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親王 第098章大道至簡

    「稟軍門大人,衙門外有一自稱為嶺南師範大學堂教授的老者求見。」

    「噢?學堂的教授?他說叫什麼名字了嗎?」

    在各大學堂成立之初,劉、卞兩位總督與載洵聯名廣發邀請函,遍邀五湖四海之名師大儒來南洋為人師表。雖說南洋的新式教學以自然科學為主,但中華傳統的文學和禮德教育也不可輕視,如後世的教育體系一般,讓堂堂龍之傳人從小學時便開始苦背英文單詞,反而忘了祖宗典籍,載洵當然不會任由發生。

    可師範大學堂中的教授來船衙門能有啥事?

    「二,龍旗集團今年的教育捐款都拔了嗎?」

    「我……主子,這種事都是萍兒丫頭負責的,我哪清楚這個。要不,我給您問問去?」

    「不用了,萍兒一向仔細,這等大事不可能遺漏。再說了,就算是款了沒拔,也不應該由一個一把年紀的老教授來衙門告狀呀!讓他進來……二,你去看看啥情況。態度好點哈,老是嚷嚷尊師重教,咱們衙門裡得帶頭做起。」

    金二起身苦笑,不怪主子胡猜亂想,這事兒的確是透著點納悶,「唉,也真難為主子了。這一天天的,剛開了半天的會,連口水都沒來得及喝,又來了個老學究。

    ……

    「王闓運?噗……」

    載洵胡亂拔著一碗麵條,準備先打發下餓得咕咕叫的肚子,可沒多時就轉了回來的金二,只說了三個字,便成功讓提督大人嘴裡咬了一半的麵條急射而出。

    「湘綺先生?他不是在……呃對,人家說了是嶺南師範大學堂的教授,可他來做什麼?」

    不怪載洵驚訝,這個王老先生在大清,可是個相當有名的人物。當然,他的名氣更多的是來自於他的幾個學生,楊度、楊銳、劉光第、齊白石、夏壽田……

    一個個人名在後世都是如雷灌耳般的存在,有自命帝師、一心輔佐天子的政治紅人;有書畫流芳的藝術達人;更有戊戌六君子其二……

    或許王闓運的叢仕之路,並不算成功,否則他也不會被四川總督丁寶楨邀去成都後不久,便辭退回湘。但作為一個師者,王闓運無疑是極其成功的。

    「王氏帝王之術」也因楊度在袁慰亭身邊的成功,而名揚天下。

    「春秋表未成,幸有佳兒述詩禮;縱橫計不就,空餘高詠滿江山」,載洵猶清楚記得這老頭在八十三歲高齡無疾而終前,自提輓聯。當時,連民國大總統黎元洪亦曾為其親作神道碑文,享譽極盛。

    嶺南師範大學堂籌建時,發出了的邀請函就有他的名字在內,當時載洵還曾心動了一下,當然是因為楊度,或許……還有齊白石,這要在求來幾幅白石老人的畫,給兒子當傳家寶都足夠了哈。可又一想此時的齊白石還不足二十歲,與載洵的年紀相仿,恐怕連木匠還沒當太好呢。據傳白石老人的畫在其57歲定居北京後方功力大成,盡為傳世之作。

    而楊度……載洵對他也不太感冒。

    那句「余誠不足為帝王師,然有王者起,必來取法,道或然與?」在載洵看來,狂妄至極,唯「難為帝師」方是自知之言。

    話說洵貝勒的老師就是真正的帝師翁同龢,看不上野路子出身的楊度也在情理之中,連帶著,對這「王氏帝王術」的創始人王闓運少了許多念想,「這些的書呆子,還是更適合留在大學中,專門搞學術研究為好。」

    可沒想到,這老爺子居然在這個時候找上門來,「不會是來毛遂自薦的吧?」

    為英日同盟之事,與軍中將官們商討多時,載洵本已精疲力竭,可轉念一想,「大夥研究那麼久,也沒能拿出個好的章程,何不聽聽這老爺子能有什麼應對,成與不成,姑且聽之,就當沒事聽書解乏了。」

    「二,有請湘綺先生!」

    金二點頭應是,載洵笑語相迎,將鬚髮飄灑,一派仙人作派的王闓運接進了正堂。自有侍衛們送上茶水。

    話說自從萍兒和林沁怡接手龍旗集團事務,這衙門裡的確是有些陽氣過盛——載洵譴退了衙門中的所有下人,一應事務俱有侍衛們完成。


    閩、台地區的禁止人口買賣政策也因此得以順利推行,據說連總督府中,也在逐漸減少下人,而轉為後勤役兵和雜役工薪制。

    此舉讓載洵在普通百姓中聲譽大漲,連帶著卞總督也成了「愛民如子的青天大老爺」。

    似乎王闓運對載洵的觀感也相當不錯,言必稱尊,語必及上。看得出,這種尊敬並不僅僅因為載洵的官職,要知道那些大儒們還是相當有節操的,如果不是對上眼了,無論是皇親貴胄,還是達官顯貴,不給你面子照樣冷臉相對。

