追記上古事,此必它文竄入,或有脫漏也……」

    這也並非是勛別出心裁,雞蛋裡挑骨頭,歷代學者亦多認為「堯曰篇」前言不搭後語,應該是中間有所遺漏、脫文。是勛更進一步把那幾句話給否了,說我不但懷疑有遺漏,還甚至可能根本就是它文竄入的,本非《論語》原意。

    要知道古時候都以竹簡為書,編簡的皮條很容易磨損、斷裂孔子讀《易》而「韋編三絕」,那是真事兒,並非誇張加上沒有記頁碼的習慣,重新拼起來就很可能拼錯。這還不象紙書,一頁上好幾百個字兒,前言是不是搭後語,很容易瞧得出來,這一條竹簡上最多也不過二、三十字,也就一兩句話,那太容易插錯地方啦。


    當然啦,直接否定原始材料,這在後世的網絡辯論中經常能夠見到往往有那嘴硬的,對於符合自己需要的典籍就死抱著不放,對於不符合自己需要的典籍,一句「盡信書不如無書」就直接給否了這年月可還是新生事物,光靠這門耍賴手段是無法說服劉協的。好在是勛要臉,不僅僅否定而已

    「即所言真有,亦乃堯命政於舜,舜命政於禹也,未直言禪讓。」那兩句古文含混不清,光看字面意思,是帝堯把政權交給大舜,「舜亦以命禹」,就跟陛下您如今把朝政全都委託給魏王處理一般,可沒明說把帝位也給禪讓出去了啊。

    劉協一聽有理。然而「《尚書》亦有雲,豈非明證耶?」

    《尚書》中有《堯典》,開篇就說:「昔在帝堯,聰明文思,光宅天下。將遜於位。讓於虞舜,作《堯典》。」又有《舜典》,說:「虞舜側微,堯聞之聰明,將使嗣位,歷試諸難。作《舜典》。」

    其實這年月所傳的《尚書》,雖分今古兩派,文字上略有差異,但基本上都是戰國以後的版本,只不過今文派傳自伏生。古文派尊崇孔壁藏書而已。後世發現「清華簡」,直接為秦火前版本,或許比孔壁書更加古老,內容就相差很多啦。所以是勛覺得《尚書》這玩意兒真不能信,天知道經過春秋、戰國的諸子百家們怎麼篡改過哪。

    當然他不能跟劉協說這個,只是繼續摳字眼兒:「乃雲堯『將遜於位,讓於虞舜』,或雲『將使嗣位』。此未終之言耳。其願也,非其實也。」只是說想要把帝位讓人啊,沒提究竟讓了沒讓哪。怎麼做得准數呢?

    況且「舜娶堯之二女,是堯婿也,家無子,而傳諸婿,此亦常事耳,豈可名之禪讓?」

    劉協當即提出疑問:「堯子丹朱。何謂無子?」

    是勛淡淡一笑:「『堯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以授天下。於是乃權授舜。』此史遷語也,史遷去堯舜之世千歲。所言未可盡信。今臣與陛下所言,皆古籍也,史遷之語不足道也。」

    司馬遷生年太晚啦,他講述遠古的故事,其中究竟有幾成可信,誰都不知道。剛才咱們說的《論語》也好,《尚書》也罷,那起碼都是秦以前的作品啊本朝的先不提成不成?

    後世把司馬遷和他的《史記》哄抬得很高,其實在漢代,普遍認為無論性還是思想性,乃至可信程度,都只列中游,比不上班固的《漢書》所以才班馬、班馬,班在馬前嘛。為什麼呢?其實原因也很簡單,因為司馬遷政治不正確,把劉邦描寫成了一個大流氓,倒故意突顯出項羽的英雄氣概,然後還對漢武帝頗多詆毀之辭……當然啦,改朝換代以後,大傢伙兒敢說真話了,才不得不承認,史遷或有所偏激,上面這些還真都說到了點兒上……

    所以是勛說《史記》不足為證,劉協倒是並無異議。他只是問啦,禪讓之說,深入人心,難道你真能把它一棍子打翻嗎?難道秦以前就再沒有別的書上提到過禪讓嗎?

    是勛老實回答說有,比方說:「《莊子.逍遙遊》有云:『堯讓天下於許由……』則既可讓許由,自可讓舜也。」然而,莊子那傢伙滿嘴跑火車,全是寓言,他說的話真能夠當成信史嗎?

    還有「《墨子.尚賢》有云:『故古者堯舉舜於服澤之陽,授之政,天下平;禹舉益於陰方之中,授之政,九州成。』」然而且不說墨子之言向來為儒家所排斥,他也光說了「授之政」,沒說讓位啊。況且其後文便是:「湯舉伊尹於庖廚之中,授之政,其謀得;文王舉閎夭、泰顛於罝罔之中,授之政,西土服。」難道說商湯也讓位給了伊尹,周文王也讓位給了閎夭、泰顛嗎?豈有此理!那只是說用賢,不是說禪讓哪。

    其三「《荀子.成相》有云:『請成相,道聖王,堯、舜尚賢身辭讓……

    舜授禹,以天下,尚得推賢不失序,外不避仇,內不阿親賢者予……』」

    劉協說這不就得了嗎?「身辭讓」、「以天下」,難道不是說的禪讓嗎?那可是荀子說的,還能有錯?

    是勛搖搖頭:「《成相》篇皆韻文,與古散文不同,體制既違,安可採信?或後人妄添入者也。《正論》篇則云:『世俗之為說者曰堯舜禪讓,是不然。天子者,勢位至尊,無敵天下,夫有誰與讓矣!……夫曰堯舜禪讓,是虛言也,是淺者之傳,陋者之說也。』則荀子非禪讓可明矣。」

    此外,我還有別的論據「《左氏.文公十八年》載史克言舜之德,曰:『是以堯崩而天下如一,同心戴舜以為天子,以其舉十六相,去四凶也。』則堯崩而後舜踐位,安有死而禪者耶?實乃舅(老丈人)傳婿也。」

    劉協徹底迷糊了:「然則堯舜為舅傳婿也,舜禹豈非禪乎?」

    是勛「嘿嘿」一樂:「禹父鯀為舜所殺,但聞外舉不避仇,忠於君也,而不聞傳位不避仇,其忠於誰歟?」終於把你丫帶溝里去啦,下面就該說點兒正經的了!(未完待續)



  
相關:  殷墟  洗烽錄  三國外志  勒胡馬  龍戰野    神級插班生  劫天運  網遊之菜鳥很瘋狂  帶着農場混異界  武道大帝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漢魏文魁第二十一章、舅傳婿也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漢魏文魁"
360搜"漢魏文魁"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8s 3.663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