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廣告1 第二天一早吃完飯,詹閌就打發貼身的長隨詹旺去安定門外的燒磚廠,把工匠頭子王通喊來說話。一窩蟻 www.yiwoyi.com
這王通是個挺負責任的,冬天太冷不適合施工,他就跑到燒磚廠監督,有時候還會去石料場盯著打磨石料。詹閌對他很滿意,後續進行合作的心思也更濃了幾分。
等給十幾個學生上完課,王通也來了。詹閌收拾一下就帶著他一起出門,去看了文明門街和鼓樓斜街上的兩處鋪面。
現場給王通大致講解了一番,哪裡該怎麼布置,哪裡又得如何裝修,樓上雅間和樓下的散座都要什麼風格,最後又問他一個月左右能不能拿下來。
王通思忖片刻,給出了答覆:「道長,這活計並不輕省,就算您願意多出銀錢,一個月也確實有些緊張。如果能給小人四十天,保證十年之內不用大動。」
四十天就四十天吧,自己也能準備得更充分一點。這可不僅僅是為反擊做的準備,還是以後宣傳科學的陣地,堅實耐用點當然好了。
反正幕後黑手的計劃現在也只限於傳謠階段,在這種出遠門都得官府批准的年代,針對一個毫無威脅之人的謠言想要發酵成功,可不是短時間內能拿下來的。
自己在北平這塊地界,說根基深厚肯定是吹牛,但只要不為非作歹,也不是誰都能想捏就捏的軟柿子。
不過話說回來,這幕後黑手到底是出於什麼樣的心理,才會對一個孤家寡人的行道教,下這麼大功夫用散播謠言的方式詆毀。
大致也就是兩種原因了,手藝太潮或者心思太毒。前者肯定要排除掉,能在古代當上官的沒幾個蠢貨,連呂教諭那種沒品級的雜官都壞得冒水,能主持這種大局的怎麼會是傻子。
可這份心思到底有多毒,最後要達成什麼樣的目的呢?詹閌不介意用最歹毒的心思去揣測,明朝路也滑,人心更複雜呀。
扳倒一個人的行道教,最好能灰飛煙滅,這是最基本的訴求。如果有條件更進一步,能把詹閌手裡的作物搞到手,變成自己的功勞,第二層也就達到了。
最後嘛,也許還能讓皇帝陛下看看,名教之外的其他人都是多麼歹毒,全特麼憋著壞,想禍害你老朱家的江山。你今後要是不重用我們,那下場得多慘啊,趁早斷了那些不切實際的心思吧。
這可不是隨便按罪名,從宋朝的「與士大夫共天下」開始,有幾個位高權重的文臣不想控制皇帝的,有幾個沒撈好處的。
野豬皮一家子的確惡貫滿盈,但就事論事的話,溥儀對康有為不能再好了,不一樣是退位了還被老康騙銀子花嗎。
王安石、于少保這類的極少數倒是一心為公,可最終的結局呢,連儒家內部都容不下他們。
閒篇少敘。話說詹閌和王通分開之後,一邊上馬往家裡走,一邊也在琢磨,或者應該跟老朱匯報一下。
錦衣衛這個部門,可不是純粹吃乾飯的。潛伏到多少大臣家裡,潛伏到境外如何如何,這些可能有杜撰的成分。但是想在國內打聽點消息,絕對沒問題。
而且這錦衣衛自己就喜歡玩杜撰和編故事的遊戲,可不能讓他們把老朱給迷惑了,到時候再來一次大範圍清洗,誰知道阿棣這邊會不會受波及。
想到這裡,家也不回了。調頭往西南方向,先去燕王府說一下,然後再去找郭資,大家相互通個氣。
先後和兩人商量好了,先由郭資給老朱上奏摺,然後是阿棣,最後是「剛得知前兩者行為」的詹閌。
這個順序就很好了,郭資的政治敏銳,朱棣的有點擔心,詹閌的全不在乎,完全符合各自身份應有的表現。
當然要提防和迷惑的並不是老朱,而是他那個乖孫子迷你朱及其同黨。再次回家的路上詹閌還在想,為了阿棣,老子也是操碎了心啊。
上報老朱的事情得按照順序來,詹閌這裡先不著急。現在已經到了正月的下半段,也是時候去農莊看看了,今年的種植計劃得提前說一下。
去年冬天,詹閌已經把兩處莊田之間的四千多畝土地都買了下來,和老朱送的兩座莊子連成一片,改了名字叫五星莊。