    聽著王闓運的奉承話,載洵也有些飄飄然,「不管這仗打得咋樣,至少咱在這大清朝,官聲還算不錯哈!」

    可老爺子不知道的是,人家提督大人根本就沒拿他當回事,他的這一番表忠註定是白廢口水——人家當天橋說書的聽呢。

    可歷史的轉折往往就是這麼的突然而至。許多年以後,當神武大帝再次提及今日的見面之時,也總是喜歡用上五個字來形容——世界真奇妙。

    奇妙的並不是世界,而是人的思想。

    當載洵還在為國家的未來在探索,為民族的前途而焦慮,甚至是為自己該努力的方向則迷茫之時,王闓運的一席話卻讓其矛塞頓開。

    湘綺先生在那一晚,講的並不是帝王之術,而是「大道至簡、悟由心生」。

    何必在意紛紛擾擾,何必在意愛恨情仇。

    我心由我,率性而為,方是男兒本色。

    專制帝王也罷,民主共和也罷,只要能讓中華富強,民族重興,選擇怎樣的路重要嗎?後世偉人不也是曾說過:別管白貓、黑貓,能拿到耗子就是好貓。

    而中華現在困局,不就是因為有一群靠譜的人,坐在了關鍵的位置上了嗎?否則,傾地大物薄中華之力,何懼小小蕞倭蠻夷?

    「攘外必先安內」,不能掌控絕對的權利,空有百般奇策,亦只能在大學堂中與學員們紙上談兵。

    貌似這句也是另一位後世偉人的話,載洵端起了茶碗,不是送客,而是輕抿一口,抬起頭正眼面對著王闓運,「湘綺先生,若圖不世之功業,先生何以教我?」

    耍嘴皮子,是這老爺子擅長的,但比他更能說的,船政衙門中也不缺。第二天,當唐榮浩奉提督大人軍令,護送王闓運回福州時,就一路侃侃而談,將老爺子辯得啞口無言。

    但不可否認的是,王闓運這趟並不算成功的主動應聘卻在某種程度上,大大的加快了中華的變革進程,尤其是……

    10月1日,光緒頒發聖旨,為應對日本可能的陸上進攻,授命固山貝勒、南洋船政大臣載洵為練兵大臣,天津道台胡燏棻、福州將軍藍山為幫辦,效仿德國軍隊,組建新軍總參謀部。

    這就相當於在兵部和各地總督的權限之外,另起爐灶。而且,新成立的總參將繞過軍機處,直接向皇上負責。關於新軍的一應奏摺,直送上書房,任何人無權中間截流。

    突然而下的一道聖旨,驚呆了所有的朝臣。李鴻章不顧遼東危局,憤而回京,在朝堂上拒理力爭。發現光緒態度堅決之後,又連發數封電報,欲與各地總督聯名抗旨,逼迫皇上收回成命。

    但遭兩江總督劉坤一、閩浙總督卞寶第等一力拒絕,陝甘總督、鑲黃旗統領升允甚至要公開彈劾李鴻章,「不遵聖命、不臣之心……」

    立刻便得到了剛剛入軍機行走的翁師傅竭力呼應。好在光緒還不糊塗,對於李中堂,訓斥分權皆可以,可若是真把他致仕了,那遼東前線的淮軍還不立刻就得反了?至少也得是出功不出力,消極避戰。甚至將新軍總參謀部的兩名幫辦還得加上個老李的心腹。當然,胡燏棻這個人選,光緒和載洵也是動了不少心思,雖為天津道台,看似北洋重臣,但實際上他卻是剛剛從廣西按察使上轉任過來,在天津幫辦東征糧台。是北洋的人,卻非北洋鐵桿。既安北洋眾人之心,給了老李面子;又有拉攏分化的無限可能。

    皇上決心已下,李鴻章手段使盡,抗爭多時,也未得轉機。若是放在平時,以老李同志的政治頭腦和北洋的那幫妖人謀士,當然能想得出抗衡之法。這麼多年,朝廷削消弱淮軍之心一直未減。縮減編制、放權地方等,可北洋仍是一家坐大。

    奈何此次光緒的出手是又准又狠,一下子捅到了老李的腰眼子上。清日戰爭,看似兩國宣戰,實則是北洋一番之戰,以北洋一番之力,對抗日本傾國之軍。勝,則北洋坐牢權勢,朝廷再無削番之力;敗,則國之仍保,但北洋勢威。

    說穿了,大清不是朝鮮,日本的野心再大,也不過是蛇欲吞象。打輸了,朝廷賠點銀子,皇上還是皇上,太后還是太后。這些年,自鴉/片戰爭後,大清還少賠了嗎?

    可李鴻章輸不起,載洵在閩台地區日漸坐大,大清已漸成南、北抗衡之勢。經濟,南洋占著絕對優勢,沒看,連江南製造局都給了人家嗎?北洋所領先者,唯軍事也。無論是北洋水師,還是淮軍,都不是南洋或任何番屬可比。

    可中日宣戰,北洋水師已經打敗了,為了留些手後,不得不背著舉國罵名「避戰保船」。而淮軍若是再輸了,那北洋可真是……血本無歸了。

    ;



  
相關:    穿越者縱橫動漫世界  劈天斬神  雷武  帶着農場混異界  寒門崛起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甲午親王第098章大道至簡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甲午親王"
360搜"甲午親王"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9s 3.4244MB