如今的五星莊,那是擁有農田一萬四千多畝,居住區域四百多畝,近兩百戶佃農的大莊子,不比現代社會一個普通的行政村小。
詹勝在田莊管事的位子上幹得還不錯,經詹閌准許又趕走幾戶不安分的佃農後,再加上他自己的一些手段,已經在莊子裡樹立起了威信。
新收的四千多畝地又招了五十幾戶佃農,沒有任何兩家之間是同縣、同州老鄉,還通過規則內的技巧把他們都劃入佃戶,免去了一應的雜差徭役。僅是這些新的佃戶,就足夠他輕鬆管理所有人了。
剛買下新地的時候,詹勝也跟詹閌提議過,可以通過手段把這些地的稅都免了,變成和之前的御賜莊田一樣。
詹閌沒同意,還教訓了他一頓,讓他把以前的壞毛病全都改掉。行道教,詹某人,絕不能做這種蠅營狗苟的勾當,再犯一次直接讓他回去掃院子。
靠那幾個稅錢,能發多大的財,又會招來多大的禍。再說了,如果人人都這麼想方設發動小腦子,國家上哪收稅去?國家收不來稅,拿什麼養活軍隊,拿什麼抵禦外敵?張太岳做人是有問題,可他只要有一條鞭法,就能位列有明一朝雙手可數的好大臣行列。
莊子裡的佃戶們也是被詹勝管服帖了,詹大老爺提出今年開春後要分出一部分田來種植新作物後,竟然連點疑問的聲音都沒有,反對更是沒人敢說。
單憑這一點,詹閌對這個田莊管事的評價就不會低了。希望他能好好做事,別犯什麼錯誤吧,說不來哪天還能把奴籍給他脫了。
對老朱送的這兩個莊子,還有之前的那些佃戶,詹閌從第一印象開始就沒好感。跟他們說話,也只是因為人來了,簡單說幾句就當對詹勝的支持。
說完就讓佃戶們都散了,去詹勝的小院子裡吃午飯,同樣也是支持詹勝。否則一些刁滑佃農們會以為,管事在東家面前沒分量。
飯後休息一會兒,告訴詹勝讓他有時間回去一趟,老爺賞他點好東西還有幾瓶好酒。詹勝樂得屁顛兒屁顛兒的,硬是把老爺送出了田莊範圍,直到通惠河邊的大路上。
從高米店出來,詹閌又去了北城外的牧場。馬的旺情期就要到了,牧場裡四千多匹母馬,在接下來的四至五個月中都會陸續達到交配需求(育種的公馬屬於被動),這個事必須提前關注起來。
馬匹的良種培育,是早期業務中相當重要的一環。詹閌還指望著這個馬場的表現,能給自己帶來更多的優勢條件,以換取老朱在其他業務上給點官方支持。
在冷兵器時代,戰馬就是絕對的重武器,蒙古大軍能夠從東到西所向披靡,騎兵是一大關鍵。後來干不過歐洲人,也有西方世界馬種全面升級的原因。
而縱觀有明一朝,不論早起和蒙古人干,還是後來被野豬皮摩擦。文官集團的確要承擔最大的責任,但戰馬匱缺一直都是繞不開的大問題。
禁止轉碼、禁止模式,下面內容隱藏,請退出模式!
再往後就更不行了,明朝中後期官僚集團強奪牧場資源為己用,把更多的養馬負擔堆在百姓頭上,進一步激發了民間的反叛情緒。
詹閌想做的就是,把養馬這件事商業化。國家監督也好,還是退出適用的法令也好,總之讓養馬這件事變得有利可圖。
人都是趨利避害的,只要養馬變成了一件好事,自然會有大把的商人投入到其中去。也許會造成一些負面的影響,但總體來說肯定是利大於弊的。
自從洪武五年的第二次北伐中,徐達被王保保設計大敗,損失了近三十萬乘役用馬後,用了近二十年時間才恢復到全國四萬多匹戰馬的規模。
老朱在大明朝廣施馬政,不惜把這份重任堆在了老百姓頭上,還給出養一匹馬免兩人徭役的政策。就這樣,到洪武末年的時候,從遼東到甘肅這延綿六千多里的防線上,也只能湊出戰馬十萬左右,整個北平地區連兩萬都達不到。測試廣告2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89s 3.633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